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新思考你的谈话习惯,应对冲突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别害怕冲突》作者:彼得·博格西昂
2023年第48本书
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可复制的冲突应对方法——让我们被攻击或者正在冲突的沼泽中泥足深陷时,能够尽快自救,并与对方成为朋友、达成共识,让我们能更自信、更健康地生活下去。
书中的沟通技术很有趣,比如如何与顽固分子交谈、如何改变难以改变的人等等。
建立良好关系的七个基本要素
一、目标:先明确目标,再应用技巧
你的目标是什么?
人们开始进入谈话的原因千差万别。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能并没有抱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但如果提到功能性的目标,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达成一致理解(各方寻求理解对方的立场,但是达成一致共识不是必要的)。
2.向对方学习(找出为什么他人会得出那样的结论)。
3.寻找真理(合作找出真相,或纠正错误信念)。
4.干预(试图改变某人的信念,或是他们形成信念的方式)。
5.令人印象深刻(对方正在寻求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机会)。
6.屈服于强迫(感到被迫与某人交谈)。
不同的情况会对应不同的沟通目标,如果你能预先确定好自己的沟通目标,那么接下来的路会变得轻松。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我正在进行这次谈话;我的目标是什么;我想从谈话中获得什么。
无论你是否有特别的目标,是否有一个以上的目标,是否会在沟通中改变自己的目标,都没有关系。但你必须在开启一段谈话前明确自己的目标。
二、伙伴关系:放弃敌对思维,有效化解冲突
只有给予对方友善、同情、尊严和尊重才有可能改变、影响他人的观念,与他人建立关系并维护友谊。我们会友善回应一个愿意倾听我们,并优待我们的人。敌对的关系和威胁的元素则会让我们更加坚守自己的观念。我们很容易讨厌那些在我们看来心胸狭窄,对我们态度糟糕的人,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运的是,建立信任、安全的沟通环境和避免冲突是非常简单的。将彼此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伙伴关系,我们就更容易在谈话的过程中创造友好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不是在谈话中摧毁这段关系。
建立伙伴关系
下面用几个简单要点讲述在实际操作中的方法:
1.直接表明你的合作态度和目标。
“我真的很想了解你得出这些结论的原因。我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找到答案。”
2.给你的伙伴一点空间,让他可以拒绝谈话邀请、不回答你的问题,或是可以在任何时候结束谈话。如果他人不想与你谈话,不要给他压力。
3.用好奇而非怀疑的态度认真叩问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先去质疑对方:“怎么会有人相信这些?”当你试图寻找答案的时候,你们就更容易步入稳定的谈话。
三、融洽关系:分歧越大,越需要维护关系
当你与谈话伙伴建立了融洽的关系,你们更容易和睦相处、相互体谅,朝着建立互信的方向努力。这一步至关重要,它可以避免分歧的产生,增进彼此的情感,帮你们更好地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果说把谈话看作是伙伴关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建立和维护友好氛围就更进一步改善了整个局面。人们的分歧越大,建立并维护融洽关系就越重要。当你和谈话对象之间的关系升温,他的戒心很可能会降低,他会更欢迎你的建议。
为了建立融洽关系,你应该真诚地提问(问那些你真的想了解答案的问题,而不是把问问题当成战术)。对陌生人来说,电影、音乐、共同好友、爱好等都是建立融洽关系的上佳话题。如果你已经与某人很熟,那不妨花点时间闲聊一下他们的子女、父母或者是新住所。通常情况下,几分钟的闲聊就能建立融洽关系。
如果你要和一位朋友交谈,那么维持你们的友谊应该比赢一场辩论或抬杠更重要。朋友更有可能倾听你的想法,也更有可能思考你的意见。
建立融洽关系的实际做法
下面是一些建立融洽关系的具体方法,既适用于陌生人也适用于朋友:
1.迅速建立融洽关系。
谈话不要以实质性问题开头(尤其是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2.如果你不认识你的谈话对象,以下是一些简单的初始问题:
(1)你好,我叫××。最近好吗?
(2)很高兴认识你。我叫××。你贵姓?
(3)这是我第一次来。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
说出这些初始的破冰问题后,你可以马上问一些建立融洽关系的问题,进一步探究他人的动机和兴趣:
(1)你能再多说一点,为什么这个对你很重要吗?
(2)你对它感兴趣的原因是?
