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之间,最怕这3种虚假沟通健康2023-07-06 03:07“我想离婚了。”“我觉得我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堵墙,每次找他都会撞得一身伤。”“也许我们的结合就是错误,早点结束对彼此更好吧......”恋爱8年,结婚2年,小宋打算离婚了。她不理解,明明彼此相爱,怎么日子过着过着,就都聊不到一起了呢?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想说,这种「感情困境」并不少见。在咨询中,我见过太多类似的情侣或夫妻了:无论和对方分享什么都得不到回应,或是被嫌弃“有什么好说的”;跟对方吐槽自己遇到的糟心事,也得不到共情,反而被教着做事;话还没说几句,就被对方简单粗暴地结束对话,要么就当听不见……好好沟通,似乎成了很多人“求而不得”的奢望。来访们常常问我:是我做错了什么吗?还是我一开始就选错了人?诚然,有些婚恋问题,是因为遇上了错的人,或是不够爱。但更多的情况是,相爱的双方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迷了路,走进了沟通的误区。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是想好好沟通来解决问题的。却又总在某个瞬间变成争吵,甚至开始攻击彼此。为什么会这样?在探索沟通到底在哪出了问题前,我们要先做的重要一步是:了解你自己、你的伴侣,以及你们之间是如何互动的。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你们都是多变的状态:可能一开始还蛮兴奋,然后不知道哪个节点又变得不高兴,接着又变得沉稳下来。状态转换得很快,有时甚至反应不过来。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3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拷贝自父母或父母形象的人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其中有专制、指责的部分,也有温暖、呵护的部分。比如,我们可能会发现有时自己说话的样子会特别像父母。成人自我状态:针对此时此刻的状况做出反应的行为、想法和感受。比如,我们在工作时呈现出的稳定的,专注解决当下问题的状态。儿童自我状态:重演自己儿时的行为、想法和感受。比如,哪怕成年了,我们在听到好玩的笑话时也会笑得前仰后合,开心又自由。这三种状态,会在每个人身上不停地转换。它们没有好坏之分。只关乎在当下那个场景里,你呈现出哪种状态更恰当。我们的沟通会变得具破坏力,往往是因为彼此状态没“对”上。结合多年来的咨询经验,我总结了3种颇具代表性的,常引发争吵的沟通类型。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我们是否也走进了相似的误区。有这么一对夫妻:妻子面试了两家公司,A离家近,B钱多点,她想去B,又拿不定主意。丈夫就说:“你就去A吧,上班更方便。”妻子回道:“可我还是想去B,工资会多些呢。”丈夫不以为然:“去那里上班要1小时,没几天你就累了,就找我吵架,犯不上。你就听我的,去A。”妻子继续争取:“可B能多挣2000呢,我真挺想去的。”丈夫生气:“去什么啊!你这坚持不了几天就会喊着要回来了!”对话至此,妻子觉得丈夫看不起自己,丈夫则认定自己是对的,妻子却不肯听。出现这种冲突场景,是因为一方在儿童状态,迷茫、无力,向对方寻求建议;另一方却进入到专制父母状态“我是对的,你得听我的。”在这样的互动状态下,双方都不舒服:一直处在父母状态的一方,总会觉得自己就像在带孩子,身心俱疲。而处在儿童状态那方,一方面会变得越来越无力,很多问题都认定自己解决不了;一方面又会心里不舒服:“我为什么要听他的?凭什么都是他说了算!”这样的沟通误区,在婚姻里十分常见。那怎么去调整呢?可以转换成成人VS成人状态:妻子寻求建议时,以成人状态将自己的考量先说出来:“虽然B离家有点远,但咱家离地铁近,还是方便的。而且B发展前景更好,所以我更倾向B。A确实离家近,好顾家,但我们目前也没孩子,我还是想在职场上再拼一拼,你觉得呢?”这样,丈夫也容易对应转换到成人状态,针对当下的问题去回应,彼此间的沟通就变得更和谐、高效了。也可以转为成儿童VS温暖父母状态:比如,丈夫能看到妻子想多挣些钱的想法,给妻子更温暖的回应:“我理解你是想多挣些钱。但你看,现在我的收入也不错嘛,不需要你那么辛苦养家。我更希望你可以每天都过得轻松开心,我觉得那样更好,你觉得呢?”当回应变得更温暖、柔软,妻子可能也不会感觉到受伤,而是感觉到丈夫对自己的疼惜。用这样的方式沟通的两人,心自然不会越聊越远。这种沟通冲突也很常见。比如,妻子在工作中受了气,回到家跟丈夫抱怨:“今天又被领导批了。他问我们对年会表演的想法,我就提议排小品,结果他说什么排练要花时间,租衣服又要花钱,直接就给我否了。”没想到丈夫回:“你这想法确实不行,领导问想法你真就傻乎乎地说啊!再说了,排小品确实不现实,租衣服不得花钱啊,公司肯给你出这个钱?”妻子一听,更气了:“你怎么跟他一伙的?你还是不是我老公啊?!”老公也委屈:“这不是跟谁一伙的问题,我这不是在跟你说这事怎么解决吗?”出现这种有破坏力的沟通,是因为:妻子指向了丈夫的成人状态,期待丈夫能给自己一个解决方案,但丈夫却跳到了专制父母状态,指责妻子想法不现实。妻子委屈,丈夫不解,争吵就发生了。