七天更新 5 回,这是流量刺客吧!
关注并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设为星标
每天早 07 : 45 按时送达
如果你的手机上下载了更多APP,那么每隔几天,你都能看见应用商城在提示你有几款APP需要更新。一些APP更新迭代的速度甚至超过了自媒体博主更新的速度,但是不是每一次更新都能获得用户的肯定。占用的体积大,流量多,现在的用户越来越不喜欢更新APP了。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全文共 6028 字,阅读需要 12 分钟
——————/ BEGIN /—————
早晨,床上。
睁开迷离的睡眼,找到挚爱的枕边伴侣——手机。
想随手看点有趣的东西,搞笑视频、财经新闻、时事早报、娱乐热搜……咱不挑剔,只要能让自己清醒一点,啥都行。
反正在这些软件背后,有成千上万的研发、产品、运营,每天琢磨如何吸引用户注意力——把我从被子里吸引出来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然而,开屏弹出的,不是什么有趣的内容,不是什么令人振奋的消息,甚至连让人稍微清醒点的声音都没有。
只有一条升级提示,悬浮在屏幕中央,阻碍了我与视频的深情对望。
那你升级吧,我再睡会。
……
当我在检讨大会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出这段迟到检讨时,周围同事报以热烈的掌声,以及,同情的目光。
不过坐在会场正中的上司,却皱着眉头,看起来丝毫没能被我走心的报告所打动。
看情况不妙,我赶紧摧眉折腰,露出我在街边对着姑娘练了好几年的真诚笑容,小跑到上司旁边。想看看他面沉似水的表情中,藏着的到底是愤怒还是慈爱。
可走到近前,我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他压根没有认真倾听我动情的汇报,而是一脸凝重的看着桌下的手机。
顺着他的目光,我看到了他的手机屏幕……哎,上司也是有苦衷的,他正在为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而忧虑——今天星期四,但KFC软件有时候不更新就不能点单。
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不摄取足够的能量,上司下午又怎么有足够的精力,去带领大家上市奔小康?
看着上司被困更新界面,进度条卡在25.6%迟迟不动,我悄悄退出了会议室——以免我口袋里也正在更新软件的手机,影响上司的WIFI网速。
然后,我默默回到了部门,跟那些有幸未出席检讨大会的同事商议:咱要不降低一点更新频率吧。软件总是更新,用户应该挺反感的……至少,咱领导好像就很反感软件更新。
一听这主意跟上司有关,这群从不迟到的积极分子,马上动了起来。
收集更新数据,调研网络反馈,用户1V1访谈,不过多久,就拾掇出一份关于软件更新问题的分析。
用户的烦恼
鉴于用户手机里的APP越来越多,市面上的APP更新频率越来越高。软件频繁的更新行为,已经给用户的手机、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
无论是手机机能上,还是用户的肉体和精神上。
1. 机能上
1)更新,不代表稳定
但凡软件更新时,在更新日志中,都会表明自己的更新原因。
无论是在软件里面,还是在软件市场中,都可以找到。
甚至有些软件更新过后,会主动跳出更新说明弹窗,向用户介绍哪些功能做出了改进。
然而,其中也不乏这样的说明:
修复了一些已知问题,修复了一些BUG……这也算是产品方,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做出的努力。
但对于一些用户来说,原本没有接触到BUG,反而是在更新后,遇到了新的BUG。即使这个“新BUG”其实原来就存在,但用户也只会把问题归罪于更新。
而到了大版本更新的时候:本来使用正常的APP,突然提示不更新将无法使用。可更新之后,软件就出现了跳出、卡顿、死机等莫名其妙的问题。
也难怪很多用户高呼上当:
我说别更新,你非要逼我更新。
现在更新了,卡的要死,我把你删了,你满意了?
2)别想偷走我的流量
现如今,APP更新所需的流量,虽然不多,也并不见得少。
随便一个APP更新,几十MB,上百MB还是需要的。
单看也并不多,但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毕竟,谁的手机里还没上百个APP?
