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投资机会在哪?如何看估值?市场如何演绎?基金业大咖展望下半年A股!来看详情…

投资机会在哪?如何看估值?市场如何演绎?基金业大咖展望下半年A股!来看详情…

财经






7月29日,由证券时报主办的“大变革时代的投资力量——2022年中国基金业峰会暨中国明星基金论坛”在深圳圆满落幕。   






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俄乌冲突、主要发达国家通胀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大幅震荡。面对各种复杂变化,A股市场相较海外市场表现出了突出韧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如何继续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力量、践行高质量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中国明星基金论坛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达27万亿元,公募基金总数量突破1万只,行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王冰洋:明星是荣誉,更是责任


证券时报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王冰洋在7月29日下午举行的“中国明星论坛”上致辞。王冰洋表示,过去几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公募基金行业勇于创新,在支持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创新发展和经济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公募基金已成为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渠道,承担着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责任。从目前全球市场的发展趋势看,股票市场已呈现出机构化的典型特征,A股市场同样如此,公募基金已经成为重要机构投资者,管理规模已达27万亿。公募基金在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占比越来越高,话语权越来越大,A股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基金管理人,他们在为广大基金持有人带来持续稳定回报的同时,也承载着进一步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提升投资专业性的使命。



如何进一步提升基金持有人的获得感,让居民也能赚到钱,这是基金业面临的使命,也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可以通过专业性报道,让基金持有人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选择长期业绩持续稳定的优秀基金经理。


有鉴于此,证券时报发起中国基金业明星基金评选活动,通过科学、专业、公平、公正的评选,甄选出一批优秀的基金产品,彰显行业头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从而引导基金持有人理性投资、科学投资、长期投资。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新冠疫情叠加俄乌冲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动荡不定。未来的世界经济和金融格局走向将如何演绎?A股市场面临哪些新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产业趋势有哪些新变化?投资者该如何挖掘投资机会?对于这些问题和疑惑,如何找到答案、或者思考的路径,是A股市场很多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们也许并不能给出具体答案,但分析市场的逻辑、智慧和洞见,则肯定有助于投资者厘清思路、烛照未来。


明星是荣誉,更是责任!中国基金业的未来无限美好,中国基金业的发展,离不开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证券时报作为主流财经媒体,将始终如一地及时、专业、公正地报道中国基金业发生的一切重大新闻,为行业集聚智慧、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为中国基金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生态。


谢卫:克制是一种美德


在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总裁谢卫表示,公募基金行业近几年呈现高歌猛进的发展状态,作为大资管时代的专业机构,在共同富裕和普惠金融中要承担更重要的作用,我们此时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公募基金高质量、可持续地发展。



要实现高质量的目标,公募基金的发展应该旗帜鲜明地确立一个理念,即“持有人利益为核心”的理念,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在日常运作中基金公司时刻面临四种利益: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员工利益以及持有人利益。问题是在具体每一件工作每一个项目中,这四个利益并不是完全统一的,这个时候如何取舍?把持有人利益放始终放在首位的取舍、拿捏是需要定力的,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其中,首当其冲需要处理好规模和业绩的关系。大家关注公募基金行业,无非是关注我们的业绩和规模。在某些发展阶段,对基金公司来说,可能规模更重要,因为规模是当下我们能否取得各种业务许可的基础,是我们能不能获得各种创新试点的基础,能不能取得各种资质准入的基础,这很重要。


但规模如何而来?有没有边界?“规模是业绩的天敌”这句话在近年来爆款产品频发、市场风格轮动下成为显学。任由规模无边界地扩大就意味着忽视了持有人利益、出现知行不合一的行为。据我们的观察,非常大规模的基金,又能有很好的α是非常困难的。金融行业恰恰有这样一个特点,收益的当期性和风险的滞后性并存。客户刚进来的时候体验也很好,也能赚到钱,规模大了,风险的滞后性就体现出来。所以当规模无限扩张或者无序扩张的时候,我认为业绩大概率难以持续,最后可能会影响持有人收益。


 某一个阶段比较好的投资业绩很容易吸引客户,而在高峰的时候,客户往往不理性,需要专业机构作出一些理性的判断,比如限购或者停止申购这样的动作,但那个时候申购资金滚滚而来,又是扩张的最好时机,从业者都不想错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这样的机会不是每年都有的,可能几年才有一次,这也是公司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错失岂不可惜?这就是要做抉择。


