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频道)
最近,所有的社交媒体上讨论度最高的是这么一个词,“小镇做题家”。
它原本指代的是一批出身于农村或小城镇,靠着埋头苦读考上好学校,进而一步一步改变自己人生的人。
但最近因为明星考编的事儿,这个词在一些媒体的口中发酵变了味儿。
他们说“这些小镇做题家每天上培训班,做真题卷,也仍然考不中那个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所以当看见能从市场上赚大钱的明星,还要分走几个编制内身份时,总觉得抢了自己的坑。这是一种幻觉……”
说这话的人带着三分凉薄,三分讥笑,还有四分漫不经心,米粒妈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这股子傲慢与不屑。这还不够,被网友质疑后,这家媒体又暗戳戳地发了一条推文,题目是“如何化解指责型人格”。前面发文讽刺小镇做题家,后面又紧跟着来个神补刀,合着他可以对小镇做题家冷嘲热讽,别人评论他就成了指责型人格?什么鬼逻辑?
米粒妈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叫做《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
文章的作者就来自小镇,祖祖辈辈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向上苍乞食的日子。他从小就知道,想要告别这样的生活,考上大学就是他跳出农门的唯一机会。
小镇的教育资源有限,想要出成绩,最快的办法就是没日没夜的刷题。
早上天不亮,就坐在课桌前,开始攻克堆成山的教辅资料;
直到夜深了,教室里还灯火通明,因为各科的试卷还没有做完。
他们就这样咬牙坚持着,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凭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向上走一步,换取一份回报。
哪怕只是坐在咖啡店里,喝一杯你早已觉得稀松平常的咖啡。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致谢信中的言辞恳切而平静,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一路走来那些难捱的岁月,他是如何一日一日熬过来的。
最让米粒妈心疼的是,公务员考试的前一晚,有考生看到这条热搜,还以为是错过了什么知识点,急匆匆点进去却发现,原来是自己被人嘲讽得体无完肤。
的确,这世界的公平是相对的,这没有什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对不公平的视而不见。
某些人无视程序正义,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普通人却要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
而那些既得利益者,还要轻蔑地嘲上一句,“觉得大明星进编制是抢了自己的坑,这是一种幻觉”。
难道仅仅因为是普通人,出身不够优秀,背后没有资本,就必须原地躺平?连挣扎一下的资格都没有吗?
我们向往更好的生活,在合法的赛道里寻找机会,并且为之堂堂正正地努力,凭什么要受到嘲笑?
2017年,河北省的理科状元庞众望,以744分的高分考进清华大学。
看看他的原生家庭,来自农村,母亲瘫痪,父亲患有精神疾病。
一家人只能住在破旧的土房子里,日常生活全靠姥姥姥爷拾荒、卖废品来维持。
为了给家里还债,庞众望放了学也要一起捡破烂、收废品。
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知道,想给家里人更好的生活,努力读书,考出去,才是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
从小学到高中,一半的时间用来干活贴补家用,而另一半的时间则留给高强度学习。
为了弄懂一道数学题,他能研究上一天;没有钱上补习班,就反复地复习、预习和刷题,以此来查漏补缺。
最终,他不负众望,成功地跨过了龙门,考进了清华,本科毕业后,又获得了清华直博的机会。
他的路,有成千上万人走过,而且这条路,至今还通着。
在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阶层基本已经固化。
来自大凉山的男孩陈时鑫,南京大学毕业,大学四年9次获得奖学金(大一就拿到了国家奖学金),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全奖直博offer。
陈时鑫出生在四川凉山一个小村子里,背靠大山,条件艰苦,算是“中国最不发达的地方”之一,全家的经济来源基本靠父亲外出打工。
后来,到县城里读初中,为了省下住宿费,他每天骑行十几公里走读。
寒冷的冬天,双脚生满冻疮,痛痒难耐,夏天暴雨打湿衣服和书包,鞋子里灌满了雨水……
即便是这样,从村小,到县中,陈时鑫一直没有放弃读书,反而是更努力更拼命地学习。
成绩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他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弥补不足,缩小差距。(看了陈时鑫现在的状态,米粒妈只想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年少时苦难的经历,磨砺了他更加坚毅的性格,自卑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快速成长,三年后,陈时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后来又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全奖直博offer。
现阶段,读书考试对普通人来说,仍然是为数不多的向上通路之一。
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狠狠地改变人生,这不是一件很酷的事吗?
