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BMC Med | 贾建平教授团队报道首个中国人AD致病新基因并证明其病理功能

BMC Med | 贾建平教授团队报道首个中国人AD致病新基因并证明其病理功能

公众号新闻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在《BMC Medicine》杂志发表了题为“Aberrant  palmitoylation caused by a ZDHHC21 mutation contributes to pathophysi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一种新的候选致病基因突变ZDHHC21 p.T209S,揭示ZDHHC21突变介导的蛋白异常棕榈酰化引起AD病理改变的分子机制。这是中国人首次发现的除三大已知致病基因之外的新致病基因,开辟了AD研究新方向,对AD致病机制和药物开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雯雯博士、庞亚娜硕士、王彦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贾建平教授。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AD)致病基因一般认为有APP、PSEN1和PSEN2,这些都是国外最先报道的。为了探索国人AD的遗传机制,贾建平教授团队在2002年建立了我国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登记网络(The Chinese 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 Network,CFAN)(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登记了404个AD家系,共报道了占世界10%的中国人AD基因突变,发现了53个中国人特有的致病基因突变,其中有11个突变为国际上首次报道,表明中国人与其他种族之间的遗传异质性。
404个家系中有83.17%的家系不携带已知基因PSENs/APP突变,表明尚有大量的未知致病基因有待挖掘。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风险变异越来越多,需要发现更多的因果和风险相关的基因变异和新的机制,以提高对AD复杂发病机制的理解。
该研究在一个AD家系中鉴定出ZDHHC21基因的一个变异位点(C.9A>T,p.T209S)并预测有很强的致病性。先证者在55岁时表现出明显的认知障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5,临床痴呆评分="3)。在双侧额叶、顶叶和外侧颞叶皮质观察到明显的Aβ滞留。该家系所有的AD患者均携带此突变,而未患AD的家庭成员均未携带,表明符合疾病共分离。为进一步探索该突变引起AD的分子机制,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了ZDHHC21 p.T209S点突变小鼠。该小鼠模型表现出空间学习记忆障碍,脑内Aβ累积、tau过度磷酸化和神经元丢失,提示该突变具有较强的致病性。ZDHHC21 p.T209S突变显著增强酪氨酸激酶(FYN)棕榈酰化修饰水平,进一步过度激活NMDAR2B,造成神经元对兴奋性毒性的敏感性增加,导致突触功能障碍。
此外,APP的棕榈酰化水平的增加使其更易被淀粉样前体蛋白切割酶(BACE1)切割生成更多的Aβ,促进AD的发生。该研究还发现棕榈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可减轻神经元对兴奋性毒性的敏感性,从而逆转突触功能损伤。该研究表明,ZDHHC21特异性底物的异常棕榈酰化是驱动AD的新机制,可能成为未来AD治疗的潜在靶点。
综上所述,该研究报道了中国家族性AD中PSENs/APP之外的致病基因突变并探索了可能的致病机制,明确了由ZDHHC21 p.T209S突变介导的棕榈酰化在AD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揭示AD复杂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530036);国家重点科学仪器和设备开发项目(31627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20A20354);北京学者;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北京脑计划”(Z201100005520016、Z201100005520017);中国科技创新2030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21ZD0201802)等基金的资助。
贾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学者,2018年被评为“国之名医”,曾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委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等。一直从事阿尔茨海默病(A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率先提出中国人AD发生规律和遗传异质性,以及无症状期诊断和预防的系统理论与方法。主持33项国内外知名药企的抗痴呆药物临床试验。发表论文730余篇,其中在《Lancet》《BMJ》《Lancet Neurol》《Lancet Public Health》《Brain》等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296篇,总被引28000余次,连续三年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制定了包括首部中国痴呆指南在内的31部指南。连续主编第6、7、8版全国高校统编神经病学教材,多次获优秀教材奖,出版147万册,被168家医学院校使用。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度北京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21年度Zaven科学成就奖(为首位华人获奖者)等。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 Bioon细胞
往期推荐
1. 3篇!施一公团队发现长期的手机等特定电磁辐射暴露会影响睡眠及少突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
2. Science子刊 | 王晓钧/陈化兰院士揭开禽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之谜!
3. 奇葩!富豪靠儿子换血抗衰失败,不如移植粪便菌群,研究证明可延缓衰老!
4. 药物对人体微生物影响居然这么大!最新研究揭示药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秘密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681341860

微信学科群:神经科学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小编微信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喜欢本篇?让我们知道你“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EbioMedicine | 香港大学朱轩团队揭秘新冠变异毒株Omicron BA.1、BA.2和BA.5的传播适应性和致病性亚马逊云推出AI代理功能 使其能够处理繁忙的工作孔炜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发表的《Circulation》论文获美国心脏协会Joseph Loscalzo年度最佳基础/转化科学论文奖防痴呆先“抗炎”!BMC Med:超16万人大规模研究发现,“促炎饮食”将导致痴呆风险提高!季晓平教授专访:积极进行生活方式改善,适时调整药物治疗剂量,“照亮”漫漫心衰管理路PLOS Pathog. | 哈兽研仇华吉/孙元团队发现非洲猪瘟病毒感染致病新机制孙立平教授年度经济社会趋势闭门课 |【亿万大师课】水稻上山就是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孙立平教授痛批:荒谬愚蠢无耻秒级固化,高度强韧,这款由上海交大教授团队研发的伤口修复水凝胶获批创新医疗器械BMC MED| 尚东/项红团队发现色氨酸肠菌代谢物norharman作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拮抗剂减轻急性胰腺炎损伤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白皮书:病理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进行时低剂量长寿因子改善老年猴子认知功能,单次注射后功效可持续两周,或成为年龄相关疾病新疗法eLife | 陕西师范大学夏海滨教授团队发现一种功能未知的FAM76B蛋白参与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STTT | 浙江大学黄河教授团队评述“炎症衰老”分子机制与“抗炎防衰”干预策略Biological Psychiatry | 仇子龙/李斐团队合作发现9个中国人群孤独症候选基因并揭示高功能孤独症的遗传特性地中海邮轮行之二直接取栓or桥接取栓,刘建民教授团队研究登顶柳叶刀!Nat Med丨斯坦福团队利用twitter资源,开发出“病理图像文本对应”的自然语言-图像预训练模型Cell | 陈建军/苏瑞/夏强团队报道首个mRNA内部m7G甲基化修饰识别蛋白年轻人应当去下乡找工作Cell Host & Microbe | 李明/向华团队合作揭示CRISPR护卫RNA的全新生理功能Nature Communications | 颜光美教授团队开发出新一代溶瘤病毒M1,药效提升近一万倍水调歌头 五月二首北航李洪革教授团队最新成果:智能触控显示芯片设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都是数学竞赛,都叫AMC,澳洲AMC和美国AMC区别十 快板词ESC 中国之声丨唐都心内李妍教授团队揭示心肌脂滴生成及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招聘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李明主任团队与张思教授团队联合招聘博士后Cancer Research | 中山大学彭穗教授团队揭示肝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调控机制中国原创研究 | 李毅刚教授团队:房颤导管消融后左心耳封堵术与口服抗凝疗效对比GPT-4:我写的代码你敢用吗?研究表明其API误用率超过62%喜报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新致病基因、汤姆猫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等共同推进脑机接口产学研工作上海交通大学马利庄教授团队多项成果获ICCV 2023录用!九 战场来信招聘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李明主任团队&张思教授团队联合招聘博士后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