所以我觉得公募基金发展到现在,如果说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在规模扩张方面有所克制,这是一个美德。公募发展20多年了,需要赢得投资人对我们的真心尊重和爱护。“基金赚钱,基民没有赚钱”这个现象已经成为一个蛮大的困扰,可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破这个局。这里面的关键,我认为是克制,克制一下我们的冲动。


第二个感想是要增强基金产品的辨识度,让产品保持它应有的风险收益特征,理想的状态是,一旦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确定下来,不管它各阶段由谁来管理,都一如既往按照这个风险收益特征在做,让持有人可以非常安心明晰地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样的基金,这是基金公司需要研究和探索的。


以近两年引人关注的“固收+”产品为例,定位为低波动产品,年化收益目标5%-8%,老百姓对它的认知就是中低风险和相对稳健的收益。在震荡加剧的市场中,波动率能不能守得住、收益能不能“+”出来,能不能“+”得有水平、有含金量,有时候可能比单纯做权益还要难。这就考验基金公司的水平和定力,不让产品风险收益特征随市场风格飘移,才能取得持有人对“固收+”产品稳定的收益预期和长期运作的信任。

   

最后,我想谈谈今年非常关注的“养老”。“养老”对于老百姓来说太重要了,我们先要想清楚什么产品才能肩负起居民养老的使命?对于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辨识度、稳定性、波动率等各维度考量不能松懈,如果在产品的设立和投资运作中,没有敬畏、没有纪律、没有约束,对得起“养老”这两个字吗?这类产品肯定要有一个稳定的收益区间,产品的辨识度不断强化,让大多数人在很长的时间维度,能持续获得战胜通胀的收益率,就是很好的养老。


“养老”和“投顾”方兴未艾,刚刚“出道”,值得我们行业去珍惜、呵护和实践。


下一个20年可能就是各美其美的基金公司竞争格局,我希望也是老百姓能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的20年。


李一梅:公募基金公司和实体经济融合之道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表示,公募基金迎来了快速发展,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所谓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逐渐成长起来的公募基金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国资本市场、中国经济的更好发展贡献力量呢?又如何从中汲取行业自身持续发展的能量?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公募基金一直是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也明确要求基金公司加大产品和业务创新力度,切实提高公募基金服务实体经济和客户需求的能力。


华夏基金认为,公募基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公募基金根据专业、持续、深度的研究,助力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为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引导更多的资金、融资资源流向实体经济中更具备增长潜力的方向,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优质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主动选择受益于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领域的企业,公募基金引导资金投向,服务于国家战略。

二是公募基金可以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帮助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比如近几年,基金公司重视ESG投资理念的实践,引导上市公司向负责任、可持续方向转型,具体来说,公募基金助力上市公司更好发展,主要体现在发挥信息监督作用,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积极使用投票表决权,帮助公司完善重大决策机制,为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提供专业化的建议,促进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资本市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李一梅以最近两年大家关注比较多的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为切入点,跟大家举例说明,公募基金如何通过产品创新,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为什么基础设施公募REITs获得如此的重视?推动基础设施领域REITs健康发展,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的重要举措,是扩大内需,发展双循环格局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已经形成了大量的优质资产,但是由于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量大,回报周期长,对政府和企业而言,大量的存量资产无法及时盘活,而公募REITs更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盘活存量资产,创新投融资机制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拉动社会资本投资,提高政府投资资金的杠杆效应。


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高速公路REITs在目前REITs市场都是颇具代表性的产品,所以接下来,我就以高速公路REITs产品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公募REITs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过去30年来,我国高速公路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路网持续完善,截至2020年末,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了15.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前期建设投入巨大,截至2020年末,我国高速公路累计建设投资总额约10.1万亿元。


其次,高速公路证券化程度较低,截至今年5月,我国资产支持证券,也就是ABS总量约4.8万亿元,其中以公路收费权作为基础资产的资产支持证券仅10单,总存续规模只有192亿元,仅占资产支持证券总量的0.4%。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高速公路偿还银行贷款将迎来高峰期,高速公路行业急需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实现更为稳健和高质量的发展,而公募REITs的出现,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高速公路资产通常具有稳定、可持续的现金流,是发行公募REITs的理想标的,高速公路REITs的推出,对进一步创新高速公路行业投融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个方面,公募REITs为企业存量优质资产提供了标准化的退出渠道,可为企业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金回流,降低债务风险。企业将募集回收资金用于新项目的投资建设,或存量项目的提升改造,可实现资源优化、高效配置,打造投资建设,培育发行REITs再投资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公募REITs交易较不动产直接交易更为灵活,除了可以盘活存量资产,还可以提升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实现轻资产化运作。企业通过发行公募REITs,一方面可以享受账面资产的增值,增加权益,另一方面,如果归还部分贷款,可以有效降低有息负债规模,整体资产负债表可以得到优化。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加速资金周转,提升再投资能力,如果企业发行的REITs在二级市场表现良好,也有望进一步催化其在手运营资产的价值重估,甚至是企业整体估值重塑。

