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亚辉
编辑 | 飞鱼
责编 | 陈沉沉
前段时间,一则“妈妈私拆档案袋,女儿被气哭”的热搜视频,引起了大家对边界感问题的热议。据女儿介绍,档案袋上有明显的封条和告示,自己曾提醒父母不要随意打开;然而母亲还是私自拆封,被发现后辩解说:我又不晓得。很多网友在看到事件后,开始细数自己是如何被父母实施控制的。不少父母已经意识到,对孩子有太多的控制不利于其成长;然而,从边界感的程度上来说,比控制更可怕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窥视。有人当面对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可以根据情况来做出反应;但如果不知道别人在我们的背后做了什么,是不是就会觉得后脊发凉?她每晚在房间刷题时,妈妈都要求她的房门留出一条窄窄的缝。中途妈妈进来送牛奶,总是会快速扫视一遍露露的书桌,再环顾整个房间,仿佛在寻找什么,又要杜绝什么东西出现。“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就直接问我,这样鬼鬼祟祟的做什么?”“我关心你在做什么还违法了吗?谁教你这么跟大人说话的?”“你老是跟审查我似的,别以为我不知道!又不是第一次了,正大光明点不好吗?”女儿步步紧逼。她说自己常常莫名感到紧张、烦躁,觉得时时刻刻都生活在监控之下,没有任何隐私可言。比如有时在学校上课,会忍不住担心妈妈会不会偷偷进入自己房间,找到自己一些隐私的东西;
像露露妈妈这样的父母,为什么总担心孩子在某些地方“出格”、超出掌控,所以非得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呢?总认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监控之下,才会沿着正确的路径成长。但实际上,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对孩子的窥视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青春期孩子在门上贴着“非请勿入”的字条,体现的是这个阶段孩子对个人隐私的需求;而在父母眼中,这意味着孩子可能会偷偷做些大人反对的事情,不敢让他们知道。青春期孩子就像更衣室里的演员,因为担心观众怎么看待自己,于是会尝试穿上很多不同的服装;所以,他们更需要足够的空间和长时间的准备,才能登台。如果父母不能对孩子这种担心别人看法、想要独处的状态有所理解,他们就认为是这个孩子开始不服管了,或者要做一些离经叛道的可怕事情,所以必须盯着。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出格,其实可能是接受不了自己出格;前面提到的露露妈妈,也是生活在一个严苛教育的家庭,总是被母亲打手板教训“没规矩”。小学五年级时有天下雨,她没带伞,班里有伞的男孩邀她一起回家,两人边走边讲笑话,两人聊的很开心。母亲当场脸色就很难看,一下子把她拽到自己伞下,低吼一句:“你这女孩子真没规矩,怎么这么轻浮!”其实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会对异性产生兴趣和好感,这是很自然的事。但在有些老一辈父母眼中,只有到了恋爱的年龄才可以和异性交往,否则就是轻浮之举。露露妈妈曾经被自己的母亲定下“不能轻浮”的规矩,所以她就用同样的要求来窥视女儿,防止在露露身上发生破坏规矩的行为。这样一来,其实满足的是露露妈妈对“自己是一个守规矩的好人”的这种心理需求。在孩子很小时,母亲总是很快识别婴儿饿了、热了等信号,即刻给予满足。这是养育者和孩子充分的融合,目的是为孩子提供日后独立成长的物质和心理资源。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他从幼儿园回来说自己有了个小秘密、再大一些拒绝被父母拍照、青春期宣示主权……所有这一切,都是孩子在为自己成为独立个体所做的心理准备。孩子成年以后,还随意闯入孩子房间、偷偷翻东西等行为,屡见不鲜。父母会辩解说:我们这是不顾自己,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父母跟孩子融合过度、缺乏边界感的表现。父母长久的窥视,表面上是关注和满足孩子,但实际上会带给孩子无形的伤害。如果说自己总是为了满足别人而活,那么这个人的主体感基本是被破坏的。“都说要做自己,可我根本不会。即便离开父母几年时间了,他们的监管还在,我感觉就是这个命了,不配做自己。”她尴尬地笑了一下说:“或许算吧。但我妈知道了肯定会骂死我,觉得给她丢脸了。”