而且,这几个G的流量,也只是把手机软件更新了一次。
一些软件,远比自媒体UP主们还勤快,做到了周更、日更,从来不咕。
若是在一个月内,把手机里所有软件的每次更新,都从不缺席的参与。
几十个G的流量套餐,也显得有点卑微。
3)大软件,大梦想,大吨位
当某个产品的流量提高时,经营者的目光,就不只局限于过去狭窄的用户细分。
为了让自家产品有前景、有空间、有故事,从而获得更好的变现、引资机会,经营者会从功能相关的领域延申,并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
比如,地图软件总会覆盖到周围的吃喝玩了,出行住宿。
比如,一些大厂软件的功能,多到令人发指,其中95%的功能,可能你都没有用过。
甚至还有小程序、秒开应用,把APP做成“大饼夹一切”。
当软件越做越大:
大的不只是定位,还有软件容量。
多的不只是功能,还有冗余数据。
几年前还惊为天人的128G,现在就是渣渣。
1T的手机容量,也没准会在几年后落伍。
莫非,你们是想效仿《绝地求生大逃杀》逼用户换显卡的典故,逼我换手机吗?
所以,还不想换手机、打算再战3年的用户,对天天弹出的更新提示报以反感,也是理所当然的。
2. 肉体上
除了手机本身会出现的问题,更新中一些操作上的麻烦,也会让用户无比头疼。
1)点更新,却装上了垃圾软件
几乎每周,我妈都会问我一句:“软件提示更新,我要不要更?”
我也总会回复她一句:“只要你现在能正常使用,就别点更新。”
倒不是她的手机扛不住更新,毕竟人家现在用的手机,比我的手机贵5倍,但若是她更新时,误给手机装上些垃圾软件,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
这个问题,其实以前在电脑上更为常见。
稍有不慎,就是一屏幕杀毒软件、浏览器、页游、弹窗。
现如今,手机APP的机制虽然好一些,但也有可能因为误点,而装上很多没有必要的软件。
比如,点开应用市场,想更新一些软件。结果误点了推荐页,下载了很多用不到的软件。
这还是好的,诱导的手段虽然不地道,但也在正规的边界内。
而如手机网页中的一些更新提示、杀毒提示,就基本上可以归纳到欺骗的范畴。
2)年年都有负优化
更新负优化,也是用户对更新极为不满的一点。
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更新后遇到了卡顿、BUG之外,一些原本不算BUG,却非常影响用户体验的改动,实际上也是一种负优化。
熟悉的功能,离开了熟悉的位置,躲进了“全部服务”中。
让早已对某一功能,养成使用习惯的用户,觉得别扭无比。
甚至有的用户,都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打开软件后,如何拖屏幕、点击什么位置,不用眼看,仅凭手指的肌肉记忆就能完成。
但肌肉记忆点到的那个位置,却不再是熟悉的界面。
你说用户恼火不恼火?
更别提大版本更新,很多功能都变了位置,用户要花好多时间来寻找、适应。
你若是让用户觉得自己很傻,用户就会告诉你什么叫拜拜。
一些老年用户,甚至在每次软件更新后,都需要子女重新教他们好多遍,才能适应新的布局位置。
3. 精神上
使用体验糟糕,用户心情自然就不好。
不过未必只有更新后的使用,会让用户觉得难受。
更新本身,也常常是一种精神摧残。
1)烦!
有些软件,用户每天都会使用,那些升级提示自然总能看到,甚至隔两天就看到一次。
而那些打开频率不高的软件,用户可能几周、一个月才打开一次,更是每次打开,都会面对更新提示,产生一种“只要使用就会更新”的错觉。
且用户面对的,远不止一个软件。当你左开一个软件,提示更新;右开一个软件,要求升级。任谁也不免觉得,有些心烦。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升级中,绝大多数,对用户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升级。
优化了体验?我怎么觉得还没以前好用!
修复了bug,什么bug?我没遇到啊!
新加了功能?我用不着啊!