(3)你平常都做些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不要问“你的工作是什么?”因为这很少能揭露一个人的兴趣。)
(4)你喜欢别人怎么称呼你?
(5)你在哪里学到的这些?
3.找到共同点。
你可能与你的谈话伙伴之间有数不清的共同点。当你们的沟通有向冲突演变的可能时,请牢记你们的共同之处。
4.不要平行说话。
平行说话的意思是,谈论对方说的东西,并引到自己或自己的经验上。
5.在关系上投资,不讨论彼此的政见。
友谊让信任和包容诞生,如同一座可以连接分歧的桥梁。记住这一名言:没人关心你知道什么,直到他们知道你有多关心他们。这说明,重要的是你有多关心他们以及他们所关心的事,而不是你的政治或道德评论。
6.只在你有时间的时候才开始实质性谈话。
不要着急,也不要“打了就跑”。如果你不能实质性地探讨对方的观点,那就等到你有时间的时候再开始。
7.准备好谈论别的话题。
相信你的生活中肯定有因为固执己见进而破坏了家庭聚会氛围的亲戚朋友。不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当你们的沟通变得胶着,那你不妨换一个不那么严肃的话题。如果你们的谈话已经远离了那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就不要再重提。强迫谈论某个问题也会破坏融洽关系。
8.避免立即叫停,除非是在对方严重违规的情况下。
通常立即叫停意味着用一种令人羞愧的严厉方式,告诉对方刚刚跨过了界限。这之后通常都有一些指令,例如:“你应该这样做……”“你不应该那样做……”在对方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立即叫停,会破坏融洽关系。
寻找一种更微妙的方式,在更好的时机提出你的忧虑。与其在对方表达想法的时候阻止他冒犯他,不如试着理解他正在说的话,不管他的话有多少瑕疵。当然,如果有人故意粗鲁或谩骂,你应该说出自己的想法,设立清晰界限——或终止谈话。
9.要彬彬有礼。
常用“请”和“谢谢”。同样,在他人提出反驳意见或不同意你说的话时,你可以向对方表示你的理解。
四、倾听:真诚倾听带来巨大回报
如果你不倾听对方,你就无法理解对方。如果你不能理解对方,你们之间的交流就不能称为沟通。倾听需要练习。你可以尽可能选择让倾听成为你沟通的重点。
提升倾听技巧的最佳实践方式
下面是一些可以帮你立竿见影提升倾听技巧的建议:
1.“你先说……”“不,你先说。”
如果你和对方同时开始说话,你可以选择停下来,并示意请对方先说。
2.直视对方,正面相对。
当你听懂对方的话时,点头表示理解。
3.不要抢话,除非你恰巧知道你的同伴正在苦于寻找那个他遍寻不到的词。倾听。在你听完并理解对方的话语之前不要插嘴。要倾听。
当谈话氛围变得紧张的时候,我们更要倾听,不要急着说话打破沉默。人们很难与一个优秀的倾听者成为敌人。
4.停顿。
停顿是人们反思的关键时刻。不要着急填补停顿空白。停顿可以建立信任和融洽关系,同时给你提供一个机会,帮你理解对方的理论。
5.如果你发现自己被周边环境中的某事物干扰,你可以选择不予理会,或者明确找出到底是什么在分散你的注意力。
6.如果你不清楚对方的意思,那么请把理解的责任放在自己身上。
你可以在谈话过程中询问对方:“我不确定我是否理解了你的意思。你能再解释一下吗?”请避免下列表达:“这样说不准确。”“这根本说不通。”“你表述不清。”
7.当你感觉到你的谈话伙伴有恐惧、沮丧、愤怒、愤慨或厌恶的负面情绪时,注意他使用的具体词语。
让他们镇定下来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尤其是在紧张的谈话中),就是倾听并尽快理解他们。
8.如果你在对话中开始感到疲倦,或发现自己没有集中注意力,你可以直接看着对方的眼睛:“真抱歉。你能再说一遍吗?”
如果你发现自己一直无法集中注意力,那么是时候结束这次谈话了。
9.如果你和你的谈话伙伴碰巧同时开口,不妨先让对方继续而你来倾听,当你重新开始讲话时,不要重复刚刚打断对方谈话时中断的词语。
10.在谈话时不要拿出你的手机。
即使你是想要查找关于这个话题的更多信息,也不要这样做。
11.直白地告诉对方:“我明白你所说的。”
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很有效。
五、“斩杀信使”:别做无效沟通
人们想要传达自己的信息,但大多数接收信息的人选择拒绝。没有人喜欢被说教。
“传达信息”是无效的。因为沟通是双向的交流,传达信息则是单方面的表达。传达者假设他们的听众会倾听自己的信念,并接受自己的结论。
传达信息不起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将单向传达信息变成双向沟通呢?