没有人可以决定自己的起点,但每个人都能够决定自己的终点。
至少现在,小镇做题家们仍可以用实际行动,不断改写自己的明天。
在云南大山的深处,有一群女孩,因为家庭贫困、住所偏远等等原因,她们连成为小镇做题家的机会都没有。
后面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了,张桂梅校长的出现,帮助这群女孩改变了人生轨迹。
建起了华坪女高后,她发现很多孩子几乎没念过书,底子太差了。
对她们来说,最快速有效的办法,就是大量刷题,只有成为小镇做题家,才有机会考上大学,走出深山。
在学校的日子里,张校长对孩子们非常严厉,不仅要大量做题,生活起居也有着严格的作息时间。
因为在一天中的七个重要时刻,例如起床、吃饭、午休等等,张校长都会拿着小喇叭满校园喊。
也曾有孩子抱怨她的严厉,但张桂梅却悄悄哭着说,“学生的底子太差了,我不这样严格管理,她们根本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没法改变命运。”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风靡网络的时候,张桂梅也给华坪女高的孩子们一人买了一杯,然后带着她们继续刷题。
她说,“我希望有一天,这些孩子走在街上想喝什么就能喝什么”。
在张桂梅的帮助下,已经有1800多个女孩走出大山、圆梦大学了,这些小镇做题家们,如今在各行各业努力工作,积极生活。
张桂梅校长宁愿付出生命也要改变的,是身陷污泥的女孩们的命运,而读书、考试,就是她们对命运不屈的抗争。
说起来,米粒姥爷也可以算是初代小镇做题家了。
米粒姥爷出生在湖北最贫瘠的大别山区,他的父亲是孤儿、做过乞丐,他的母亲曾是弃婴。米粒姥爷在家里五儿一女里排行老三。
家里穷到什么份儿上呢?米粒姥爷上大学之前,没吃过一顿饱饭(严重营养不良,上大学时还不到一米六),没穿过一件新衣服,没穿过一双新鞋,高考当天喝了半碗稀粥(因此饿着肚子),翻过三座大山去参加高考。
米粒姥爷读完高二,回家务农了几年;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他放下锄头,捡起书本,报名参加了第一届高考。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他们农村的高中老师都没上过大学,说他们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帮他们复习高考,教他们“农村常用字”,目标是成为村里的“记工分员”,好处是每天能在别人劳作的时候休息一个小时,记工分。于是,米粒姥爷和其他三个想考大学的农村小伙子就逃课,去后山上复习,相互讲解,相互探讨。夏天学习时,就用大桶盛满冰凉的井水,把腿长期泡在桶里,这样又凉快又不怕蚊子咬。临近高考,他们几个“扎根”在昏暗破败的教室里,除了上厕所不出门。饿了就吃一口干粮,困了就在桌上趴一会,然后继续起来学习。这样持续了两个月。
终于,他考上了武汉数一数二的大学,然后又考研到了北京,再之后,一路逆袭人生。
也正是因为米粒姥爷这位初代小镇做题家的努力奋斗,才能全力托举我,让我有机会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每一个小镇做题家的奋斗经历,都是一段了不起的史诗,他们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却靠着不屈的努力,为自己、甚至为子女推开了一扇看世界的门。米粒妈一直觉得,苦难不值得歌颂,值得歌颂的,是面对苦难,那颗不屈的、努力抗争的心。小镇做题家不该被污名化,因为,那都是一朵朵蓬勃盛开的生命之花。
“越努力,越幸运;越认真读书,人生越接近幸福。”这不是什么励志鸡汤,而是被一代又一代人所验证的朴素真理。
所以,我们仍要告诉孩子,努力读书吧,为自己的未来义无反顾地去拼一次,向上的生命永远迷人!PS:最近不少米粉说经常会错过米粒妈推送的文章。米粒妈特意让技术小哥哥做了一个小程序,每天来这里打卡,一来提醒自己每天按时来读米粒妈文章;二来连续签到打卡可以获得米粒妈为大家准备的小礼物:
无门槛优惠券(米粒妈商城可以使用)+福袋大礼包(米粒妈自掏腰包给你们安排的福利盲盒,包括小棕瓶,refa美容仪 、还有日用品、畅销书等等)
连续签到3天:10元优惠券(在米粒妈商城里可使用)+100元福袋
连续签到7天:20元优惠券(在米粒妈商城里可使用)+200元福袋
连续签到15天:30元优惠券(在米粒妈商城里可使用)+300元福袋
操作简单,在小程序里签到,按照操作上传截图即可。记得每天来看文章啊!
作者简介:@米粒妈频道(点击下方公号名片关注),欢迎添加米粒妈个人微信:mlm739美国海归、海淀家长,畅销书作家。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新书《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荣登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购买链接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