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推荐 |他凭什么做到日本绘本界的“顶级流量担当”?
m
在日本绘本界,有这样一位作家,30岁才出版了自己第一部插画书,40岁凭借一本《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出道,随后每出新作必迅速霸占畅销榜单。
在由12万日本小读者评选的“我喜爱的童书”总决选榜单中,他一人占据了TOP10作品中的4部;2013年至今,曾7次获得日本最具影响力专业绘本奖——“MOE绘本书店大奖”冠军。
他就是当下日本绘本界的“顶级流量担当”—吉竹伸介。
点击可浏览大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下这位作者和他充满了非凡洞察力的绘本。
本篇目录
一、吉竹简介
(1)幼时内向不自信,40岁大器晚成
二、吉竹绘本的秘密
(1)慢吞吞、异想天开的主人公
(2)令人惊喜的“平常”故事
三、代表作解读
(1)出道作品-《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
(2)苹果姊妹篇—《做个机器人假装是我》
(3)蕴藏哲学秘密作品—《好无聊啊好无聊》
内向不自信的少年
大器晚成的绘本作家
吉竹伸介,1973年生于日本神奈川。他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长他两岁的姐姐是个非常有主见、个性很强的人,所以他从小就知道,与其唱反调,还不如乖乖听从姐姐的话比较轻松。
胆怯害羞的性格,不爱说话,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小时候的经历为吉竹伸介日后独特的创作风格埋下了伏笔。
后来,因为想当一名制作电影道具或玩偶的手工艺人,吉竹伸介考进筑波大学艺术研究科的综合造型专业。
毕业后,吉竹伸介就职于一家游戏公司,为了缓解压力,他常在工作间隙画插画,但多是发牢骚和吐槽上司。
上班摸鱼自然不能光明正大,所以他画的画都特别小,方便随时用手遮住,直到现在他都画不了正常大小的画,我们看到的绘本上的图,全是放大后的样子。
终于,到了30岁,他才自费出版了第一本真正的插画集《今天也要好好过》。
直到40岁,在成为两个孩子的爸爸后,吉竹伸介才出了第一本绘本《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随即就获得第6届“MOE 日本绘本书店大奖”第一名、12万小学生评选的“我喜欢的童书”总决选的第三名、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美术奖。
由此,吉竹伸介成为日本绘本界备受瞩目的作家。此后,他又陆续出版了《好无聊啊好无聊》《做个机器人假装是我》《后来呢后来怎么了》《脱不下来啦》《揉一揉啊捏一捏》等绘本,作品长期盘踞各大书店的C位,总销量超过100万册。
对成长充满敬畏和包容
真正站在孩子视角创作
吉竹伸介绘本的主人公大多是不够完美的小孩,看起来有些呆萌,做事慢吞吞,喜欢胡思乱想,爱问奇怪的问题,似乎没有什么目标和理想,更愿意遵从内心做自己。
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小时候非常怕生,很内向,所以我明白这类孩子的想法。他们因为自己的弱点而自卑,总是不动声色地生活着。‘要是有这样一本书该多好啊,我可以自己一个人乐呵呵地读’,于是我就创作了这样的书,我希望他们能喜欢我的绘本。”
与其他绘本对勇敢,开朗的引导方向完全不同,吉竹伸介的绘本从未尝试去引导或者改变什么,只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讲述故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面对和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呈现孩子们最真实最自然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是最宝贵的部分。
同时,吉竹伸介总是擅长从我们注意不到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儿(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事)中寻找创作灵感和故事的冲突爆发点。
但不论多平淡的风景,在他的书中也会绽放光芒,我们在他构造的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世界中,与孩子们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想法相遇,感受惊喜。
“每一本童书的背后都是一种童年观”,从吉竹伸介的作品中,我最深切的感受到他对成长这件事的敬畏和包容。
经典绘本推荐
《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
《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是吉竹伸介进军绘本圈的首部作品,也是一本很“吉竹伸介”的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吉竹非常擅长“提问”,事实上孩子就是用提问的方式认识这个世界的。这本书就是以一个问题开始:
有一天男孩放学回家看到桌上放着一个苹果,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这是苹果吗?”
