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实现L4量产成本3000美元,他凭什么?
2022年6月23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获表决通过。作为我国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该条例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登记、上路行驶等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
当前,自动驾驶正处于产业化落地和商业模式验证的关键阶段,《管理条例》的颁布无疑为产业链上下游打了一剂强心针。
“预计到2025年,搭载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的车辆将会开始量产,并实现规模化上路。”
作为元戎启行的CEO,周光丝毫没有企业高管的架子,但提及高级自动驾驶相关话题,这位“理工男”的话语中又多了几分激昂。
显然,这家专注于研发和应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科技公司,过去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赋予了他足够的底气。
自2019年2月成立以来,元戎启行已在深圳、武汉、杭州等城市的核心城区进行了大量道路测试和试运营,运营车辆超过150辆,累计安全测试和试运营里程超过600万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20日,元戎启行首批L4级自动驾驶前装方案车队落地深圳,该车队由30辆自动驾驶车辆组成,并搭载了其最新面向前装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DeepRoute-Driver 2.0。
据了解,目前元戎启行的DeepRoute-Driver 2.0成本不到1万美金,与车企展开大规模合作,统一采购硬件设备后,整套自动驾驶系统成本可再降低70%,达到3000美金。
眼下,周光距离他的宏伟蓝图——“打造一套人人都用得起的自动驾驶方案”,显然又近了一步。
周光与自动驾驶的缘分,或许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小时候,家里的电视机、收音机等电器,没人发现我拆了又装好了。”儿时显现出来的超强动手能力,在他的学生时代也得到了验证。
2003年8月,周光代表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参加全国第三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获得了全国第二名;11月,他又赴韩国参加亚太地区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获得第六名。
从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本科毕业后,周光加入了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工作。此后,他又前往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师从Farokh Bastani,攻读人工智能博士。
2016年博士毕业后,周光选择加入百度美国研发中心(Baidu USA)无人车团队,研究多传感器融合和感知深度学习算法。
彼时,这位“不安分”的学霸正式踏入自动驾驶赛道,行业风口也悄悄来临。
2016年3月,通用以5.8亿美金收购了一家做自动驾驶软件方案的公司 Cruise Automation;2016 年,福特先投资了一家高精度地图公司 Civil Maps,接着和百度一起投资了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 Velodyne,后又收购了机器视觉公司 SAIPS。
或许是觉察到自动驾驶方向的蓝海窗口,亦或是内心深处自动驾驶落地目标使然,在百度美国研究中心工作了8个月后,周光决定迎着风口去创业。
“第一次创业,我是一门心思做技术,忽略了‘人和’的问题。”昔日Roadstar的破产清算,也意味着他的第一次创业充满遗憾。
但轻言放弃向来不是周光的风格。细细思考初次创业的经验教训,他整装旗鼓于2019年开启了第二次创业。
“即便经历过低谷,我还是希望能干出一番事业,《诗·小雅·六月》中的‘元戎十乘,以启先行’有‘大军出发’的意思,特别符合当时的意境,所以我们公司取名为‘元戎启行’。”
尽管前期积累了相关技术经验,但自动驾驶行业具有高门槛、高投入的特点,初创企业要想凭借扎实的技术优势抢占市场先机,还任重道远。
“成立之初元戎启行只有千万元人民币,资金压力非常大,当时团队的核心成员,是竞争对手可能花三倍以上工资要挖的人,但大家都没离开,反而齐心协力攻克技术难关。”周光谈道。
凭借领先的自动驾驶水平,2019年9月,元戎启行宣布完成近5000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由复星锐正领投,云启资本、Ventech China、松禾资本等知名机构跟投。
周光坦言,拿到第一笔融资后,元戎启行终于从“贫困线”进阶到了“温饱线”。
2021年9月,元戎启行获得了阿里巴巴领投的3亿美元B轮融资。至此,成立仅3年的元戎启行,估值突破10亿美元,成为了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
时势,似乎也站在了周光这边。
从自动驾驶的技术实现来看,业内主要推崇渐进式和跨越式两大路径。
其中,渐进式路线,即在量产车上先搭载L2/L3级辅助驾驶,再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训练算法、迭代技术,最终实现L4/L5级高级自动驾驶;而跨越式路线,即专注于研发L4级以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诚然,周光始终瞄准的是跨越式路线。
细细翻阅元戎启行的发展历程可见,这家企业能在短期内迅速壮大自动驾驶业务,屡次获得投资者的青睐,离不开其前瞻布局考虑。
“不管是商业还是技术,通过‘终局思维’提早布局才能抢占先机。”
作为目标型选手,周光为元戎启行做出的所有决策,都来自于对低成本、可量产的自动驾驶落地终局的考量。
