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胡宗南真是“我党间谍”吗?

胡宗南真是“我党间谍”吗?

其他

1915年正月十五,浙江吴兴城里举办了一场庙会,一名眉毛浓密、身材矮小的少年在庙会上闲逛着,被一位看相先生拦住了,看相先生对少年一番仔细打量后,认定这位少年日后将会发迹。

看相先生是不是蒙对不好说,但这位少年日后却真的发迹了,统领数十万大军,在整个大西北说一不二,成为赫赫有名的“西北王”,连委员长都要敬他三分。

这位少年名叫“胡宗南”。



01:年少轻狂

1896年,胡宗南出生于宁波镇海县,原名胡琴斋,家里原本是开药店的,在他3岁时,父亲经过一番运作,搞到了一个“湖州孝丰县收粮主事”的官职,举家搬去了孝丰。

天资聪慧的胡宗南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初中毕业成绩全县第二,高中毕业成绩全校第一,由此获得了“孝丰才子”的美名。

但凡才子性情通常有些古怪,胡宗南也不例外,他在学习上非常偏科。

对英语恨之入骨,认为那是洋鬼子的语言,及格就行,要不是学校要求,估计他会把英语书烧了;

对历史则十分入迷,尤对《史记》一书爱不释手,每天早读时,别人读英语,胡宗南必针锋相对,故意高声朗读《史记》,声音盖过全班,读着读着读出感情来了,不禁陶醉于历史场景里,又是拍桌子、又是踢凳子。

更夸张的是,每每读到项羽被围于垓下,总是捶足顿胸,大声叹息,甚至哭了起来,全然忘了这是课堂,同学们实在受不了,让他小点声。

每到这个时候,胡宗南也不理会,只是嘴里念念有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乎”,同学们渐渐达成了共识,这孩子年纪轻轻脑子就瓦特了,惜哉!惜哉!

胡宗南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他对刘邦项羽等人是真的崇拜,做梦都想像他们一样建功立业,想想自己成绩那么好,今天能做“孝丰才子”,明天说不定能当“中华天子”。

他对自己的自信不仅来自于才华,更来自于长相,虽然胡宗南长得矮(不到160),样子也不咋滴,但眉毛浓密而粗壮,看起来十分有威严。

有一次,胡宗南和同学去逛街,途中遇到一位看相先生,看相先生对他一番打量后,说了六个字:“年少眉浓必发”,意思是年纪轻轻,眉毛就这么浓,这是贵相,日后定要发迹。

胡宗南高兴得不得了,从此坚信自己能成为大人物,更加目中无人,走路都是趾高气扬的。

然而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在胡宗南学习不断进步的同时,家里的经济却每况愈下,到了20岁以全校第一的成绩高中毕业后,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

大学是上不成了,只能屈尊回母校孝丰高等小学堂(相当于今天的初中)教书,教自己最喜欢的历史地理,兴趣与工作结合,也算是一大幸事。

开启教书生涯不久,胡宗南便和孝丰城内大户梅家的二小姐结了亲,梅家二小姐长得相当漂亮,有“孝丰美人”之称,“孝丰才子”结缘“孝丰美人”,简直天造地设,夫妻恩恩爱爱,生活一直这样下去也算圆满。

不过胡宗南注定是呆不住的,他不甘心一辈子做个默默无闻的老师,教书生涯发生的四件事,让他最终投笔从戎。


02:投笔从戎

1921年暑假,胡宗南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浙江乘车北上,到达京津,玩遍了整个京津地区,在游玩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许多日本侨民在当地为非作歹,三五成群搞事,北洋政府也不敢管。

胡宗南对此十分忧虑,并预言十年后中日必有一战,十年后还真发生了918事变。虽然预言有蒙对的成分,但也不可否认他对时局是很关心的,毕竟一个一心要出将入相的人,怎么可能不关心天下局势。

但日本人毕竟是远虑,近忧才是他的烦恼。

首先是他老婆梅氏。

两人成婚后,胡宗南平时住在县城里的老师宿舍,而老婆则住到了胡家居住的鹤鹿溪村,那时交通不发达,从乡下到县城得费好大劲,夫妻两人实际上是异地状态。

比异地更难受的是无聊,村里没啥娱乐项目,唯一的娱乐是戏班会偶尔来唱戏,梅氏每次都去听,这本来也没啥。

偏偏胡宗南对此极为反感,沉迷历史一方面使他对中国上下五千年较为熟悉,一方面也深受封建礼教影响,觉得老婆外出听戏这种事,属于不守妇道。

所以胡宗南特别跟梅氏强调“不许去听戏”,梅氏当他开玩笑,还是经常去,不过都是趁胡宗南在城里上班的时候,胡宗南也没抓住她。

但是这事久了,胡宗南多少也知道一点,决定来个突击检查,有一天,送胡宗南回城里后,梅氏便跟闺蜜去听戏了,不成想胡宗南杀了个回马枪,被撞个正着。

于是乎,胡宗南瞬间觉得这个女人“不守妇道”,不能过了,但是要离婚的话,用“听戏”这个理由也实在说不出口,思来想去,胡宗南使出了情场必杀技--冷战。

能不回家就不回,不得已回一次,也绝对不跟梅氏说话,形同陌路,梅氏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不停地问,胡宗南始终一言不发,就这样几年后,梅氏竟疯了,最后郁郁而终。

话说自从发现梅氏去听戏后,胡宗南觉得这个家呆不下去了,很快又发生了两件事,让他连孝丰县城都呆不下去了。

胡宗南爱好不多,学生时代喜欢读历史,教书之后渐渐迷上了打麻将,尤其是“听戏事件”后,更是终日以麻将消愁,只不过运气和牌技都不佳,输多赢少。

但凡赌博输了钱的人都憋着一股气要赢回来,于是到处借钱,借了又输,输了再借,别人看到他都绕路走,从此在孝丰变得人嫌狗憎,名声飞流直下。

自觉婚姻不顺、麻将桌上不顺、哪知事业更不顺,母校孝丰高等小学堂原来的校长退休,校长一职空缺,胡宗南对此志在必得,以才华而论,整个孝丰舍我其谁,校长非我莫属。

然后他就傻眼了,同事王微胜出。

王微能赢胡宗南,才华是次要,主要王微是“本籍人”,也就是孝丰本地人,而胡宗南虽然3岁就搬来孝丰,是孝丰本地长大的,但论籍贯却是宁波镇海人。

在那个极为看重血缘和籍贯的年代,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比如老蒋的用人原则其中一条就是籍贯,老蒋自己是浙江人,于是非浙江人不用。

胡宗南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输在籍贯,再想想自己家里有个“不守妇道”的老婆,在城里天天被债主追债,天下时局又如此严峻,这样的日子真的受够了,一怒之下便离开孝丰,跑到了上海。

来到上海后,本打算发挥孝丰“毛竹之乡”的优势,卖些竹制品,却再次被现实狠狠教育,本钱都赔掉了,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在山穷水尽之际,他看到了一则“黄埔军校招生通知”。