1.区分传达信息和真诚沟通。
传达信息就像是说教,这时的谈话是“给予—接受”式的。如果你脑海中有这样的想法“只要他们能理解这一点,他们就会改变想法”,那么你就是在传达信息。
因此,我们在谈话的过程中不妨问问自己:“对方邀请我分享这一内容了吗?”如果是后者,你很可能在传达信息。
2.在每一次谈话中提醒自己:你可能目前还不明白对方理解问题的方式。
如果你试图理解对方的结论背后的原因,那么你更容易实现双向的沟通。
3.不要在对方讲话的时候向对方反向传达你的理论。
如果你这样做,那你们就不是在沟通,而是在辩论,结果是你会沮丧或对方会强化自己的信念。没人喜欢被说教。在紧张的谈话中,人们更关心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而不是看上去矛盾的信息。
4.如果你发现你的谈话伙伴正在做传达者,不要“斩杀信使”。
如果你斩杀了对方的信使,你将摧毁你们之间的融洽关系,并有可能使谈话偏离正轨。
如果此时你的谈话对象选择“传达”,那么你不妨选择倾听和学习。向对方提问是让谈话重回正轨的有效方式,也是谈话干预技巧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5.只有在你的谈话伙伴明确要求的情况下,你才可以传达信息。
如果你要传达信息,不妨简明地传达,然后迅速回归到合作模式,把你的行为调整为以倾听和学习为重心。你不妨感谢对方的倾听,并询问对方的意见。比如:“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讲述我的观点,我很感激。对此你有什么补充吗?”
六、意图:假定对方的意图比你想象得更好
当你遇到一个同你持不同观念的人,你不妨思考一下他是从何种角度思考问题的。你可能会发现他的初衷是想要帮忙,而非他有多么疯狂或者恶毒。
当分歧产生,我们往往倾向于假定自己的
下面是可以立即应用的技巧:
1.如果你的谈话伙伴假定你意图不佳,不要浪费时间试图让他改变看法。
相反,把谈话主题从你的意图转向你的理论。比如请对方明确表达对理论的看法:“我一刻都不想看到自己再错下去,如果我的推理出了什么错,请你告诉我。”
2.如果你开始假定对方有不良意图,那么不妨将谈话转为好奇模式。
你可以直接明了地询问对方:“我一直在努力思考你从哪里得出的结论,我认为你肯定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东西。你可以告诉我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吗?这样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了。”
3.承认沮丧。
你可以直接表达你的感受:“我感到很沮丧。我很想了解你从哪里得到的这些知识。我不太明白你的意图。你能告诉我你的意图是什么吗?”这类开放性问题可以给对方留下解释的空间。如果对方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你可以引导对方:“这次谈话你的目的是?你想从中得到什么?”
