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不用怀疑,气候危机已来

不用怀疑,气候危机已来

公众号新闻

今年夏天,华北连续的高温天气提醒人们,气候危机就在身边。图为2023年6月22日的北京,孩子们在一个水上乐园玩耍。图片:李研
导读:
      今年6月以来,我国华北、黄淮高温现象突出,尤其是北京,6月曾连续三天气温超过40度。而在2021年7月,河南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全省因灾死亡失踪398 人。
      不用怀疑,气候变化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是,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作为长期研究气候变化的学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强烈呼吁,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实体,需要行动来应对当前的气候变化。但在此之前,还需要深刻地理解现在的气候变化。
魏科 | 撰文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国高温日数距平分布图。图源:国家气候中心

有关全球变暖的研究动了不少人的奶酪。因为应对全球变暖,需要人类从根本上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意味着风光无限的石油化工、煤炭采掘、火力发电、钢铁冶炼、建筑水泥、燃油汽车等产业都将被彻底替换或者淘汰。在石油化工领域,巨头林立,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壳牌(Shell)、英国石油公司(BP)、沙特阿美(Saudi Aramco)、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每一家都富可敌国,比如埃克森美孚市值4000亿美元,壳牌2100亿美元,英国石油公司1000亿美元。截至2022年5月底,沙特阿美市值逾2.4万亿美元,一举超过苹果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与石化产业密切相关的还有汽车产业,丰田、通用、大众、福特、本田、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克莱斯勒,无一不是巨无霸。火力发电也是庞大的产业领域,特别是过去几十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强劲,火力发电企业经历了快速增长,美国电力公司(AEP)、美国爱依斯全球电力公司(AES)等都成为跨国巨头。

巨头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至少在产业存续和转型期间,想要维持企业规模和利润,就要营造适合企业发展的舆论环境;因此,由企业资助的对全球变暖及相关政策的质疑和攻击从未停止。1998—2014年,埃克森美孚赞助各个反气候变化组织和个人的总金额达3092.5235万美元,具体的每笔经费都可以在以下网站查询:http://exxonsecrets.org/。创办这家网站的初衷是揭示反气候变化组织和个人从埃克森美孚拿到了多少赞助,但为反气候变化提供经费支持的又何止埃克森美孚这一家。

围绕全球变暖的议题,受各种利益团体支持的游说集团和反全球变暖者使尽了各种手段。与科学家相比,他们更擅长运用媒体手段和社交网络,还会召开各种“高大上”的会议,比如反全球变暖组织哈兰学会(Heartland Institute)多年来一直在召开 “国际气候变化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ICCC)。截至2021年,已经开办到了第14届,参会者包括“世界领先的气候科学家、经济学家、决策者、工程师、商界领袖、医生,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和相关公民”。他们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针锋相对;他们也组织相关“专家”,发表“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气候评估报告。对于缺乏科学素养,或者不了解利益关系的公众而言,根本不知道这种看似正规的学术会议本来就比较“山寨”,也根本无法了解这个打着“第三方”非政府组织旗号的报告讲的并不是科学事实。

熟悉辩论的人都知道,要反对一件事情,总是能找到理由的,怀疑科学数据、科学机制、模式可信度、阴谋论、经济收益、人文情怀等,总是会有理由的,甚至混淆是非、把水搅浑也是个可选方案,把公众忽悠住一段时间也是很好的思路。这在政党轮流坐庄每隔几年换一届的情况下,短期内忽悠住选民甚至比坚持真理更重要。

译者对相关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发现这么多年由这些组织和个人提出的反气候变化的观点和“事实”竟达200多个,这些观点在众多媒体广为流传,从各个角度侵蚀公众和媒体的科学认识,很多人以为是自己“独立思考”得到的结论,实际上早已深受这些反气候变化材料的影响。

反气候变化的人中,绝大多数不是气象、气候或者环境专业出身,很多没有科研经历,甚至绝大多数没有经过自然科学的训练;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影响力。这些人著书立说,参加电视和电台节目,迎合公众口味,收割互联网流量。公众并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事情,公众喜欢娱乐性事件、阴谋论故事、爆炸性新闻、危言耸听的预言、揭露科学家的“操控”和“阴谋”等,这正是很多反气候变暖者擅长的领域。

基于此,反气候变暖者喜欢把“全球变暖”包装成惊天大阴谋,比如“全球变暖是全球科学家的共谋”、“别有用心的科学家人为修改数据”、“温室效应理论被人为篡改”、“科学家的同行评审过程存在腐败现象”、“科学家试图把全球温度序列里的降温隐藏起来”,还有“全球变暖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阴谋”、“全球变暖的概念是被中国人而且是为中国人编造出来的,目的是让美国的制造业失去竞争力……全球变暖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很烧钱的大骗局”等。

