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你与母亲的关系,就是你与世界的关系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有书”,加⭐星标⭐不迷路
三毛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写道:
“母亲踏着的青石板,是一片又一片碎掉的心; 她几乎步伐踉跄了,可手上的重担却不肯放下了交给我。 我知道,只要我活着一天,她便不肯委屈我一秒。”
妈妈,是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与生俱来的呼唤。
它从血脉相连的那一刻起就和你产生了不解的渊源。
母亲,她是你和这个世界最初的联系,你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你与世界的关系。
母亲是孩子性格的底色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
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
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
这些文字作品太过熟悉,仿佛成为“母亲”的印象与标签。
再反观写出这些文字的人,无不例外都是有所成就的名人名家。
莫言在《母亲》一文中也有相同的字眼,他说:
“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
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母亲是个神奇的身份,它也是足以撼动孩子生命的字眼。
她的样子无形的影响着孩子对于世界的判断,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母亲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孩子会对母亲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完全来源于童年的朝夕共处里。
母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底色,亦是他后天性格的铸造者。
愿你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去添砖加瓦,而不是带来铺天卷地的阴雨绵绵。
母亲是孩子处事的底色
季羡林曾说: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
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关于母亲,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不一样的碎片。
或是厨房里围着围裙忙碌的身影,或是恬静坐在桌边看书读报的剪影;
亦或是深夜端着牛奶推门而入的昏黄,还有相隔万里,难舍难分的一个目光……
母亲的样子有很多,等我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上也有了她处事的影子。
莫言在人生态度上的阔达与宽容就受他母亲的影响。
他说那一年除夕,家里正在包饺子。
一个乞丐从门前路过,母亲拿着自己那份饺子倒给了乞丐。
要知道,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吃上一顿饺子相当不容易。
莫言很困惑,为什么母亲会把为数不多的饺子分给一个乞丐。
母亲说:
“我不吃饺子,我还能啃馒头。 但他不吃,可能活不过这个冬天。”
后来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说:
“母亲是他那个时刻最思念的人。
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最早的、最痛的、最深刻的、最后悔的记忆都来自他那不识字的母亲;
是母亲的言行成就了他的性格和荣光。”
母亲的一言一行会变成孩子衡量这个世界的标尺;
母亲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
甚至会塑造孩子的处事风格。
孩子的心就像一块镜子,只有母亲给它正向反馈,它才能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孩子从小得到饱满的爱,长大才能把爱回馈给大家。
母亲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曾仕强先生曾说:
“一个优秀的母亲交给孩子的都是基本的道理,而这些足以使孩子受益终生。 所以说一个好的母亲可以成就三代人,一个坏的母亲也许会毁九代人。”
母亲的伟大,从孩子孕育那一刻起就充分展现。
十月怀胎,是超过身体承受范围的艰难,从怀孕那一刻起,母亲的生命就与孩子的命运息息相关。
她本身无需承担这么多责任,只因为孩子在她的肚子落地生根。
在之后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的岁月里,她每时每刻都在为她的“另一个”生命担心受怕;
即使孩子已经长大,已经成家立业,为人父母,母亲也无法告别牵挂。
莫言曾经说:
“妈妈们都有个通病,只要你说了哪样菜好吃,她们就频繁地煮那道菜;
直到你厌烦地埋怨了为止。
其实她这辈子,就是在拼命把你觉得好的,给你,都给你;
爱得不知所措了而已。”
也许,没有人天生会做母亲;
但是她会在孩子出生后,通过无数次的尝试和经验积累,成为最好的母亲。
母亲是孩子人生的底色,孩子也是母亲生命的重量。
愿你能够读懂母亲眼角的皱纹,与她细腻的目光。
在往后余生里,与她相伴,珍惜我们的母亲,感恩她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作者:燕归来,执笔人。专注传统文化,体悟国学智慧。用心灵谱写文字,用态度讲述人生。笔耕不辍,衷于初心。笔下遇知己,文中识故人。转载联系了凡四训(lfsx188)。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