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北大六院专家林红:一个儿童精神科医生眼中的教育之“病”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雨晴朗读音频
音乐:陈建年-禾风中的思念
歌曲:凹与山-親愛的 Lost Souls
“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却动不动就焦虑、厌学、抑郁、自杀,也太脆弱、太不懂事了吧!
他们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大人辛辛苦苦为他们创造的优越条件,怎么就不能坚强一点、上进一点、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呢?”
近年来,每有儿童青少年放弃努力、放弃前途、乃至放弃生命的新闻曝出,都能在网络上听到这样不理解的声音。
这也是不少家长老师的真实困惑。
为了解答这一困惑,尹建莉父母学堂特邀北大六院知名儿童精神科专家、资深家庭治疗师——林红博士进行了对谈。
林红,儿童精神卫生学博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同时也是一个刚成年男孩的母亲。
她长期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干预工作。
擅长对有学习问题、焦虑抑郁、学校恐惧、亲子关系问题的儿童青少年个人及家庭进行心理治疗。
近年来更组织开展系统式家长养育工作坊、多家庭咨询,助力家庭走出养育困境,走向和谐之美。
她的梦想是做走出诊室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创办微信公众号“林红医生儿童心理”,接受《三联生活周刊》《人物》《中国新闻周刊》《谷雨实验室-腾讯新闻》《财新周刊》等主流媒体采访,与公众分享专业经验。
林红老师快人快语,所带来的鲜活案例和深度思考,为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剖开了丰富的视角和解决之道。
(已对文中案例所涉及的当事人做信息模糊处理)
学堂:
近年来关于儿童青少年抑郁自杀的报道层出不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
根据您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是什么导致大量的孩子“病了”?
林红:
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要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去考虑。
现在,大部分孩子能享受到的物质条件是比上一代人优越了,可是面临的竞争也更激烈。
有全民焦虑带来的隐形压力,还有家长老师的高期待、高要求。
社会、学校、家庭如果只以应试为导向,没有办法做到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孩子,孩子的处境就很艰难,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几率就会增加。
学堂:
抑郁症在儿童青少年中发生,是否存在年龄、性别上的特点?
林红:
青春期是抑郁症高发的时期,而女孩又比男孩发病几率更高——所以青春期女孩是我们特别要关注的一个群体。
部分原因是,女孩的情绪情感一般更敏感细腻,加之我们的社会文化推崇“乖乖女”“淑女”,不鼓励女孩充分表达情绪,释放攻击性,导致女孩更习惯于压抑自己,向内攻击。
我在临床上见过很多女孩,在学校表现非常好,成绩优异,担任班长,同学们有了不开心都找她倾诉,她既耐心又有办法。
可是当她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却没有人去找,也不习惯表达,结果是她的情绪问题比其他同学更严重。
学堂:
许多家长体会到青春期的孩子难管、不知道怎么管,对此您的建议是?
林红:
等到孩子青春期,或者等到孩子“病”了父母才开始着急,其实太晚了。
我特别想强调给各位家长,养育孩子其实是从你准备要孩子就开始了。
这个孩子是你们很期待、有计划地要的吗?还是勉勉强强去生的?甚至有些人是奉子成婚,把孩子当成了迫使对方结婚的手段。
这些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身心健康。
有研究表明,被期待出生的孩子到小学三年级就显现出身体更健康、在学校请假次数更少、同伴关系更和谐、他也更快乐;而不被父母期待出生的孩子,到小学三年级则表现出身体状况、同伴关系、心理状况都不佳。
孩子出生头三年,是决定养育质量的根基,如果头三年父母做得好,孩子安全感建立、依恋关系模式建立得都比较好,那么日后孩子健康成长、融入社会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
青春期已经是孩子生命的第二个十年,如果父母在前面没有做好,这个时期是留给父母去补救的,补救好了,孩子也能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健康的父母。
反之,如果孕期、孩子出生头三年以及青春期,父母都没有做好,亲子关系不良,孩子缺乏健康的人格基础,遇事又得不到父母老师等成年人的理解支持和引领,那么结合青春期孩子脑发育不完善、容易冲动的特点,厌学、抑郁、自杀、女孩怀孕、男孩暴力犯罪、酒药滥用等不良后果,可能就都出现了。
学堂: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心理行为问题了,被送到您的诊室,怎么解决呢?
