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3.0时代,澎湃给出了哪些经验?公众号新闻2023-06-14 10:06“澎湃的新闻评论经历三个阶段,在1.0时代解决的是速度问题,2.0时代解决的是观点问题,如今,走到了新闻评论的3.0时代,光有速度和观点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一篇评论有没有思想性,这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发挥议程设置和舆论引领的作用。”近日,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夏正玉在接受鲸平台采访时说到。什么是新闻评论的3.0时代?未来,新闻评论的发展方向有哪些?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评论员?鲸平台走进澎湃新闻,就评论的品牌打造、栏目设定、写作技巧等相关问题,对话来自澎湃评论部的三位老师。 对话人: 夏正玉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陈才 澎湃评论部总监 李勤余 澎湃首席评论员 主持人: 廖定峰 鲸平台主编新闻评论3.0时代, 澎湃做了哪些改变?2014年澎湃新闻上线时,评论部里常设的栏目有两个:澎湃评论、社论。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澎湃评论这个栏目下,又诞生了不少的“子栏目”。我们熟悉的“马上评”是2017年推出的,“夜读”是2019年推出的,2021年上线 “新城市志”。此外,还有“深观察”和其他不定期形成的新品牌……不断突破传统评论的模式限制,澎湃评论的产品矩阵持续充盈。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在这一环节的对话中,小鲸将采访话题聚焦在澎湃评论近年的变化、“马上评”、“夜读”、“新城市志”三个子品牌的推出过程。鲸平台:您提到澎湃的新闻评论进入3.0时代,具体有哪些变化?夏正玉:首先是产品矩阵的丰富,新闻评论的基础是时政快评,但我们从产品形式的推新着手,增加了很多栏目、拓宽新闻评论的外延。更多丰富的产品、更多元的体裁形式是为了实现对更多圈层更多用户的覆盖,最终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此外,3.0时代最大的改变,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一名评论员来说,光有速度、观点是远远不够的,最核心的是“思想性”。思想性,要求新闻评论能够发挥议程设置和舆论引领的作用。评论是新闻皇冠上的明珠,要记录时代的风云雷动。这其中,评论选题的确定是关键,需要抓住舆论场上大家真正关心的问题。近期,我们推出了系列评论,旨在探讨当下新闻传播界面临的问题,目前推出了两篇文章——《把真问题送上热搜》《新闻靠什么吸引注意力》,第三篇文章正在酝酿中。把群众急难愁盼的真问题带到热榜上,这是媒体影响力的真正来源。评论稿件的写作需要直击痛点,为舆论场发声。例如,《将药品说明书字印大一点,怎么就那么难?》一文,聚焦药品说明书,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确是行业标准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正是评论应该关注的真问题。澎湃评论部写作的部分评论文章;来源:澎湃新闻鲸平台:“马上评”是如何把握热点话题的?出稿快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可能产生的新闻反转?陈才:新媒体时代,随着传播手段和技术的更新,媒体随时可以介入新闻事件、随时可以发稿,客观上要求新闻评论这种体裁,转变原有生产方式,“马上评”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在确定选题时,“马上评”会选择在事件发展的早期进行介入,拿《马上评|“黄蓝斗车”引热议,也要看见网民的普遍情绪》这篇时评来说,24日下午5:52分,两车发生碰撞,舆情快速发酵,当天晚上7点,就可以看到朋友圈都在转发这个消息。当时的新闻素材有视频、交警部门的通报,我们觉得这篇评论可以写,于是就开始动笔。当天晚上文章出炉,25日0:03分评论文章发布。从事件的发生,到马上评文章发出,中间是6个小时。我们也会遭遇“新闻反转”,如今我们评论部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规避。首先,搜索是否有权威媒体进行过现场报道;其次,在谈论这个事件时,找到合适的角度进行切入。夏正玉:事实不停变化,新闻有时会遭遇反转。作为新闻评论写作而言,可以考虑“让子弹先飞一会儿”。此外,评论写作的切入角度也很重要,有些基于情理、法理、共识的东西,是不会反转的。我们写作评论,是去理解、鼓励大家。今日(6月13日)的澎湃热新闻榜上,两篇“马上评”文章点击量居前;来源:澎湃新闻鲸平台:“夜读”在选题上有怎样的考量?李勤余:“夜读”的诞生有一个小故事。2019年的一个夏夜,即将结束当天工作的时候,又来了一篇稿子。这篇稿子和热点新闻无关、也没有清晰的观点,但它对台风季的描写却让人感同身受。这算新闻评论么?