说到底,日常的一些软件升级,并没有给大部分用户,带来核心体验的提升。却需要用户消耗时间、精力、流量、手机容量去升级。
相当于总在要求用户,做一件对自身没意义的事情,用户必然会感到心烦。
2)影响使用,搞崩心态
对用户来说,更新本身都感到没有意义,更新提示就更令人心烦。
在需要使用功能的时候,却弹出升级弹窗。
若是关了,下次再使用时,没准还会弹出。
若是点错了,误入升级界面,就只能耗费时间、耐心去等待。
你急着参与8点的秒杀活动,点开界面,却开始了升级,让你完美错过。
你为了12点能吃上饭,11点25准时下单。每晚下单一分钟,饭菜送达时间有可能就要晚10分钟。但软件却进入了升级环节。
锅里的油都开了,你突然忘记了下一个做菜步骤,赶紧打开软件查看,没成想,它却关键时刻给你升级。你该怎么处理冒烟的油锅?
有的软件版本,更是强制要求,必须升级才允许使用。
但对用户来说,所需使用的功能,旧版本也同样拥有。
在眼前急着使用的时候,为更新而等待的每一秒钟,都是一种煎熬。
这样的升级,怎么能让用户感到舒心?
厂商的苦衷
我带着全村的希望,把这份报告呈给上司。
揣测着这份报告,能不能让他消气。
虽然咱早晨确实迟到了,不过中午人事部的小丽收下了上司送的炸鸡桶,他应该心情还不错吧?
果然,领导不愧是领导,就是大气。
他朝我微微一笑,和蔼的说道:
“你们这写的什么玩意!?”
然后就开始,对降低更新频率可能带来的隐患,一一数落起来。
1. 新功能,要不要推进了?
现如今惯用的敏捷开发,其特点本身就是快速迭代、循序渐进。
一个产品面世伊始,功能不可能尽善尽美,往往只有核心功能足以堪用。
站在用户的角度,这样或许挺好:干干净净,只有我所需的功能,占空间小、没有广告、没有付费项、使用流畅。
可产品也需要生存。
一方面,需要更多功能,去拉拢更多用户。
就像从二次元起家的B站,现在也在向着多种类型覆盖。
单一功能,只能满足单一需求用户,限制了产品的体量上限。
为了拉拢更多用户,扩展需求区间,并创造相应解决方案,就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产品想创造更多的盈利机会,也需要添加更多的功能。
满足少数用户需求的特殊付费服务,需要特殊对待。
想把流量用广告来变现,也需要在APP体积中额外夹带数据。
想做促销活动,搞个种菜、抽奖、砍价之类的小游戏,也需要给产品增加体积。
开拓新的市场,更需要产品大范围调整。甚至把一些过去的重点功能放在下面,把主推功能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这些改动,这些调整,很多时候都需要依靠更新。
即使是新增一个小游戏、广告位这样的小改动,对用户来说毫无意义,对产品来说,却可能又是一笔新的收入。
2. 各种bug,要不要处理了?
没有哪个软件,不会遇到BUG。
即使是微信,这样成熟的软件,也在持续重复着改BUG的工作。
当产品出现BUG,当用户反馈BUG,当研发修复BUG,自然需要立刻更新,避免BUG被更多用户发现,避免BUG影响更多用户的体验。
3. 软件排名,要不要在乎了?
一些软件市场,会对近期内更新的软件,有额外的排名、推荐权重。
或许,对于大公司的产品来说,自带流量,完全不在乎这点优化结果。
但对于一些起步阶段的APP来说,这点别人看不上的流量,可能就意义非凡。甚至只为了多得一些流量,也值得去更频繁的进行更新。
4. 动态热点,要不要追赶了?
有些产品更新,甚至没有太多功能的变化,只是针对外观做了一些调整。
促销互动中,对产品界面做了一些调整,让APP的图标也加上活动名称。
视频网站,每有新剧上映,就会根据观众的目光,调整产品的界面和图标。
这些调整,虽然不影响核心功能、不影响核心用户群体,但却也关系到不少边缘用户的留存、活跃,绝对配得上一次次更新。
到底更不更新?
虽然,面对上司的质疑,我的内心里有一点点慌乱。
但是,咱不能只考虑产品自身,也必须兼顾用户的体验,对不对?