03:黄埔生涯

看到招生通知后,他明白这是自己实现“出将入相”梦的唯一机会,果断报名并顺利通过了初试,来到广东参加复试。

以胡宗南“孝丰才子”的实力,那些题目是难不倒他的,真正难倒他的是两个问题:年龄和身高。

按照黄埔军校招生规定,入学学生年龄必须介入18-25岁之间,身高不得低于16

当时是1924年,1896出生的胡宗南已经28岁,明显超龄,胡宗南选择了谎报年龄,反正也查不出来,那年代连身份证都没有,谁知道你的具体年龄,这一关就这样过了。

身高问题就头疼了,胡宗南身高不到16,在人群里不要太明显,拿尺子量一下百分百露馅,体检当天,胡宗南被考官宣布出局,失去了参加笔试的资格。

失望的胡宗南先是跑到操场哭了一阵,想到自己这个年纪,工作也没了,老婆也抛弃了,还欠着一屁股债,要是考军校再失败,这下人生真的完了。

反正也没退路了,干脆死马当活马医。

胡宗南抹掉眼泪,壮着胆子大步走到体检处,找到那个让他出局的考官,张口就骂:凭什么个子矮不能参加革命?热血和志向能用身高衡量吗?为什么孙中山先生的主张不能实现,都是因为你们这群饭桶阻碍了有志青年。个子矮怎么啦,拿破仑还矮呢。

这一骂,把考官给整懵逼了不说,还惊动了正在楼上办公的廖仲恺,廖仲恺是当时国民党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孙中山。

听到下面这么吵,廖仲恺走出来,只见胡宗南正在大骂考官,不带脏字还有理有据,心想这年轻人可以呀,有志气,黄埔军校就需要这样的人才,于是特批胡宗南可以参加笔试。

(图源:百度 廖仲恺)

前面说了,笔试那些题目难不倒“孝丰才子”,于是胡宗南顺利考入了黄埔军校,从此开始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在孝丰时,胡宗南有“才子”的实力,行事非常高傲,等他进了黄埔军校,他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胡宗南是黄埔一期的,而黄埔一期的名人实在太多了,比如“蒋先云、贺衷寒、陈赓”并称为黄埔三杰。

蒋先云长得又高又壮又帅,举手投足间一股老大哥的气质,别人搞不定的事他总能搞定,文考武考都是第一名,前途被各方看好,红得发紫;

贺衷寒则写得一手好文章,口才了得,演讲极具煽动力,如果放在今天绝对是传销好手;而陈赓不仅业务能力强,性格上人见人爱,到哪都有朋友,后来还靠跑得快这个技能,救过老蒋一命。

(图源:百度 黄埔三杰)

在星光璀璨的黄埔一期中,胡宗南基本属于默默无闻,不过他也有自己的优势:老练。

相比于那些20出头的热血青年,胡宗南已经28岁了,心智成熟得多,既然我业务能力不如别人强,嘴上功夫也不如别人,那干脆发挥自己成熟的优势。

一绞尽脑汁地创造一些偶遇的机会。

比如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胡宗南知道老蒋有晨运的习惯,自己也装模作样地早早起床到操场跑步,老蒋一看,小伙子可以嘛,脑海里顿时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老蒋回去一查发现胡宗南是宁波人,和自己是老乡,按照老蒋用人只用浙江人的原则,印象更好了。

二和各方保持稳固的关系,试图两头通吃,抬高身价。

当时黄埔学生内部左右分明,左边老大是蒋先云,右边老大贺衷寒,大家都疯狂地拉拢学生,包括胡宗南,胡宗南谁也不得罪,那边都不加入,跟哪边的关系都过得去。

但如果细究起来,胡宗南还是和左边的关系更好,在黄埔期间,真正和胡宗南谈得来的并不多,时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算一个。

周恩来编写了一本用于内部学习的书,名叫《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简要》,胡宗南阅后大为赞叹,对周恩来十分佩服,从此凡有疑难,必请教周恩来,周恩来也不吝啬,有求必应。

由于和周恩来的关系,胡宗南还差点加入了共产党,之所以会差点,原因就在于前面说的,胡宗南是个受封建思想影响极深的人,为此不惜抛弃自己的老婆。

对共产党提倡的“人人平等”,胡宗南从心底里无法接受,所以看起来是差点,其实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双方并不是一路人。

时间来到1925年,由于陈炯明的叛变,孙中山先生决定组织东征军,讨伐陈炯明,这次东征是不少黄埔系将领的成名作,胡宗南也是其中之一。

棉湖战役是胡宗南崭露头角的一战,当时初出茅庐的黄埔学生军以1000多人在棉湖地区迎战陈炯明麾下大将林虎的一万人。

这场仗打得非常艰苦,林虎靠着人数优势不断进攻,最危急时,已经冲到了距离老蒋指挥所只有几十米的距离,就在危急关头,胡宗南端着机枪跳出去疯狂向敌军扫射,打退了敌军,给老蒋留下了深刻印象。

战后论功行赏,胡宗南被提拔为副连长,正式出道,随后又在2次东征的河婆战役中亲率部下夺取了制高点,成为获胜的关键。

靠着出色的表现,胡宗南当上了副营长,升迁速度在整个黄埔系中排名第二快,紧追任营长的蒋先云。


04:奠定地位

除了表现出色,胡宗南还得到了上级的关照,当时在第一军内有两个人关照胡宗南,一是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周恩来此时依然觉得胡宗南是个值得争取的人;

二是第一军教导师第二团团长胡公冕,胡公冕和胡宗南是老乡,还是胡宗南的直接上级,和周恩来一样,胡公冕也相信胡宗南值得争取,所以在胡公冕调离第二团团长职务的时候,果断保举胡宗南接任。

就这样,在19267月,胡宗南晋升为团长,然后率部参加北伐,然而在北伐中,胡宗南却不复东征时的亮眼,第一军过去的战斗力之所以强,和大量共产党员存在密不可分。

北伐前夕,老蒋为了抓牢军权,把大量共产党员赶了出去,造成第一军战斗力直线下滑,以致于在北伐中战绩平平不说,还在南昌城闹出了笑话。

话说第一军第一师协同第六军拿下南昌后,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王柏龄便钻进青楼,忙得好几天不出来,一副“不问世事”的样子,而敌军在南昌失守后,便策划着夺回南昌,派出了大批主力突袭。

由于师长失踪,第一师无法组织有效的指挥,乱成一团,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胡宗南等几十号人侥幸逃出,还有那个钻进青楼的师长,这是胡宗南出道以来遭遇的最大败仗。

不过很快胡宗南就报了仇,在龙潭战役中成功偷了敌军的水晶(司令部),把敌军吓破了胆,老蒋龙颜大悦,宣布提拔胡宗南为师长。

正式出道仅两年多,就当了师长,这个升迁速度就算在战争年代也堪称火箭,客观地说,虽然受到了上级照顾,但在这个阶段胡宗南自己还是显示出了实力的。

不过此时胡宗南也只是被老蒋所喜爱而已,远没有到宠臣的地步,真正让胡宗南受宠的是“救驾”之功。

北伐后紧接着便是中原大战,老蒋VS冯玉祥、阎锡山,一挑二,最后老蒋获胜,打服了冯玉祥阎锡山,成为了全国名义上的领袖。

而胡宗南在中原大战中立下了两件大劳,一是撵得冯玉祥手下大将孙良诚抱头鼠窜,胡宗南的治下的第一师,作风比较顽强,动不动就波浪式冲锋,再加上装备优势,孙良诚根本打不过,被胡宗南打得到处跑,一度跑进少林寺躲起来。

第二件功劳就比较牛逼了,中原大战时某一天,老蒋突发奇想,坐火车去前线视察,不慎被敌军包围了,身边也没多少部队,眼看就要被俘,关键时刻,胡宗南拍马赶到,一波凶狠火力输出击退敌军,救出了老蒋。

有了“救驾”之功,胡宗南彻底奠定了自己在老蒋心中的地位,成为了老蒋绝对的宠臣,老蒋从此对胡宗南无比信任,要啥给啥,只要是胡宗南的请求老蒋一概批准。

而胡宗南从封建思想的角度出发,深感老蒋“知遇之恩”无以为报,自此死心塌地追随老蒋。


05:进军西北

19325月,胡宗南奉命进攻鄂豫皖根据地,这是他第一次和共产党在战场上对垒。

彼时,鄂豫皖根据地接连粉碎了老蒋的三次围剿,形势一片大好之下,鄂豫皖分局领导人张国焘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觉得老蒋已经被打残了,于是调集主力试图一举拿下湖北东北部,再拿下武汉。

