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到耶鲁,环境专业的学生有可能会经历什么?
转自:vegansofbeijing京素,耶鲁北京中心
按:
环境专业的学生未来会面临哪些职业路径和人生选择?
如果你正值毕业时的迷茫期,或是对如何塑造自己的未来之路尚不清晰,成功毕业于清华,又申请到耶鲁环境学院的耶鲁环境学院’12届校友宋冉的故事或许能为有志在这个领域贡献才智的青年领导者们提供一个参考案例。
写下《食物冥想》系列文章时,宋冉33岁。他出生于1984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系,并曾在江苏盐城丹顶鹤湿地作为联合国志愿者工作了一年。随后,他回到北京,在国贸工作了两年,过着上班挤地铁、经常加班出差的生活。在25岁时,宋冉选择前往耶鲁大学攻读环境管理(MEM)硕士学位。
之所以选择食物作为系列文章的题目是因为他在耶鲁的第一学期上的一堂名为“农业与环境”的课程。老师在那门课上提到,目前全世界绝大部分淡水资源都用于农业,这让他开始意识到农业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如何同时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和环境资源保护的问题。
在耶鲁的两年里,出于对饮茶的喜爱,宋冉还通过化学、社会、商业、文化、种植和环境学等多个角度的课程系统地研究了茶叶这种特殊的农产品。毕业后,他又加入了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之后在中国四川、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的乡村推广有机农业。
当时,在宋冉看来,未来的农业可能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大规模的集约型农业,依靠资本和科技的力量实现高产量;另一种是小而美的有机农业,回归传统与自然,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价值。相比这下,他对后者更感兴趣,尤其是有机农业天人合一的哲学。
他前往泰国的生态村阿索村进行观察。这个自给自足的生态村主要从事有机农业、酵素和草药的种植,并研究开发与有机农业相关的微生物产品。宋冉发现,他们在曼谷开的商店会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自己生产的产品。除此之外,他们每年还举办大型亏本市集,以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给泰国贫苦的农民,让利于民,其中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就是他们自己生产的香米和油。尽管经济运转良好,他们自己只是继续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每天集体用餐,穿蓝布工作服,每家住在自己的木屋里。村里的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免费上学,学校里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因为他们有机农业做得出色,学生们小小年纪就跟着他们的高中老师发表了国际论文,几年内拿下众多国际奖牌。
那里村民们自然流露的微笑给宋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尽管对阿索村非常不舍,但宋冉还是决定去一个他更熟悉的地方施展自己对可持续农业的热情,于是他决定回到北京。
二、在耶鲁时的提问
在耶鲁读书时,宋冉反复追问自己:
1. 在这个时代,怎样让大家吃到健康的食物?
2. 站在全球的角度,什么是可持续农业?
3. 我可以做什么?
可惜的是,他一直没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在耶鲁的最后一年,宋冉参加了联合国德班气候大会。在大会现场,一位非洲的社会学家向他讲述了撒哈拉沙漠地区越来越干旱的情况,以及由于缺水而引发的战争,这让他深感震惊。他还与来自亚马逊雨林的原住民交谈,了解到亚马逊雨林正遭受疯狂的破坏。在大会中,他亲眼见证了耶鲁同学代表太平洋小岛国参加政府间谈判,并为那些国家在气候政治中奋力争取权益。他还看到来自中美两国的青年在现场为共同的未来发声。
宋冉还有幸见到了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并从他那里了解到了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包括减排目标和碳交易计划,以及南南合作项目。他对非洲一直有浓厚的兴趣,在大会上也与许多非洲国家代表进行了一对一访谈,了解到中国在非洲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热烈欢迎。中国为非洲人民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许多问题,比如通水、通电、通铁路等。
在气候谈判中,最核心的议题是达成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定。联合国希望将全球平均气温增幅控制在低于2℃以内,而如何在各个国家之间分配这一总目标成为各方谈判的焦点。欧洲和日本主张全球减排,而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五国,除了积极争取发展权益,也在国内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对于身处海岛、沙漠、热带雨林、冰川等地区的贫困人民来说,他们面临着极为艰难的境地。如果不能阻止气候变化,若干年后,像马尔代夫这样的海岛国家可能永远沉没,随后,全球主要城市也难以幸免。在这样的背景下,宋冉思考着自己能为环境和气候问题做些什么,为了共同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在德班,宋冉不仅认识到地球在面临气候变化的威胁,同时也目睹了国际协议达成的艰难过程。由于各方分歧严重,原定12月9日闭幕的大会不得不延长两天才最终结束。幸运的是,最后的谈判结果挽救了即将于2012年失效的《京都议定书》,使这个唯一的全球碳排放协议得以延长五年,为后来的《巴黎协议》争取到时间和谈判余地。同时,在德班气候大会上正式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承诺到2020年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
然而,作为一项全球性法律框架,这份协议在许多关键细节上措辞含糊,有许多空白需要填补,因此并不能真正解救地球于水火之中。如果不能期待各国政府快速达成有效的协定来对抗气候变化,宋冉思考着作为个人他能为这个问题的改善做些什么。
