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下半年的风险与机会在哪?居民资产负债表正在衰退!

下半年的风险与机会在哪?居民资产负债表正在衰退!

财经

最近有一则消息隐秘在烦烦扰扰的众多新闻之中,也许是它太不起眼并未引起足够多的重视,又或者是被有意为之刻意地低调处理。


但我觉得在这里还是要提醒我们号上的读者注意,要提起十二分的小心去阅读这则消息。


那就是我国今年最近的宏观杠杆率刚刚破了2020年的最高纪录,达到了273%的历史最高点!



宏观杠杆率破纪录,为什么如此意义重大的数据却并未掀起一丝波澜?从这份数据中我们老百姓又能得出什么结论?鹅少来给大家一点提示。


宏观杠杆率,代表的是我国总的债务规模与GDP的比,是从最宏观的角度来考察我们整个经济体举债的空间还有多大,经济的健康程度如何。


就如同我们个人一样,哪怕有信用卡给你爆刷,本质上还是要量入为出。即便将未来的收入提前借到现在,也总有一个借钱的上限,否则就会出现财务问题。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也都遵循这么一个朴素的道理。


从微观上来说,一个经济体的债务规模在内部如何分配,也决定了在zf、企业和居民三者中谁承担的压力多一点,谁享受到的蛋糕又多一点。这对看清咱们整个社会中哪里的机会更多有很大帮助。


从总量上来说,8月份宏观杠杆率比去年底增加了10%,把21年辛辛苦苦好不容易降下来的7个多点又重新加了回去


在年初我们就做过一期去年宏观杠杆率的诊断书,因此今年债务的再创新高基本也在我们的预期之中,但是超预期的是时间节点要提前不少。


年初我们做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就是今年要想拉抬经济,必然要依靠举债,22年大概能增加的杠杆率也就在10%左右。


现在来看情况比我们当时预想的要严峻一点,在8月份就已经把额度用完,后面几个月将不得不再继续抻一抻皮筋。


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今年的第二个结论,就是由于宏观杠杆率总量的限制,今年将没有太多继续加债务的空间。


因为你想18年开始去杠杆,到了20年疫情那种险恶的环境才有条件加了20%,基本上也就是我们一年能加的极限。去年折腾得动静那么大,也才堪堪降下了7%的杠杆率,今年在原有基础上再加上10%,已经是比较高了,相当于又回到了20年那种较为危险的境地。


总体的宏观杠杆率如果超过280%,就达到了国际上相对危险的区间,所以我们今年继续加杠杆的空间在那明摆着,下半年最多再加一点点,不会有很多子弹的。


因此你就要明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这么一个紧箍咒在那戴着,就注定下半年央行不会“大水漫灌”、财政部不会推出新的“4万亿”、住建部的放松房地产也注定不会是“全面放开”而是托底式的、底线性的。


这才是政策背后经济的底层逻辑。手里能打的牌就那么多,你再看到有的自媒体吹“新的4万亿来啦“,“要有大动作啦”,你基本就可以判定他和中央之间一定有一个喝多了。


顺便说一句,我们下半年可能面临的cz缺口保守估计在1万亿,也有说2万亿的。从宏观杠杆率的角度,下半年还能印的钱大概也就3、4万亿,基本上付完cz的账单就没有余力了,跟我们的推算相互对铆。


总账你有数了,再来算算小账。


上半年主要是谁在发力加杠杆呢?从表面上看,是飙升的zf、扩张的企业和躺平的居民,但是实际分析后你会发现,背后其实是飙升的zf、受伤的企业和破碎的居民。


因为居民资产负债表实际上已经在衰退了。


去年企业、政府和居民的杠杆率分别是154%、47%和62%。到了现在则变成162%、50%和62%。



从增速来说,zf部门杠杆率增速是企业的两倍,而居民则压根没变。表面上看政府和企业在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平分秋色,都借到了钱。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企业这部分杠杆中,其实大部分是加到了G企部门而不是民营企业。


据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的原话:“上半年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上升,G有企业发挥了很大作用,而私营企业、民营经济的投资和贷款都在下降,这一点特别值得关注。”



这和我们从社融等数据中看到的一致,上面想要救经济,于是央行放水、政策配套,希望让水均匀地流到实体经济,让zf、企业和个人都能雨露均沾。


但是以基建和投资为主要手段而不是消费去拉动经济,导致能贷到款的基本上还是最靠近基建项目的G企更近水楼台。


而最迫切缺钱的房地产企业银行不敢贷,其他行业的民营企业不愿向银行贷。导致经济体整体债务率是上去了,但是分配不均衡,钱并没有流到民营企业和居民那里。


被救助的对象在大雨滂沱之后还是没淋到一滴雨。


这也是当前救市最尴尬的点,民营经济的信心迟迟没得到重建。


而居民在本次加杠杆过程中,不但没有收益,反而出现资产负债表的实质性衰退。



社科院也说了,尽管从表面上看,居民杠杆率是维持不变的,并没有负增长,但是当整个经济体平均增速在10%左右时,居民的增速为0,我想这本身就已经是衰退了。有些话碍于场合,可以不明说,但是大家心里一定要有个数。


