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打不骂管教好爱闯祸搞破坏的熊孩子?只要坚持做这3点
有一类社会新闻或者话题总是会很吸人眼球,叫做“熊孩子闯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个刷新认知下限,熊出天际的倒霉孩子出现,引起舆论一篇哗然:
什么在安静场合故意喊叫喧哗啊;在超市里横冲直撞啊;泼火锅汤烫人脸啊;往电梯上撒尿啊;20楼往下扔瓶子啊,用可乐洗钢琴啊;甚至闹出各种人命的……
对这种熊孩子,所有的吃瓜群众的评论好像来来回回离不开俩字——欠揍!
就好像孩子挨多少打和他的道德品质直接成正相关一样。
吃瓜群众不负责任的随便打打嘴炮就算了,当父母的千万不可以这么简单粗暴的看问题。
这世界上哪里有什么熊孩子,那些所谓的“孩子小”,“不懂事”,“太淘气”,“管不了”,都是推脱的借口。
每个公众场合喧哗,搞破坏,骚扰他人的熊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他们害怕孩子的反抗和哭闹,不想承担对孩子“管教”的重任和压力,于是放弃了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把本该在家庭里就解决的问题,踢到了社会上,让公众来承担了教育成本,这才导致了种种“熊孩子闯祸事件”。你看那些事件里,哪个孩子是父母监管到位的?
当然了,这样放任孩子为所欲为的熊父母肯定也是极少数,大多数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得体有教养的。
但是一提到管教孩子,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一顿,吼一顿。
其实打骂是最差劲的管教方式:你越是用肢体和语言暴力来“修理”孩子,孩子反而会在你身上学习到这种行为,他会认为肢体和语言暴力是没问题的,爸爸妈妈都这样做,而我现在之所以不能这么做是因为我相对爸爸妈妈太弱小,当我找到比我弱小的家伙的时候,我就可以用暴力发泄我的情绪或者命令控制他了。
所以说,有的家庭,越是“管教”孩子,越是让孩子的行为问题变得更严重。
那么,不打不骂如何能管教孩子?
其实并没有立竿见影的什么妙招,都是日复一日坚持下去的笨功夫:
1、行动起来,别怕孩子哭
规矩就是规矩,底线就是底线,无论孩子如何哭闹,做侵犯他人的事情就是不被允许,一旦看到孩子打人、抢东西等不妥的行为,请闭紧嘴巴,第一时间用行动阻止,把孩子带离现场,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再开口和他讲道理。
2、批评行为,但是爱孩子
蹲下身子,直视孩子的眼睛,用平静的语气告诉孩子,你是个好孩子,妈妈爱你,但是你这个行为是不对的,需要改正,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再这样做,妈妈就只好带你离开这个地方了。
3、重复一百遍一百遍
不要指望孩子被教育几次就能改正坏行为,有些不妥行为是年龄特点,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教育才能真正有效果。切莫着急,在孩子心灵种下一颗善意的种子,等时间静静流淌,孩子一定会变好。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行为温柔,态度坚定,缺一不可!
如果你行为温柔,态度不坚定,那娇惯出一个无法无天的熊孩子妥妥的!
如果你行为很暴力,态度却不坚定,那就是纸老虎,吓不住孩子的,孩子很快就学会用哭闹,撒娇,自残,不吃饭,当众耍赖,找救兵等各种方法来搞定你。
如果你态度坚定,行为方式却很暴力,孩子可能一时在你面前懂规矩,但是会严重损坏亲子关系,孩子要么习惯压抑自己,畏缩懦弱,要么变得乖张暴力,一眼看不到就完全失控。
网络上总是有很多舆论,把更多的把焦点集中在熊孩子身上,说这样的孩子有多可恶。
但熊孩子现象只是父母管教不当的一个侧面而已。
因为很多父母不懂得科学方法,总是倾向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所以,很多孩子呈现的状态是一种两极分化:
要么就是完全放任不管,孩子完全没有边界和规则,变成无法无天的熊孩子。
要么是管得太死了,把孩子管到一种害怕父母的状态,压抑自己的情绪,伪装成一幅乖巧懂事的样子,做什么都要看父母眼色,失去了孩子的应有的活泼和童真。
这两种状态都是不对的。
所以我们父母还是要不断修炼自己,不单要管孩子,还要用正确科学的方式来管。
让孩子能早早的清楚边界和底线的所在,习惯用善意待人,在社交当中获得快乐。
让孩子能在爱与鼓励中成长,可以拥有放肆的笑容和疯狂的念头,成为一个孩子该有的样子。
❤
姐妹们都知道橙子在温哥华,和大家有时间差,所以给大家推荐下我的专职话事人“大管家”,大家快来扫码加她!
(如果你已有大管家的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大管家贴心又靠谱,姐妹们有文章、育儿、商品等方面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她,包转达,包解决,包满意!
热文推荐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
——| 教育 · 科普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