事实很快就教育了张国焘,红军缺乏攻坚武器,无法攻击坚固的城池,就在红军顿兵于坚城之下时,老蒋看到了机会,鄂豫皖根据地此时肯定空虚,于是出动了胡宗南、卫立煌等绝对主力。

老蒋猜的不错,胡宗南、卫立煌的部队很顺利就攻克大半个根据地,并迅速向南部挤压,企图包围红军主力。

战况危急,红军内部经讨论,决定向西经平汉路突围,而老蒋也猜到了这一招,命令胡宗南的第一师在必经之地河口拦住红军,试图一举歼灭。

108日,两军在河口遭遇,胡宗南继续了他波浪冲锋的战法,按照他过往对付军阀的经验,连续三次波浪冲锋对方就会崩溃,这种打法好与坏并行,好的是能吓坏敌人,坏的是伤亡总是比较大。

不过胡宗南作为宠臣,无论伤亡了多少人,丢失了多少装备,老蒋总是第一时间补充,要多少给多少,这让胡宗南的血条极厚,像打不死的程咬金一样。

而别的军阀不像胡宗南有个有钱的爹,又不像红军那样会打运动战,所以面对胡宗南这一招,往往败下阵来。

但红军和军阀不同,完全不怕这一招,胡宗南的部队冲了N次,红军就是没有被吓坏,出乎意料的是,红军竟然反冲锋,胡宗南一个措手不及,被打退了好几公里,阵亡两千多人,包围圈露出了一个大口子。

靠着这个口子,红军成功跳出了包围圈,这也是胡宗南第一次领教红军的厉害,原本胡宗南以为红军和其他军阀没什么不同,现在他不得不重视起来。

听闻红军跑了,老蒋命令胡宗南追,就这样红军不断跑,胡宗南拼命追,走出了三千多里,从河南一路弯弯绕绕,最终来到了汉中和四川交界的大巴山。

红军前脚上山,胡宗南后脚就到了山下。

大巴山是四川和陕西的界山,过了大巴山就到四川了,四川军阀听说胡宗南来了,十分恐惧,觉得蒋军只要进入四川,请神容易送神难。

于是四川军阀由田颂尧出面,派人到大巴山拦截胡宗南,您老还是去别的地方吧,四川不欢迎您,至于剿共,我们自己能应付,不劳烦你们。

胡宗南非常郁闷,不进去吧,这三千里算是白跑了,进去吧,得和四川军阀闹翻,又多一个敌人,老蒋也拿不到主意。

就在进退两难之际,胡宗南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智慧。

胡宗南认真分析后认为,川军没有剿灭红军的实力,最终将不得不请中央军入川,而只要中央军入川,红军大概率还会转移,目前红军根据地在川北,最有可能转移的方向便是去甘肃。

正好自己现在无处可去,可以提前去甘肃南部(陇南)占好坑位,占据陇南这个交通要道的好处不仅是将来堵截红军,还可以让中央军的势力插入西北。

胡宗南把自己的一番分析通过电报的形式报告老蒋,老蒋早有进军大西北的想法,看了胡宗南的电报,不禁大加赞扬,甚合寡人之意呀。

以前觉得胡宗南只是一介武夫,会打仗而已,没想到还有不俗的政治智慧,看来单纯当个将军都屈才了,没准能独当一面,准奏!

这就是国民党史上有名的“巴山急电”,胡宗南给老蒋的分析当然没错,但他隐藏了自己真实的小九九,他可不会安心当一个师长,起码得是个诸侯,当诸侯得有自己的地盘,过去苦于到处征战,无法稳定经营一个地方,现在有机会了。

而到了大西北,距离老蒋远得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老蒋还管得了吗?于是胡宗南便带着部队进驻甘肃天水一带,从此开始了“西北王”的人生。


06:西北之王

进入西北后,胡宗南曾一度把我党逼入过绝境。

1935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川北懋功县城会师,8月开始北上,要想北上,必须抢占松潘县城,拿下松潘通道。

然而红军还是慢了一步,被胡宗南下属的丁德隆旅抢先一步,占了松潘县城,这时摆在红军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强攻松潘,要么过大草地,所谓大草地其实就是一个大沼泽,能进不能出。

按理来说,此时胡宗南应该防着红军走草地,但是他向来十分自信,红军怎么可能走草地呢,绝不可能,他们只会来强攻松潘,结果等了一个星期,红军也没来。

红军这边,商量来讨论去,终究觉得强攻松潘,和胡宗南刚正面没有把握,最后决定过草地,草地极其残酷,没有人烟,没有吃的,有的只是沼泽淤泥,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

前前后后据说长眠在草地中的战士有数千人,走出草地的红军最终也走出了一片生天。

胡宗南这边左等右等,始终不见红军,方才相信红军真的走草地了,懊恼不已,原本进入大草地的门户毛儿盖也在胡宗南手中,但由于胡宗南不重视,不相信红军会过草地,只派了李日基带着一个加强营800多人防守。

李日基被红军包围时,向胡宗南请求增援,结果胡宗南不信,老子都分析过了,红军不可能走这里,肯定是你小子眼瞎了。

李日基又报告,说真的有红军,很多红军,胡宗南干脆已读不回。

说来这也是胡宗南的一大特点,每当前线报告之敌情与胡宗南脑海想象有出入时,一概以脑海为准,并随着年龄的推移而愈发固执,颇有委员长风范。

如果胡宗南当年没有那么自信,多派点兵力防守毛儿盖,或许历史会被改写。

虽然走出了草地,但过草地和松潘一战还是给红军广大官兵留下了深刻印象,难怪周恩来后来评价胡宗南“是蒋介石旗下最有才干的指挥官”。

(图源:百度 红军过草地)

然而,谁也想不到,松潘一战是胡宗南军旅生涯最后一次威风,此后便再也没有威风了。

时间很快进入到了全面抗日阶段,在抗战中胡宗南一共也就打了三场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兰封会战和武汉会战,表现都很一般,没有明显的亮点不说,武汉会战时还卖队友,擅自撤退,导致日军长驱直入,友军被包围险些全军覆没。

武汉会战后,胡宗南率部撤入关中,此后七年再未和日军交战,在这七年里,胡宗南除了和共产党搞摩擦以外,就是忙着将西北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

那他是怎么把西北变成独立王国的呢?

本来武汉会战擅自撤退后,胡宗南原本以为自己会被军法处置,至少也是撤职吧,结果没想到,反而升官了,因为此时在国民党内部,反共渐渐盖过了抗日。

193812月,老蒋在陕西武功地区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决定在西北培育一支反共预备队,以制衡不断发展的八路军。

那谁来担任这次反共预备队的领导者呢?