林红:
我是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也是一名家庭治疗师,我很清楚,任何一个孩子心理行为出现问题,都绝不单纯是孩子一个人“生病了”这么简单,也不是像得肺炎一样把这个孩子送到医院住院几个月就能彻底治愈的。
孩子的“病”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去看孩子本身有怎样的易感特质?他背后的家庭是不是有什么冲突和困难?他所在的社会和学校是不是一个很友好的环境?
比如曾经,一个小学五六年级的女孩因为行为叛逆被送到我的诊室。
孩子眼睛里冒着火对我说:
“父母拿这么粗的大棒子打我,等他们老了我也拿这么粗的大棒子打他们!”
父母很生气,反驳道:
“我们打你还不是为你好?我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打你,是你怎么都不听话我们才打你的!”
我当时听着特别难过。
亲子关系如此恶劣,能是孩子一个人造成的吗?这种暴力对待之下,孩子能愿意接受父母的帮助和建议吗?
还有一次,我们为儿童青少年组织生活技能训练,教孩子们怎样认识自我,怎样理解他人,怎样调节情绪,怎样应对伙伴压力,孩子们都觉得很受益。
可没想到有的家长不干了,对我抱怨:
“林老师,我儿子以前挺好管的,参加完你们的项目不服管了。
有一天我在家发脾气,我儿子说,妈,你应该去学学怎么管理你的情绪。
你瞧,原来没学他也不会批评我,现在开始找我的毛病了。”
我就挺无语的,只好说:
“那您的意思是,孩子也别学了,谁都不用去管理情绪,我们都回到原点?”
我就发现只教孩子是不够的,我们父母不成长,看到孩子在成长也不向孩子学习,反而指责、打压孩子,拿老一套对待孩子,那没几天孩子就被打回原形了。
毕竟在家庭中孩子是弱势一方,最终还会被家长影响。
学堂:
一个孩子心理的崩塌经常是无声的。我们看到许多新闻报道说,孩子自杀了,家长觉得很突然,此前竟没发现任何迹象。
为什么孩子宁愿去死,也不开口向父母求助?
林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提倡孩子听话懂事、让家长老师满意,忽视孩子真实的感受和所面临的困难。
孩子只好对父母报喜不报忧,时间长了扛不住了,就把自己毁灭了。
我举个例子:
一个小女孩初一的时候偷偷喜欢上班里一个男生,不敢表白,又不敢跟家长说——家长不让早恋呀。
孩子一时平衡不好暗恋和学习,成绩下降了,情绪也受到影响。
这个时候家长是不是该去问问孩子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
家长没有,看到孩子成绩下滑就特别着急生气,想到的办法是天天给孩子买辅导书,还买回来一本就把书翻过来,指着价钱那里对孩子说:
“你看这本,25块钱哈,你长大以后得还给我!”
第二天呢,又买一本,又这么干。
孩子就想,那我还是早点死吧,这样还能少欠父母点!
学堂:
孩子真正的困难没有被看见,还背负上了多活一天就多欠一天的债,这对孩子来说太绝望了,路都堵死了。
林红:
是的,其实你说就一个学期、就几次没考好,有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家长能够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和孩子共同面对困难,孩子也不至于和家长越走越远,成绩也能再提上来。
我见到一些家长,孩子都不想活了,还在跟孩子谈学习,不依不饶地问孩子,“你上次97分,为什么这次95分了”这种问题。
如果孩子连命都没了,成绩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真的是舍本逐末了,根本没有搞清楚养育孩子最关键的是什么。
学堂:
在您看来,养育孩子最关键的是什么?
林红:
孩子是不是很健康,是不是很快乐,是不是很善良,是不是有主见——是这些人格层面的东西。
一些家长很爱跟孩子讲这一套:
“你今天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中学,考不上好中学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然后你就扫垃圾去了。”
家长指望孩子吃苦中苦,为了未来而努力,可是孩子根本听不进去,为什么?
因为人的大脑要到25岁才发育完善,青少年时期,负责思考的前额叶不成熟,孩子们就是做不到深思熟虑,就是要追求奖赏、及时行乐。
所以与其让孩子去想未来,不如支持孩子过好今天。
家庭教育的最大挑战恰恰是,家长怎么去理解孩子,怎么让孩子每时每刻都感受到被尊重、被欣赏,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心情愉快。
学堂:
但是也有声音说,动不动就抑郁、跳楼,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您怎么看?