反气候变暖者也常算“经济账”,他们的观点还有“应对全球变暖扼杀了工作岗位”、“即使从现在起限制CO2排放,也不会产生大的差别”、“可再生能源实在是太贵了”、“限制CO2对经济有害”、“适应全球变暖比阻止全球变暖代价低”。

反气候变暖者还擅长运用不可知论,“没有完全确定的科学(连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理论都是不断修正的,现在的气候学家怎么能确切地说全球变暖呢!)”、“气候处于混沌状态,不可预测”、“科学家预报天气都不准,何况预测未来百年的气候”。

反气候变暖者还会说“不值得大惊小怪”,“人类成功地经历了过去的气候变化”、“历史上北极海冰的范围比现在还要小”、“热浪和酷暑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人类活动在影响全球气候方面微不足道”、“IPCC是一些危言耸听杞人忧天者”,或者打悲情牌,“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就是今天的伽利略和布鲁诺”。

其中最具迷惑性的观点无疑是:地球历史上曾经有过各种沧海桑田的气候变化,所以现在的变暖很正常。这在反气候变化的所有观点里长期排名第一 ,甚至国内外很多学者也无法区分古气候变化和现在的全球气候变化。在译者曾经加入的某学者微信群里,也有科学家拿几亿年前的“冰雪地球”、太阳辐射的长期变化、板块运动等说事儿,认为现在的气候变化不值一提,而研究和提倡积极应对全球变暖的学者像是没见过“大世面”,对现在的气候变化“大惊小怪”,提出“误国误民”的碳减排措施,属于“自废武功,中了发达国家的阴谋”。

其实,绝大多数反气候变化的观点都不值一驳,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尤其是全球有数万个观测站持续不断进行观测,有些观测站的历史已经超过200年。仅在中国,就有密密麻麻2万多个气象观测站,数万名观测人员几十年如一日地持续观测,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得到全球持续变暖的事实。

史蒂文·厄尔这本《地球气候简史》是对上述反气候变暖观点的最佳反驳。作为大学教科书《物理地质学》的作者,他教授地球科学课程40年,对地球古气候和现在的气候变化了如指掌。他以宏大的视野和叙事方式,讲述了自地球诞生以来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原因,涵盖太阳辐射的长期变化、板块漂移、火山喷发、地球轨道参数变化、洋流、小行星撞击、人类活动等,并详细介绍了各种正反馈过程。在地球历史中,绝大多数时间全球连两极都没有冰雪,只有很短的时间为冰期,在此期间两极才有冰雪,这种沧海桑田的气候变化就是由以上这些驱动因子和正反馈过程共同推动的。

目前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和古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区别,表现为目前气候变化的速度远超自然过程的气候变化,从南极冰芯的高精度数据来看,现在温室气体的增加速度非常快,是过去至少100万年历史中最快速度的100倍以上。这种速度差异适合一个比喻,“人活百岁会死”和“某人两周之内要死”,对于前者,我们既不会担心,也不会忧愁,而对于后者,则需要马上寻找原因并就医。

所以,这是科学上“尺度”的概念,即某种现象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是多少,时空尺度差一个数量级,事物本质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人以10分钟走完100米,或者以1分钟跑完100米,或者以10秒钟跑完100米,其代表的身体条件和运动技能完全不同,10分钟走完100米,可能是伤残后刚站起重学走路,1分钟跑完100米可能是刚蹒跚学步的婴孩,而能跑进10秒钟的绝对是世界顶级运动员。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正在以超历史纪录的速度改变地球的面貌,除了气温越来越高,极端天气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情况会越来越糟。发达国家过去200年、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建起的沿海城市、经济带和密集的人口都要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反复侵蚀。这一过程将要持续数百年,很大可能要持续上千年。这可能是一条不归路,人类可能永远也回不到原来的气候状态了。未来的气候变化幅度有多大,取决于我们现在和将来如何应对。

无论是市场还是行业,都希望看到确定性的趋势,目前,全球变暖和应对全球变暖成为未来数百年确定性大趋势。2021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就职仅数小时后就签署行政令,宣布重返《巴黎协定》,至此,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全部加入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这一全球集体行动是对全球变暖大趋势的确定和回应。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布局碳中和与低碳发展,期望到本世纪中叶能将全球净碳排放量减少到零。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型,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将全面淘汰化石燃料,全球产业将进行深度调整和升级。对各国与各企业而言,行动越快越能占据主动位置,从而获取产业上的竞争优势。根据清华大学2021年发布的一项报告,如果走向碳中和,在2020—2050年,中国仅在能源领域内的投资就将超过100万亿元,如果再加上其他行业,从全球范围来看,这蕴藏着无尽的商业、财富和科学机遇。

