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画师汪金林访硅谷
透过常人之所看的
7月8日,汪金林先生在硅谷亚洲艺术中心的线上线下同步召开了演讲会,分享了他多年修复古字画的经历和经验,其中有很多古字画鉴赏鉴别的干货分享。
汪金林在演讲中
汪金林的古画修复技能在常人看来可以称为“神技“。
就像这幅《高士闲庭图》,在常人眼中其修复前完全看不出古画的内容。但经过汪金林的修复就让大家又有了目睹古代大师艺术风采的机会。
(明 文征明《高士闲庭图》修复前修复后)
《硅谷看世界》主持人Diana Ding问出了大家都很好奇的这一点:“您是怎么能从这样很难辨认内容的原画中,把它复原得这么好,甚至每个细节都能恢复得那么好的?“
在我们看来他拥有一双神眼,但汪金林先生的回答却道出了这“神技“的丰富蕴含:”那得很了解这个画家的风格,笔触,平常都爱怎么画,了解这个画家的时代,流派的特征。这些背后的东西掌握并熟悉了,这种破碎的图画就可以在脑海中慢慢浮现出一个完整的画作形象,然后可以把其修复出来。”
短短几句话,深厚的功底难以想象。
那么有着这特殊“神技“的大师是如何炼成的?
从小就是“小画家”
汪金林,字锦凌,出身于绍兴齐贤镇,是绍兴古玩市场“越宝斋”的主人。
父亲是他绘画的启蒙老师,给了他对书画的启迪,重视写生,从小临摹名家的画作:芥子园的山水,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草虫,黎雄才的《七星湖畔》,钱行建的《松鹰图》等。
汪金林从小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绘画便是名声在外,被镇里人称为:“小画家”。
三十多年前,他凭着扎实的画功,在众位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取了被当时称为“绍兴美术的黄浦军校——王星记扇厂”,成为一名扇面书画工。
都说人生的每一步都有意义,扇厂的工作,让汪金林更深入地了解了什么是“绘画”。
自1996年春天绍兴古玩市场开市,汪金林的“越宝斋”牌匾稳稳地挂在了古玩市场的醒目位置,开始进入了古字画行例。
(汪金林早期和陈道明的合影)
机缘巧合
自进入古字画行业以来,汪金林一直保持着临帖和临摹古画的习惯。
在临摹中,他的悟性让他感受到一个非常不一样的世界——参悟古代书画家的艺术特色,如和古代艺术家们隔者时空对话。各个时代、各种流派、各位名家,他都有临摹。便如此,穿梭于各个朝代与不同画家对话。
而他这样不厌其烦临摹古代字画的习惯,居然让其掌握了修复古代字画的独门技艺。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汪金林第一次修补古画就源自于机缘巧合——他的不忍+他已准备好的技艺。
在杭州的一次拍卖会上,他看到一幅海派王鸾(子和)的《牡丹图》。此人是《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王姓最后一位画家。虽然名头不算太大,但属于海上六十名家之一,其作品也有一定的市场价位。但可惜,那幅4尺整张的《牡丹图》品相太差,蛀虫点布满全图。而且裱画师非常不专业,命纸(裱画时背面第一层衬纸)没有做旧,直接用白纸衬托。因此白点非常醒目。如此品相,当时500元起拍,最后汪金林700元就拿下了,加佣金也不到800元。
买回后,他仔细分析审视了这幅画,认为只要把蛀虫点的颜色“衔”好“补”好,就可以让它“起死回生”。于是他凭着多年技艺和配色的本领,一天时间,就把白色蛀虫点“衔补”好了,效果非常不错。
而这幅修补好的《牡丹图》也在不久后被圈内的一个朋友自己开价12000元买走了。
这第一次的小试牛刀让汪金林发现了自己的新技能带来的商机,而且他爱古字画,古字画修复对他自己来说也有更重要的意义:在带来意想不到在经济收益以外,还能抢救那些被藏家因品相不佳而被淘汰掉的书画,让它们变废为宝,让古字画焕发心的生命,几何倍数地增长其市场价值。
古画修复
(古画修复前修复后)
(汪金林与韩天韩)
3. 要保护好“命纸“。修复古代字画时,最好不要揭掉原来的“命纸”,能不换就不换。万不得已一定要把原来的命纸揭掉的话,作为替换用纸,要用色上深一分的本色纸。
4. “接笔”和“补色”一定要与原画一致。有的破损古画少了半个山头,修补时要重新画一个山头,那补上的山头必须要力争与原画的笔法一致。这就要尽可能根据原作者想法用色用笔,而且最好要用到古代颜料就不需要“拼色”。若没有古颜料就必须要学会“拼色”。补上去的颜色一定要比原画上的颜色浅一些。
(古画修复前,修复后)
5. 要把古字画应有的“包浆“做出。包浆在画轴上呈现的色泽一定是“上深下浅”,相对应跳出不同的色浆让上下颜色有异,但局部颜色与整体颜色协调,那就想老画一样看不出来了。这也叫做“衔色“。
专一专注于修复
聚焦
科技活动|商业活动
科技节目|商业节目
★★★★★
精彩活动
▼
精彩节目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