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10个特质的人容易「被偏爱」。中两个就会人生开挂——
策划、撰文 / Wany、Lena、卢舫
编辑 / KY主创们
作为一个从小不被偏爱的人,生活中多的是不被选择的时刻 ——
小时候,放学回家,总是没有同学和我一起走;
长大后,交朋友,从来没有成为过谁的 first choice;
谈恋爱如果遇到情敌,自己总是败下阵来的那个;
如果在职场上有升职机会,工作绩效差不多,胜出的也永远是旁边同事....
而我身边有个朋友,她正好和我相反,她的生活,就是一段“被偏爱的人生”。
从小学开始,成绩不算特别好的她,是每一位班主任的班长首选;周围总是围绕着一群朋友,大家都非常愿意和她推心置腹;工作运也特别好,去到每家公司都会成为leader最宠爱的员工,每次离职都让整个部门的人依依不舍......
她常开玩笑说她确实“运气很好”,可能因为老家风水好。但根据我的观察,这些总是被偏爱的人,并不是全凭运气,ta们确实有着我所不具备的特质。我总结出了以下十点:
「粗线条」的人,
更容易被偏爱。
粗线条,也就是人格特质中所说的低神经质,指的是在不同的情境中更少产生消极情绪的倾向,又称情绪稳定性。
拥有这项特质的人在负面情绪上往往不那么敏感,即使是在面对压力来源时,仍然可以做到不自怨自艾,更不会把消沉的能量传递到周围的人身上。有研究表明,具有低神经质的人在友谊中的关系满意度更高(Wilson et al., 2015)。
也难怪,一个人能做到凡事都不挂在心头,和ta相处会很轻松自在吧。
「活在当下」的人,
更容易被偏爱。
相比于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认真感受当下,会让人更受欢迎。这是一种对当下的身心状态有意识、而不加评判地注意和觉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念」。
当一个人能在生活中常处于正念的状态,也就是具备特质正念(Dispositional mindfulness),那么ta们脑中没有太多干扰,能不断向内索取自己需要的精神力量与支持,也更容易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乐趣(Tomlinson et al., 2018)。与这样的人相处,也会更容易感受到生活本身的美好。
同时有研究发现,特质正念还能影响一个人的异性吸引力(Janz et al., 2015)。除了身体吸引力外,研究者发现女性参与者会更喜欢特质正念水平较高的男性,看来那句“认真的男人最性感”是有科学道理的。
敢于表达需求的人,
更容易被偏爱。
很多人是羞于对他人提出请求、要求帮助的,ta们害怕给对方带来麻烦与压力。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懂得适当「麻烦」他人的人,也许更会被人偏爱。
在一项研究求助行为对人际关系影响的实验中,当同伴向自己表达需要帮助的请求后,参与者增加了对同伴的喜爱,同时,ta们对同伴的社交印象和关系的感知亲密程度也有所增加 (Niiya, 2015)。
是的,人会喜欢适度依赖于自己的人,这是因为当我们感觉自己“被需要”时,个人的价值感会得到提升。我想起最近大家常常讨论“脆弱感”有多迷人,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吧。
幽默的人,
更容易被偏爱。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类几乎是普遍地爱好谐趣。”幽默感不仅能提升我们的生活满意度,还能够帮助建立人与人的连接。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幽默的人可以给他人带来积极的情绪。研究表明,强烈的幽默感比智慧更有吸引力。能和我们一起笑的人,往往能和我们建立更亲密的关系(Hall, 2015)。
幽默感也可以产生异性吸引力(Tornquist & Chiappe, 2020),女性会更欣赏能让她们笑的男人,而男性会倾向于寻找一个欣赏他们幽默感的伴侣。如果能遇到一个可以分享快乐的人,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趣。
(怎样的幽默是好的“幽默”?回复关键词「幽默」,学会做一个幽默的人吧。)
懂得投其所好的人,
更容易被偏爱。
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喜欢-相似”效应(liking-similairty effect),顾名思义,只要散发出“我们是同类”的信息,就更容易被偏爱。并且,“我们都喜欢”的相似,比“我们都讨厌”的相似,更容易增进感情(Zorn et al., 2022)。
我想起我来到新公司几个月后,终于和同事熟悉起来的契机,就是发现我们都喜欢同一个乐队。所以啊,如果彼此刚好有同样的爱好、又或者你愿意为对方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就可以大大增加被偏爱的机会啦。
