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体制内转轨魔都顶流国际高中,3年烧掉100万,被卷麻了”
最近上海中考分数线投档线公布,据说今年全线“大跳水”,家长群里充满了欢欣。
但且慢!“四校八大”、市重点上岸,也并非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看我们总结的表格就知道,“进了市重点也可能上二本甚至专科”并不是个别现象……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初升高”转轨国际高中。在传统轨道卷生卷死不一定能上好学校,转到国际化轨道却能冲击美国Top30或牛剑G5,这样的例子我们见得实在太多了。
上海的国际高中里,平和、包玉刚、WLSA这样的牛校名额自然人人争抢,但家长们也有不少顾虑:
国际高中读下来,学费加补习费、顾问费要超100万,烧掉这么多钱,到底值不值?
越是好的学校,超级牛娃越多,如果学校把资源都堆给少数牛娃,我家孩子会不会变成“小透明”,“陪太子读书”?
从体制内转轨后该如何适应?暑假可以提前做哪些准备?
顶流国际高中“卷生卷死”,孩子该怎么调整心态?如何避免出现心理问题?
最近,“爸爸真棒”邀请到了三位分别来自平和、包玉刚、WLSA的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初二、初三从体制内转轨顶流国际高中的,在学校也不是最拔尖的学霸,但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他们“稳住了”,大学也都申请到了Top10文理学院或Top15大U。
这样的孩子的故事,或许对于大多数家长学生更有参考价值。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高中三年是如何“反卷”的,又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以跟大家分享。
👇扫码下方二维码入群👇
回复“722”
即可入群与本文中的三位同学直接沟通
了解平和、包校、WLSA学校更多信息哦!
“从体制内初中转轨国际化高中,
我要是早点知道这些Tips就好了!”
看了三位同学的经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感叹,果然“转轨转对了”,学习和生活的幸福度就能提升一个数量级。
Erica和Jessica都有点“偏文科”,Erica初中时数学成绩相对较差,觉得自己如果走中高考会不占优势;
Jessica则不巧进入了上海一所非常重视理科的鸡血初中,“初二就把物理和化学都开了,每天学得头要炸了,睡眠质量特别差。当时觉得一定不能再这么下去,就去学国际课程了”。
而转轨后,她们俩都“扬长平短”,学得如鱼得水。
Jessica 感叹“换了个语言,数学对我反而变简单了”,她的AP考了相对简单的统计学和比较“文科”的理科生物,以证明自己的理科能力,其他都选的是文科;
△Jessica的时间安排表Erica也觉得“以往每次数学成绩都是最差的一门,现在数学真是省了我太多的时间”。她的IBDP选了文史哲三门HL,可以好好发挥自己在文科方面的优势。
不过另一方面,理科好的同学也别小看了国际课程,以为有体制内的基础就能“无敌”了。Andy就告诉我们,他初中在杭州数一数二的学校就读,成绩非常优秀,物理更是可以打省级竞赛的水平,结果到了平和的第一个月,他考得最差的就是物理!
Andy说:
也正因此,几位同学都觉得,如果想要提前为高中做预习,还是补英语比较“划算”,毕竟不管是背单词还是学语法、学写作,每门课都是用得上的。
当然补英语的方式不妨“快乐”一点,看原版小说、电影、纪录片都可以,而如果你对理科特别感兴趣,看数理化方面的英文科普书也很好。
当然,也可以先把初中没学过的经济、商务、地理等预习起来,好让自己能够在高一拿个漂漂亮亮的GPA交给大学……
关于如何快速融入高中生活,Erica说当你刚来到包玉刚这样的学校时,可能会有一种很“Overwhelming”、无从下手的感觉,因为周围的人都不认识,大家和你之前的经历也不一样。这时,你可以从身边开始,先交一两个好朋友、参加一两个社团……慢慢地,这张网就会越织越大。
随着你找到兴趣,可以多尝试一些社团活动,尤其是运动。有的同学可能觉得,我以前不爱运动怎么办?
答案是可以尝试那些刚流行起来的新运动,比如直线飞盘、腰旗橄榄球、旱地冰球,如果马上加入,就很有可能在一两年后混出一番天地,交到很多朋友。
另外,在国际高中,不仅要和同龄人交朋友,也要注意和老师多打交道。
Jessica说她在进入WLSA之前,“对学术写作一窍不通”,就是靠下课后积极地跟老师约meeting,请老师帮自己看文章、提建议来一点点取得进步的。
Erica则说,作为寄宿生,你平时可能“找老师寻求帮助的情况比找爸妈还要多”,因此进入学校后,你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寻找哪些老师特别聊得来,哪些老师特别关心你,比如你的导师,宿舍老师,社团老师,你特别喜欢的那门课的老师……
她就受几个关系特别好的老师影响很大,做了很多来包校之前根本不会想到要做的事,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书籍,还听到了很多老师们不一般的经历……从中受益良多。
在魔都顶流国际高中,
我们是这样“卷学习”的
Andy透露,他们这一届其实是老师公认的“多年来最卷的一届”,也难怪申请成绩这么好了。
比如,IBDP要求学生选六大学科,三门HL(高水平)三门SL(标准水平)就够了,可是在平和,你是可以“无限选HL”的,今年录到哈佛和布朗的两位男生,都选了6门HL,还拿了45分满分;
再比如,平和的学习进度拉得特别早,高二上学期,老师就开始催着你准备EE和IA,而其他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在高二下学期或高三才开始准备的。同时高二上学期又要正式进入IBDP学习,导致高二上学期学习节奏非常快、压力非常大。
所以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在平和真的太容易“被卷到”了!
