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不看展 我已面目可憎 | 来点财经范儿
对,就是想用标题党吸引你进来看看我的对镜自省:
在这样一个讲究金钱、人人财商爆棚的时代,我对经济大环境和自己账户里的钱的重视,远超其它:比如我多少年没看过书了,多少年没看过美展,多少年没听过音乐会了……
说什么好呢?已面目可憎却浑然不觉。是时候来点精神生活以慰籍被挤到墙角的灵魂了。是时候走进美术馆、音乐厅,给自己的灵魂喂饭了。
盛夏的上海,蝉声一片,在一个即将落雨的闷热午后,因工作之便,我邀请了几位艺术家,听她们聊年轻人热衷的看展话题。她们让我简单粗暴地更加相信量子物理学的理论:没有精神和看见的指引,物质就会坍缩。
看 展
看展是刚需
来自美凯龙艺术中心的发起人车宣桥说:看展,就好比人体的微量元素一样,微量,但和蛋白质一样,是刚需。人体没了微量元素,会得大病。看展这事并非可有可无。艺术需要天赋毋庸置疑,但艺术更需要“刻意练习”。这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一个非常知名的研究和观点:莫扎特 4 岁开始学钢琴,6 岁在欧洲进行巡演,他的才能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了大量刻苦训练,他父亲甚至放弃了宫廷乐师的工作,全力培养他。神经系统科学家也给出了类似的观点:如果你足够多地练习做一件事情,你的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元的用途,脑神经也会更合理地“布线”,以帮助完成任务。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如果从现在开始,让看展成为你生活的刚需,若干年后,你会收获一个满身“艺术细菌”的自己。“一万小时定律”也说,要成为某一领域的高手需要练习一万小时。如果真能看一万个展,或者看一万个小时的展,那肯定是一位非常有“艺术范儿”的人了。肉体吃饱需要金钱,灵魂吃饱需要艺术。去看展。
看展是刚需
看展可能遇到意中人
艺术家兼诗人安特瓦信说: 上海夏日炎炎,天气恶劣,适合看展!因为你有可能吹着空调并且包场。而且看展的时候要穿的很漂亮。要有仪式感地去看展,如果你穿的有仪式感,就会遇到同样穿戴有仪式感的人,在那个洗涤灵魂的空间中,你可能遇到志趣相投的人。顺便说,她使用语音导览看展的时候,发现竟然是由吴彦祖录制的。
策展人赵蔺的分享也很吸引人,她给重度艺术爱好者们开了一份观展清单:a.“威尼斯双年展”:此间,威尼斯的军械库和绿堡花园会有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艺术家展出作品,可以快速了解整个艺术世界最新动向;b.5年举办一次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小众但精致,非常值得看;c.离卡塞尔不远的明斯特小镇,每10年还会举办一次雕塑展,所有的雕塑作品都会被藏在明斯特的各个角落,你可以拿着地图像做“寻宝游戏”一样去观展;d. 比双年展更具亲和力的大地艺术节,如日本的“濑户内海艺术祭”以及“越后妻有艺术节”,中国的“南海艺术节”等,大地艺术节以当地的地面景观为基础,将艺术作品充分地融入自然景观中。这些展最大的特点是突破了美术馆狭小空间,把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展览,正所谓展外有展。
看展要从标题看起。比如,“毕加索1932”,当你看到这个展题时,就知道策展人对毕加索整个创作生涯,包括他的家庭有深入的了解。因为1932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中特殊的一年,他在这一年举办了个人回顾展,在世的艺术家做回顾展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他当时处在职业发展的瓶颈期。策展人把这一年当中发生在毕加索身上的很多事情都展现出来了,包括一幅法国摄影师拍摄的毕加索当时买的一幢豪宅照片也展出了。从标题你就可以判断出,策展人很懂行,这是个好展。
看展很重要一点是,你能了解到被大众忽视的艺术史上的重要事情。比如英国国立美术馆做过“莫奈与建筑”的展览。莫奈是位画家我们都知道,他专绘乡村的郊野和法国海岸线的景色,而他在建筑方面的造诣一直被大家忽略,但其实建筑元素是贯穿着莫奈一生的,策展人将莫奈被忽略的建筑类作品提炼出来展现给大众,恢复了艺术史上被忽视掉的那一部分事实。这很重要。
任天进:职业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商学院博士、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分校哈斯商学院博士后。他的雕塑与书法融合作品《太湖石·东风》,在2019年被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并被放在了前广场的正中,取代了此前放在这里的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创作的一只大白狗。奈良美智,那可是艺术界的大牛啊!任天进推荐了两个有趣的展,一个是湖北博物馆斥资亿元做的有关曾侯乙的大展,这个展每天人流量1.2万到1.4万次,从早晨九点一直到下午四点半,越王勾践剑小馆前一直排满了观众,成了网红展;另一个展是个小众展:奉贤博物馆的文字展,它把中国的文字从头梳理了一遍。在奉贤的这个博物馆里,他真的在现场看到了一群由老师带着四、五岁的孩子们,坐在作品前看展,孩子们能看懂么?但,他们需要看懂么?
因为:
没有看不懂的展,只有内心不够丰沛的人
有的展览看不懂,怎么办?任天进的观点是:看不懂就对了,不要把“看懂”作为首要目标。看展不是为了受教育,是为了提高艺术修养。艺术性和知识性是可以分开的,看展更多是一种感官的训练、审美的培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越有知识越“阻碍”艺术审美。你会更执着于你所了解的知识,而忽略了最直接的感受。比如我们在国外的博物馆美术馆经常能看到一群四五岁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坐在一幅幅名画前。这些话都说不清楚的小娃娃们能看懂这些作品吗?能了解画作的创作背景吗?能知道艺术家的生平吗?能分析出艺术家想表达什么吗?显然不能。他们可能只会因此喜欢上某种颜色,足矣。对那些你无感的作品,不用死磕。反过来看,如果你是一个内心充沛、拥有高感知力的人,你天生可以看懂这些展。看看在完全没有信息支撑的情况下,能不能与作品先做一些感知的链接,看展的方式没有高下之分,尽管走进艺术享受,就好。
这个观点在讨论现场受到赵蔺的反对,唇枪舌剑的细节可以在8月14日晚22:43分东方卫视播出的《一份来自艺术家的看展“指北”》中看到。
既然处在如此强调经济发展却不管灵魂温饱的时代中,我又无法免俗地想讲个用艺术发财的故事:梵高晚年无力支付圣雷米精神病院的费用,老院长每次去跟他要钱时,梵高就送他一张自己的画,那个院长拿回去以后就撕掉了,因为梵高生前太寂寂无名了,最后只被老院长家人留下来三张画没被撕掉,结果,正是这三张画,养了老院长家三代人……
今晚斗胆为大家呈上这份艺术家们的“观展指北”,对,是指北而非指南,因为观展本身没有标准路径,也没有条条框框,主打的就是一个:我愿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