有「反差感」的人,
更容易被偏爱。
看起来文静的女孩,耳机里放的是摇滚乐;看起来「难搞」的领导,其实下班之后会喂楼下的流浪猫。
当我们对一个人了解不深时,往往会依照已有的经验、或者ta的「社会角色」对ta快速分类,形成初步的印象。这种由刻板印象形成的认知,虽然能够大大节省你建立对他人印象的精力,但很容易造成误解。
随着我们了解的深入,发现对方跟我们的预设不一样时,这种强烈的对比产生的“反差感”会带来惊喜,让人充满探索欲与新鲜感,自然会引起他人的兴趣与偏好。不过,当然,被反差的一面需要是“积极”的,才会让人充满魅力,否则就是幻想破灭。
积极回应他人的人,
更容易被偏爱。
响应性(responsiveness)指的是与他人交流时,积极的肯定与回应对方的表达。在人际交往中,响应性高的人更有可能引发他人对自己的偏好。
拥有这种特质的人能敏锐地捕捉到对方传递的信息,并及时地给予回应,不会让对方的热情掉到地上。例如,向对方分享自己喜欢的电影时,ta们会说:“虽然我没看过,不过听上去很有意思诶,我改天去看看。”并且这不是一句客套话,不久后,ta真的看了你分享的电影,并主动跟你讨论。
这种真诚的响应会让你产生愉悦感,感到自己的想法被看见并认可。这样的人被偏爱也就不奇怪了~
自信的人,
更容易被偏爱。
我们所说的“自信”,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能看见自己的优势”的人。
自信和自负、自恋不一样,自信的人往往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ta们除了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也知道自己是个有瑕疵的人。
所以,自信的人往往可以恰到好处地展现自己的优势,把ta们的魅力发挥到最大化;而且,作为一个有清晰自我认知的人,这种对自我的“清醒感”和“认同感”,让ta们在言行举止之间都充满底气,和ta们相处,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感染。
因此,自信者既不会给身边人带来自恋的不适,也不会因为自卑自轻,给旁人压力。谁不喜欢这样的人呢。
懂得欣赏别人的人,
更容易被偏爱。
根据互惠原则,人会更愿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这个定律也适用于解释任何人之间的相互吸引 —— 其中一个可能就是,对方欣赏我、喜欢我,因此我也会更喜欢对方。
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肯定和赞美的需求,当对方主动向我们表达欣赏时,这会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产生和对方的亲密感(Leary & Kowalski, 1990)。
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很多不喜欢我的人,其实我本来也不喜欢ta嘛。
相信自己会被偏爱的人,
确实更容易被偏爱。
最后,被偏爱的人,往往都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值得被偏爱。当人坚定地相信自身的吸引力,事情也确实更有可能向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一项研究结果就显示,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人们相信自己是会被接受的,ta们在行为上会表现得热情,热情的行为让其他人确实更接受ta们;如果ta们觉得自己会被拒绝,ta们会表现得冷淡,这将导致更少的接受(Stinson et al., 2009)。
看来,所谓“要想被爱,首先要爱自己”并不是一句空话,爱自己、相信自己值得被爱,真的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许多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将成为受不受别人欢迎的分水岭。
看完这些,如果你发现自己好像都不太符合,也不用太难过。被偏爱不必成为所有人的追求,毕竟一生中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人也不会太多,只要你爱的人也爱着你就足够啦。
而如果你确实追求被偏爱的感觉,上述十个点里,有一些是可以在行动中做出调整的。你可以把它们看成是我们对于「如何成为一个更被偏爱的人」而做出的建议,有机会的话,就在生活中尝试一下。
以上。
点点「在看」,会被偏爱
References: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