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Neuron | 苑克鑫/洪波团队揭示觉醒控制的重要丘脑节点

Neuron | 苑克鑫/洪波团队揭示觉醒控制的重要丘脑节点

公众号新闻


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是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其成功实现依赖于动物对自身需求和外部环境的恰当响应。在这一过程中,一般性的大脑觉醒状态,即清醒,被认为是所有动机性行为表达的基础;而与特定动机相关的特异性觉醒状态的出现,则决定了将会被表达的行为的具体类型。如果大脑觉醒状态的调控机制发生了长期性的失调,动物的身体机能乃至生命安全都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2023年8月8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苑克鑫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洪波课题组合作在《神经元》(Neuron)发表了题为“负责一般性和防御性觉醒控制的通用丘脑枢纽”(A common thalamic hub for general and defensive arousal control)的研究论文,发现听觉丘脑的内侧部是一般性觉醒神经网络和防御性觉醒神经网络共享的重要丘脑节点。


丘脑坐落于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大脑的中央,与广泛的大脑皮层和皮层下脑区相互投射,因此被认为是大脑中负责信息上传、下达的中枢脑区,在很多大脑功能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包括听、视、体感在内的感觉系统中,来自外周的感觉信息必须经过特定的丘脑亚区才能进入皮层被进一步处理。在中枢听觉系统中,听觉丘脑的内侧部(the medial sector of the auditory thalamus, ATm)是听觉丘脑中的多模态联合(polymodal association)区,与初级听觉丘脑区-内侧膝状体腹侧部(the ventral division of the medial geniculate body, MGBv)和非初级听觉丘脑区-内侧膝状体背侧部(the dorsal division of the medial geniculate body, MGBd)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听觉丘脑(图1)。

图1.听觉丘脑冠切示意图


苑克鑫课题组于2019年发表的、已被Science、Nature Neuroscience等权威、专业期刊所发表的文章多次引用的连接组学工作(Cai D. et al., Cerebral Cortex 2019)中显示,与MGBd相比,ATm除了同样具有接收多模态感觉输入的潜力外,还与多个已知在内在状态(如觉醒、情绪、决策)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脑区(如下丘脑、杏仁核、未定带和基底节等)以及被认为是皮层枢纽之一的颞叶联合皮层区(temporal association cortex, TeA)有很强的相互投射。ATm的这种全脑联结模式提示其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丘脑节点,在内在状态的维持以及多模态感觉刺激诱发的内在状态切换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这一推测,苑克鑫课题组研究人员针对ATm的生理学特性和功能展开了研究,并与MGB,尤其是MGBv,进行了系统性比较。


课题组研究人员首先结合转基因小鼠、病毒工具、脑电/肌电记录、以及光纤记录等手段,对ATm和MGBv中的神经元群体在小鼠分别处于清醒、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期时的活动进行了刻画,发现只有ATm中的神经元活动与皮层激活是显著相关的,并且其活动水平的升高总是提前于睡眠-清醒转换的时间点出现。这些现象提示ATm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对于睡眠-清醒转换的发生以及清醒(wakefulness or general arousal)状态的维持是重要的。当研究人员使用化学遗传学的方法降低了ATm神经元的活动水平后,小鼠果然表现出了在本应活跃的dark cycle中的慢波睡眠显著增加,清醒显著减少(图2),证实了研究人员的推测。当使用光遗传学方法激活ATm神经元时,即使激光强度非常低,睡眠中的小鼠也会被立刻唤醒。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即使用高强度激光照射MGBv神经元,也观察不到唤醒效应。研究人员进而发现从ATm到TeA的投射通路对于清醒状态的维持是有显著贡献的。

图2. ATm神经元活动对清醒状态的维持有显著贡献


在证实了ATm在清醒状态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后,课题组研究人员结合以上提及的技术手段、脑深部双光子记录以及声音、蓝光刺激,发现只有ATm神经元群体对感觉刺激的响应状态是与感觉刺激诱发的睡眠-清醒转换显著相关的。相反的,感觉刺激诱发的MGBv神经元群体的活动状态则与小鼠的觉醒状态没有显著相关性。当研究人员对ATm神经元进行光遗传学抑制时,声音和蓝光刺激诱发的大脑觉醒概率都被显著降低了(图3),并且分别从ATm到TeA,下丘脑和尾部纹状体的投射通路都做出了贡献。

图3. ATm神经元活动对感觉刺激诱发的大脑觉醒有显著贡献


由于与ATm之间存在双向联结的多个皮层下脑区都与情绪及相关动机行为的调节密切相关,那么ATm所介导的剧烈觉醒水平升高是否与某种特定情绪状态的出现是偶联在一起的呢?为解决这一疑问,课题组研究人员在多种经典行为范式下对ATm神经元进行了光遗传学激活,发现光激活导致了显著的瞳孔放大,焦虑水平提高以及躲避行为的出现(图4)。这提示高水平ATm神经元群体活动会诱发与防御性情绪状态偶联的觉醒,即防御性觉醒(defensive arousal),水平的升高。