林红:
这种评判是基于不合理的对比。
如果一个人吃不上喝不上,关注点当然只会在温饱上,顾不上去关注自己的情绪。温饱解决之后,人们忧愁的境界就会更高。
例如有家长说,我小时候条件那么差,在农村要一边放牛一边读书,现在我给孩子创造了那么好的物质条件,送他进大城市的重点学校,他竟然还厌学了,也太脆弱了!
他没有去看孩子厌学背后真实具体的原因。
有的孩子是发现学校老师势利眼,明里暗里让家长送礼,对家境好的学生就优待,对家境普通的学生就冷脸甚至体罚。
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往往内心更加纯粹,他看不惯这种不良风气,又不知如何应对,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开始厌恶学校。
你能说这完全是孩子的错吗?也许他“错”就“错”在没有随波逐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罢了。
家长不去理解和珍视孩子捍卫公平正义的勇气,也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帮孩子化解烦恼、为孩子撑腰,反而简单粗暴地和“坏老师”站在一边打压孩子,骂孩子不懂事,令孩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学堂:
似乎家长老师的视角常常是“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如何消除孩子身上的问题”,而面对同一件事,您的视角是“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成年人可以如何改进对待孩子的方式”。
林红:
是的。
我们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家长不能只把他当成物质生命,好像管吃管喝就尽到义务了,觉得孩子的痛苦都是无病呻吟。
孩子们的烦恼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物质丰富的条件下,孩子们自然会有更多精神层面的追求,去思考“我是谁”“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那个痛苦程度是很高的。
有的孩子说“不想活了”,家长立刻就指责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的命是父母给的,国家、社会、学校为培养你投入了那么多,你有什么权利说不想活?”
我就问这位家长:“那您觉得活着是为了什么呀?”
他一脸茫然地说:“是啊,人活着为了什么呀?”
我们就看到,这位家长一边指责孩子,一边其实内心也很迷茫,也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也没有活得很开心,他平时只是在回避问题。
但是孩子替他表达出来了。
学堂:
孩子对家庭是多么忠诚啊!甚至在以放弃生命这么极端的方式发出信号,想要叫醒父母、拯救家庭,最后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将问题仅仅归结为孩子脆弱、不懂事,不去面对真实和复杂,其实是一种成年人图省事的甩锅。
如果父母一直认为出问题的是孩子,孩子是麻烦和不幸的根源,完全不去看自身和家庭关系中存在的困难,不去看孩子在学校和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就没有办法把问题真正解决。
林红:
特别认同。
我们先要知道,一个正常的孩子不会不想活。
如果一个孩子得到了足够好的养育,他只会觉得这个世界太美好。
当孩子不想活,他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遭受了什么伤害。
一些家长想问题太简单,或者就算想到事情可能比较复杂,但是觉得太难了,处理不了,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就把焦虑扔给孩子。
发一通脾气,或者假装这事不存在、躲了,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家长都知道自己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但怎么教育?
教育不是你告诉孩子他该怎么过他的这辈子,而是你把你自己这辈子真的过好了,你的孩子自然就学会了。
孩子们都在看着呢——我的老爸老妈遇到事顶不顶得住?行不行?
学堂:
这其实挺考验父母的。
许多父母的困难在于,自己小时候没有获得太多健康的爱,所以长大后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应对生活、支持孩子。
面对孩子时创伤被激活,在那一刻就会崩溃、暴怒,对待孩子行为过激,过后又后悔……
林红:
这时候父母需要把注意力从孩子那里拉回到自己身上,去关注自身的精神状况,考虑自己为什么这么容易发火呢?
我知道这些年“原生家庭皆祸害”的声浪很高,导致做父母的人一听就反感。
我想说,我并不认同父母皆祸害的说法,我们没有理由一味指责父母,大多数父母都是在尽自己的力,以自己认为的“好”来对待孩子。
我们要看到确实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
近几百年,我们国家不断经历内忧外患,近几十年,竞争压力又陡增,我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他们在整个人生历程中可能真的没有被很好地对待,留下很多创伤,导致他们没有能力做健康的父母。
只是如果一直往上追责,追到哪里是头呢?
我们每个成年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从自身改变,学习做健康的父母,去善待我们的孩子。
就像有的家庭,当初是为孩子“生病”来找我的,但父母都参加治疗、决心改变,治疗结束后皆大欢喜,不仅孩子的“病”好了,健康了,父母也有很大获益。
学堂:
可以举个例子吗?
