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什么都想要的阿里,正在学会「聚焦」和「取舍」
二季度遭遇诸多外部挑战的阿里,交出了一份出乎预料的成绩单。
作者 | 赵维鹏
编辑 | 郑玄
没有阿里巴巴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阿里巴巴。
8 月 4 日晚,阿里巴巴发布 2023 财年 Q1 财报。财报显示,2022 年第二季度阿里实现营收 2055.6 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 2039.7 亿元,和去年同期的 2057.4 亿元几乎持平。经调整 EBITDA 利润率为 20%,高于市场预估的 17.4%。不含股权激励和摊销费用的利润(Non-GAAP EBITA)是 344 亿元,比市场预期的 287 亿元高出很多。
关键的营收、利润、利润率三大关键指标均好于预期,阿里巴巴在美股开盘后一度大涨 7%,但此后受大股东软银减持其 1/3 阿里股票仓位的消息影响,涨幅有所收窄。当日最终收涨 1.8%,目前总市值 2580 亿美元。
虽然说营收和利润都在下降,但在 4-6 月中国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的大环境下,能够不受太大冲击、保持韧性,已经实属不易。
阿里巴巴的领导人越来越喜欢强调大环境,张勇在电话会上表示:阿里现在的挑战,作为社会微观细胞,阿里走到今天是因为中国高速发展成就的,我们希望在未来阶段中国越来越好,发展越来越好,大环境是生存基础。
具体来看,作为占总营收比例近七成的核心板块,阿里「中国商业」的营收同比下降 2% 至 1419.4 亿元。「中国商业」部分由阿里商业平台业务和直营业务组成,具体业务板块包括淘宝、天猫、淘特、淘菜菜、盒马、天猫超市、高鑫零售、天猫国际、阿里健康、1688 等。
中国零售商业的客户管理收入(平台业务)同比下降了 10%,阿里财报解释为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反复,以及 4、5 月份大多时候供应链和物流中断所影响,导致淘宝和天猫的实物商品销售受到影响。
而中国商业部分中的直营业务营收为 647.14 亿元,同比增长了 8%,该增长主要来自于盒马和阿里健康增长的贡献。阿里直营业务的营收已经开始接近淘宝和天猫的营收,成为阿里中国商业的半壁江山。
此外还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第一,作为阿里巴巴的第二大收入来源,本季度云计算的营收增长速度继续放缓,为 10%,去年同期的增速为 29%。第二,阿里吞金兽本地生活业务的亏损率明显好转,从 47% 收窄至 29%;第三,国际商业板块是下滑最严重的,经调整利润减少 52%。
在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上,张勇也回应了阿里降本增效的底层逻辑、竞争对手的冲击、以及未来增长的策略等问题。
01
「无序扩张」告一段落,
工作重心转移
超预期的利润和营收背后是,阿里过去几个季度实施降本增效策略开始取得成效,包括半年减少一万多名员工,投资团队大幅缩减,对外扩张停滞,以及负增长的销售费用。
今年有 6000 名左右应届生会加入阿里巴巴。截至 6 月 30 日,阿里巴巴员工总数为 245700 人,整个上半年有 13616 名薪资更高的老员工离开了阿里巴巴。
另外,此前媒体报道,阿里巴巴调整战略投资部门,将投资团队从 110 人缩减至约 70 人。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往年在股权投资领域出手频繁的阿里,今年上半年仅出手 11 次,涉及总金额 10.64 亿元。
据 IT 桔子统计,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小米、字节、哔哩哔哩和美团,今年二季度投资数量同比、环比减少约六成,上半年投资数量同比减半。在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巨头都收缩了向外扩张的触手。
张勇表示,成本优化不是财务视角的工作,是源自阿里对环境的判断和战略趋势。阿里目前已经有 10 亿活跃消费者,「我们今后工作重点从绝对的用户数规模增加,转移到能够服务好现有用户,做好他们分层分类的运营。」