由这个疑问开始,男孩的想象开始起飞:
也许我没看到的那一面是橘子...
也许不管削多少层里面都是皮...
也许里面充满了各种零部件...
也许它想尝试各种发型和帽子...
也许把它种进土里,每天浇水,三个月后吃掉果肉,能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房子,在苹果表面上还会发现苹果星人...
苹果可能也有感情,会伤心会懊恼...
苹果可能还有很多兄弟姐妹...
也许它在来我家之前去过很多地方,碰到过很多事情...
也许其他所有人都是苹果...
最终,男孩决定拿起来这个苹果,这也许是个好吃的苹果。
这本绘本除了让我们为孩子的想象力惊叹之外,更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我们眼前看到的,就一定是它的全部吗?常识与经验是否限制了我们的思考?
绘本中对于苹果的思考,启发我们对于也许很平常的事物,是否能保持开放性的思考?随着科技的更新,一些认知不断的被推翻,而孩子的胡思乱想和每一次看似无厘头的质疑,都是他探索和理解世界的路径,是我们应该珍惜的特质。
读完这本绘本之后,我和孩子就玩起了游戏,看到一个东西时,说说它可能是什么。在玩游戏中我用了书中激发想象力的方法,比如分析想象,对比想象等。
这种想象是跳跃式的,是天马行空式的,是任何形式的,因为可能在任何一个不经意间的联结,都可能摩擦出改变未来的伟大火花。
就像童书大师莫里斯曾经说过的:
孩子们有着小小的身躯,大人常常会认为这个小小的身躯中所蕴含的想法和情感也都是有限的。但那是误解,对于孩子来说局限他们的只有小小的身体。
《做一个机器人假装是我》
因为有无数的暑假作业,所以恨不得能分个身出来,这是每个孩子的愿望。故事中的男孩就买了这样一个机器人,期盼代替自己生活写作业。
为了不露馅,男孩不得不教给机器人跟自己相关的所有的事情:
我的身体资料...
我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
我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追溯上去,我好像和很多人都有关系...
机器人想要更像男孩一点,于是问“那你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呢?”
于是男孩又开始想到自己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眼中的形象...大概就是“相当受欢迎的人吧!”
机器人终于了解我了,可是刚进家门就穿帮了。
这是一本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意识的绘本。如果有人问我,你是谁?恐怕我不会从这么多的维度介绍我自己。跟着绘本中自我剖析的方法慢慢走,孩子甚至是大人都能找到自我肯定的价值感。
而书中那句“现在的我包含了以前所有的我...”更是引发了我对自己的审视,我与曾经的我自己对比,改变了哪些,哪些无法改变?
处在生物层面,有强大复杂生物学机制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焦虑和抑郁是比较难改变的,而因为错误认知造成的恐惧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只有把精力投入到能够改变的行为和心理上,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就如同绘本中讲到的,我们每个人就像一棵树,树的种类是天生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有能力去培育它。
我们需要去发掘自己的天赋才能,看到自己的优点,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看到可以改进的地方,去攻克这些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幸福。
不管是优势还是劣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爱自己,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绘本的结尾,机器人刚进家门代替男孩子就被妈妈识破了,因为在父母心中,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孩子。就如同我们对孩子的爱,也是无法替代的。
作为《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的姊妹篇,这本书代表着吉竹伸介的另一种风格:擅长用脑洞和幽默做引子,很轻松的去讨论一些很正经,甚至有点严肃的话题,虽然看后哈哈一笑,但是更多的是感动,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反思。
《好无聊啊好无聊》
每个人都有无聊的时候,我们常常很害怕无聊,想要逃避无聊。
这时,不妨试着像《好无聊啊好无聊》里的小男孩一样,对“无聊”进行一番哲学思辨式的思考。
什么是无聊....