林红:
我印象很深的就有这样一个家庭,最初是为了儿子厌学来的。
家庭里的爸爸硬汉性格,是个老板,多年前从老家的小城市来到大城市创业,凭着敢闯敢拼为家庭积累了大笔财富。
他一心希望儿子像自己一样强悍,将来接自己的班,可偏偏儿子跟他期望的不一样,不是那种健壮、热情、善于社交的男孩,相反,性格敏感细腻,喜欢艺术。
爸爸就看儿子不顺眼,恨铁不成钢。
原来,当初这位父亲出来创业的时候,把妻儿留在了老家,对孩子缺少陪伴,还不断给孩子灌输“你是男子汉、是家里唯一的男人,爸爸不在家,你必须照顾好妈妈”,要求孩子做“小大人”。
孩子也很听话,被迫早早懂事,学习好,做班长,孝顺父母,受到各种表彰。
可是孩子过早承担了不属于他的责任,从来没有按自己的心思活过,太压抑了。
到上中学的时候,突然被爸爸接到大城市,面对的竞争压力大了,原先的学业优势不再,心理受到打击,在新环境跟同学也很陌生,融入不进去,每天在学校都想哭,就不愿意上学了。
爸爸在外边对下属都是很凶的、命令式的,在家对孩子也只会生硬地批评、说教,每天就训孩子“你怎么能这样”“你应该怎样怎样”。
孩子做不到。
这位父亲还给孩子规定,每天到家第一件事,必须给爸爸妈妈各斟一杯茶。
在治疗过程中,有一天,孩子终于爆发了,质问父母:
“凭什么这么多年我一直给你们倒茶,你们从来没有给我倒过茶?”
孩子小时候可以无条件服从,到了青春期,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父母还采取这种专制的教育方式,亲子冲突肯定就激烈起来了。
当我作为治疗师应用专业技术,引导这家人分别表达感受,他们才第一次听见彼此的心声。
听到孩子长时间压抑的痛苦,爸爸既惊讶又悔恨,在治疗室里当着孩子的面落泪了,他说:
“你看我现在功成名就,经济上完全没问题,可是假如我在年轻的时候知道,父亲角色的缺失会给孩子造成这么大伤害,我宁可放弃事业。”
对儿子来说,他一直感受不到爸爸的爱,当听到爸爸这样说,心里的坚冰也融化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治疗,爸爸有了什么变化呢?
他开始允许儿子和自己期待的不一样,支持儿子的兴趣和志向,不再强迫儿子做家族的一颗棋子,还每天晚上坐到儿子床边,陪儿子入眠。
爸爸说,小时候没有哄过孩子,现在开始弥补。
儿子呢,说,虽然很烦爸爸,但也愿意爸爸这样陪伴自己一段,就像经历了一次重新养育。
爸爸反思和改变了他简单粗暴的沟通模式,不仅家庭关系融洽了,在公司和同事关系都变好了。
而这家的妈妈呢?从前那么多年都奉献于家庭,被贤妻良母的角色束缚着,不敢表达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通过家庭治疗,夫妻感情有了更多的交流,妈妈也能允许自己更开心、更快乐了,时不时和闺蜜出去玩一玩,有了自己的生活。
学堂:
就感觉他们整个家庭有爱流动起来了,每个人的生命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林红:
没错。
之前他们每个人都局限于被划定的角色,活得不完整。
男人要为了生存拼搏,顾不上情感;女人要压抑自己,背负家庭责任;孩子要服从家长意志,懂事听话……
其实,孩子是在通过“生病”,替家庭里的每一个人表达,争取生命的完整性。
学堂:
这个家庭的故事结局美好,令人感动。
我想也会引起一些妈妈的羡慕,因为她们的困扰在于,意识到孩子出了问题、家庭关系出了问题,期待老公和自己一起学习、一起改变,可老公不支持、不参与,妈妈们就感觉很无力、很愤怒——为什么永远都要妈妈主动,爸爸干嘛去了?