2016年元旦,宋冉观看了一部名为《奶牛阴谋》的纪录片。纪录片的导演和男主角是一名叫做吉普·安德森(Kip Andersen)的美国小伙子,他与宋冉一样是一名环保主义者。受到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影响,吉普决定在生活中实践环保。他平时尽量选择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开车产生的碳排放。洗澡时,他注意时间,争取在5分钟内完成,以节约水资源。他购买节能灯具、节水龙头,并进行垃圾分类……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在社交网站上提到畜牧业对地球变暖的影响比整个交通运输行业还大。这个事实震惊了他,也震惊了坐在电脑前的宋冉。
宋冉查了一下联合国的网站,发现在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了题为《畜牧业悠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的权威报告[1]。在这份报告中,联合国指出畜牧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大于整个交通运输行业,这是因为畜牧业产生的森林破坏、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高强度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与此同时,畜牧产业链还消耗了地球“主要的土地和淡水资源”,其饲料种植面积占据了全球耕地面积的33%[2]。而且,报告中还预测称,到本世纪中叶,全球畜牧业产量会在世纪初的水平上翻一倍[3]。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人们至少需要将畜牧业所产生的污染和资源消耗降低一半以上[4]。
令宋冉惭愧的是,在耶鲁环境学院的整整两年时间里,他从未真正重视过饮食对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学校向他们抛出了问题,然而他和同届的同学似乎都没有人计算清楚畜牧业的环境代价。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图表,如果牛是一个国家,不包括猪、羊、鸡、鸭和鱼,牛国就是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占据25%的地球土地,使用地球33%的淡水资源。预测到2050年,世界对牛肉的需求量还会增加95%。
纪录片中的吉普还了解到亚马逊雨林正在受到严重破坏,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肉食产业对饲料土地的需求。大豆种植占据雨林的很大比例,其中80%被用作动物饲料[5]。这些大豆被廉价出售给粮商,然后运输到中国港口,加工成大豆油和饲料。令宋冉感到心痛的是,这背后有着东北豆农被外国粮商击败后的心酸,有亚马逊雨林无声的眼泪,有为争夺水源而战斗的撒哈拉地区部落,还有因气候变化而面临失所和缺粮缺水的贫困人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报告,2016年,世界上长期食物不足人口增至8.15亿,粮食安全形势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恶化,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和西亚,受冲突影响和冲突与干旱或洪水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恶化尤为明显[6])
这让他开始意识到,要在全球范围内解决这些问题,仅依靠有机农业是不够的,即使提高农业效率的集约化措施也有限。真正战略性的改变应该发生在系统层面,而不是孤立的局部措施。他认为解决方法也非常直接,那就是少吃肉。
假设所有人都转而吃素,不仅能减少动物饲养所带来的污染和资源浪费,还能减少对植物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整体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表明,与非素食者相比,纯素食者仅消耗1/13的淡水资源和1/18的土地资源,并能降低50%的温室气体排放[7]。在宏观层面,他认为鼓励更多的人多吃素少吃肉不仅有益于个人健康,还能大幅节约地球的淡水和耕地资源,同时对缓解气候变化有重要战略意义。
宋冉决定自己先以身作则,选择吃素。但他也理解,不是每个人都必须为了环保接受纯素食的生活方式。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如果每个人都能少吃一半的肉,就能对地球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他决定通过公众号等途径传播低碳健康饮食的重要意义,希望更多人能意识到自己的食物选择对环境和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并积极采取行动。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官方网站(可下载报告全文):http://www.fao.org/tempref/docrep/fao/010/a0701e/A0701E.pdf
[2] 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官方新闻网站:http://www.fao.org/newsroom/en/news/2006/1000448/index.html
[3] 同上
[4] 同上
[5] 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亚马逊流域大豆农业》https://globalforestatlas.yale.edu/amazon/land-use/soy
[6] 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2017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
[7] http://www.cowspiracy.com/facts/
更多精彩:
转载:vegansofbeijing 京素,耶鲁北京中心。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和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美申研求职交流社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