原来,芳芳从小就在妈妈的掌控下长大:决定她穿什么衣服,甚至找班主任“串通”,掌握她在学校的动态。上大学时,妈妈以断了她的学费和生活费为要挟,逼迫芳芳选择了毫无兴趣的专业。从芳芳的描述中能看出:从小到大,她很少作为一个主体状态去自由选择。母亲一直入侵着她的生活,让她的主体感始终处在虚弱和匮乏的状态,不能拥有独立的自己。芳芳从初中开始,就出现后背疼的症状,工作几年以后越来严重了,去医院检查,并没什么结果。而持续的后背疼,意味着父母在芳芳的心中是压力一般的存在;长久生活在父母的监控之下,畏缩的自体难以发展,这种精神的痛苦就会使用躯体的不适来表达。芳芳的苦恼还在于,她发现自己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塌糊涂的。比如她想减肥的时候,男友怕营养不够,帮她点了平时喜欢吃的东西,她就真的很生气,认为对方是在害她,为此俩人闹得很不愉快。我说:“你好像很难相信,男友这么做,有可能是在关心你。”工作中,每当面对有难度的任务时,她的情绪就很大,总是习惯性地觉得这是领导和同事为难她、不认可她。由此可见,芳芳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容易感受到来自别人的敌意——她把男友的正常关心当作是伤害,把领导和同事对她的信任解读成有意针对。我问芳芳,当遇到以上情况时,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想法?她想起高考结束那个夏天,父母勉强同意她一个人去外地姑姑那里游玩几天。临行前,她特意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私人物品偷偷打包提前寄到姑姑家。到这里,我们能够看到芳芳更深层的恐惧,心理学上称作“被迫害焦虑”。芳芳经常被母亲窥视,“被迫害焦虑”容易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下。在她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里,那个窥视的妈妈始终在心里挥之不去。无论在亲密关系还是工作中,她总是怀疑别人要“迫害”自己、挑剔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够好。被窥视的孩子,即使肉身已经长大成人,但在心理上,只能作为父母的一部分存在,无法成为独立的个体。因此,不要时时刻刻盯着你的孩子,事无巨细地对他们的生活进行掌控和干涉。当父母觉察自己在与孩子的关系中有类似问题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但在心理上,只有孩子能够“抛弃”父母,才能真正成长为人格独立的人。“那我以后不管你了!你的一切都不要由我们来负责!”这种没有边界的威胁,是在制造双方都无法独立的场景;任何一方离开另一方都活不下去,这不是爱,而是关系的悲哀。有时候父母往往分辨不清楚,对孩子一些行为的担忧到底是合理还是过度?你有个上小学的女儿,女儿班上某同学的父母离婚了,这个同学变得很孤僻,也无心学习;女孩觉得同学很可怜,于是就主动靠近,慢慢两人成了朋友。作为父母,你会认为自己的女儿富有同情心?还是担心同学可能影响她的学习和性格呢?这两者代表的都是父母的态度,但更重要的是孩子怎么想。彼此为什么会成为朋友;做点什么才是能真正帮到同学;和孩子约定,如果遇到处理不了的困难,第一时间寻求父母的支持。最不可取的做法就是,直接粗暴地命令孩子不许再跟这个同学交往。结果,孩子因为这件事关闭了心扉,遇到真正的困难和危险时,反而不敢让父母知晓。父母要学会保持对孩子的合理关注,而非大面积地掌控。这个态度背后,蕴含的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更有助于推动孩子的自主性。那个担心女儿交友不慎的妈妈,就是从“不反对,先观察”的一小步开始的。她和女儿商量并征得同意,邀请同学每个月可以来家里一次,给她们做好吃的。第一次来,同学开始有些拘谨;女儿像个大姐姐一样照顾对方,两个人吃东西、玩拼图、做作业,一天下来很愉快。妈妈突然觉得孩子又长大了一些,适度地放开,局面并没有自己想象般可怕,反而对孩子的能力有了新发现。孩子真正的成长需要以自己的主体出发,而不是生活在父母的主体之下。所以,为人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予更多自由,就是为孩子日后飞向更远更高插上了结实的翅膀。作者: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上万来访者信任
看见一个养育自己的机会
不仅可以当好孩子的父母
也可以当好自己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