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 | 姚湧 小学森 庐州月
责编 | 既来知
炎炎夏日,喝上一杯冰镇饮料会使人困意全无,精神焕发。含糖饮品在我们身边相当普遍:咖啡、果汁、奶茶、运动饮料等,而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是大家关心的话题。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Xuehong Zhang团队于8月8日在JAMA杂志发表论文称,女性饮用含糖饮料或可增加肝癌发病以及慢性肝脏疾病的死亡风险。该团队共对98786名50~79岁的美国妇女进行了长达20.9年的健康随访,并通过问卷获得志愿者含糖饮品的食用频率。结果显示,与从不喝含糖饮料或每月饮用量少于3杯(每杯约355mL)的参与者相比,每天摄入1杯或更多含糖饮料的女性,肝癌的患病风险提升85%,慢性肝脏疾病的死亡风险提升68%。但是,人工甜味剂饮料摄入量与研究群体肝癌发病率和慢性肝脏疾病死亡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文章链接: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807987
太空旅行是很多人的梦想,当然也需要强壮的体格以及多个系统的代谢适应。最近,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细胞和分子医学系Guy Trudel团队研究发现,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了六个月任务后41天,宇航员的腰椎骨髓脂肪(bone marrow adipose,BMA)显著降低。共有14名宇航员参与了该项研究。科研人员通过光谱分析发现,宇航员从空间站返回后骨髓脂肪储备减少。这种BMA降低与红细胞生成增强、系统和局部腰椎骨合成代谢有关,说明BMA是太空飞行后人体提高骨髓代谢的优先能量源。女性宇航员在飞行后期的BMA会上调,从而抵消了前期的BMA降低,而年轻宇航员的BMA调节幅度更大。据了解,BMA的改变与骨质疏松症、贫血、葡萄糖不耐受和癌症等疾病发生有关。相关研究于8月9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0572-8
空气污染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是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促发危险因子。近日,伊朗德黑兰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群体科学研究所Farshad Farzadfar团队运用全球疾病负担2019年数据分析了1990年至2019年PM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趋势。结果显示,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生命损失年(YLLs)、残疾生活年(YLD)等指标的PM年龄标准化率都呈下降趋势,死亡人数下降幅度最高,为36.7%。但是,全球全年龄段的DALY增加了31%,2019年达到890万,其中YLLs贡献最大(820万)。与女性相比,男性的YLD较低,但男性的死亡人数、DALY和YLLs较高。环境PM的DALYs年龄标准化率增加了8.1%;然而,固体燃料造成的家庭空气污染减少了65.4%。该研究提示,PM对人体心血管健康造成的负担仍然较重。相关研究结果于8月9日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161/JAHA.123.029375多数历史遗物被深埋于地下,使得一些蛋白质能够得以良好的保存。考古挖掘为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提供了直接工具。其中,从骨骼组织中回收功能蛋白可以揭示与该遗骸生前所处时期相关的分子记忆。近日,英国诺丁汉大学医学院生物系Rob Layfield团队对取自三具表现出不同骨骼病理特征的13至15世纪的人体遗骸的牙齿样本进行了完整的抗体分子亲和纯化。研究显示,纯化的抗体完整地保留了二硫键,并可进行蛋白质一级序列分析。免疫学分析数据显示,这些抗体与现在的EBV(Epstein-Barr病毒,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抗原具有明显的免疫反应性。该研究提示,考古所得抗体能广泛地保留与人类健康和免疫历史相关的分子记忆,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宿主免疫因子和古代微生物之间的长期互作。►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3.107575
在美国,大约有1800万人生活在距离油气开发设施(OGD)不到1英里的区域。厂区设备运行产生的空气污染和噪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哪些影响呢?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Jill E. Johnston团队对居住在距OGD不足1公里区域的623名南加州洛杉矶县居民的血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距离OGD位点每增加100米,居民的舒张压(低压)平均降低0.73毫米汞柱。OGD位点距离对不吸烟者和BMI健康的参与者的舒张压影响更强。而OGD位点距离和收缩压(高压)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该研究加深了我们对钻井作业对居民健康和幸福感影响的理解,为制定相关的公共卫生干预促使提供了科学数据。相关结果于8月8日发表在《暴露科学与环境流行病学杂志》。►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370-023-00589-z
河流和海洋等水系统的塑料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对人类健康和水生生物生存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海洋塑料污染物可分为大塑料(>5mm)和微塑料(<5mm)两种。近日,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水系统和全球挑战Maryna
Strokal团队运用计算机建模分析了海洋大塑料和微塑料在全球一万多个河流流域的主要源头。根据模型估计,全球河流每年向海洋倾倒约50万吨塑料。由于污水排放,微塑料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近40%的河流流域中占主导地位。由于固体废弃物管理不善,全球约80%的人口生活在大塑料占主导地位的河流流域,这些流域包括非洲和亚洲的众多河流。同样因为污水排放量高和固体废物处理不善,有10%的河流流域对海洋中大塑料和微塑料(以质量计)污染贡献相当。相关结果于8月10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0501-9
制版丨吹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