所以,我鼓足勇气、挺直腰杆,认真的告诉上司:
“你说的太对了,不愧是领导,站得高看得远”。
然后回到部门内,看着用户对频繁更新的种种负面反馈,悄悄调整了更新思路。
1. 适当克制
别以为后台自动下载,用户一点即装,就可以让用户觉得高效、感到满意。
多数用户最反感的,就是软件背着他们在手机上动手脚、下东西、费流量。
如果依然保持极高的更新频率,即使用再好的手段安抚用户,也难免被用户屏蔽,无视掉你的更新。
稍微克制一些,用户反而会认真对待你每次的更新提示。
就像手机的通知栏,每天不间断弹出几十、上百条新闻的软件,往往会被用户屏蔽。
只偶然弹出一两条通知的软件,却反而能不被屏蔽,把重要的信息、广告,送至用户的面前。
适当控制更新频率,若有无伤大雅、影响范围小的BUG,就稍微攒一攒。
没必要因为每一丝改动,都去打扰用户的心情。
2. 减少提示
用劲爆的更新介绍,就能吸引用户主动更新?
这个如意算盘不错,不过多数用户对这些新功能不感兴趣,更不会仔细阅读你的更新介绍。
1)降低提示频率
一些BUG修复,一些细微调整,你可以选择更新产品,但没必要每个版本的更新,都用提示去打扰用户雅兴。
使用正常的老用户,可以继续使用略旧的版本,不会被打扰。
新下载软件的用户,都能直接使用最新版本。
2)强提示变弱提示
当然,也肯定会有一些老用户,在关注产品的更新。
他们可能是对产品新加的某个小功能很向往,可能是在过去的使用中遇到了BUG。
既希望通知到这部分用户,又不希望打扰到那些不想更新的守旧派,那就使用弱提示吧。
比如微信平日里的小幅更新,不会直接做出弹窗提示,而是用小红点进行弱提示。需要更新的用户,自可以进入到更新界面中,享用新版本。
3)注意提示时机
即使是大版本更新,需要使用强提示,也要注意提示时机。
尽量避免在用户刚打开软件、高频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提示,以免用户正在处理急事,急需使用软件,影响到用户正常使用。
3. 版本适应器
基于用户更新后的使用不适感,继而导致不愿意更新软件,需要协助用户更好的适应全新版本。
1)常用定制
在醒目的位置,保留一个栏位。
在版本更迭中,无论其他的功能位置如何变更,无论产品的界面更换几次,这个栏位始终保留。
用于展示用户最常用的功能。
就像视频APP中的常看推荐栏一样。根据用户的浏览频率,在首页banner下方,推荐用户当前观看最多的剧,节省用户找剧、查剧的时间和精力。
微信也会展现近期使用过的小程序,让用户能快速找到。
当产品体量变大、包含功能较多时,我们同样可以把功能入口,用类似方式,展示在首页固定位置。并根据每个用户的使用习惯,把他最常用的功能推给他。
这样做,即使产品大幅度更新,功能位置发生了变化,用户也能在推荐栏里,找到他们常用的功能。
2)提示、直达
或许有一些功能,难以在常用栏中陈列。
也应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做好告知工作:用弹窗提示用户,其最常用的某项功能,在哪里能够找到。
或是让用户能在搜索栏内,直接搜索到。
就像淘宝上的一些功能,在搜索栏中直接搜索,就可以轻松跳转至对应的页面。
这样做,无论功能入口调整到什么位置,用户都能很快找到、使用。
尾 声
整理了一份更新思路,不知不觉已经天黑。
早晨迟到5分钟,晚上加班2小时。
突然觉得自己的形象高大了起来。
干不动了,下班回家!
But……
打车软件也要更新,我真是受够了!
—————— / END / ——————
—————— / 好课推荐 / ——————
致B端产品经理:工作两三年还在原地踏步?
忙于应付项目,抓不住重点?
不知道该如何找准赛道,向上发展?
周三晚20点,前阿里产品专家将在线拆解3个经典案例,教你摆脱产品工具人&找准赛道&向上生长,突破职业瓶颈。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免费报名链接👇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