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作者:Lachel
如果你对心理学有一些了解,可能会在很多书籍和文章里面都看到一个观点:要学会「接纳自己」。认为自己有缺点、有毛病,希望改正,这是不是就不算接纳自己?如果一味地追求接纳自己,会不会变得得过且过,失去上进心?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困惑,那么今天的文章,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他之前负责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因为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项目没能取得如期的成果。很自责,甚至一度觉得这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一个「污点」。尽管从客观上来讲,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他的错,而是受限于资源、平台、时机……但他就是很难原谅自己,总是对此耿耿于怀,乃至于成了一块心病。我自己也有过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写了一篇文章,发表时觉得还可以。但过了一段时间回过头看,却发现存在着很多问题,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哎呀,当时要是这个地方写得再深入一点就好了,就能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这里要是再插入一个案例就好了,就不会显得那么生硬……处理完一件事情之后,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原本是有更好的处理方式的,只是当时没有反应过来;跟别人见面交流之后,回过头来审视,觉得自己说的话很不妥当,明明可以有更好的表达方式;经常会不经意在脑海中浮现出过去的一些场景,内心响起批判和懊恼的声音,当时为什么要说出那样的话,做出那样的行为……像这样的感受,如果只是偶尔出现,那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频繁出现,甚至影响到了你的生活,那可能就需要去正视它了。它的本质是一种矛盾:「我认为我能做得很好」跟「我实际上没有做得很好」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得我们的行为违背了大脑的预期,产生了一种不和谐。但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能做得很好」的这个预测,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是在我真正去做这件事情之前,还是这件事情得到了一个结果之后?实际上,你会发现,大多数时候,这个「预测」都是在这件事情取得结果之后才发生的。我们往往是先做完一件事情,得到一个结果,对这个结果不够满意,回头审视整个过程,认为自己能够做得更好—— 这才产生了这种心理状态,对不对?那么,在我们的这个「预测」里面,那个更加「优秀」的自己,那个能够在各个节点都选择正确决策,极富行动力,绝不犯错,从而能够取得理想结果的「自己」,真的存在吗?它其实并不存在,只是我们对记忆和经历进行选择性的润色和修饰,所塑造出来的一个「理想自我」罢了。为了强化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认同感,我们总是倾向于把自己想象得更好、更优秀。于是,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会对失败进行掩饰,对迷惘进行模糊,对成功进行夸大,对亮点进行聚焦 —— 从而,塑造出一个更加优秀、更加理性的自己。真实的自我,可能会迷茫,会怠惰,会恐惧,会冲动,会对外界存在的限制和约束手足无措、一筹莫展……因此,当我们做完一件事情,对它进行复盘或回忆时,我们总会不自觉地代入「理想自我」,从它的视角出发,把整个流程走一遍。但是,理想自我不会犯错,而真实的自我会。这就形成了一个冲突。这个冲突,让我们产生后悔、懊恼、自责……等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导向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甚至,削弱我们对于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的认知。所以,「接纳自己」实际上是什么呢?就是主动地、有意识地调整我们对「理想自我」的预期,让它尽可能地跟「真实自我」相重合。你必须认识到一点:「我」是有可能犯错的,是有可能得不到最佳结果的,不要苛求事事都做到最佳,这是不现实的。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它们独立于我们之外,却往往又左右着我们能够得到的效果。因此,放下想要控制一切的欲望,控制能够控制的,接受不能控制的。
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擅长什么、害怕什么。在这个基础上,能够主动发挥自己的能力和自主性,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如果你能够切实地做到这三点,很多困扰,其实都会不复存在。定了一个计划,比如读书/学习/健身/写作,希望自己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但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坚持不了。为什么我这么不自律,为什么我这么偷懒,为什么我总是没法达到自己的目标……但这种自我批判,除了让自己徒增压力和负担之外,有用吗?久而久之,这种心态还可能造成「习得性无助」 —— 也就是所谓的「摆烂」:反正我的行动力就是这么差,什么计划都执行不下去,干脆随波逐流算了……这其实就是一种被「理想自我」主宰,让自己陷入沮丧之中的心态。我制定了一个计划,这说明我是有付出行动和改变的意愿的;但我没能执行下去,这说明一定有某些障碍阻止了我去行动,可能是外在的,也可能是内在的。在没有改变这些障碍之前,这个计划可能是不切实际的、是超出我现有能力的,我不妨降低一下对自己的要求,从我能够接受和改变的程度开始。生命中的每一个状态,都是当下最好的状态;每一个「我」,都是所有可能世界里面最好的「我」。在「我」过往的生涯和际遇中,一切所得到的结果,都跟当下的「我」是相匹配的。对于我们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只要我在作出决定时认真地考虑过了,那么这个决定就是「当时的我」所能够做到的「最好」 —— 基于这一点,无论它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我都有义务、有责任去承担。