第二个方面,公募REITs有利于创新资产管理模式,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公募REITs有赖于基础设施项目良好运营产生的稳定收益,资产运营管理能力对于基金业绩表现至关重要,公募REITs架构要求基础设施、资产持有主体与运营管理主体相分离,REITs发行后,高速公路企业可以受基金管理人委托,用外部运营管理机构的身份,对项目开展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其丰富的管理经验,着力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在更为规范、公开的运作和监督机制下促进资产管理精细化,管理机构市场化,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当前,我国公募REITs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各方大力推动和积极参与下,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公募REITs是国际通行的配置资产,它同时具备固收和权益产品的特征,既有稳定的分红回报,又有潜在的资本增值收益,而且在二级市场还有流动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募REITS也填补了中国居民大类资产频谱的空白,让普通投资人有机会成为基础设施项目的股东,以小额出资参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共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







圆桌核心议题一:上半年的总结与下半年的展望


今年以来,受俄乌冲突、原材料涨价、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A股市场波动加剧,但结构性行情表现比较突出。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赛道股强势反弹,接下来,A股市场将如何演绎?圆桌论坛《后疫情时代A股投资机遇与挑战》围绕市场多个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夏:今年上半年的市场一波三折,在1到4月份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调整,但以4月27日作为分水岭,接下来的三个月市场出现比较大的反弹,这个时候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型板块又引领这个市场的反弹。在现在的后疫情时代,A股有怎样的投资机会,又有怎样的方向值得我们关注?


财通基金总经理助理、基金投资部总监金梓才:今年我们经历了很多变化。站在当下往后看,我认为今年整体的流动性比较宽松,整体的市场能够稳中向好,我们对后市保持较为积极乐观的态度。整体经济的基本面稳中向好,整体复苏速度或比预期偏慢一些,所以市场会在成长等方向上寻找机会。


下半年,我们会在消费或成长领域找一些方向。消费领域,目前行业需求或处于底部:出行链板块,随着疫情好转以及出行需求的释放,板块有望迎来价值回归;养殖板块,大部分公司的估值仍处于历史中低分位,股价仍有较大上行空间;地产板块,目前行业需求低迷,我们将关注需求端结构性复苏后的预期修复,以及行业景气度回升的空间。成长板块,新能源领域在需求端是较为确定和向上的,疫情对行业的基本面有了更大的助力。


安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张竞:上半年冲击市场的三个因素:房地产断供、上海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目前来看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但我们对下半年市场持相对乐观态度。因为下半年流动性相对充裕,并且经济将从底部逐渐复苏。从历史经验来看市场也不会差的,我们认为市场肯定有结构性的机会,但是结构性的机会容易有比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在于下半年的地产的销量到底是什么情况,这个决定了很多行业的复苏的进程,也决定了市场流动性的走向,即是否从剩余流动性转向对社会快速流动的变化。


大成基金董事总经理、股票投资部副总监韩创:我认为下半年再出现这种比较大的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对偏低。我们只需要去观察,重点观察国内经济复苏的斜率的问题,以及海外经济陷入多大程度的衰退问题等。


总而言之,在一个没有黑天鹅的市场的条件之下,我觉得作为主动管理的公募基金经理,应该还是有比较多的可为之处的。包括新能源方向,一些国产替代行业以及消费行业等。


南方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执行董事、基金经理林乐峰:我对市场有两个判断,第一个判断就是这一轮市场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第二个判断是接下来市场的走势,市场复苏的节奏取决于我们接下来经济复苏的斜率。


今年上半年这一轮市场的低点比之前一轮2019年的底部估值会更加低,也就是说我们认为上半年这个底部会足够坚实,在未来如果没有其他的黑天鹅事件,没有预测到的风险,如果没有这些过于严峻的风险出现的话,我相信这个底部比较扎实。


第二点,今年下半年处在经济逐渐复苏的结构中,市场的表现从5月份开始也反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反弹主要是前期风险逐渐的消化和缓解,接下来市场的走势取决于经济复苏的节奏。


相对来说,我觉得消费的复苏应该是确定性更强一点,因为消费首先估值也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接下来未来的一年,我相信也应该能够看到我们逐渐的消化疫情的冲击,逐渐的恢复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消费的基本面也会有显著的改善。所以目前所处的位置,消费的下半年应该会有一些阶段性的机会。


圆桌核心议题二:有哪些投资机会?


