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对经济形势的担忧,会激发你的购物欲望
今年五一,各地旅游和消费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但我总觉得繁荣到有点“邪乎”了:部分原因是大家疫情三年都没怎么旅游憋坏了,但还有部分原因就是本文题目中所说的——对未来经济状况的担忧,会激发你的购物欲望。
首先,咱不能妄议宏观经济,本文绝对不是妄议宏观经济,我也从未有过唱衰宏观经济的主观意愿。因为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详实的、准确的数据来判断,以我的身份地位,是无法获取大量的、详实的、准确的经济数据的。新闻媒体公布的那些,大家就当听个故事就行了,并没有学术研究层面的参考价值。
当然,我这也不是在抱怨或者讽刺什么。因为经济,尤其是金融这个东西,非常玄妙,已经几近于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有些东西藏着掖着很可能比全都公开要好。经济很大程度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为啥新自由主义三十年能通过金融不断“借未来的钱”续命?
因为总体来讲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资产是在不断增值的,通货是在不断膨胀的,美元是在不断巩固的,我借未来的钱,反正都能还得上,现在还能各种享受,何乐而不为呢?
而这种信心往往又是脆弱的,很容易就被莫名其妙的信息甚至是刻意制造的谣言而带崩,并且以现在全球经济都不乐观的现状,这种可能性又大大增加。很有可能会是这样:本来经济可以凑凑活活战战兢兢马马虎虎持续下去,但是被媒体或自媒体带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节奏,或者有些傻逼既得利益者自爆了,层层叠加形成了舆论风暴和信心失衡,最后蝴蝶效应影响到了经济。
这些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往小了说又银行的挤兑,往大了说有主权货币信心的崩塌,很难一板一眼去复盘这种现象是怎么发生的,然而它就发生了。
说到底,还是现在全球经济不稳定了,如果在新自由主义发展上升期,还多多少少有迹可循有规律可找,现在全球的经济、政治、舆论都要快步入一个混沌态了。
所以现在就好比“薛定谔的经济”: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根本不知道真实的宏观经济数据是好是坏——你不开盒吧,肯定不知道;你要开了盒,你就影响了这个系统的运行,搞不好就是你开盒开崩的。
是强烈的求生欲,促使我先唠叨了这么多。
五一的时候我就想写写这个话题了,但那个时候说总归有些不合时宜。现在618大促如火如荼,我正好在此时写一写,希望大家能够在狂热的“买买买”情绪中,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究竟是自己真的需要这个东西,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焦虑、压力,以及对未来预期的担忧,促使自己有了非理性的购物欲望?
下面,我将从个体的、微观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层面来分析本文题目中的观点:对未来预期越差,你的消费欲望反而会越强。
经济学有一个经典原理:如果一个人对于未来预期悲观,那么他会降低自己的消费行为。比如公司宣布下个月减薪裁员,那么他就会制定计划,缩减下个月的开支。
但这个原理以现在的视角来看过时了,古典经济学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理性人”,在经济生活中会理性地选择符合自己经济利益的行为方式。但现代经济学研究认为,几乎所有人在市场中都是“非理性”的,大家会服从于人类心里的种种弱点,做出“上帝视角”看来反常的举动。
因此,对未来预期的降低,往往不会促使一个消费者去制定新的、节约的消费计划,缺往往会恰好相反。
这要从一个心理学研究成果开始,不仅仅在经济生活中,在很多状况下都适用:压力会引发欲望。
其实不仅仅是压力,当我们面临愤怒、沮丧、悲伤、迷茫、忧郁等一系列负面情绪时,大脑都会“理所应当”地指引我们去追寻快乐的事——或者更准确描述,叫做“快乐的刺激”。比如,酒精、糖分、涩涩、电子游戏等,甚至于更严重的赌博、吸毒。
比如一项心理实验证明,面对同样一块蛋糕,当被实验者根据心理学家的指引,回想起自己一些悲伤的往事之后,这块蛋糕变得更加诱人了。这就是你的大脑的一种“自救机制”,要用及时的、有效的、劲儿大的刺激性快乐,来让你好受一些。
这虽然是我们大脑一个很贴心的机制,但是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有一项研究就证明:当受试者负债累累的信用卡越接近到期日时,他们的购物欲望就会越严重。所以说这是一个悖论——信用卡透支的群体,往往是因为疯狂消费可以为他们提供廉价的快乐;结果因为快还信用卡了,大脑又提出了购物作为最直接最简单的解决方案;然后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进一步焦虑,进一步刺激购物欲……
比如我有很多朋友都在年初被裁员了——主要是因为互联网大厂的裁员风波,因为我之前就在大厂工作过,朋友在互联网圈的比较多,所以我身边朋友失业有点多是片面的“幸存者偏差”,并没有说就业率之类的大问题。而我这些朋友不约而同选择,在五一出去浪,还是奢侈购物豪华游——因为他们通常都会拿到不菲的赔偿金。