人选主要有程潜、卫立煌、李宗仁和胡宗南。

程潜,武昌起义的功臣,后来又参加了北伐,战功赫赫,能力资历都没得说,美中不足在于不是浙江人,和老蒋不是老乡,老蒋总觉得有点隔阂,不合适;

卫立煌,能力资历没问题,但和共产党来往密切,更不合适;

李宗仁,桂系老大,和老蒋处于竞争关系,还是不合适,那就只剩胡宗南了,胡宗南久居西北,熟悉风土民情,又是浙江人,和委员长是老乡,太合适了。

就这样,胡宗南的地位被进一步抬高,从一个军长,变成了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老蒋觉得还是不够,进一步给胡宗南特权,在短短三年里,胡宗南的部队迅速扩张,从一个集团军,扩张到了六个集团军,光是作战部队就有45万之多,如果算上其他林林总总的武装力量,更高达七十万。

好家伙,胡宗南一个人就指挥七十万人,可见老蒋又多宠信他,为了满足胡宗南的需求,专门设立了西北军需局,专为胡宗南的部队提供后勤服务,胡宗南一个人领取的军费,占国军总军费的25%

除了招兵买马,还允许胡宗南拥有西北地区的人事权,这个特权是别的将领所没有的,具体来说,胡宗南下属的部队,谁当团长、谁当师长、谁当军长,全由胡宗南保举,凡是胡宗南提交的名单,老蒋问都不问一概批准。

更绝的是,老蒋还允许胡宗南插手特务系统,黑社会出身的老蒋深知特务系统的重要性,中统、军统是老蒋的左膀右臂,就好像明代东厂西厂直属皇帝一样,中统、军统也是由老蒋亲自抓,根本不许别人染指。

但胡宗南是个例外,胡宗南不仅拥有军队里的人事权,连特务机构的人事权,老蒋都放心交给他,当时军统如果有人要上任,一般是由军统老大戴笠考核,在全国各地都是这样。

偏偏在西北,军统如果有人要去上任,是由胡宗南来考核,胡宗南不点头,别想过关。

胡宗南这些多特权,搞得别的国军将领非常眼红,比如宋希濂就曾经私下发牢骚,认为蒋校长过于偏爱胡宗南。

那么老蒋为什么如此偏爱胡宗南,给他那么多特权呢?

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出于反共需要,而胡宗南过去对共产党的战绩不错,老蒋觉得胡宗南来做这事比较靠谱;

第二是老蒋被忽悠得一愣一楞。

胡宗南忽悠老蒋?这就不得不提“胡戴联盟”了。

胡宗南认识戴笠是在教书时代,有一次胡宗南带学生去杭州游览西湖春游,到西湖后,有学生看到岸上有被石头压着的衣服,显然是有人在湖里洗澡,小孩子嘛,就想捉弄一下,故意把衣服拿走了。

发现衣服不见了,在湖里洗澡的戴笠急得跳出来,追到胡宗南面前,质问你们这群小屁孩怎么这么没教养,还有你这个老师,教不严,师之惰。

胡宗南一看戴笠,骨骼惊奇,一表人才,立刻归还了衣服,然后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来,越聊越投机,顿时相见恨晚,胡宗南考进黄埔后,写信叫戴笠也去考。

戴笠当时一直混黑道,也没混出个名堂,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报考,结果考上了,被录取为黄埔六期生,毕业后从事情报工作,可能是受黑道生涯的影响太深,戴笠把黑道那一套也用在了情报工作上,把军统搞成了黑帮。

两人此时的关系还不错,但也只是不错,后来发生了一件事,真正让两人结盟、还让戴笠对胡宗南佩服得五体投地。

193612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戴笠收到消息后吓出了一声冷汗,戴笠身为情报机构负责人,没有事先识破张杨的行动,本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老蒋死了,那么政敌一定会拿“失察”的罪名攻击他,戴笠此时只有一个选择:去西安,博取一个和老蒋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美名。

但是戴笠拿不到主意,去了万一回不来了呢?关键时刻,他想到了胡宗南,这小子有政治智慧,说不定他有答案。

胡宗南很冷静地给戴笠分析,说张杨扣压老蒋,目的在于逼蒋抗日,老蒋如果死了,他们就无法达到目的,而且这件事宋美龄一定会出面,宋美龄在嫁给老蒋之前,是张学良的女朋友,张学良对她是真爱,据说听到宋美龄嫁给老蒋,张学良一度很伤心。

有此双重保险,老蒋一定不会死,既然老蒋都不会死,你这种小虾米就更不会死了,放心地去吧。

戴笠认为有理有据,连忙跑去西安陪老蒋,后来果然如胡宗南所料,老蒋没死,戴笠也没死,对于戴笠在危难关头来到西安陪自己,老蒋十分感动,真乃忠臣也!

戴笠从此平步青云,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军统老大,江湖人称“戴老板”,西安事变后,戴老板对胡宗南佩服得五体投地,十分感激,两人正式结盟。

(图源:百度 军统头子戴笠)

众所周知,老蒋喜欢用军统搜集下属的情报,就跟明代东厂西厂一样,对于一般的下属,军统给老蒋的报告通常有好话也有坏话,但是对胡宗南的情报,从来只有好话。

久而久之,老蒋对胡宗南的印象也就好到无以复加了,无论胡宗南做什么,老蒋都觉得一定是出于好意,批准!他哪里知道,戴笠和胡宗南两人竟然私下联手蒙他。

既然老蒋都那么信任了,那胡宗南也就不客气了,要想成为“西北王”,关键是打造一支“胡家军”。

首先要扩军,胡宗南原来也就几万人马,在老蒋的鼎力帮助下,开足马力,招兵买马。

扩军的来源开始是招募新兵,但很快胡宗南觉得这样太慢,毕竟从新兵到老兵需要好几年,所以胡宗南打起了友军的主意,通过吃掉友军来实现扩军,这样就可以捡现成的。

被胡宗南吃掉的友军主要是地方军阀,比如七十六军。

七十六军军长是陶峙岳,属于湘军系统,被胡宗南“看上”后,胡宗南先来了个平级对调,把陶峙岳调到第一军当军长,让第一军军长李铁军担任七十六军军长。

陶峙岳到了第一军后,全军上下只听胡宗南的,没人把陶峙岳当回事,成了光杆司令;而李铁军到了七十六军后,却可以靠着胡宗南背书,不断撤换陶峙岳的亲信,再把自己的人马安插进去,前后仅一年,就完全控制了七十六军。

用陶峙岳的话说,“我的成了他的,他的还是他的”。

(图源:360 陶峙岳将军)

也许是觉得一直吃杂牌军没新鲜感,胡宗南偶尔也想尝尝中央军的味道。

71军是中央军的精锐部队,有一段时间曾经驻扎在河南西部,归胡宗南的第八战区管辖,军长宋希濂是胡宗南的好哥们,经常一起撸串喝酒,宋希濂虽然对胡宗南吞并友邻部队这事见多了,但觉得以咱哥俩的关系,不至于对我下手吧。

他哪里知道,胡宗南早就馋起他的身子,哦不,是71军的身子了。

很快机会来了,71军下属的88师师长钟彬被调走,师长职位出缺,胡宗南果断保举自己的亲信杨彬出任88师师长。

宋希濂完全没想到胡宗南竟然无耻偷袭,一怒之下登门问罪,胡宗南躲了好几天,但宋希濂就是不走,最后实在没办法,胡宗南辩解说,这杨彬其实我根本不认识,朋友介绍的,都是他误导我,我这就让他滚蛋,兄弟莫生气,晚上我请客。

宋希濂能摆平是特例,一般被胡宗南看上的都别想跑,他就像个貔貅,只进不出。

部队有了,可怎么保证这些部队都忠于自己,是个很大的问题,就算广泛安插自己人,一时间也没那么多“自己人”呀。

为了解决“自己人”不足的问题,胡宗南的办法概况为四个关键词:军校、黄埔、孝丰以及学生。

第一个关键词:军校。

当年孙中山不是通过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大批军事人才吗,那我也可以办个军校呀,胡宗南就上奏老蒋,请求在西安开设黄埔军校西安分校。

老蒋欣然许可。

1939年,西安分校正式开始运作,到1945年撤销的六年间,毕业学员多达三万人,其中一万人被分配到了胡宗南下面的部队。

学员人数虽然多,质量却十分糟糕,糟糕到什么程度呢?