根据张勇的说法,淘宝、天猫、淘菜菜、盒马、1688 等已经构成了阿里服务不同用户的消费矩阵,可以分类满足用户需求。
「底层逻辑是,消费者心智是阿里最宝贵的财富,意味着不需要花钱用户就会回来。尤其在整体消费意愿弱的时候,消费者会不会自己回来,是不是「自来水」,是不是带着消费意愿的访问和浏览。即使在这个季度比较困难的时间,我们网上用户的 DAU(日活)和 PageView(访问量)还是相对稳定的。」
除了服务全国用户的上述平台,阿里降本增效的另一个对象,是对本地服务业务。张勇解释为,他们有了更聚焦的城市策略、地区策略:像淘菜菜、盒马、饿了么这种「局域网」业务,核心是获得局域网内的规模经济效益,通过规模经济降成本。
张勇认为,看全部市场的总量没有意义,看特定城市有没有达成规模经济,才能形成立体的视角。「在这个战略指导下,进行城市选择,资源配置,我们在该投入的地方还是会坚定投入,需要加强的部分还是会继续加强。」
在过去一个财年内,阿里的全球活跃消费者达到 13.1 亿,国内为 10 亿,1.24 亿中国消费者在淘宝天猫年度消费额超过了一万元人民币,平均每月花费 830 元。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扩大用户规模对于阿里来说都是困难重重,在经济环境、地缘政治的影响都不太明朗的情况下,阿里的重心已经从烧钱换增长,转变为服务好现有的客户,让他们在平台花更多钱,进一步落实「降本增效」的目标。
02
到新能源领域寻找机会,
不惧短视频的冲击
此前,阿里发布了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表示在财年初进一步明确了三大战略: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
这些不难理解,消费是阿里的基本盘,全球化是阿里将自己在国内成功的模式复制到全球,云计算是阿里努力了十多年打造的第二增长曲线。张勇在电话会上表示,对于走向海外市场,有些是可以通过中国经验的积累和输出,有些是基于海外出现的新的机会,站在消费和云的角度捕捉这个机会。
过去一个财年,是阿里云创立 13 年来的首次全年盈利。然而,作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云服务厂商,阿里云的增速越来越慢,甚至已经慢于亚马逊的 AWS,两者差距越来越大。根据本季财报,2022 年的第二季度,阿里云营收为 176.85 亿元,同比增长 10%。而 AWS 的增速超 30%。
阿里财报解释为,中国互联网客户、在线教育客户、以及一些头部互联网客户不再使用其海外服务,影响了他们本季度的业绩。阿里云业务的增长反映了非互联网行业的增长,主要是由金融服务、公共服务、电讯行业所带动。
对于云业务的增速疲软,张勇表示,这要看宏观大局加以理解。「前几年云业务快速增长的背景,互联网本身是数字化公司需要大数据分析,需要很多算力,这个给了我们机会把技术变成业务。下一个增长点是产业数字化,每个公司都会变成数字化公司,云业务中非互联网公司占比不断提升,这个季度同比增加 5%。」
他表示,云的机会不是周期性的机会而是结构性的机会。「云的增长离不开经济的增长,所以我们要抓住朝阳行业、有未来的行业,抓住跑赢大盘产业的机会。新能源是巨大的产业机会,我们首先从云计算角度考虑机会,这样的朝阳行业发展站在更高起点之上。新能源围绕云计算去寻找和产业共成长的机会。」
在过去几年,用户消费习惯出现变化,越来越多的用户将时间沉淀在短视频上。对于短视频电商对阿里的冲击,张勇回应,「我们讨论的不是短视频和电商之间的问题而是娱乐和电商问题,阿里巴巴最宝贵的财富是用户的 mind share,用户消费得来我们这里。很多时候消费就是娱乐的一部分,阿里专注于做好娱乐中消费这个子品类,我们认为这个品类足够大,所以我们专注于这个品类。」
他认为,短视频是一种产品表现方式,电商是一个产业,平台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它要服务于用户的什么需求,什么是主食什么是甜点,这是最核心的定位问题。
比如,目前在阿里手机淘宝平台上,超过一半商品是用短视频来表达的,而 5 年前主要是图片和文字。「从最早的无线化、个性化、直播到短视频,我相信短视频不是最后一个技术。」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极客一问
你如何看待阿里二季度交出的成绩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