在他的带领下,元戎启行成立之初就已经着手储备L4级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凭借多传感器融合、自研推理引擎DeepRoute-Engine、自研计算平台DeepRoute-Tite等硬核实力,其L4级自动驾驶前装方案车队于2022年4月落地深圳,量产成本低至2万人民币。
元戎启行无人驾驶
“无论是L2级辅助驾驶,还是L4级高级自动驾驶,目前所搭载的硬件要求和价格差距并不是特别大,关键在于软件支持。”周光向高工智能汽车介绍道。
据了解,元戎启行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DeepRoute-Driver 2.0,采用了2~5颗固态激光雷达、8个摄像头,以及2片英伟达Drive Orin系统级芯片。
近年来,随着性能和稳定性的不断提高,激光雷达的价格也从上万美元降至上千、上百美元不等,进一步加快了其前装上车速度。
事实上,不少自动驾驶公司采用的是机械式激光雷达,而元戎启行却采用了成本较低、稳定性较高的固态激光雷达,并且抛弃了毫米波雷达。
但业内人士介绍,固态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仅覆盖80米左右,且点云稀疏,噪点较多,难以利用其实现较准确的物体探测。
其实,早在2017年,凭借博士期间在机器人感知与融合技术的深厚积累,周光就以3D检测为根本,提出了多传感器前融合技术,成功解决了固态激光雷达探测不精确的痛点,这使得元戎启行成功地打下了前装基础。
而元戎启行自研的推理引擎DeepRoute-Engine,可兼容多种计算平台,能针对L4级多传感器融合模型做出更好的计算资源优化,其推理速度比主流的深度学习框架中的推理引擎快了6倍。
另外,基于Orin 芯片高达254TOPS的算力,元戎启行计算平台采用了2片Orin芯片后,整体功耗约为150瓦,可支持轿车、SUV、轻卡等多种自动驾驶车型。
如今,高级自动驾驶正处于量产前夕,业内在等待量产时机的同时,也在暗暗摩拳擦掌。
蛰伏了6年的周光,沉淀了3年的元戎启行,似乎都已经准备好了。
据悉,在业务布局方面,元戎启行瞄准的是城市道路的L4级自动驾驶,聚焦于出行和同城货运两类业务,拥有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Robotaxi “元启行”和L4级自动驾驶轻卡Robotruck“元启运”两大产品线。
元戎启行的Robotaxi和Robotruck
其中,在Robotaxi方面,作为首家在深圳中心城区进行自动驾驶试运营的企业,元戎启行从2021年7月19日起,就已经在深圳市福田区部署了20辆Robotaxi,运营区域包括深圳主城区在内的超百个站点,总运营路段长达200余公里。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元戎启行的Robotaxi已开放运营347天,完成超四万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实现自动驾驶所需的庞大数据,绝不是用几辆车跑一跑就能做出来。”在周光看来,磨练技术内功是前提,大量复杂城市场景的车辆运营数据是验证自动驾驶可靠性的刚需。
因此,为了用极致的数据、极致的难度去打磨系统,元戎启行选择了场景复杂的深圳南山区、福田区CBD进行Robotaxi落地试运营。
周光介绍道,刚开始在CBD场景试运营时,人工接管的次数较多,但也有意外的收获。
“除了必要时进行超车或避让,系统还学习到了人类司机的“加塞”行为,这让我们非常惊讶,虽然我们不提倡这种不文明的开车行为,但也侧面印证了元戎的系统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是‘智能’的。”提及元戎启行的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周光的字句间难掩自信。
如今,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公司正加入L2阵营,兼顾L2和L4的双线打法。如Momenta既有L2的量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同时也在布局Robotaxi。
“部分自动驾驶企业推出量产的L2系统看似是为L4做技术积累,但实际上L2级与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数据结构不同,因此量产的L2系统数据无法促进L4系统的迭代,所以我们不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分散精力重新做一套L2系统。”
尽管L4的量产还充满未知,但基于对自动驾驶终局的信念,周光决定面向未来。
根据IHS预测,在2030年,Robotaxi将占共享出行市场的60%以上,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3万亿。对于具备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企业来说,依靠主机厂建立起车队,与出行公司合作获取C端用户,或许是加快Robotaxi商业化落地的良策。
早在2020年8月,元戎启行就联合曹操出行,宣布双方在杭州进行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运营合作;2021年3月,元戎启行又与东风汽车合作,在武汉建立自动驾驶车队,将逐步投放自动驾驶汽车不少于200辆。
“与主机厂的合作中,对方会要求提供非常详尽的文档、完善的测试流程,在我看来这是主机厂对自动驾驶行业的认可和接受,是符合终局思维的。”
如今,深圳新近发布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规定允许全区域开放、允许无人、允许商业收费等,或将提高自动驾驶数据的有效性和里程质量,进一步推动无人驾驶的商业落地,实现自身造血,回归商业本质。
而在利好政策陆续落地落地、产业生态合作愈加紧密的情况下,周光的目标十分明确。
“元戎启行的下一步计划是与主机厂合作量产,未来希望人们提到自动驾驶,就能想到元戎启行。”
目前,元戎启行已申请独家技术专利超300项,其团队已扩充至500人左右。借助多年自研技术积淀,元戎启行正翻越一座座大山,探索自动驾驶量产落地的可能途径。
而周光与自动驾驶的故事,正开启新的篇章。
为见证新一轮汽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尤其是中国本土智能汽车核心软硬件供应商的崛起,高工智能汽车重磅推出《汽车智匠》百期人物访谈栏目,旨在以智能汽车领域典型人物及企业为报道对象,全面梳理产业链背后的发展逻辑。
参与报道,请联系:15818636852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