那么是优厚的辞退赔偿金刺激了他们的购物欲吗?并非如此,因为大厂的打款流程非常慢,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拿到钱。那么是因为预期收益让他们冲动消费了吗?这就更说不过去了,因为跟预期收益相比,更显著的“预期”是他们被裁员、失业了啊。
这其实都指向了一个原因:他们在被裁员后的奢侈豪华购物游,一方面是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另一方面是对于未来预期过于悲观,要“及时行乐、享受当下”。
这一心理早已经在广告传播学中应用了:美国的传媒公司,会专门在社会新闻之中,留出为百货公司的广告位。因为能上社会新闻的,一定都是比较极端的现象:比如哪里哪里大型枪击案了,哪里哪里当街砍人了,哪里哪里老公把老婆杀了有自杀了……越是这种血淋淋的新闻,广告效果就越好。这在传播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恐惧管理”。
还有更讽刺的事情——烟盒上的警告会提高烟民抽烟的欲望。
用令人作呕的肿瘤、尸体的图片和图表来警告烟民,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全球性的趋势。但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死亡的警告会让烟民感到压力和恐惧——这正是公共健康司的官员所希望看到的。不幸的是,这种焦虑会让吸烟者用默认的方法缓解压力——吸烟。天啊,这完全不符合逻辑。但根据我们所知的压力对大脑的影响,这却是合理的。当烟民看到烟盒上的警告时并不会想到戒烟。即使烟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句话“警告:吸烟会引发癌症”,或是意识到自己在和死神抗争,他们大脑的另一部分也会尖叫“别担心,抽根烟会让你更快乐!”(【美】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
所以这是微观心理学的层次,扩大到宏观现象,我们就会得出结论:消费市场欣欣向荣的原因,不一定是大家都钱包鼓鼓了,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民众对未来的预期普遍悲观了。
在宏观领域,这一心理现象也早就被应用了。911事件之后,为了缓解全国范围内的恐慌情绪,布什总统号召:“我和我夫人鼓励美国人购物。”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为大家提供消遣途径,然而随着相关心理学、社会学原理的披露,大家发现布什总统不过是接着恐慌情绪,顺水推舟让经济的消费端小繁荣了一把,简直“赢两次”。响应布什购物的人们,也被媒体成为“商场里的爱国者”。
通过研究这些“商场里的爱国者”们,学者们更进一步确认了恐惧、压力、悲观与消费欲望。911事件比较特殊,它不同于经济危机的萧条,它的恐惧直接来源于人类最根本的恐惧——死亡。
这其实就是赵本山那个段子:更惨的是人死了,钱没花完。在911之后,豪车、名表、奢侈品、钻石市场异常繁荣,这其实就是那些怕死的中产们对于危机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受访者们纷纷表示,带上一块昂贵的劳力士会让自己“充满力量”,或者说可以死得更有尊严一些。
所以说消费主义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有些人确确实实真能把自己给骗了,就像对于受病痛折磨的人来说,给他来一针鸦片似乎也能好受一些。
当然如果能骗一辈子,那也就算了;我们反对消费主义的原因,是因为它往往能骗得了你自己一时,骗不了一世。因为你终究要面临最本质的真实——穷。报复性消费之后,贫穷终究会去报复你,到最后惨上加惨,心理痛苦程度指数级增加,还不如早早认清现实,给自己脆弱的小心脏增加一点免疫力。
所以我们今天科普了这个原理,对于生产方来说,可以更明智地决策生产:需要仔细甄别,究竟是经济的繁荣期真正到来了,还是想“死的有尊严点”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了。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则要认真审视自己内心的欲望。更要明白:一时的放纵与廉价安慰,换来得是更持久的伤痛;消费主义这个鸦片沉迷不得,因为消费终究是需要经济实力支撑的。
就是我在《历史周期律:革命派被保守派镇压,保守派又被极端保守势力打败》一文结尾处提出的忠告:乱纪元要来了,我们尽量都“脱水”——也就是过低欲望生活,别整那些有的没的,你压力越大越想消费,越消费压力越大,恶性循环。在乱纪元不要做什么痴心妄想了,乖乖脱水,只要活得久,就有见到历史周期律再次进入上升周期的那一天。
◆ ◆ ◆ ◆ ◆
最近尝试了三期直播,很多朋友问直播回放在哪里看。还是要强调一下哈,公众号和视频号是两套系统,虽然现在为了粉丝或导流的需要,很多功能是重叠的,但是公众号不等于视频号。
比如直播回放,就必须要去视频号看,点开下面这个视频:
在评论区看见这一条,点击头像进入主页:
在这里关注我的视频号,然后就可以查看直播回放了。
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祝大家周二愉快。
第二本新书正式连载完毕:《资本囚笼》全目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