为什么会无聊...
西瓜虫会无聊吗?盘子里剩下的胡萝卜会无聊吗...
300个无聊的人聚在一起,会不会变成300倍的无聊...
一个人几岁的时候最无聊?大人无聊时都会干什么.....
“无聊”这个词最早是谁发明的?那个人应该也会无聊吧.....
最后发现:一直想无聊的事情,好像还挺有意思的啊....
读完这个绘本,我们会懂得,无聊是生活中的常态,面对无聊,我们可以试着接纳它,和它和平共处。
绘本中的内容其实解释了无聊的原因是多样的:
比如,一直不变就会很无聊吧,那么我一点点挪屁股,应该挺有意思吧...
重复性导致了无聊,当一直不断的重复一件事,即使这件事刚开始多么有趣,也会觉得无聊。
比如世界第一无聊的游乐场...
任务难度的高低决定了是否无聊,在给孩子设定任务时,最佳的难度是孩子需要稍微努力才能完成的难度;过于简单的任务,让孩子没有获得成功的自豪感。
比如一堆稻草给人和一只羊的感觉....
无关性也是决定无聊与否的因素,稻草在羊眼里是美味的食物;在人的眼里就是一堆草,是无聊的。两个同行人开的玩笑,对于外行人来说,可能毫无幽默可言。所以我们在陪孩子玩的时候,尽量要和孩子在同一个频率才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如果在现实中,孩子经常把无聊挂在嘴边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原因进行分析,看看孩子无聊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但无聊并非是一件坏事。曼恩博士在《无聊的意义》中提到:无聊的人比不无聊的人更有创造力。无聊的时候,大脑会神游到其它地方寻找刺激,这样能更好的激发创造力,一旦开始做白日梦,就会进入潜意识阶段,让大脑产生更多的联结,产生神奇的创意想法。
绘本的结尾以爸爸的口吻说正是因为无聊的事,所以在做有意思的事才会更加的开心。其实我们心理状态本身就是波动性的,有趣与无聊是动态变化的,例如学习是很辛苦的,但是学习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只要意识到这种动态的转化规律并加以利用,就可以让孩子走上真正的“快乐教育”。
结尾
好的绘本,不仅让孩子们爱不释手,于大人也是一种治愈。
对于我,读了吉竹伸介的绘本后,开始学着像孩子一样感受、思考和理解,用孩子的眼光打量世界 。
不只是想象和幽默,温暖人心的力量和哲学思考才是吉竹伸介的绘本最强大的地方。在吉竹伸介创造的小宇宙中,包含了哲学意识和终极关怀。这种关怀的内核照顾到了孩子、父母,直到祖辈。
吉竹伸介的作品为什么如此令人着迷?
大概是因为他总能举重若轻地去呈现一个非常细微的东西,但这背后又潜藏了无穷生命力的儿童心灵,他的绘本不是告诉我们人生道理,但这正是他最高明之处,‘无用是心灵的最高级之用’。
希望全世界的大人,都有一个能理解他们的小孩;全世界的小孩,都有一个真正懂他们的大人。
如果想详细了解文中提到的三本绘本,可以在本公众号对话框中发送“日系绘本”,领取绘本领读视频呦!
【本篇作者】小文
【校稿】培培班主任
加入Preplingo海外家长群
① 海外家长共读群
② 海外学中文资料群
③ 海外学中文活动群
申请入群请在本公众号发送”1“
往期文章回顾
宝妈亲测中文分级阅读(下篇):试试“横着刷”
宝妈亲测中文分级阅读(上篇):那些网红款怎么选?
“世界薪资第一的女性CEO”苏妈分享三条成功箴言
第22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这件事情平息后,我开始深思道歉究竟有多难
往期活动回顾视频
http://preplingo.eventbrite.com
↑欢迎和我们一起探讨教育话题↑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活动页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