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说明:因为微信又......“改版”,现在如果没星号的话,基本就很难看到我们的文章推送了,所以拜托大家务必给我们公众号设成“星标”。多谢。
设置的方式就是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名称,然后再点击右上角的“...”,就可以看到“设为星标”了。
恐童,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一个热门词。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关于恐童的问题讨论越来越热烈。或许是和生育率大政方针沾边,包括一些官媒也下场了。但在这个讨论中所展现出来的很多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生育率那么简单了。当然,在各种网络论战中,概念错误和混淆是必然出现的,就像恐童的争论中,经常把恐童错误地等同于讨厌熊孩子。
但:恐童不是这么简单,它是一种精神疾病,也是一种社会问题。
要说谁最讨厌熊孩子,那100%应该是有孩子的家长,因为熊孩子对于成年人来说,基本只是烦人外加一点财物危险,而对于家长来说,熊孩子就是对自己家娃人身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
就像这些年我经常和读者一起批评各种熊孩子和熊家长的行为,但也不妨碍我们是个亲子、育儿为主的自媒体,不妨碍我们的读者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娃爱娃的家长。实际上,“恐童”是一种真实的精神疾病,学名叫 paedophobia(padophobia),来自童年阴影、心理创伤等等原因,需要精神科医提供治疗。
而在相关医学网站上,对恐童的治疗方法,一般列举了三类:接触疗法(逐步接触儿童)、认知行为疗法和服用药物。
所以对于有恐童症状的患者,建议认真找医生进行相关咨询和治疗。
而理解了恐童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之后,大家估计也会跟我一样有奇怪的疑问 —— 那些在网上一直说自己“恐童”的网民,怎么会天天四处嘚瑟“我有精神病”?
真正患有恐童症的病人,当然是不会这么四处炫耀的。而将这些网民的行为,称为恐童,也是对真正患有这个疾病的患者的不公平。
不仅如此,这些“口头恐童”的网民,他们背后所隐藏的社会问题,也是需要我们严肃面对的。
如前面所说,目前那些在网上炒作、传播恐童情绪的人,并不是真的恐童患者。恐童对于真正的恐童症患者,是需要认真对待和治疗的疾病;而对于“口头恐童人士”,这只是一个攻击他人,发泄情绪的借口罢了。熊孩子当然存在,正如任何一个人群中都会有存在问题的个体。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将个体的错误行为放大化,变为对这整个群体的恶意、攻击。因为这行为丝毫不陌生,是我们永远应记得的,人类历史上的那些污点。
在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借助个别新闻,甚至自己制造炒作一些“新闻”,放大负面情绪,来攻击某个群体(性别、民族、地域、国家、性向......),早就是百试不爽的流量法宝。而之所以这样的炒作会带来流量,是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群体攻击,是喜闻乐见,最方便发泄自己内心负面情绪的工具。所以这种虚假恐童症的背后,也有需要我们关注的社会心理问题。比如在类似的恐童言论中,经常会看到有人问“凭什么我们要给吵闹的孩子更高的包容度?”公平地说,即便扣除熊孩子的部分,普通的孩子也的确会比成人更吵闹。就算是家长,也会被孩子经常吵得头疼。但当一个成年人问“为什么我要让着孩子”的时候,依旧会有很强的无奈感。答案很简单:婴童、青少年阶段,人类的心理生理都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各方面能力,包括自控力比普通人较弱的,需要被社会照顾的特殊群体。
而照顾弱势的特殊群体,是一个文明社会毋庸置疑的基本道德。就像那句大家都知道的话所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人者仁也,除了礼乐崩坏,人人为刍狗的战乱时代,正常情况下,普通人自然会有照顾弱者的道德感。成年人自然会“老吾老、幼吾幼”,愿意照顾全社会的老幼等特殊群体。
那些宣扬“恐童症”的网友,想必大多数也并不会怀疑自己有道德感,那为什么会不明白“孩子是要被成人照顾、容让的特殊群体”,这个全人类的基本道德呢?所以当我看到有身份证已经18+的网友,还问出“凭什么我要让着孩子”的时候,能感受到的潜台词,就是他们或许在内心却还没有成年人“需要照顾弱势群体”的自觉,或者认为自己并不比儿童更强大,也是需要被照顾的。在这种前提下,自然会反感被要求成年人履行照顾弱者(儿童)的社会道德责任。简单的说,“谁还不是个宝宝”这句话,对于一些成年人来说,或许不只是个调侃,而是真实的自我认知了。在讨论中,我们需要区分,什么是“熊孩子”,什么是孩子的自然合理行为 —— 对于在行进中的飞机高铁上,不听劝阻,四处追跑打闹的孩子,当然要批评教育(含家长)。但指望一个几个月大,还听不懂话的婴儿在几个小时的飞机和高铁上不哭不闹,这明显就不合理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去深入讨论一些其他的社会心理问题。比如,一个在网络上肆意攻击他人,宣泄自己负面情绪的成年人,算不算个大号的“熊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