张夏:过去的两年整个全球的宏观环境是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巨大的变化包括疫情的冲击,也包括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大国竞争之间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哪些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孕育出一些我们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可以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一下?


金梓才:消费领域,疫情的冲击对部分处于低谷的消费子行业带来利好,后疫情时代有部分大消费子行业在疫情中,得到了份额扩张、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机会,这是后疫情时代值得关注的对象。


新能源领域,需求端是较为确定和向上的,疫情对这一类行业的基本面有了更大的助力。我们会关注其中景气度继续向上的细分领域,也会对相关的变量保持积极跟踪。


张竞:以手机为例,手机作为电子消费行业的典型,近两年消费呈下降趋势。我认为部分受到了经济的影响,消费降级或者收入预期没有那么高,但我觉得这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核心原因是手机从快消品到耐用消费品逐渐完成了转变,而这背后的因素因为手机行业的技术变革变慢了,导致我们对大家换机的驱动不是那么强烈。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新的机会涌现,比如说摩托车就从过去的耐用消费品过渡变成了不太耐用的消费品,我觉得需要关注消费习惯的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韩创:回过头来看这两年比较大的市场的情况,传统行业在里面表现还是非常出彩的。这里面包含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因为多年对供给侧的压制,不少的一些传统行业在经历了长期的盈利比较低迷的状态之后,这两年进入了一个收获期。上游有很多的行业这两年赚得盆满钵满,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从需求侧的角度来看,其实很多的所谓的新需求,最终它还是会嫁接到传统行业里面去,比如新能源车、光伏等等。最终拉动了很多偏传统行业的需求,比如化工、有色,还有其他的一些传统制造业等。原来它可能已经是做得比较好的一些公司,现在因为新能源车、光伏等一些新的下游的需求,给它创造新的一部分需求的增量,所以它可能能成长得更快、更好。


所以我自己认为,这两年传统企业的机会还是挺多的,主要还是在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一些变化。


林乐峰:我是比较偏均衡的一个基金经理,所以对于各个行业,尤其对消费和制造这两个长期涌现出很多牛股的大的赛道还是会非常关注的。像消费,我目前会比较关注在后疫情时代这些消费的行业格局的变化,以及行业逐渐的从疫情中修复的一些边际的变化。


对于制造业,我会关注一些新兴的产业趋势,尤其是在传统的制造业里,也会有一些新兴的产业的趋势影响到它们。比如特斯拉会引领汽车行业相应的创新,对应的传统汽车领域的电池业务也会变成成长性的板块,这些都是吸引我做研究的方向。

    

圆桌核心议题三:如何看待估值问题?


张夏:选择好行业、好赛道是基金经理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选择好股票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在一些表现不佳的行业里面也有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股票,如果把一些好公司、好的行业买得比较贵的话,那也有可能投资结果不尽人意。


那么如何看待好公司好价格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在面对好公司的时候,我们认为公司不错,那么我们是否要兼顾它的估值以及价格问题呢?


金梓才:总体上,我们做投资时主要会从三个层次来思考:


首先,我们会强调,立足于产业基本面的景气度驱动。我们的目标是要买在行业β向上的拐点或者向上的趋势里,这对投资来说是首要的“保护”。

其次,我们会通过公司市场空间、产品份额、客户等各方面要去判断股价未来的成长空间,挖掘股价空间大的个股。

第三,在做出判断以后要拥抱变化、动态优化,紧密跟踪盈利趋势、估值水平和景气度变化,通过动态的行业比较,不断优化组合资产配置,做最具性价比的投资。


在赋予公司合理的估值和市值时,市场乐观时会给得过高,市场悲观时可能过于悲观。所以我们要有一个相对客观合理的判断,在比较悲观的时候敢于大胆买入,在市场过于乐观时,需要去测算未来的空间以及现在的股价是否透支它的预期。


财通基金整体会专注于做行业或者产业层面的挖掘,我们会从中观产业研究出发,在符合产业趋势的正确赛道中寻找成长确定性高、股价空间大的优质公司,以期获得持续稳定的长期投资回报。