其实大多数让你感到沮丧的人的初衷都是提供帮助,他们之所以让你感到沮丧只是因为他们站在了传达者的角度而已。
4.不要滋养巨怪。
在网络用语中,“巨怪”(trolls)是指那些有不良意图并在网上发布挑衅内容的人。不要让他们浪费你的时间,不要按他们的套路走。你可以选择直接屏蔽那些账户。
七、走开:学会及时结束
有时你用尽了话题,感到自己已经说无可说,这时很多人往往会陷入试图“填补”或重置话题的陷阱,其实这时的正确做法反而是应该友好地离开。
下面是关于何时结束谈话的一些建议:
1.在你感到生气的时候结束谈话。
如果此时你已经感到气愤,你可能要在更早的时候离开。
2.呼吸。
当你感到自己开始变得气愤,不妨后退并放慢你的谈话速度,不要试图填补沉默。如果此时深呼吸无法令你冷静下来,那么你不妨直接结束谈话并离开。
3.如果你感到对方想要结束谈话,你可以感谢对方这次同你交谈。
4.如果你认为此时你已经使对方对自己的信念有所怀疑,那么这就是停止谈话的好时机。
允许对方自行探索自己的疑问。此时你可以选择离开,或开展新的话题。
尝试解决对方的疑问,也许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更多的时候可能会演变为一种说教。不要对他人进行说教,除非你拥有真正的专业知识,或者对方的观念与科学严重背道而驰。
5.当你结束谈话的时候,对你的谈话伙伴表示感谢。
你越不想感谢一个人跟你谈话,你越有必要感谢他(当然这也有例外。例如对方是在诽谤或骚扰你)。不愿向对方表示感谢,恰恰能说明你把自己的抵触情绪延伸到这次谈话当中。向对方表示感谢,能帮你在积极的氛围中友好地结束对话。
处理冲突的五个技巧
一、遵守拉波波特法则
美国博弈论者阿纳托尔·拉波波特有一套在谈话中表达不同意见或者批评的规则。这些规则即现在人们所熟知的“拉波波特法则”,美国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称之为“喷子们最好的解毒剂”。丹尼特在其《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Intuition Pumps and Other Tools for Thinking)一书中简洁明了地总结了拉波波特法则。如果你的目标是成功地与某人交谈,那么就按顺序采取下列步骤:
1.试着用你自己的话,清晰、生动、不偏不倚地重新表达对方的立场,从而让对方说出:“谢谢,我要是这么表述就好了。”
2.列举出对方观点中任何你同意的部分(尤其是那些没有得到普遍或广泛认可的观点)。
3.提到你从对方那里学到的东西。
4.只有完成以上三点,你才能说一句反驳或者批评的话。
遵守拉波波特法则不容易操作,但是这个法则能有效提升谈话双方的体验。
首先,如果你坚持第一条法则,你的谈话伙伴就会知道,你是真心想要去理解他们的立场。
其次,如果你遵守第二条法则,你将展示出你们之间的共同点,这有助于维护你们的共同基础和合作框架。所以,当你们的谈话停滞不前或变得激烈时,你可以回到双方的共同点上,通过建立融洽关系来推进谈话。
最后,第三条法则树立了模范做法,有助于培养谈话双方相互学习和彼此尊重的态度。
二、避开事实
事实很糟糕,真的很糟糕!
对于那些相信证据的人来说,最难接受的事就是不是所有人都是以这种方式形成自己的信念。那些以证据为基础的人错误地认为,他们的谈话伙伴可以被证据说服。然而,许多人之所以对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坚信不疑,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以证据为依托来形成自己的信念,而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证据。
不援引事实或证据的一个原因是,避免使对方有理由辩护自己的立场。特别是这样做将让对方看起来愚蠢且失败时尤为如此。如果对方在一个信念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加入了支持这种信念的团体,那援引事实大概率会让结果适得其反。
如何管理谈话中的事实
1.不要在谈话中引入事实。
不要给对方捍卫信念的理由,这会让谈话变成辩论。如果你的目标是灌输怀疑,尤其不要这么做。
2.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觉得不得不在谈话中引入事实,那么就问一些与事实相关的驳论问题。通常询问比直接陈述更好,因为问题会引出答案,而陈述则激发争辩。
你可以询问对方:“什么样的事实或证据会改变你的想法?”然后你就会知道该援引什么样的事实。更重要的是,你会理解对方是如何构建其信念的,什么样的证据会改变他们的信念,你可以顺着对方的思路,询问对方你提供的证据是否改变了他的看法。
如果你能提供他一直在寻找的事实,那么就谨慎地给出证据。如果你不能提供,则可回答说:“我不知道这方面的信息。等我找到之后再答复你。”
3.如果对方邀请你介绍相关事实,要再三确认这些事实是不是他想要的。
你可以在开始前表示:“也许我的理解是错误的。我认为……”这样既能表现你的谦逊,也表明你的信念是可以被驳斥的。
三、寻求驳论(证明对方的结论不成立)
信念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是错误的?
帮助别人改变想法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询问对方:“×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是错误的?”这就是“驳论”。
假设某种可以证明这个信念不成立的情况,意味着这个信念是可以被驳斥的。如果某种信念不是可驳斥的,那么在任何情况下,它都不可能是假的。
在谈话中加入驳斥问题
1.一旦你有了一个要讨论的问题,你不妨问问你的谈话伙伴,他有多相信自己的信念。
(1)如果对方的回答是“10分”,他们的信念就是不可驳斥的。你可以通过询问对方以下的问题来确认这一点:“我只是想确保我的理解是正确的。是不是你遇到的任何证据,即便是假设的证据,都不能让你改变主意?对吗?”如果他们给出肯定的答案,那么你有以下选择:转为采用学习框架,提问几个驳斥问题来了解他们的信念;询问他们为什么相信这一信念,并尝试弄清楚他们的认识论;把谈话转向道德和身份问题,对“好人是否应该愿意改变自己的信仰”进行干预;或者选择走开。
(2)如果满分是10分而他们选择打9分,那么他们的信念就是可以驳斥的。你可以马上接着问:“我很好奇,你为什么不打10分?”“什么证据可以调整你的评分到8分甚至是7分?”