有一次,军训部部长白崇禧来学校视察,顺便突击考试,结果这些所谓的军校学员大出洋相,走个队列歪歪斜斜,同手同脚,很多人那姿势一看就知道根本没怎么练,白崇禧实在看不下去,要求胡宗南开除这群饭桶,要他们有何用。

听说自己要被开除,这群饭桶,哦不学员们集体喧哗,砸窗的砸窗,堵门的堵门,有的还到大街上游行示威。

面对此情此景,胡宗南公开表示,“白崇禧不要你们,我胡宗南要你们,我这里有铁饭碗,保证都有工作”。

白崇禧直气半死,这就是胡宗南的“御人之术”,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胡宗南最看重一个“忠”字,只要你们忠于我,就有饭吃,有官做,至于能力,不重要。

第二个关键词:黄埔。

民国有一个著名的饭桶特务叫马志超,黄埔一期毕业生,原本是军统戴笠手下的人,当特务第一原则是保密,越少人知道越好,可是马志超当特务,生怕别人不知道。

1934年,戴笠派马志超去陕西建立情报站,为了方便活动,给马志超弄了个警察局局长的公开身份。

这种双重身份的操作在特务届很常见,结果马志超全然忘了自己是特务,他把情报站的工作地点大摇大摆地设在了警察局里,让手下特务和警察一起办公,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呀,结果“西安事变”一开始,杨虎城就包围了警察局,让情报站失去了作用。

西安事变后,戴笠要追究马志超的责任,马志超混不下去,转投胡宗南,胡宗南当然知道马志超是饭桶,但马志超是黄埔毕业生,还是和自己同届的,不能拒绝。

而且马志超无处可去,自己收留了他,他肯定会感激不尽,忠于自己,便给了马志超师长的职位。

胡宗南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让自己多一个稳定的人才来源渠道,同时成为黄埔学生中的老大哥,于是来投胡宗南的黄埔生络绎不绝,不管多么饭桶照单全收,一度形成了黄埔生的“投胡”风潮。

第三:孝丰

胡宗南在孝丰长大,后来又在这里教书,同学学生亲友多数都在这里,胡宗南得道,大家也跟着升天。

比如刘大钧,胡宗南手下的特务头子,负责掌管警卫、情报搜集、监控异己,是胡宗南当老师时的学生;

比如,程开堾,胡宗南在孝丰的同事,一度担任西北军需局局长,负责整个西北的后勤事务。

和黄埔系一样,只要是孝丰的来投奔,都会安排职位,以致于形成了一个“孝丰派”。

第四个关键:学生。

也许是受教书生涯的影响,胡宗南非常喜欢从学生中招募人才,博得了一个好名声,所以经常有学生来投奔他。

针对这一特点,周恩来悄悄给胡宗南塞了一个叫熊向晖的学生,胡宗南前前后后对熊向晖进行了多次考察,熊向晖滴水不漏,胡宗南便让他留下,一开始给的职务是文书工作,也就是写稿。

熊向晖是清华大学出身,这点事难不倒他,为了套取胡宗南,周恩来早就针对胡宗南这个人狂妄自大的特点,对熊向晖进行了针对性训练。

狂妄自大的人,一般都喜欢听好话,所以熊向晖写的演讲稿全是豪言壮语,非常合胡宗南的口味,就这样慢慢获取了信任,一步步走进胡宗南的核心圈子。

(图源:百度 熊向晖)

西安分校的毕业生担任基层军官,黄埔系担任中高级指挥员,孝丰派掌管情报、后勤,学生负责文书类工作,这就是胡宗南的亲信人才队伍构成。

“自己人”培养出来了,那怎么让他们忠于自己呢?胡宗南采取了两套办法,首先是成立“铁血救国团”,这是个以领袖崇拜为目的的组织,类似于纳粹的冲锋队。

其实国民党内早就有过这种组织,名叫复兴社,复兴社成立时有十三个人,被称为“复兴社十三太保”,胡宗南便是其中之一,但是后来胡宗南却又要毁掉复兴社,因为这个机构自己不能掌控,而是控制在贺衷寒手中,让胡宗南很不爽。

胡宗南联合戴笠等人,在复兴社内部不断捣乱,不管贺衷寒说什么,他都唱反调,导致复兴社事实上失去了活动能力,啥也干不成,最终无奈解散。

后来,胡宗南一直念念不忘成立一个由自己掌控的组织,便有了“铁血救国团”,“铁血救国团”吸收的成员主要是中高层军官,从集团军司令到旅团长,再加上一些幕僚和孝丰派成员,实现了对下属的控制。

其次,胡宗南千方百计为部下创造捞钱的条件,比如吃空饷和赌军饷。

吃空饷是国军的老问题了,胡宗南的部队也不例外,这本来是个贪污问题,但是胡宗南转念一想,如果我允许部下吃空饷,他不就有可能感激我,从此效忠于我。

于是胡宗南制定了吃空饷合法化的制度,比如连长可以吃3个空饷,营长可以吃5个,级别越高能吃的越多,虽然奇葩,但客观地说,在国军中能做到“有序吃空饷”已经算不错了。

而赌军饷也是国军的一项“优良传统”,这项传统大概来源于1930年,当时国军师长蒋鼎文和上官云相、顾祝同打麻将,结果输得很惨,蒋鼎文没钱了。

上官云相和顾祝同劝蒋鼎文别打了,蒋鼎文不服,不行,今晚必须赢回来,但是手上没筹码了怎么办?蒋鼎文是老蒋亲信,你又不敢让他割肾。

思来想去,蒋鼎文想到了赌军饷,一次性赌上全师官兵三个月的军饷,虽然最后还是输了,但这种刺激的玩法却在国军中传开了。

胡宗南的部队也不能例外,有一次,一个叫徐保的团长和别人赌全团一个月军饷,结果赌输了,到了下个月弟兄们问怎么还不发军饷,事情闹到胡宗南那,徐保以为死定了,谁知道,胡宗南只是轻描淡写地让他“再去财务处领一个月军饷”。

胡宗南竟然不杀自己,真是皇恩浩荡,徐保顿时感动不已,从此忠于胡宗南。

靠着这两手段,胡宗南成功获得了“自己人”的“忠诚”,再通过“自己人”掌控数十万人马,加上老蒋的放权,事实上成为了“西北王”,在整个大西北说一不二。

胡宗南的野心当然不会止步于“西北王”,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北中国王”。


07:梦断陕北

所谓“北中国王”,顾名思义就是要控制中国北部,占据半壁江山。

经过七年的猥琐发育,胡宗南自觉已六神装在手,是时候东出潼关争夺天下了。于是在19467月,派出了麾下最精锐的“第一旅”进攻晋南解放区。

“第一旅”号称天下第一旅,从表面上看还真不是吹牛,第一旅的士兵全部是入伍好几年的老兵,战斗经验十分丰富,装备上全套美式装备,是胡宗南的心肝宝贝,嫡系中的嫡系。

但第一旅最大的问题是过于骄傲,长期的舆论吹捧已经让他们迷失了自我,导致根本没有把解放军放在眼里,部队竟然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大摇大摆地行动,前后间隔相当远,并且不做任何警戒和侦察。

驻守晋南的解放军是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赓,陈赓一看,哟胡宗南果然是老同学,竟然送外卖上门,太客气了,不吃掉对不起老同学呀。

果断派出主力先包围了走在前面的部分,等吃到七七八八了,再故意引诱后面一部分来解救,来个围点打援,仅仅两天,“天下第一旅”就被吃掉了。

“天下第一旅”全军覆没,国民党为之震动,胡宗南更是伤心得好几天没心情吃饭,不过事情证明,伤心的还在后头呢。

1947314日,胡宗南亲自指挥十多万军队向延安发起进攻,对于占领延安这一仗,胡宗南和老蒋都很重视,特意发出公告,最先进入延安的部队,奖励一千万法币。

当时中共首脑考虑到在陕北的解放军只有两万多人,不宜刚正面,便从延安撤退,所以胡宗南部很顺利地在19日占领了延安。

在胡宗南部队进入延安的途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18日晚上的时候,整编九十师率先到达延安郊外,距离延安城只有5公里,一千万法币眼看就要到手了,还能捞取“攻克延安”的功劳,前途不可限量呀。

师长陈武高兴得睡不着觉,谁知道关键时刻上级给他下了一道命令,今天晚上不许进入延安,明天早上去进攻延安东部的宝塔山地区。

陈武气得跳脚,我千辛万苦来到延安,你却不让我进去,那让谁进去呀?