张竞:我认为一定要兼顾。因为如果在2021年3月份之前,我们觉得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因为我们聚焦在核心资产,其实就够了,这个时候大家觉着估值可以是一个无限扩张的过程。在去年的3月份之后,大家开始悟到这个问题了。从投资的角度讲,我们是长期要给投资人带来一个满意的回报率的,好公司可能没有变,但是它如果特别贵的时候,就意味着它潜在的回报率更低。我们觉得这不是最好的选择方式,我们一定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投资策略。        


韩创:好公司、好价格可能还加一个好行业,这是大部分基金经理寻股的思路和方法。我个人觉得,这个怎么样去平衡,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它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比如说,到底什么样的公司是好公司?能不能判断正确,其实这个非常依赖基金经理对公司的洞察能力,就是对中长期问题的洞察能力,这个洞察能力是一个要求很高的能力,不仅仅是包括对它的产品、业务,还包括对公司治理的判断,也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甚至也包括了对于宏观的环境、政策的变化等。


如果有这样的洞察能力,我觉得是可以容忍高的估值。但是如果这个洞察能力自己觉得相对还比较欠缺一点,还需要再去学习,再去提升的话,那么估值是控制风险重要手段。


林乐峰:我有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好公司确实估值会存在一定的溢价,这也是合理的。第二,我们在买股票的时候关注质地比较好的同时,也希望买到比较好的价格。


第一点,2016年以前,好公司差公司估值并没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差公司在市场的炒作下给一个更高的估值。但随后A股也逐渐开始形成了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这样一套体系,所以我们能看到过去几年好公司的估值溢价在不断地体现,这是合理的现象。


第二点就是,我觉得再好的公司,它也有一个自己合理的价值区间。在每个时间点,我会根据自己的一个独立判断,这样一个行业或者公司它的当期的价值中枢在哪里?如果当时的股价太贵,超出合理区间太多,透支未来太多的话,我宁愿选择等待,选择合适的时机。因此,投资的时候既要选择好公司,在一个好的时间点、好的估值买到也同样重要。




责编:林根


百万用户都在看

周末影响一周市场的10大消息(新股+点评)

意外!拜登再次阳性,将重新隔离!突发灾难,25人死亡!纽约市刚刚宣布…

深夜重磅!恒大披露,中层以上干部压缩近千人,半年销售回款180亿!恒驰汽车预计9月量产

突发!超1900人死亡,这国拉响警报!美国会通过2800亿美元法案,商务部回应!德国遭遇危机,什么情况?

红馆演唱会发生重大事故,600公斤巨屏砸中2人!港股全线大跌,恒生科技跌超5%,发生了什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重磅!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基金业这十年见证了中国金融与实业的相互成就疫情反复下,口腔行业的挑战与机会|行业大咖对话美联储加息释放什么信号?房地产市场机会在哪里?2022下半年,普通人的机会在哪里?什么样的投资机构会在未来胜出?7月经济数据波动,如何看待?如何出手?海外趣事 被贼惦记着的澳洲超市"热门"新基来了!首日被狂买40亿,多家头部基金看好这一赛道,投资机遇在哪?任泽平:2022下半年经济展望Cocos创始人王哲:一家引擎公司眼中的游戏出海,机会在哪?下半年的风险与机会在哪?居民资产负债表正在衰退!雨过待天晴——下半年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展望刘以栋:展望2022年下半年美国经济阿尔法机会有很多!私募大佬展望下半年A股,机会远大于风险?新能源是时代趋势中证1000又出新玩法!普通投资者如何高效把握投资机会?君盛投资李昊:好生意、好方向未必等于好的投资机会A股又到3000点保卫战!"杀白马"行情过后,股市如何演绎?2018年曾经上演这一幕…切勿如此操作重磅访谈!华夏基金李一梅:在基金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五大角色”想起曾經的女房東(1)独处与孤独新能源是当下最好投资机会吗?听听40位投资人怎么说(三)关于行业基金投资机会的一点浅见独家 | 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下半年经济复苏?辉瑞新冠特效药对年轻人无效?如何看待顶刊最新研究二季度市场上演"V型"反转,丘栋荣、祁禾等却被"扫货"!来看"圈里人"怎么选基金基金业绩回稳四成!民生加银金耀:A股掘金机会将越来越多,估值高点买入低点卖出花朵与图腾AI、大数据投资的机会在哪里? | 甲子引力预告浮盈超12亿!"牛市旗手"跟投大幅回血,半年报业绩大逆转?来看详情…全球化、市场化和民主化引发的种族矛盾----蔡美儿的《起火的世界》简介“基金经理被带走”传言震动基金业 揭盖场外期权隐匿操作手法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