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来源:雪球
2019和2020医药行业牛股倍出的这两年,老龄化成为股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当时的葛兰被基民们封为医药女神,随后的3年,在多方面利空持续影响之下,医药生物行业开启了漫长的下跌之旅,行业整体估值梦回2018。一晃几年过去了,中国老龄化的问题不仅存在且日益严重,但对于已经很惨的医药股,很少有人再度喊出抄底的口号,抄底已经抄麻了。医药是否见底了?让我们从四个标准进行衡量:答案是肯定的,整个医药行业已经经过了两年多的下跌,估值处于底部区间。2021年至 2022年政策利空传导,行业悲观预期升温,医药生物各细分领域全面下跌,板块业绩与估值双重触底。从估值角度,最近5年医药行业几乎经历了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期间申万医药生物行业估值中位数为33.85倍PE,最高估值为2020年8月5日的63.49倍,此后历经2年调整期,于2022年9月跌落至最低位20.31倍PE。截至今年6月,行业估值为28.24倍PE。前些年是有机构抱团的地方才有机会,现在则是越没有机构的地方,越先见底。医药行业如何?无论从主动权益基金还是陆股通资金持股市值来看,医药行业配置比例都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主动权益基金2020年医药生物行业配置比例一度接近 20%,随后遭遇大幅减持。根据2022年报数据显示,主动权益基金医药生物行业持股市值占全行业比例为12.64%,剔除医药基金后占比为 7.96%;截至2023年5月末,陆股通医药生物行业持股市值 2084.13 亿元,占总市值比例为 2.83%。随着仿制药和器械集采进入尾声、创新药医保谈判边际放松以及互联网诊疗和药品监管靴子落地,实际上过去几年压制医药行业的政策利空因素逐渐消散,政策底显现。去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多项医疗卫生政策和文件,多维度鼓励创新、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更是明确将创新作为行业发展主旋律,催化创新药贝塔行情,带动医药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短期来看,无论从医保控费角度还是财政支持方面,医药行业政策最悲观的时刻已经过去;中长期来看,集采、监管等诸多不确定性转为常态,不合规企业和中间利益环节加速出清、行业估值更加公允且竞争格局逐渐优化,医药这个大行业的悲观预期一点点在转变。物是人非之后,历史估值区间底部这张旧船票,还能否作为医药客船的抄底标准?一些知名私募管理人已经旗帜鲜明的看好下半年医药行业的机会。毕盛投资基金经理王康宁在最近的一次路演中表示,在去年取得了不错成绩后,医疗健康是他们目前最大的持仓头寸,他们整体看好这个行业,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我们的医疗消费支出也不可逆,如果我们观察中国的医疗消费支出和发达市场医疗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中国是他们的一半不到,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我们会逐渐向它们靠拢,未来医疗支出肯定会超过名义GDP增速很多,所以我们长期看好整个行业。无独有偶,在厚雪长坡春季策略会中,亘曦资产董高峰同样旗帜鲜明的看好医药复苏,大逻辑依旧是在2018年带量采购以后,集采对行业的影响已经进入中后期,从这个角度看医药行业价格现在已经稳住了,而人口老龄化却在加速,价稳量增的行业并不多,医药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业,叠加估值底部,公募配置低,这就是今年内比较大的底。看好医药行业的私募大佬还有不少,但识别产品却需要有正确的姿势。如何更好地洞察各种类型私募产品的真相?欢迎关注专注私募研究的风云君:专注私募基金,分享私募基金测评、私募行业话题、基金经理认知、产品归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