如何处理这样的稿件?夏老师当机立断,“加栏口:夜读”,从那以后,夜读每晚推出,《每一个南方人生命中都有几场台风》也成了“夜读”栏目的开篇之作。“夜读”栏目推出的部分文章;来源:澎湃新闻这里,小鲸想要补充一点有关“夜读”栏目的定位。夏老师曾写道:我们决定打造夜读,这是各家新媒体在全天产品分发中最后一个时段的必争之地。我们没有用体裁束缚自己,只是定位它是“在一天中离自己最近的时刻”,迎接一位老朋友深夜来访。尽管有着流量的竞争策略,但一直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让这份轻量化阅读露出狰狞的面目。它没有所谓的流量密码,只有人间密码。鲸平台:“新城市志”栏目的设定初衷是怎样的?与传统评论文章在写作上有怎样的不同?陈才:随着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新一线城市的崛起、万亿GDP城市大扩容,城市转型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21年,我们开始推出“新城市志”这个栏目,作为澎湃评论的周末刊,每周末与读者见面,用评论员视角分析解读城市和区域经济,想要记录中国城市转型升级的进程。李勤余:每周我们都会精选当周最热点的城市新闻,聚焦城市规划、经济发展、重大会议活动、交通设施建设等话题,推出了一系列文章。例如:《一线城市人口集体负增长,释放了哪些信号》《海南全面启动封关准备,不止关乎“买买买”》《第25座万亿之城,常州还是烟台?》。小鲸了解到,已经推出两年的“新城市志”栏目,在近日出版了文章精选集——《中国新城市:迈向现代化的创新转型和突破》,各大平台已有售卖。书籍的《后记》中,记录了“新城市志”栏目的初衷,“城市生长,澎湃不息,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一伟大的进程记录下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评论员?澎湃评论部的工作机制是7×24小时,虽没有“大夜班”的排期,但热点新闻发生,随时报选题、随时写稿。评论部的作者队伍可以分成两部分,5名全职评论员+特约评论员队伍。从发稿量来看,每年会发布大约1500篇稿件,基本都是原创稿。其中,超过半数的稿件为澎湃评论员所写。在这一环节的讨论中,小鲸将话题聚焦在评论员的养成和新闻评论的未来发展,请三位资深评论员,分享他们工作中的心得体会。鲸平台:我们澎湃评论的定位是怎样的?夏正玉:澎湃新闻的定位是“专注时政与思想”,澎湃评论的特色也是时政与思想。在时评上,我们要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同时,在深度的舆论场热点话题上,我们也立志在主流舆论阵地上,做能够实现思想引领的、有丰富思想性的评论。我们通过不同的产品矩阵,搭建起澎湃评论的骨架,灵魂还是时政与思想。鲸平台:写作新闻评论的技巧有哪些?夏正玉:互联网时代,大家写作评论时,“十八般武艺”尽出。很多写法打破了我们在教科书上学到的内容。随着评论体裁的丰富,写作技巧很多。但是,归根到底,只有一点,要让读者、或者用户,能够安安静静地把文章读下去。能够读下去的文章,可能文本写作技巧不高,作者运用叙述的方式在和读者平等对话。文章的干货、思想性能不能吸引、打动读者,是很重要的。鲸平台:如何看待记者与评论员的不同?李勤余:记者和评论员的工作任务,可能会发生融合。在很多长篇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记者也有自己的观点、想法,这是记者通过观察和报道形成的。对评论员来讲,写作评论也不仅仅是“讲道理”,需要通过描述,完整呈现事件进程受众对新闻评论的要求越来越刁钻,普通的快速、观点已经很难满足受众的要求了。在我看来,新闻评论未来会朝着专业化、学术化的方向发展。专业化是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学术化是对学术知识的掌握。鲸平台:如何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评论员?陈才:从事新闻评论工作,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平则鸣,很多评论员一开始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此外,需要对社会现象有一定的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作为评论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去了解、去关注。写评论不难,写好评论很难。把一个问题讲清楚的背后,需要对这个事件、行业进行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深度追踪。教育部出台一个政策、房地产出台一个文件,需要在很短时间内找到新闻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这要求评论员在日常进行大量积累。— END —【蓝鲸浑水】聚焦流量江湖 提供内容与营销方法论点击阅读原文,获取178位资深新媒体人的一线总结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