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之下,谁更脆弱?
声动小邮筒
编辑部
这是一个过分炽热的夏天,全世界数百万人都在遭遇热浪的侵袭——正在阅读的你或许就是其中之一。
气候变化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再隐秘。但走在大街上,你会很容易发现,不是每个人都在均等地承受热浪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本周一发布的这篇 newsletter 当中,作者 Venus 以泰国曼谷和美国弗吉尼亚州的社区为例,介绍了气候之外的因素——例如收入、种族和历史等,如何使得「脆弱人群」更容易暴露在热浪之下。
而留给我们的思考与启发则是,城市管理者和社区居民们,可以如何避免或减轻气候变化加剧的不平等问题。
街道之眼|热浪之下,谁更脆弱?
热,太热了,实在是太热了。
这是自六月中旬以来,我每一次走出北新桥地铁口,沿着雍和宫大街骑车去办公室路上的唯一想法,这也是同事们和我打招呼的固定开场白。但当我又一次在 CCTV1 的天气预报节目中,看到那张表示温度的彩色地图上,城镇集中的河南等地与人迹罕至的吐鲁番盆地用的是同一种紫红色,当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热搜上出现一例新的热射病相关的新闻,我开始有了一种新的感受,那与过往的夏天里只是单纯觉得「很热」的感觉不同,它不是一种身体的知觉体验,而是一种情绪上的躁动。
我开始搜索「高温、气候变化、热浪、城市」这些词,除了用来解释高热原因的地理学和气象学知识,它们还常常和「脆弱人群、街区、公平」这几个词联系在一起。于是我把搜索关键词组变为「气候」和「不平等」,以下是我的一些发现。
在 2020 年的一份研究论文中,针对泰国曼谷市区 505 名受访者的调查问卷显示,那些居住在人口密度高、绿地空间较少地区的低收入城市人群,遭遇热应激(heat stress)的可能性更高。
热应激时,人体正常的热平衡遭到破坏,身体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常见的人体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心率加快、呼吸运动加快、物质代谢加快,以及免疫力下降等情况。
研究结果认为,热应激风险的增加已经成为曼谷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全球气温升高的气候变化情况下,城市管理者更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曼谷,高温下工作的建筑工人。图片来源:Unsplash
泰国曼谷的调研中展现出的人群差异并不独有。
Groundwork USA(美国一个致力于改变「低资源社区」的自然与建筑环境的地方组织)的一份报告表示,在弗吉尼亚州,不是所有地区都在均等地承受气候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那些树木和绿地更少的地方,更难以抵抗高温和洪水带来的灾害,而这些地区往往是低收入人群和有色人种的居住区。
要了解种族与气候不平等的关系,HOLC 是绕不过去的历史事件。Home Owner's Loan Corporation,简称 HOLC ,是 1933 年成立的房主贷款公司,属于罗斯福新政计划(New Deal Program)的一部分。该公司通过引入联邦政府担保的长期抵押贷款,在大萧条期间及以后,鼓励人们购买住房。因此,该计划需要给贷方提供内部指南,好让他们了解哪些社区的「安全性」高,而哪些社区存在「风险」。为此,联邦政府雇佣了私人调查公司,并绘制出了所谓的住宅安全性地图(residential security maps)。
以下就是一张 1937 年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Richmond)的 HOLC 地图。
▲图片来源:Groundwork
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的安全等级,绿色区域 A 属于最高等级,意味着这里有着大量高质量的房屋和白人居民;而红色区域 D 等属于最低等级,这里的房屋质量更差、有色人种居民也更多。居住在红色区域内的居民不能获得住房贷款以在此处买房,同时,房地产经纪人、贷方和那些担心房价暴跌的居民也阻止他们在绿色区域购置住所。
这一政策影响的不仅是当时市民的生活选择。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八十年后的今天,在被 HOLC 划为高风险的街区, 74% 居民的收入水平处在低收入至中等收入区间。同时,约 64% 的区域属于少数族群社区。在一定程度上,HOLC 造成了长时间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等和种族隔离问题。