同样,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我们当下所能选择的最好路径。除此之外,并不存在一条更好的路径,也并不存在一个更明智、更正确的「我」。那些我没有得到的东西,就是我「凭本事」所无法得到的;那些我付出的代价和风险,也是我「凭本事」所需要付出的。可能有人会问:这种心态,不会造成「得过且过」的效果吗?如果我们一直认为「每一个时刻的我都是最好的我」,我们又怎么能改正自己的毛病,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总是以为:正是因为现在的我「不够好」,我们才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 但事实上,这种思维是不利于我们真正去改变和成长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够好,你自己都不能接受你自己,那么你的动力又从何而来,能够让自己去成长呢?是这样:我认为自己很好,但还可以更好,于是我希望朝某个方向去努力,让自己达成某个目标,取得某个成果。你可能已经留意到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马太效应:越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越容易拖延、放弃、沮丧、无助……反过来,越是能够接受自己的人,越容易变得更上进、更全面。它并不绝对,也存在例外,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都是成立的。往往正是我们内心深处想摆脱的东西,成为我们最深的枷锁。优点也好,缺点也罢,过去的成功也好,失败的经历也罢,这一切加起来,才共同造就了「现在的我」的存在。失去任何一点东西,「现在的我」都是不完整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去为自己的生命寻求意义。也就是说:我认为自己是不够完整的,我认为我还没有实现我「应当实现」的使命。于是,我希望找到一个具体的方向,希望精进我的技能,希望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做出一些成果。它可能是我想拥有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我想成为的某种人,是我想达到的某个成就,是我想获得的某种体验。你必须发自内心地想要拥有它、实现它,像溺水一样寻求空气一样去行动、去接近它 —— 你才有可能真正地抓住它。植根于「我能够匹配得上它」 —— 你首先要对自己怀有深切的认同和肯定,首先要接纳自己,才能支撑得起你后续的一切行动。上进不是一项任务,不是外界要求你必须上进,而是你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发自内心地想做成一件事,在做它的过程中你变得更好。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做到「接纳自己」呢?一个很好的消息是:有研究发现,只要人们相信「接纳自己能够提高我的动力」,他们就普遍能够做到更好地接纳自己。实验发现:相信这一信念的人,更有可能在遭遇困难时表现出更强的韧性和弹性,而这又反过来提高了他们应对困难的能力。就是这么一点:接纳自己,并不是自欺欺人,也不是无视自己的缺点、问题、毛病,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前提条件。只有当你接纳了自己,能够平和地理解「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的差异,并努力将两者调整至重合,你才能更有效地付出行动、达成目标。否则,你就很可能一直停留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之中,被精神内耗拖住自己前进的脚步。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小技巧,可以更好地帮你接纳自己。你可以采取我之前提出的 FESU 模型,来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时常问一问自己:我在想什么?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如果发现自己又陷入了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的怪圈里,请让整个人放松下来,缓慢地深呼吸,让心情慢慢平复。然后,跟自己对话,给自己一个肯定和关怀,告诉自己:你做得已经很好了。适当的时候,可以回忆起之前的积极经历和感受,来引导自己的心情和思绪。下一步,转移注意力,去做一些好的、积极的事情,让自己感受到快乐、成就感和正反馈,从而把这种思维习惯更进一步地「锚定」到你的内心。将上述的行为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巩固下来,让它替代掉自己固有的旧习惯,成为自己新的、下意识的本能。在我面临的问题里面,有哪些是我能控制的,哪些是我无法控制的?而对于后者,则在做到自己所能做的事情的基础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接受「事情未必会如自己预期」的可能性。这可以有效地帮你从过高的控制欲中挣脱出来,避免被它压垮。不妨想一想,自己之前遭遇类似的相关问题时,有过什么样的成功经历?达到过什么样的结果?一方面,这可以帮助你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对自己将能达到的结果有一个更合理的期望;另一方面,这也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自信,避免你陷入焦虑和怀疑之中。(3)如果是我的好朋友遇到这件事,我会如何开导他?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调动和运用理性,去抑制不由自主生出的沮丧、失落、挫败感等负面情绪。当你站在旁观者的视角看自己,你可能会发现,许多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烦恼。
不必为过去的我苛责,也不必为未来的我焦虑,我要关注的,是做好当下。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虎嗅、36氪特约作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
要做到接纳自己,就要先认识自我,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认清自我的过程中,「剖析自我」和「发现问题」是很重要的两个步骤。如果你也想摆脱内耗、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欢迎你加入「壹心理官方答主群」的提问活动——每天提出一个关于「自我」的疑问,坚持7天,拥抱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