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林红:
这种情况我也经常遇到。
妈妈因为孩子的问题找到我,孩子本人不愿意来,孩子爸爸也不愿意来。
起初,妈妈认为问题肯定出在孩子和老公身上,找我的目的是想学几招,回去把孩子和老公“修理”好。
可咱都知道,没有人愿意被“修理”,你回去“修理”他,他再回来“修理”你,你们就“修理”不完了是不是?只会导致家庭冲突升级。
而且我们相信,家庭是一个系统,系统出了问题,不能说其中某一个人就是罪魁祸首,就该“修理”这一个人。
其实,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员的改变,都可以带来整个系统的改变。
“你一个人的变化,会带来孩子的变化、父母的变化、配偶的变化……”
听我这样说以后,这位妈妈一个人来坚持跟我做家庭治疗了。
治疗效果是什么呢?
有一天她对我说:
“林老师呀,原来吧,我老是不停地做事,把自己累得一身病了,也不能允许自己停下来。
跟您做治疗以后,我慢慢变懒了,不再那么意志坚强了,不像过去好像有用不完的劲儿了,我开始能觉出累了,也可以允许自己不干活儿了,看着活儿在那,我也能歇着了。
您说我怎么变成这样了?”
我听后很替她开心,其实这是特别重要的转机——她开始能关注到自己的感受了。
过去她“一身病”,是她的身体在替她说话——太累了。但她听不懂,不允许自己停下来。
现在她终于能听懂身体表达的“累”了,而且能允许自己慢下来了。
发生这个改变之后,她也就不再要求别人那么多了。
因为她对自己要求变少了,开始允许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也就能允许别人做自己了。
以前她老觉得丈夫做事磨蹭、懒,现在看着却没那么生气了;
以前老指挥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现在也觉得好像怎样都可以;
以前她要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要求每个人都得有很多外在的光环,现在呢,是由外在走向了内在,围绕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去生活了。
我想说,这位妈妈在家庭中第一个来做治疗寻求个人成长,那她一定是第一个受益者。
是在妈妈先受益的情况下,家庭系统才发生了改变,然后丈夫也会受益,孩子也会受益。
学堂:
您举的这个案例很典型。
中国妇女真的活得挺累的,文化洗脑之下普遍存在要强、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的特点。
由于自我接纳度低,所以对别人也容易挑剔,干了很多活儿,但没人说她好,到头来都想躲开她……
通过个人成长,女性朋友才知道,哦,原来我是可以休息的,是可以松弛下来的,反而一切关系都理顺了。
林红:
是的。
我们真的不是只靠辛苦就可以把家庭经营好。
女性朋友是不是能够活好自己,营造松弛愉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是更重要的。
学堂:
父母活好自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而不是将改变命运的责任甩给孩子。
林红:
嗯,父母首先要厘清和孩子的关系,明白孩子不属于你,孩子属于他自己,虽然是你给了他生命,但并不是孩子有求于你,因为是你想要孩子才生下孩子,并没有征得孩子的同意。
相反,我们要感恩孩子,是孩子给了我们做父母的机会。生下了孩子,我们就有责任善待他。
学堂:
以育儿为契机,家长如果真的能够反求诸己,重新思考生命意义、家庭关系,其实会是一件全家一起获益的事。
林红:
对,我真的觉得做父母是最大的修行。
夫妻不和你可以换人,跟父母不和你长大了可以远离,唯有孩子,这个关系切不断、换不了,怎么办?
你就只能一天天熬着,倒逼你去做个人成长,去变得更加成熟。
好在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意识到了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再重复上一代错误的养育方式。
如果我们清楚,养育孩子的目标是他长大以后成为健康、独立、有主见的人,那么就会明白,孩子有没有听你的话、某一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这些都是小事。
我们没必要每天陷在这些小事里面焦虑痛苦,而忘记目标,错失未来。
*2022年,尹建莉父母学堂全新推出【破界对话】栏目,旨在汇集同领域、跨领域名家、大咖、知音,碰撞观点、开拓视野、增加声量,共同感悟生命、体验成长、重写教育的常识。此文为【破界对话】栏目系列文章之一,更多好文,敬请期待。
做父母是最大的修行
遇事首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才算找对教育这件事的方向
邀请您来7天好妈妈成长营
掌握一套家庭教育万能公式
成为健康快乐有智慧的“新家长”
马上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了解详情↓
延伸阅读👇
小猪猪,倾听者,感受者,记录者,尹建莉父母学堂内容总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雨晴,两个孩子的妈妈,坐标杭州,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在育儿路上享受并幸福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