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加规范地诊疗新冠病毒感染?
十版方案的发布,使得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更加规范。
2022年以来,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逐渐成为绝对优势流行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但致病力明显减弱。为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根据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及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特点和感染者疾病特征,我国对新冠感染的诊疗方案也与时俱进,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1](简称十版方案)。
2019年暴发的新冠病毒感染,起始名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由于疫情早期新冠病毒致病力较强,临床上大部分有肺炎表现。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成为主要流行株以后,病毒致病力减弱,感染人体后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咽痛等,仅有少部分感染者会进展为肺炎。因此,十版方案正式提出将其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以更加准确地反映疾病特征。
诊断更加清晰,临床分型更加细化
由于人们对新冠病毒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所以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热程多不超过3天,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少数患者病情继续发展,发热持续并出现肺炎相关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5~7天后出现呼吸困难和 (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表现。
儿童感染后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高热相对多见;部分病例症状可不典型,少数可出现声音嘶哑等急性喉炎或喉气管炎表现或喘息、肺部哮鸣音;极少数患儿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脑病等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发生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MIS-C),一旦发生,病情可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为更好体现疾病特点,十版方案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主要根据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并对每一种临床分型提出了详细的诊断条件,使得诊断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当成人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组织氧合指标恶化或乳酸进行性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降低或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等进行性上升、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升高等变化时,要警惕病情恶化。
当儿童患儿出现:① 呼吸频率增;② 精神反应差、嗜睡、惊厥;③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和(或)血小板减少;④ 低(高)血糖和(或)乳酸升高;⑤ 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明显升高等变化时,可能是重型/危重型早期病情反映。
治疗方法更加完善,治疗方案更加优化
随着乙类乙管措施的实施,十版方案不再要求集中隔离收治。一旦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则需要按呼吸道传染病要求隔离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病情危重者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等。当人们感染新冠病毒后或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尤其是老年人及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重症率、病死率高于一般人群,接种疫苗后可降低重症及死亡风险。
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十版方案也对其做了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儿童重型病例早期预期预警指标,对儿童感染者可能出现的急性喉炎、神经系统并发症等特殊情况提供了治疗方案。当儿童出现急性喉炎或喉气管炎时,首先应评估上气道梗阻和缺氧程度,有缺氧者予吸氧,同时应保持环境空气湿润,避免烦躁和哭闹。药物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不能口服者可静脉或肌肉注射。气道梗阻严重者应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维持气道通畅。
十版方案在治疗方法上进行了完善:将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纳入诊疗方案,进一步丰富了抗病毒治疗手段;完善了重型、危重型病例诊断标准和预警指标,对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病例进行科学判定;进一步强化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疾病共治理念,强调要加强感染者基础疾病相关指标监测,并针对基础疾病给予相应治疗,更加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
同时,十版方案对“出院标准”进行了调整:不再强化对感染者的隔离管理,不再对感染者出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而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研判。
小结
尽管新冠病毒感染被调整为“乙类乙管”,但是新冠病毒大流行仍没有结束。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冠病毒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十版方案的发布,进一步体现了我国对于新冠病毒的科学认识与严谨诊疗,为接下来的预防与治疗明确了路径,将更加规范地指导临床医生开展新冠病毒感染诊疗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3,20(01):1-11.
审批编号:CN-109982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旨在满足您的医学信息需求,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用于推广目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