Andy说他选两门文科HL——经济和历史,已经觉得非常艰难了,因为一篇文科作业平均要做两小时,如果作业完全按老师要求做完的话,简直需要“007”不吃饭不睡觉。他和身边的大部分同学是会选择性地做作业的,就这样也经常熬夜到半夜两三点……
但他也提醒大家,一味追求课程的难度和数目固然不可取,但也绝对不要因为难度放弃自己想学的东西,比如他就是想学经济和历史,那么无论多难,还是会坚持去学。
在“卷生卷死”当中,平和的同学关系是一大亮色。
大家一边互相竞争,一边也很善于合作。绝大多数学生都很愿意跟其他人交流学习经验,最后达到1+1=2的结果。现在毕业了,大家也会经常联系,约着去美国后一起玩。
包玉刚的学习和生活,就比较“滋润”(尤其食宿,幸福了不是一点半点),Erica说“我在包玉刚是不太感受到卷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学校理念的特色,感觉学校很像一个‘温暖的家’,同学们都很懂得劳逸结合,相处也非常融洽。”
Erica选的IBDP课程是文史哲HL,难度特别高。当时很多人劝她:这样学会不会太累?或者显得太偏科?但是她琢磨下来,觉得文史哲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就决定试试看。最后她42/42的成绩证明,这样是最好的。
说到学习经验,她觉得如果对一门学科真正有兴趣,甚至想把它作为以后大学未来的专业,就一定要在这门学科上有课本之外的探索。因为在考试之外,这个课程学习到底有没有给你带来有用的知识,有没有改变你的知识框架、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比好成绩更有深度、有意义的东西。
比如你对历史感兴趣,而学校教的可能只是特定某段时间的历史,你在课堂之外,也可以去探索其他时间的历史,或者课本上不会详细介绍的一些史学观点、特别的角度,参加相关的夏校或者做科研,深挖自己对历史的兴趣。
Jessica则觉得,WLSA“很符合她对美国大学的想象,比较自由”,在这里,你既会遇到很努力的同学,也会遇到很放松的同学,日常学习中并不会有那种推着你去卷的气氛,主要还是看自己是不是想要做得更好。
而且,大家“卷”的方向也不太一样,比如有的同学竞赛拿了很多奖,但是GPA就没有那么花心思;有的同学理科好,但文科就比较普通;有的写作特别好,会花很多时间去写论文;有的则是做了大量公益活动或者科研……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赛道。
WLSA开的是AP课程,自然也会人一口气考十几门AP,但大家也发现,这样做也未必能申到特别好的大学,因此Jessica觉得,考个4-7门AP就足够了。像她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在申请前其实只有一门AP的成绩,也并没有影响申到Top15大学。
此外,WLSA的一大亮点是自己开发的特色GIP课程,它是针对美国大学的要求,给中国学生“补课”的一系列哲学、思辨和PBL课,Jessica正是在这门课上对学术写作“从0启蒙”的,也非常享受各种需要创新想法的项目,觉得这些课程为自己将来适应大学生活做好了准备。
除去标化GPA水涨船高,美国大学申请这门“玄学”,在课外活动、背景提升方面也一年比一年卷,让许多家长都在心里犯嘀咕:是不是只有挖空心思、花大价钱做出很“神奇”的活动,才能吸引招生官的目光?