(3)如果他们的回答在中等范围内(包括9分),你可以询问对方一个不那么直观的问题:“为什么你的信心不是×(一个更高的数字)?”这有助于对方思考自己怀疑信念的原因,而不是他们相信信念的原因。
(4)如果他们的信念可以被驳斥,但只能在极端不合情理的情况下,那么你需要选择是否继续你们的谈话。如果你选择继续,可以问一些驳斥问题和局外人问题。如果你们的谈话氛围轻松舒适,你可以诚恳地说出你的关切,把对方看成一个理性的人,并围绕理性的人应该相信什么来重新构建谈话。
2.如果你想与一个有着不可驳斥信念的人交谈,那么按照顺序提出以下问题,并进行简短的后续提问:
(1)认识论问题。
“所以这个信念并不是基于证据的,是吗?”
“你是否也会拒绝修正其他信念,或者只是这一个?是什么让这个信念如此特别?”
“哪些信念是你不愿意去改变的,可以举几个例子吗?”
(2)道德问题。
“为什么不改变这个信念是一种美德?”
“如果你不再持有这种信念的话,你会是一个好人吗?”
“哪些好人是不相信这个信念的?能否举几个例子?”
这种转变让你得以一窥对方持有这种观点的真正原因。换句话说,人们几乎所有不能被驳斥的信念都是出于道德上的原因。
请注意,上述这些问题不应该应用于直接谈论具体的信念,因为后者可能会让你的谈话伙伴处于防御状态。这些问题可以作为谈话的开端,这样你才能看到为什么对方会陷入某种固定认知模式。
3.而对于那些给自己的信念打10分不愿修正信念的人,当你尝试用驳斥问题来询问却以失败告终时,你可以使用下面这个对话模板:
(1)“回想一下10年前。”
(2)“你现在持有的信念(关于任何问题)与10年前完全一样吗?”
(3)如果对方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你可以把时间再放长,再重新向对方提问一次。
(4)如果对方说承认他的一个或多个信仰已经改变了,那么你可以接着问对方:“10年前你相信了一些你现在不相信的东西。10年后,你会意识到10年前的你相信了一些不真实的事情,对吗?”
(5)如果他们承认从现在起的10年后,他们会回顾过去并理解他们曾拥有错误的信念,那么你就可以把话题转移到有问题的信念上:“你怎么知道这个信念不是你以后认为是错误的信念?”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经过校准的问题。
(6)如果他们表示从他们记事起,他们就一直有完全相同的信仰,那么他们要么是对你不诚实,要么是对他们自己不诚实,要么是陷入了一种极端的信念封闭状态。也就是说,他们的信念是封闭的,是不能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评估是否应该继续对话。
经过这一系列问题,他们应该更容易接受进一步的驳斥问题。最后,不要让这个技巧成为你的首选,否则你将不会精通如何提出驳斥问题。
四、“是的,那么
不妨考虑把“但是”这个词从你的口语词汇中剔除掉,改用“那么”来串联你的想法,这也是即兴喜剧中的一种流行手法。
通过“是的,那么”这种方式,你可以承认对方的意见和你的意见同时有效,即使存在明显的冲突。
“但是”这个词很可能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当你和你的谈话伙伴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但是”会阻碍思想的交流,在讨论中添加谈话障碍。用“是的,但是……”这种回答方式不是在认可谈话伙伴的观点,而是在挑战对方说过的话。
和“但是”说再见
1.把“但是”从你的日常交流词汇中删去。
用“是的,那么……”代替“是的,但是……”或者“不,但是……”如果你不同意某人的观点,你可以说“有意思,那么……”或者“我了解了,那么……”
2.如果你的观点和对方的观点是同时正确的,那么就说出这类并列词。
在一个句子或者几个句子中,用“那么”“然后”“还有”等连接词把句子连接起来。比如“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你的观点是X,然后我的观点是Y。那么当我从你的角度看问题时,我就会明白X为什么是正确的;然后当我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时,我就会明白Y为什么是正确的”,“我明白了为什么取消资本利得税可能会造成赤字,还有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取消资本利得税可能会增加就业”。