下面这张图,可以很好地展现 HOLC 的区域划分与现代树木覆盖率、不透水路面(包括马路、停车场和人行道等)和平均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参与统计的城市包括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市、纽约州的扬克斯市等。
▲图片来源:Groundwork
可以看到,随着从 A 到 D 地区等级的不断下降,树木覆盖率(绿色条)在不断下降;而不透水路面(灰色条)比例和地面平均温度(橘色条)都在不断上升。
比较容易理解的是,树木覆盖率高,有助于降低环境温度。而不透水路面则会缓慢地吸收太阳热量,并逐渐将其释放回周边社区。因此通常来说,不透水路面更多的地方,其气温比不透水路面更少的地区更容易高上几度,从而形成热岛效应。而被 HOLC 划为低等区域的地方,则更有可能被政府安排建造更多的高速公路、工业建筑,它们使用的材料也多是吸热混凝土。
是否更容易暴露在高温之下,固然与收入水平有关,但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多名学者共同著述的一篇论文中提到,在全美近一半的城市区域,有色人种比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面临着更强的热岛效应,尽管平均来说,只有 10% 的有色人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热暴露(heat exposure)的不平等问题不能只用收入差异来解释,种族因素的影响也许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大。
可以说,除了自然因素,高温及其伴生问题也与历史、种族和政策有关。近三年的新冠大流行,则使得沉疴又添新疾。GCCA(Global Cool Cities Alliance)曾与其他相关组织联合撰写了一份建议,其中提到,新冠疫情加剧了高温对人们的威胁——尤其是本就容易受到高温侵害的人群,比如非美国公民、有色人种、英语不流利人群和老年群体等。在新冠疫情期间,为了阻断人群集聚,管理者还可能会关闭一些公共场所(或设施),比如商场、泳池和避暑中心等,而这恰恰会降低人们抵御高温风险的能力。
为此,GCCA 提出了几大针对管理者的建议:
为高风险地区提供高温安全教育;
提供经济方面的支持,例如发放夏日用电补贴;
提供降温设备;
调整可以提供降温的公共设施,以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被安全使用;
建立冷却标准。
搜索全世界各地政府为抵御热浪采取的措施时,在各式各样的防晒建筑和城市绿化工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有用,且我认为可以在短期内投入使用的线上设施,分享如下:
▲图片来源:Ilots de fraîcheur à Paris
2019 年夏天,巴黎政府为了应对 40℃ 的高温来袭,制作了一张可以随时查看的交互降温地图。根据图例,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市中不同区域的绿化程度,并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可以用来清凉的公共设施。与此同时,巴黎政府完全鼓励市民们在城市中的喷泉中嬉戏,平日里被游客们精心拍照记录下的景致,也能成为市民们降温避暑的设施。
最后,我想和你分享一个我自己觉得很好用的降温方式,我觉得属于奇招:
大概两三年前的夏天,我在上海湿热难耐的街上行走,突发奇想,戴上耳机,打开随手搜得的「下雨白噪音」。现在想起来,灵感可能来自于大家常说的,耳机里听着澎湃的音乐,走马路牙子都仿佛是在为主宰自己的命运而奋斗。那时候,眼前的沥青马路已经蒸出摇摆模糊的热气,我却恍然间如坠雨雾之中,就这么欺骗自己走到了地铁站。
好啦。关于热浪和不平等的话题就先介绍到这里。祝你有一个清爽而愉快的夏日!
本期编辑:达达、 运营:beibei、小黄
视觉:Mori
声动小邮筒的城市主题专栏,跟随「街道之眼」,从一个小事件或小现象入手,观察城市生活的脉动与节律。本栏目由《北海怪兽》《若有所播》主理人若冰主笔,本期作者为 Venus。
只要去看,去观察,去思考,我们都可以成为「街道之眼」。
声动胡同是以声动活泼办公室所在的胡同社区为灵感,以付费 newsletter,即「声动小邮筒」为主要媒介,把听众连结在一起的虚拟胡同社区。我们希望在声音节目之外,为听众/读者提供音频之外的文字思考养料,并获得更亲近的沟通和思想碰撞。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更多精选内容和社区氛围(建议用浏览器打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