胡宗南早有答案,他准备让第一旅首先进入延安,对,就是那个被陈赓吃掉的第一旅,被陈赓吃掉后,胡宗南重建了第一旅,虽然名义上还是第一旅,但都是新兵蛋子,战斗力和老第一旅根本没法比,所以在进攻延安的时候,第一旅都是缩在后面,没怎么参加战斗。

这就让九十师很不爽了,我们出力最多,最后功劳却归他们,他们一路上根本没参加战斗,胡长官这偏爱也太偏了吧,九十师官兵越想越气,就故意堵在路上,堵得第一旅走不动。

第一旅也不是吃素的,第一旅的一个团长上来就骂“赶紧滚开,否则别说是你们,就算是你们师长陈武脑袋也保不住”。

好家伙,一个团长敢骂师长,可见第一旅有多么嚣张,然而就算嚣张也拿他们没办法,谁让胡宗南宠爱呢,陈武只能无奈地下令让开道路,放第一旅进延安。

19日上午,第一旅进入延安,老蒋闻讯大悦,要胡宗南上报战果,胡宗南一开始报告“俘获共军5万”,但很快又意识到牛皮吹大了,赶紧把消息撤回,改为“俘虏一万余”。

老蒋非常满意,决定组织一个中外记者团前来参观,要胡宗南向全世界展开战果。

这下可把胡宗南给愁坏了,因为共军早跑了,上哪找一万个俘虏呀?只能找人演,但要这么短时间内培训一万名演员,也不是容易的。

胡宗南说“我不赞成弄虚作假,但为了革命不得已而为之”,为了革命而弄虚作假,听起来好有道理,针对这次演出活动,胡宗南安排王超凡为总导演,并部署如下:

一,到周边地区抓村民,有多少抓多少,突击培训;

二,在各支部队里发布兼职招聘广告,愿意做兼职的,每天补贴1元;

一时间,延安变成了横店。

普通的士兵俘虏还比较好解决,难点就在中高指挥员,胡宗南的报告中说“抓了一个旅长”,这旅长到时候肯定是媒体重点采访对象,要是一个演不好,全盘皆失。

对于这位“旅长”的演技,胡宗南决定亲自过问,他让总导演王超凡把那位旅长叫来,然后,

胡宗南装作记者的口吻问道:你为什么投降?

这位“旅长”回答:你们的飞机大炮太厉害,我们打不过,只能投降了。

胡宗南非常不满:“软弱得像个绵阳,开口就露馅,根本不像共产党的旅长”。

那要怎样才像共产党的旅长呢?
胡宗南指示,“共军的旅长,态度要强硬,开口要骂娘,骂得越狠越好”。

胡宗南感觉这个总导演王超凡不行,这样下去准露馅,改由秘书熊向晖做总导演,并让熊向晖给这位“旅长”开小灶。
熊向晖果然不负所托,出色完成任务,在中外记者团来采访时,虽然产生了一些疑惑,但终究没有穿帮,那位“旅长”演技尤其不错,让人感觉真是共军的旅长。
就在胡宗南在延安城里紧锣密鼓地筹划“演出”任务时,延安城外败仗的消息却一再传来。
自从进入延安,胡宗南最头疼的就是“共军去哪儿了”,找也找不到,其实彭德怀率领的西野主力两万多人,正隐藏在距离延安25公里的青化砭地区,就在胡宗南眼皮子底下。

323日,胡宗南命令第三十一旅旅长李纪云带三千人前出到青化砭,保障延安外围防御,青化砭地区山峦起伏,非常适合打伏击,但该区域树木稀少,伏兵很容易被发现,又不太适合打伏击。

所以胡宗南断定这一地区没有共军大部队,24日,李纪云带着人马来到青化砭后,透过光秃秃的山梁,发现这里不仅有共军,而且有很多共军。

李纪云立刻报告,然而胡宗南坚信自己的判断,共军不可能在这种地方埋伏,这不科学,我说没有就是没有,李纪云你小子是不是贪生怕死,故意谎报敌情。

李纪云没办法,硬着头皮走进青化砭,然后就被包围了,一个小时候后全军GG,李纪云本人被活捉。

战后,胡宗南主持召开“青化砭战斗检讨会”,认为失败在于“孤军深入”、“疏于警戒”,总之责任全在李纪云。

虽然战败了,但胡宗南却有点小兴奋,总算找到共军主力了,便命令刘戡兵团和裴昌会兵团八万多人一起围上去,如果真能围住共军主力,那李纪云这颗棋子也算送得有价值。

然而八万多人翻山越岭,找了半个月,身心俱疲,愣是连共军的影都没见着,补给也快用尽了,打算回后方休整,就在此时,解放军故意露出行踪,在永坪地区伏击路过的刘戡兵团,刘戡兵团被消灭600多人。

胡宗南闻讯大喜,原来共军主力在这,弟兄们赶紧增援,围上去,然后又被敲了一闷棍,135旅在增援途中被解放军包围在羊马河地区,4700人的135旅被吃了个干干净净,旅长麦宗禹被活捉。

135旅被消灭的当天,正是中外记者团来采访的日子,这可太尴尬了。

羊马河战役后,彭德怀决定趁胡宗南懵逼,再干一票大的,把目标锁定在了蟠龙镇。

蟠龙镇是胡宗南部队在陕北的后勤中心,大量粮草物资都在这,重要性约等于乌巢,然而这么重要的地方,胡宗南却只派一个167旅防守,盖因胡宗南认为,蟠龙地势易守难攻,一个旅足够了,如果考虑装备因素,共军更没机会。

没想到彭德怀预判了胡宗南的预判,4月底,西野主力悄悄南下,在南下的途中,又发生了一件奇葩事,当时国军整编九十师,也就是在延安城外和第一旅争夺进城资格那个师,其实已经发现了南下的解放军,但师长陈武也许出于报复心理,故意不报告。

得以让解放军从容南下,并发起了蟠龙战役,蟠龙镇里国军一片懵逼,完全没想到共军驾临,不断向胡宗南请求增援,这次胡宗南倒是相信了,但是友邻部队距离蟠龙都比较远,根本来不及,最终167旅被全歼,蟠龙镇里的大批粮草和堆积如山的物资悉数被缴获。

经过青化砭、羊马河、蟠龙连续三记闷棍,胡宗南是真痛了,尤其是蟠龙的丢失,直接导致国军在陕北陷入了缺乏粮草的境地,胡宗南此时心态有了很大转变,开始意识到自己在陕北呆不下去了。

