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膨胀真是一种幻觉吗?
以光学为例,你可以将光描述为波(如惠更斯所做)或射线(如牛顿所做),在大多数实验情况下,这两种描述会得出相同的预测。 在量子物理学领域,量子算符作用于量子波函数,你可以选择用波函数描述粒子,使其演化,而量子算符保持不变;或者你可以保持粒子的波函数不变,而让量子算符进行演化。 或者,就像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经常出现的情况一样,想象两位分别拥有时钟的观察者:一位在地面上,一位在移动的火车上。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视角来等价地描述这一现象:让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火车上的观察者在运动中经历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效应;亦或是令火车处于“静止”状态,地面上的观察者经历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效应。
原子经历原子跃迁; 释放出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子; 该光子穿过膨胀的宇宙,在旅途中发生红移; 当观察者接收到它时,它的波长比观察者实验室中的相同原子跃迁的波长要长。
这个区域的引力扰动相比周围的区域会吸引更多的物质; 导致该区域的空间膨胀速度比宇宙平均膨胀速度要慢; 随着密度的增长,最终会越过阈值,引发引力束缚的条件; 这块区域开始引力收缩,并形成宇宙结构的一部分,如恒星团、星系,甚至更大的星系群。
基本粒子性质,例如质量、电荷、长度或寿命发生变化, 或者基本常数,例如光速、普朗克常数或引力常数发生变化。
电子的磁矩在2007年和2022年都经过极高精度的测量,它们之间的变化少于十万亿分之一(早期测量精度的极限),这表明了精细结构常数并未发生变化。 氢原子的自旋翻转跃迁导致了一个精确波长为21.10611405416厘米的射线,其不确定度仅为万亿分之1.4,并且自1951年首次观察以来没有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理学家对其进行了更精确地测量,这表明普朗克常数并未发生变化。 而厄缶实验(Eötvös experiment),用于测量惯性质量(不受引力常数影响)和重力质量(受影响)之间的等效性,截至2017年已经显示这两种“类型”的质量等效性非常显著,达到了一万亿分之一。
参考文献
本文受科普中国·星空计划项目扶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