图4. 高水平ATm神经元活动同时提升觉醒水平和防御性情绪水平


特定动物行为的表达是建立在一般性觉醒和特异性觉醒状态基础之上的。那么由ATm神经元所介导的一般性和防御性觉醒对于小鼠本能防御性行为的表达是否具有重要意义呢?课题组研究人员使用破伤风毒素选择性地阻断了接收听觉中脑输入的ATm神经元的神经递质释放,发现不但使由声音刺激诱发的回窝行为完全消失了,也使由模拟空中猛禽的黑斑刺激诱发的逃跑-冰冻行为完全消失了(图5)。有趣的是,直接光激活ATm神经元本身并不会使小鼠表达回窝和逃跑-冰冻行为,并且光激活ATm神经元所产生的持续性效应足以使小鼠重新对其已经适应了的感觉刺激表达防御性行为。这些实验结果一方面展示了由ATm神经元活动介导的防御性觉醒对于感觉刺激诱发的本能防御性行为的表达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确认了ATm神经元的多模态特性。

图5. 感觉刺激诱发的ATm神经元活动对于防御性行为的成功表达必不可少


综上,该项研究发现听觉丘脑的联合区ATm在不同的活动水平下贡献于对不同类型的觉醒的调节,进而贡献于对动物来说至关重要的睡眠-觉醒调控和本能防御性行为的表达。理论上,ATm能够与在一般性觉醒的维持中同样扮演重要角色的、且促进觅食或奖赏相关觉醒的脑区一起协调工作,一方面为所有动机性行为的表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当蕴含不同生物学意义的环境线索出现时,促使动物做出恰当的行为决策。另外,该项研究中的发现有潜力揭示在特定神经精神性疾病中睡眠障碍经常与感觉敏感性异常并发这一现象背后的神经机制。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23.07.007



会议推荐


会议详情














会议名称丨2023(首届)国际脑机接口与生命健康创新论坛
会议主题丨探索大脑 · 链接未来
大会时间丨2023年10月14-15日
大会地点丨中国·上海
大会规模丨800人
主办单位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生物谷、梅斯医学、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上海黄浦健贤医疗行业创新研究院
指导单位丨脑机接口产业联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神经科学学会、上海市经信委……
支持单位丨g·tec、Frontiers、臻泰智能……

扫码即可报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Cell | 破解百余年来遗留的生物学问题,中国科学院李红菊团队揭示植物受精失败后,如何“自救”以确保繁衍ESC 中国之声丨唐都心内李妍教授团队揭示心肌脂滴生成及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自学成才的女儿Science | 何跃辉团队揭示核定位的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调控组蛋白去甲基化的分子机制Nat. Commun. | 夏宁邵团队揭示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诱导的呼吸道广谱免疫机制Nature Cancer | 陈俊团队揭示GBM新靶点:巨噬细胞免疫检查点Siglec-9Adv Sci丨赖颖团队揭示生物膜间距在新冠病毒感染过程中的重要调控作用Nature | 上海药物所徐华强/赵丽华团队揭示B类GPCRs新型小分子药物靶点的偏向性激活机制Cell | 吝易、杨雪瑞团队揭示相分离调控节律性蛋白翻译的分子机制罗杰波团队新作:后ChatGPT 时代公众对于AI技术的兴奋与担忧CMGH | 厦门大学李勤喜团队揭示ZEB1通过增强丝氨酸从头合成途径促进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机理Nature | 薛愿超团队揭示基因组重复序列Alu调控转录新机制Cell Reports | 上科大联合上交大团队揭示输卵管妊娠破裂病理特点及分子机制nǚ hóng?nǚ gōngNature | 杨海涛/何大一团队揭示新冠病毒耐药的分子机制NAT ECOL EVOL | 李明锟/曹云龙合作团队揭示免疫逃逸和ACE2结合亲和力驱动新冠病毒进化病毒全球Neuron | 压力过大,记得“吃糖”:胡海岚团队揭示天然抗抑郁新机制Nature | 耶鲁医学院团队揭示PLSCR1是对抗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细胞防御因子女性为何更易抑郁?重庆医科大学谢鹏/郑鹏团队揭示抑郁发生新机制Cell Reports | 季雄团队揭示亚细胞定位对RNA聚合酶III命运调控的决定性作用杂感PNAS | 中国科学院王艳丽团队揭示一种噬菌体抵抗宿主防御的机制Cell Death Discovery | 王树森/郑荣秀/梁瑞团队揭示抑制FKBP5提高β细胞功能新机制Nature Cell Biology | 张军杰团队揭示天然免疫关键蛋白STING调控糖酵解的新功能Cancer Research | 中山大学彭穗教授团队揭示肝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调控机制Nature | 清华大学张永辉团队揭示 γδT 细胞免疫识别奥秘Cell Reports | 上海交大林文慧团队揭示RLI2通过促进翻译装置的组装调控雌配子体和胚胎发育的新机制STTT | 复旦大学团队揭示猴痘病毒毒力及传播特征发生变异的内在动因《细胞》:李家堂团队揭示蛇类的起源与演化机制ICLR 2023|节省95%训练开销,清华黄隆波团队提出强化学习专用稀疏训练框架忆秦娥:东篱偏隅,种植花卉STTT | 四川大学苏昭铭团队揭示呼吸道合胞病毒核衣壳样组装体的冷冻电镜结构无序的蛋白更高效,MIT团队揭示光合作用中光能高效传导机制千秋岁 爱琴海词四首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