但是从陕北撤退,尤其是放弃延安,老蒋是绝对不会批准的,退又不能退,进又不能进,胡宗南陷入了两难。

不久后,更大的打击到来。

这一次,彭德怀把目光瞄准了刘戡兵团。国军向来有一个大问题,兵力虽然看着很多,但是80%的部队战斗力都比较差,只能担负守备任务,没有野战能力。

剩下那20%才是精锐,但凡有救援和野战攻坚任务,都得靠他们,胡宗南集团也不例外,看起来他有45万兵力,但真正能野战的只有刘戡兵团和裴昌会兵团,刘戡兵团3万多人,裴昌会兵团5万多,从青化砭到蟠龙,每一次有险情,都是派他们去救火,是胡宗南的左膀右臂。

彭总决定,斩断其中一条,让胡宗南集团变成残疾人。

19482月,驻守宜川的国军突然被包围,胡宗南没有任何犹豫,派刘戡兵团从洛川前去增援。

从洛川到宜川,刘戡可选择的救援路线有三条,一是走瓦子街,这是条大路,路况较好,但是很容易被伏击,二是走黄龙,这条路不大不小,路况一般;三是一条山路,比较难走,但相对安全。

刘戡分析后认为,共军大概率会在瓦子街埋伏,因为从共军的视角看,刘戡兵团有大量重装备,最适合走这条路。

所以刘戡决定来个出其不意,走第三条路也就是山间小路,舍弃重装备,轻装简从,这样共军绝对想不到。

胡宗南此时再次自信上头,命令刘戡必须走瓦子街大路,放心听我的兄弟,我昨天掐指一算,这里没有共军。

刘戡非常无奈,硬着头皮走瓦子街,然后果然遇到了大股共军,刘戡连忙向胡宗南报告,哥,我的判断没错吧。

然后胡宗南再次“旧病复发”,他表示不信,绝对没有共军,是你眼瞎了,马上给我前进,按原计划前进。

刘戡简直无语,只得一路向前,一直走进包围圈,被包围的刘戡一开始非常冷静,他敏锐地观察到公路南边还没有敌情,这说明包围圈还没有合拢,如果此时跑还来得及。

然而想到不代表能做到,刘戡刚一提出撤退的提议,就遭到了下属指战员的强烈反对,一方面他们比较自信,觉得共军没有能力吃掉自己,另一方面他们并不把刘戡放在眼里。

刘戡是两年前才从重庆调过来的,虽然军衔比他们高,但却不算胡宗南的嫡系,而刘戡兵团内师长、旅长一级多为胡宗南的亲信,比如,刚接任整编九十师师长不久的严明,仗着跟随胡宗南多年,经常顶撞刘戡,刘戡对这帮骄兵悍将毫无办法。

由于下属的强烈反对,刘戡兵团无法撤退,就这么拖了一天,到了第二天,公路南侧的包围圈缺口被堵上了,撤退的希望更渺茫,到了这时,严明等人有点害怕了,想让刘戡下令撤退,此时刘戡的脾气也上来了,干脆破罐子破摔。

我昨天让撤退你们不干,今天你们想撤了就让我下令,到底你是长官还是我是长官,咽不下这口气的刘戡死活不下令,

就这样白白错失了第二次逃生的机会。

第三天,形势更加严峻,包围圈越来越小,无论是严明等人还是刘戡都意识到了必须撤退,然后又开始了扯皮,刘戡表示,撤退命令我可以下达,但是事情闹到这,大家都有责任,所以事先说好,如果回去被追究责任,大家要一起承担。

严明等人不愿意,仗着是胡宗南的宠信,他们认为就该刘戡一个人背锅,双方谁都不肯让步,导致第三次逃生机会失去。

第四天,刘戡兵团三万余人全军覆没,细究刘戡兵团的失败,根源还是胡宗南封建治军法,弄得上上下下只知有胡宗南,不知有军令。

刘戡兵团被歼灭后,胡宗南被斩断了一条臂膀,只剩下裴昌会兵团一支机动力量,明显捉襟见肘,在陕北真的呆不下去了,两个月后只得下令放弃延安,从陕北全面撤退。

撤回关中后,形势并未好转,依然一败再败,胡宗南感到连关中老巢都不安全了,在向老蒋请求了N次之后,总算得到了放弃关中的许可,向汉中及四川撤退,试图利用地形优势苟住,保存实力猥琐发育,以图东山再起。


08:跑路台湾

19498月初,退入汉中的胡宗南极其苦闷,他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何去何从。

原先自己的计划是退入汉中和四川,利用四川的地形苟住,争取猥琐发育的时间,尤其是四川,有战略备份区之称,抗战时期国军就是以四川为大后方,胡宗南原想复制这一战略。

然而这一战略的成功有一个关键,就是南方省份要悉数守住,尤其是湖南和两广,此时的解放战争局势是,长江以北已全部丢失,解放军百万雄师渡江后,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及两广。

胡宗南很清楚,四川大概率也守不住,这样一来,自己下一个落脚点应该在哪呢,就在胡宗南纠结的时候,宋希濂带着自己的方案找上门来了。

宋希濂跟胡宗南分析,四川肯定守不住,哪里有希望守住呢?云南西南部,这里山高林密,抗日时期我曾经在当地驻扎好几年,熟悉当地的情况,去滇西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随时退入缅甸。

胡宗南一听,茅塞顿开,两人一拍即合,约定共同实施“滇西计划”,不过计划一开始就被判了死刑,老蒋觉得这个计划简直荒唐,他相信只要守住四川,就能像抗战那样逆转。

所以老蒋坚决要求胡宗南死守四川,只要稳住四川,我们就能赢!

其实,老蒋对胡宗南心里那点小九九再清楚不过,你不就是想跑去滇西建立小朝廷吗?

胡宗南的心态已完全军阀化,只想留住自己的老本,比如当老蒋要求胡宗南调第一军去重庆防守时,胡宗南竟然第一次违抗老蒋命令,拒绝执行。

此时的胡宗南虽然名义上还统率着30万大军,但这么多部队里,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第一军,胡宗南要拼死保住这点老本,不容有失。

老蒋都惊呆了,我这么宠你,要啥给啥,你就这样报答我,两人差点吵了起来,最后胡宗南装模作样派了点人去重庆敷衍一下,就算完成任务。

事后老蒋越想越气,更不批准胡宗南的“滇西计划”,以前还有得商量,现在连商量余地都没有。

胡宗南依旧不死心,再次提出放弃四川,进军滇西,老蒋态度十分激烈,竟然当面说要胡宗南在四川“成仁”,胡宗南顿时就明白了,原来目前局势崩坏,国民党都士气低落,急需一个榜样出来鼓舞士气。

而老蒋选定的榜样就是自己,如果自己能死守四川,最好在四川英勇阵亡的话,就能树立一个榜样,或许能激励士气。

搞了半天,原来老蒋是要自己去死,胡宗南当然不愿意去死,于是老蒋认为胡宗南贪生怕死,两人又争论了好几次,也没个结果。

就在他们争论的时候,解放军已经攻入了四川,雪上加霜的是,194912月,四川军阀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通电起义,成都眼看就要被包围,胡宗南只能急匆匆地逃跑。

按照老蒋的指令,胡宗南只能跑到西昌,在当地建立西南绥靖公署,以图全面反攻,在胡宗南看来这完全是送死,哪还有什么反攻的希望,能跑出来就不错了。

胡宗南表面答应老蒋,当飞机起飞后,却直接飞往海口,听闻胡长官跑了,他留在四川的30万大军顿时士气崩溃,投降的投降、起义的起义、跑路的跑路,彻底灰飞烟灭。

胡宗南到达海口后,本以为自己逃出了一片生天,没想到老蒋真的怒了,你当我的命令是耳边风是吧,老蒋发狠要查办他,胡宗南非常害怕,使出所有钱财打点上下,好话说尽,老蒋终于同意给胡宗南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马上回西昌,建立西南绥靖公署,准备反攻大陆,至少守住三个月。