居民负债之所以不涨,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房贷。


中国的居民跟美国居民资产负债表最大一点不同就是我们7成以上都是房贷。


在今年房地产市场几近腰斩的情况下,居民房贷占比保持不变,说明确实居民买房的实力已经被基本榨干,很难再掏得出钱来再负担一次“涨价去库存”了。这种两难自解的骚操作也只能用那么一次。


除了房贷以外居民还有别的机会可以接到上面加杠杆洒下的水,那就是消费,但是看起来居民也根本没有在消费上加杠杆。反而储蓄率再创新高,大家更热衷于存钱了。


为什么不消费,是因为不想吗?


其实如果想要刺激消费,办法还是有的,现成的方法就有的是,但是我们这里就不说了。


社科院领导自己也说了,救援的方向不在这里,主力在投资那边。他们考虑的是万一钱分散投出去,居民还是不愿消费怎么办?因此这方面压根也就没有抱太大希望。


目前对居民方面贷款的支持,目的就是让大多数居民和民营消费能保持不要“破产”,挺到来年破冰之时,所发的贷款能维持交房租水电、发发人员工资基本上就可以了。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第四个结论,居民资产负债表已经在实质性萎缩,具体表现在居民整体资产规模在缩小,并且不愿意借钱了。


对我们老百姓来讲,这有什么启示呢?


就是短期来看,负债也可以说是几乎集中在zf相关的领域。这是短期的机会。


而居民整体的资产负债表在萎缩,我们每个人在大环境下也不能独善其身。这是长期的机会。


从前居民负债增加,但大多增加的是房贷,其实是意味着居民整体资产在扩张,因为说明你换了大房子,同时房价在升。


但是未来你要意识到,这种正反馈要开始反转了。


同时,如果要抑制住居民杠杆率的收缩趋势,在中长期的未来,上面一定会想办法去增加居民加杠杆的发力点,无可例外一定是消费。


这就给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增长提供了机会,有心人自会去把握。


仅从今年来说,我们的四个结论,


1、今年加杠杆的空间在10%左右不变。

2、下半年所剩余量不多。

3、Zf是加杠杆的绝对大头。

4、居民资产负债表在塌缩。


基本上就串起来今年在经济金融资本市场所有的大事件。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小家,都要在这样的时代大潮中闪转腾挪,拾掇出自己的一小片浪花。


至于翻出多大的浪,很大程度上就不是我们自己所额能够决定的了。


什么叫时代的局限性,这就叫时代的局限性。


更文不易,求求各位看官点个“在看”分享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如果打赏几个就更好啦~鹅少在这里谢谢大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国那些属于原创的东西,可以补充。。。赚麻了!乐高上半年净利58亿,本土积木和乐高究竟差在哪?资产负债表衰退。。谷爱凌破圈跃入美国顶流社会!未来20年,华人孩子突破圈层的机会在哪里?和 Conflux 张元杰聊聊,在中国做 Web3 的机会在哪里?【美国留学】秋季返校!这18件事退!退!退!挥别高增长时代,企业的机会在哪里?预防资产负债表衰退"妖魔鬼怪”,退!退!退!▶美国正在衰落,中国试图超越?英媒:中国人误判了美国实力!房子是不是风险资产!做好风险资产价值重构的准备!什么意思?投资机会在哪?如何看估值?市场如何演绎?基金业大咖展望下半年A股!来看详情…公募三季报批量出炉!投资机会在哪里?后市怎么看?中欧基金最新观点来了2022,下一代新消费机会在哪里?| 李丰专栏地产板块的机会在哪?密恐“红色预警”!退!退!退!李稻葵:未来5年,机会在哪里?Cocos创始人王哲:一家引擎公司眼中的游戏出海,机会在哪?加拿大连环杀手终于被捕!兄弟捅死10人后互砍?居民吓得不敢睡觉重磅 ◇ 加拿大人净资产单季蒸发万亿!收入负债比达181%!技术性衰退来了?争夺下一个千亿美元市场:风口之下,脑机接口真正的投资机会在哪?有的发40个月年终奖,有的两度破产负债几十亿美元,都是行业巨头,差别为何这么大?美联储加息释放什么信号?房地产市场机会在哪里?科技爱好者周刊(第220期):人工智能的机会在哪里现世姻缘 (十八)大量建筑公司倒闭,连这家巨头也要大裁员!澳洲居民个人支出锐减!专家:澳洲经济不会进入衰退!测试智能化的机会在哪里?| ArchSummitWFH – 2体育游戏化、游戏体育化,打造全球爆款体育游戏的机会在哪?阿尔法机会有很多!私募大佬展望下半年A股,机会远大于风险?新能源是时代趋势Doors open查看这份清单!高温你退!退!退!【财富大餐】 海外衰退交易,A股的危与机在字的根源未来缺水世界:千亿美元风险与机会|巴伦封面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