前文提到的巨头们,虽深受全球走向低碳的影响,但并不妨碍它们追逐更巨大的商业机会:曾经反气候变化的石化和电力行业早已投入巨资进行新能源研究和转型。尽管被质疑在应对气候变化上采取“否认”和“拖延”的态度,但在埃克森美孚的财务报告里已经有了关于碳捕获、氢能和先进生物燃料等低碳技术方面的投资。2021年10月23日,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巨头沙特阿美公司宣布了到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

在义无反顾地迎接碳中和时代之前,无论是思考其中的科学问题还是挖掘其中的巨大商业潜力,都需要深刻地理解现在的气候变化。《地球气候简史》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会带着你跨越地球46亿年的历史,见证“黯淡太阳”的日光与“冰雪地球”时高耸入云的冰山;见证西伯利亚地盾数十万年的火山喷发、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激起的巨浪和炽热的天空;见证青藏高原的隆起和两极冰盖的形成;也带你一起目睹第一个光合作用生物的诞生、臭氧层的形成、第一批生物走上陆地、恐龙的崛起和灭绝、智人诞生并走遍全球;带你了解目前生机勃勃的世界是生物和地球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早已和地球形成了共同体,目前的全球变暖是我们和地球共同的危机。

希望你能喜欢这本书,也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认识我们复杂又简单的世界。

本文为《地球气候简史》译者序,《赛先生》获作者和出版社授权转载,原标题为“拨开气候变化的迷雾”。

本文封面图,由Peter Schmidt在Pixabay上发布。

《地球气候简史》
【加】史蒂文·厄尔 著
魏科 等 译
东方出版社
2023年6月出版

本书已在赛先生书店上架,欢迎点击图片购买

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是我们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即使现在我们洗心革面、积极行动,人力和经济成本也将是天文数字级的,可如果我们继续拖延下去,我们承担的成本将是更多倍。这个问题还未超过我们的掌控范围,但是需要我们勠力同心,加强合作。而了解相关的自然过程的机制,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我们都需要作出改变。 

《地球气候简史》这本书主要关注过去 46 亿年来地球气候演化的自然过程,了解这些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有助于我们充分理解目前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当洞悉了古老的过去,我们会发现,过去一个世纪所发生的气候变化完全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不是自然气候强迫的结果。

欢迎关注我们,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高温无声危机!地下气候变化导致芝加哥正在缓慢且持续下沉心疼房价!史丹顿岛也要开始建了!“即使没有白痴胡说八道,危机已够糟糕...突发!39岁男子驾车连撞9人!肇事司机已被控制Redmi K70系列新机已备案,下半年多款新机将到来人类真正的危机是精神危机,是人性危机!2023或是史上最热一年,气候癌症灾难已难避免?专访《人类世的“资本论”》作者斋藤幸平:面对迫在眉睫的气候危机,我们需要马克思小米14系列直屏、微曲屏你喜欢哪种?竖向内折手机已立项我怀疑,侃爷最爱的根本不是卡戴珊,而是紧身秋裤!“越境无人机已被击落”一人事故致死、一人卧轨死亡,巴黎地铁经历“至暗时刻”,气候变暖,热带病毒威胁法国倪光南院士:固态硬盘取代HDD机械硬盘时机已到严重怀疑,最近几场你们会买到停不下来~新州寒冷已过,气候转暖!山火危机悄然逼近!当局提醒:千万注意防火!活动 | 7.25 哥大气候学院来北京啦——下周二硕士项目宣讲会,与气候学教授面对面jc 14刘煜辉最新演讲:印钞机已经开得冒烟了Jennifer Connelly. Etoile (Alternative title: Ballet, 1989).马斯克将访华?外交部:欢迎!外媒:私人飞机已降落北京!知情人士透露行程律师透露“翟欣欣案”细节:苏享茂电脑手机已做全面数据恢复中国这两邻国联合起来警告中国,但中国战斗机已经出动了!大陆货在俄市场开挂暴雨来袭!贵阳地铁“喷水池”站成喷水池,江苏发洪水预警,气候专家:“世界正面临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婚礼变葬礼!新州婚礼巴士翻车造成10死25伤!幸存者:身上沾满他人的血,亲眼看着朋友死去!司机已被逮捕美与乌克兰要死战,中国特使启程,介入的时机已经成熟极端天气频繁袭来,气候变化是“罪魁祸首”吗?what is A snakes underbelly?活动 | 7.25 哥大气候学院来北京啦——明天硕士项目宣讲会,与气候学教授面对面IEEE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7次缔约方会议(COP27)讨论了六个气候变化的简易解决方案全球今夏高温再破记录,气候变暖是否在加速?严重怀疑,老王再这样送下去,我们娘仨下个月真的要吃土了...中国最先老去的县城,危机已经来临缓解气候危机最新成果:CO₂电催化分子催化剂,法拉第效率98.6%!我怀疑,这个“社恐”就是我本人移民加拿大,转角处遇到你 - 班芙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