胡宗南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前去,既然要建立西南绥靖公署,那就要一批人员班底,可谁都知道这时候去西昌是送死,没人愿意去。

就像课堂上老师叫回答问题,没人主动回答,只好强行点名了,被点到的愁眉苦脸,没被点到的开心似过年,有官都不愿意做,真是淡泊名利呀。

去到西昌之后,胡宗南搜集了几千名残兵败将,再加上笼络了一些土匪,合计一万人,就这点人马反攻大陆,胡宗南自己都觉得好笑。

和胡宗南一样苦恼的还有贺国光,贺国光头上顶着西昌警备司令、西康省主席这两个头衔,看到胡宗南来了,贺国光非常大方,老弟你来啦,这两个官要不我让给你做吧,我跟你说,这两个官油水可多了。

胡宗南表示,老哥你太客气了,还是你做吧,我没那个本事。平日里走路都趾高气扬的两个人,这时候都变得格外谦虚,你让我我让你,连孔融都自叹弗如。

在西昌的日子里,胡宗南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坐等解放军上门,二是研究如何逃跑。

19503月份,解放军开始发起西昌战役,胡宗南马上开始着手跑路,为了提高跑路的成功率,带的人越少越好,哪怕是自己的亲信。

那么怎样才能瞒过自己亲信,一个人悄悄跑路呢?

324日,胡宗南先召开会议,讨论撤退方案,一路走空中,一路走陆上撤到滇西或者西藏,为了让众人淡定,胡宗南当场决定自己走陆上,决不坐飞机,以示不抛弃大家。

此时大家半信半疑。

26日,眼看解放军就要打到西昌了,胡宗南再次召开会议,说自己接到了老蒋的命令,要他率领部队走陆上到滇西,为了演的像一点,胡宗南还当着大家的面准备路上吃的东西。

有老蒋的命令,胡宗南还准备食物,于是大家信以为真,回去准备收拾行李,结果到了当天晚上10点,机场突然传来飞机起飞的声音,大家才反应过来,胡宗南跑了。

胡宗南自己一个人跑了,一个亲信都没带,不久后,西昌被攻克,国民党失去了在大陆的最后一块地盘。

胡宗南到台湾后,老蒋本来想办了他,虽然经过一众党羽的求情,艰难保了下来,但也就此冷落了胡宗南,此后的胡宗南在台湾基本没有什么存在感,直到1962年去世。

09:总结

由于胡宗南在解放战争中表现实在太菜,以致于一直有一种说法,觉得胡宗南是共谍。

理由一是胡宗南知道熊向晖的身份却故意不说破,二是胡宗南在解放战争中菜的离谱,简直像放水。

其实这两个理由都不成立,首先说第一个理由,熊向晖的身份被发现是在19489月,而早在4个月前,熊向晖就已经赴美留学了,胡宗南知道了也无可奈何。

因此这个理由明显不成立。

何况熊向晖的作用并没有传得那么神乎其神,他的确传递了一些重要情报,比如1943年胡宗南想偷袭延安,是熊向晖报的信。

但归根结底,胡宗南打败仗,熊向晖的情报只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他自己,就拿刘戡和李纪云的遭遇来说,要不是胡宗南靠想当然指挥,他们也不至于被包围。

第二,关于胡宗南表现太菜,像放水,就更正常了。

从认为梅氏“不守妇道”,导致其郁郁而终,到鼓励下属捞钱,以此换取效忠,我们可以看到,胡宗南脑海里那一套依然是封建时代的办法。

面对党支部建在连上的现代化军队,只能接受降维打击。

换一个角度说,脑海里满满的封建思想,也决定了他绝无成为共谍之可能。

也许有人说,胡宗南出道前期表现挺亮眼,怎么到后面就不行了呢,这个问题答案很明确。

第一,胡宗南出道时确实是个热血青年,这不假,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征战,他的心态已经由热血青年蜕变为军阀,人都是会变的;

第二,胡宗南以前军衔还不高的时候,尚能亲临前线,对前线的变化有所感知,而职位高了之后,距离基层远了,指挥又靠想象力,性格上又过于自信,目中无人,怎么能不败。

其实和胡宗南类似的人,在国民党内并不罕见,比如刘峙,在出道初期也表现不错,凡是他打的仗总是能赢,被认为是“福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峙的表现一步步走下坡,在淮海战役中,他“出色的指挥”直接导致了80万国军的覆灭,从“福将”变成了“猪将”。

因此,胡宗南在解放战争中之所以菜,单纯就是因为他真的菜,他从来就不是什么共谍。


参考资料:

1.杨者圣:《西北王胡宗南》

2.汪德春:《黄埔名将胡宗南》

3.黄飞:《间谍战秘史-中共潜伏特工内幕》





-------------------------------------------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卢克文2021作品集锦↓

----------------------------------------------


在我的知识星球,能看到





每日时政深度点评,了解国家大事,看透国际风云变幻

    

财经股评,从宏观视角读懂股市变化本质,掌握市场规律


分享我的观点和见解


2019年,从《文在寅的复仇》,有几百万读者关注我们,我在文章里带大家解析了当今国际局势和中国的崛起之路。

如今,有31000+读者加入我的星球,重新开始认识世界的逻辑和本质规律。

扫码加入
31000+人都在卢克文工作室
看国际风云诡谲,时事变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智商最高降8分,你还在给小孩看“屏幕”吗?【解局】放风“访台”,佩洛西还想“战术性复阳”吗?退休:告别职场感言你真的不是“学数学的那块料”吗?川普住处被搜查是“抄家”和“政治迫害”吗?上海没解封,只是唤醒还有人能“岁月静好”吗?冰淇淋再涨价,我们还有“雪糕自由”吗?事实澄清 | 推翻罗伊诉韦德案是把决定堕胎的权力交给了“州权”吗?赵今麦皮肤好是用了什么“偏方”吗?答案肯定不是孩子一直掰手指计算怎么办?是“笨”吗?还是……深度 | 年薪$25万仍然月光,你是“亨利”吗?马斯克又双叒叕生娃,已凑齐9个,准备上演“九子夺嫡”吗?16岁前往UWC波黑,20岁从哈佛休学创业,他会是中国未来的“扎克伯格”吗?预制菜真的是“猪狗食”吗?Worldbox肥腿女素体:还真是“微胖”的妹子有韵味!树长得慢,孩子长得快河北多地取消常态化核酸!一旦发生疫情会“走回头路”吗?北师大实验/人大附/十一学校牛娃儿来了!在最难申请季斩获“牛剑藤”,真是纯靠“卷”吗?当你老了,能捂住“钱袋子”吗?美国中风死亡率最高的10个州揭秘 你住在“中风带 Stroke Belt”吗?您有资格获得加州“通胀救济金”吗?快来自查一下吧!德州2023年举行独立公投?这是要成立“德克萨斯民主共和国”吗?美国华人女作家2018年作品曾神预测新冠疫情爆发,她是“先知”吗?“凤凰城居民”的造假造谣貼,請网管帮助。 谢谢。位列日本免费榜第3,这款竖屏Roguelike手游会是“弓箭传说2.0”吗?安倍死了,中国老百姓有必要“邻有丧,舂不相”吗?屋顶晒化、立面变形…城市持续“高温”背后,真的能靠建筑“降温”吗?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今天还能“复得返自然”吗?吴啊萍这心病,真是你以为的“慈悲过度”吗?腾讯还能等来“准生证”吗?男孩到底要不要割包皮?割完真的能“长大”吗?医生:小心白挨一刀ZT。 李逊:上海红卫兵运动的异端中串会也谈文科衰落:不赚钱的学科就一定“无用”吗?紧张又刺激,越看越过瘾!这个男人真是“童年阴影”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