试试这样调整:丈夫调整成温暖父母状态,先安抚妻子的情绪:“心疼你,先别生气,我在呢,我们一起想法子。”然后再进入到成人状态:“我觉得你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挺棒的。但可能领导也有他自己的顾虑,可能是担心你们排小品会耽误工作时间,也担心要花钱。如果你们能把这两个顾虑都解决了,比如用休息时间排练,穿自己的衣服表演,应该可以再跟领导争取争取。要还是不行,咱们就再想想别的办法?”当丈夫以这样的状态和妻子互动,妻子也更容易进入到成人状态,一起运用资源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如果我们和伴侣之间常用这样的方式来沟通,相信能减少很多的争吵和不愉快。有孩子的夫妻,还常常会出现这种沟通误区。比如,夫妻俩周末商量带孩子去哪玩。妈妈提议:“咱带孩子去儿童乐园吧?”爸爸皱眉,“去那人多的地儿干嘛?再说了,在那就只是玩,什么也学不到,去科技馆吧!”妈妈不满,“本来周末挺开心的,非要让孩子学点儿什么,让他痛快玩一天不好吗?”爸爸就说,“现在是开心,将来呢?你就不怕他输在起跑线?”两人就开始吵起来,最后光吵架了,哪也没去成。这种情境下,夫妻俩都是以父母状态在沟通,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更对,谁也不服谁。活动的主角——孩子,却没有一点儿自主权。这样的互动下,怎么调整才能更好地沟通呢?妻子可以调整成成人状态,把沟通重心放在解决眼前的问题上:“你说的话我都有在听,你是希望孩子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要不咱们问问孩子的意见?”也可以调整成儿童状态,用撒娇来应对丈夫:“老公你也太喜欢学习了吧!可是我今天好累呀,真不想学,就想痛痛快快去玩,我觉得孩子也想玩,那怎么办呢?”处在父母状态的丈夫,也更容易接受这种“软”表达的需求。还可以调整成温暖父母状态:“亲爱的,我知道你是担心,怕孩子不好好学就会落后。但你看,咱们也工作了一星期,周末对我们来说也是难得的放松机会。不如就趁今天和孩子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你也能放松放松。”当妻子看到了丈夫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恐慌,并给予安抚时,丈夫就可能进入更理性的状态,也更听得进妻子的建议。你有没有发现,在这种冲突里,三种自我状态都能解决这种争吵。这也印证了前文说的,没有哪一种状态一定是好的,或不好的。更重要的是,判断当前情景属于哪种,然后调整至恰当的状态去发起沟通或回应。亲密关系里,每个人都有被爱,被认可,被尊重,被欣赏,被珍惜等需求。所以,在沟通中,我们除了要好好回应彼此,更要保持一个敏锐的觉察。觉察自己和对方分别处在什么状态,如何回应才能让对方感觉被理解,愿意继续沟通。可实际上,也许你今天认真看完这篇文章,学习了有哪些类型以及如何应对的知识。在争吵发生时,也很难去灵活地转换。因为,“知道了”≠“能做到”。从思维层面的「理解」到行为层面的「做到」,中间还有很多需要修通的部分。比如,在面对与伴侣的争吵时,我们其实很难让自己转变到一个恰当的状态里。中间会有我们的“卡点”:我们可能会想:“凭什么要我转变?凭什么要我服软?他就不能服软吗?”你卡在了“不爽”里,也就不甘心去调动、去转换自我状态。这个“卡点”,可能是双方互动的情绪激起的,也可能与你的成长经历有关。比如你小时候常被要求听话,不能有任何自己的主见。长大后,你就渴望自己翻身做主,这样去要求伴侣或孩子。所以,自行去转变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成长经历中的卡点,就是我们当下困扰的症结。心理咨询的作用之一,就是引导你去做这部分的修通。修通你成长过程中,自己的能量被卡住的那部分。这其中,会应用到很多的咨询技术。来访也会在安全的环境中,和咨询师建立起一段温暖、支持的关系,并获得更多不同的体验,更客观地看待问题,修通自己的卡点。每次看到来访一步步松动“卡点”,修通自己,我也同样感到幸福。世界和我爱着你。作者:心理咨询师王学静编辑:小西图源:Unsplash、图虫注:来访者故事已授权,隐私部分已做文学化处理本文的观点和素材来自王学静老师的直播讲述。王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业超9年,服务时长超过2400个小时,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王老师擅长以沟通分析(TA)、人本主义取向、存在主义疗法、完形治疗等帮助来访者解决亲密关系、婚姻冲突、抑郁焦虑、青春期叛逆等议题。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可以和王老师聊聊。为了鼓励求助意愿,王老师特地开通5个半价咨询名额,原价600元/次的咨询,现价仅300元。原价600元/次点击立省300元↓如果,你也感觉到自己的婚姻陷入了僵局,想要修复或寻求改变,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点击查看更多半价咨询优惠↓↓↓也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老师详细资料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