在此,三位同学可以给家长们吃一记“定心丸”:因为他们做的课外活动,参加的夏校,真的都不算“高大上”!但你仔细看下来,又会觉得他们的活动都非常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是踏踏实实地做出来的,美国名校想必也是看中了他们的这一点。
比如Andy的校内活动,主要包括从0开始、做了全校最大的阅读社团,以及担任学校辩论赛的负责人。他说,因为真的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就有很多独特的真实感受,写在活动列表上或作为文书素材都很有说服力,和少数人“编造活动”写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的另外两个校外活动,一个虽然是针对当时的热点问题去当地做了采访,也发表了文章,但结论并没有什么颠覆性;此外,他还去老家绍兴的一所中学给同龄人做了一个人文素养课,“看上去一点都不高级,是那种写在推文里,编辑会给我删掉的活动”。
但是正因为去了当地,他就不再是一个社会问题的“旁观者”,而是“见证者”,后来上康奈尔和芝大的夏校时,他跟教授交流了很多当时的亲身经历,让两个教授都给了他最高分;而给同龄人上课的经历,最终在他的主文书里占据了一半的篇幅——他从中获得了新的动力和新的思考方向,也是他觉得最开心、最有意义的活动。
Erica自己觉得最满意、也比较吸引招生官目光的,也是一个在某一天的“灵光一闪”后做出来的、完全原创的项目。她结合自己对文史哲的知识和对性别研究的兴趣,做了一个“女权主义日历”,上面标识了为历史作出杰出贡献的女性生日,以及女权主义发展的里程碑日期,还联合朋友给日历画了插画,印出来后进行售卖,把善款捐给了一个解决中国乡村月经贫困的项目。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产生了有新意的想法,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并且一定要找机会把它努力实践出来。
刚想到‘女权主义日历’时,我其实完全不知道能不能把它做出来,也不知道这样有点激进的主题能否被接受,但我觉得还是要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灵感。做出来以后,事实证明还是挺吸引人的。”
对于现在几乎成为美本“标配”的文理科竞赛,同学们觉得倒是未必人人都要参加。
Andy虽然也参加了约翰洛克、哈佛国际评论并获了奖,但他觉得这些对自己申请的帮助远不如那些只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活动;
Erica则觉得,如果你只是看重结果,并不享受刷题和准备竞赛的过程,参加竞赛未必划算。她就看到一些同学花太多时间刷题打竞赛,最后却因为泄题、作弊太多而所有人成绩都被取消,功夫全都打了水漂。
Jessica则“对模拟法庭是真爱”,现在虽然已经毕业,仍然在义务帮助学弟学妹们主持模拟法庭活动。她是在WLSA的模拟法庭社团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活动的,从那以后就跟着学长学姐们打比赛,对她的申请有不小的帮助,而且因为学长学姐水平很高,就不用在课外做竞赛辅导,节省了不少钱。
这其实也是几位同学都提到的,就读“顶流高中”的一项隐形福利:跟着同学中的牛人参加竞赛社团,可能比在外面花钱培训效果还好!
看来,学校的“卷”固然会造成压力,但也有数不清的隐形优势,也难怪大家都这么想去名校了。
最后,大家都知道学校的升学顾问要面对这么多同学,可能没有精力顾及到每一个人,那么需不需要8、9年级就在校外找留学顾问呢?
Jessica和Andy都觉得,学校的升学指导老师虽然分给每个人的时间不多,但只要你主动多跟老师交流,就会发现他们绝对是“宝藏”。
像是Jessica找顾问时遇到了问题,学校的升学老师就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她哪怕是半夜11点给老师发信息请他们帮忙审核材料,老师看到了都会积极回应。Andy虽然在校外找了很给力的顾问,但他也经常主动去联系学校老师,甚至在文书提交的前一天晚上,老师还在和他沟通修改,对他后来成功申请到明德学院帮助不小。
Erica觉得,虽然大家公认找留学顾问能助力你的申请,但也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
她属于典型的“想法多多”的国际化学校学生,本身又不太喜欢受到管束,不希望在自己高中最有可塑性的那几年,被别人催着或者强烈建议“应该去干嘛干嘛”。
因此她算是“半个DIY”的,只在11年级暑假找了顾问来帮她修改文书,而且精心挑选了一家比较“启发式教育”、格外尊重学生意见的顾问。
她身边有一些DIY的同学,只要自己没掉链子,多半也都申请得不错。像是包校这一届两个“文理学院大满贯”、也录到了藤校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寻求外界的帮助。
总的来说,同学们觉得,早期,升学顾问主要起到的是“点子制造机”的作用,帮学生想活动找竞赛,因此,如果你本身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那么没必要太早找顾问,可以等11年级暑假再请顾问帮你改文书,或者顶多再早一点,让顾问帮你整理下个人形象、时间线,激发你的灵感去做补充活动,就够了。
「 写在最后的“终极问题” 」
小初阶段在体制内打好基础VS尽早转轨到国际化学校,
哪个更合适?
对于家长们特别关心的这个焦点问题,同学们的答案是:看人,也看你当时所在的体制内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
比如Jessica所在的初中,虽然是人人羡慕的牛校,但因为过于偏重理科,她觉得继续待下去实在弊大于利,于是初二以后就转轨了。
Erica觉得,体制内学校教给你的学术内容本身,你之后再用上的概率其实并不高,但在体制内,确实更能培养中国学生乃至亚裔学生身上常见的“吃得了苦”、坐得住的精神。但另一方面,好的双语学校或许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Erica观察到,身边高中才转轨的同学,往往学术能力特别强,更容易进入康奈尔这种对学术要求高、入学后压力也比较大的学校,而从小在双语国际校长大的同学,更容易被Top文理学院、布朗这种看重创新的学校录取。
Andy则说:
他遇到过从小在传统学校和双语学校长大的优秀同学,发现他们不论之前读的是什么课程,都把英语学得特别好,而且都是从很早开始,就在为国际课程做准备的。
👇扫码下方二维码入群👇
回复“722”
即可入群与本文中的三位同学直接沟通
了解平和、包校、WLSA学校更多信息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