五、应对愤怒
如果某些谈话或者某些人让你感到沮丧、生气甚者愤怒,让你无法表现得像个成年人一样,那么你不妨离开。当你有所疑虑时,就退出谈话。喜剧演员格劳乔·马克斯曾打趣道:“生气时说的话会让你后悔一辈子。”
要做到远离或克服愤怒,需要你意识到自己和对方的愤怒,越早意识到越好。
下面是关于愤怒的四个事实:
1.愤怒会蒙蔽你的双眼,并让谈话偏离原先的轨道。
2.愤怒也会为它自己找理由。
3.包括愤怒在内的所有情绪都有一个“不应期”。
4.通过了解愤怒如何运转并尽可能避免它,你可以把愤怒对你的谈话和生活的影响降至最小。
不要以“怒”还“怒”。如果你的谈话对象生气了,不要用发脾气来回应对方。这点在你遭受人身攻击时显得更为重要。如果有人侮辱了你,不要反过来也侮辱他们。这么做只会让情况更糟糕。
不要指责(多谈贡献)。在紧张的谈话中,不要评判或指责你的谈话伙伴。不要说:“我只是想和你好好谈谈,而你却生气了。”你这是在责怪对方让你们之间的谈话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这与前面提到的搭建“金台阶”的做法背道而驰。
不要对谈话对象的意图、动机或生气原因做出负面的假设。你不知道对方究竟为何生气,除非他明确地告诉你。他可能因为你本人或因为你所说的某些话而生气,也可能因为讨论的话题而生气,或是因为自己或自己的反应而生气,还可能是因为一些完全与你或与谈话无关的事情生气。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觉得不稳妥,就不要再继续谈下去,离开就好。必要时,找个借口然后走开。
应对愤怒的最佳做法
1.咬住你的舌头。
不要反击。尽管你想大发雷霆,不要这么做。猛烈的攻击会激怒对方,而你的目标应该是缓和紧张局面。
不要管别人说什么,不要回应对方的侮辱和谩骂。如果有人说你蠢,你也回应说他们蠢,这只会使情况更糟。
2.不要在感到生气或者感到被冒犯的时候回复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上的评论。
等一等,等到你冷静下来之后再回复。(你也没有义务回复社交媒体的帖子。对任何在社交媒体上侮辱你的人,你都不需要关注他们。)
3.倾听,倾听,再倾听。
如果你们的对话变得紧张,那么你不妨选择倾听对方。在你想结束倾听时,再多听一会儿,询问一些澄清性问题,然后继续倾听。最后,再做出回应。
4.不要否认紧张的局面。
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承认紧张和消极的感觉,比如压力或焦虑。
5.避开“生气”这个词。
当一个人难过的时候,说他很生气听起来像是在指责。相反,你可以考虑承认这次谈话令人沮丧,并指出它“令人沮丧”。
6.放慢速度。
当你让整个谈话过程慢下来的时候,你同时也在让这场谈话平静下来。
7.在紧张时刻之后,立即做一个感同身受的陈述。
这是一个双方建立更深层次联系的机会。你可以对对方说:“这很难。”“那肯定很让人恼火。”“我明白了。”“这也让我感到很沮丧。”
8.安全第一。
不要忍受愤怒的咆哮。结束谈话。
下面是200多期的直播目录,用来查询以前的直播内容,可以关注视频号:生活黑客、读书方法,后在 直播回放 中找到最近半年的直播内容
近期直播过程中,发现大家还是有不少在100天行动践行的问题,在注意力、时间管理上的困惑,因此想收集下大家在这方面的问题。本身在践行100天行动的同学,也可以加上来,聊聊你的感悟或者困惑。
如果感兴趣,可以加我的企业微信,和大家沟通。
关于warfalcon公众号
①目前有3000+篇自我成长相关实用类文章
②4年进入有道云笔记最有价值公号top10
③6年占据印象笔记收藏服务总榜top1
④知乎同名,回答被100万+人收藏
5分享了超过1300本读书笔记
文章搜索传送门
↓↓↓
加入一百天行动
↓↓↓
喜欢记得点在看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