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警惕你身边「拯救欲」爆棚的人

警惕你身边「拯救欲」爆棚的人

其他

作者 | 徐亚辉
编辑 | 飞鱼
责编 | 陈沉沉


在你身边亲近的关系中,是否有这样一类人?
 
他们常常苛待自己、却对他人有求必应;
 
甚至,别人尚未开口求助,就能“想别人所想,急别人之所急”。
 
就像郭冬临在某次春晚小品里演的角色——
 
没什么本事却特别爱揽事儿,夸下海口自己能买到异常紧俏的卧铺票;
 
结果扛着行李去火车站彻夜排队,最后还自掏腰包搭进去了高价车票钱。
 
逞能和奉献,似乎成为这类人最重要的价值来源。
 
实际上——

他们自己的生活过得一般,本身条件并不足以覆盖那些付出,却总是乐此不疲。
 
作为身边人,我们的生活会受此影响,甚至被卷入到付出里;
 
而且往往劝说无果,不知道该拿他们怎么办。




不自知的“拯救者”
 

闺蜜嘉嘉最近又为她母亲的“豪掷”感到抓狂。
 
事情是这样的:
 
舅舅家的儿子已年近40,很多年来没什么稳定的工作,大部分生活费仍然依靠父母资助;
 
恋爱谈了不少,基本都是被分手。
 
今年上半年谈了个女朋友,最近俩人突然要结婚,舅舅大喜;
 
可女方提出,舅舅家除了要承担新房的首付以外,还需要出18万彩礼。
 
这下可愁坏了舅舅,于是他跑到嘉嘉母亲那里,掰着手指头开始哭诉:
 
把自己棺材本的钱拿出来才勉强凑够首付,只是这彩礼钱没有半分着落。
 
送走舅舅,母亲也跟着哭:
 
你舅舅打小身体就不好,能活下来就不容易;

总算盼到自己的儿子要结婚了,这节骨眼上我们不帮还能有谁?

不然对不起你姥姥和姥爷啊……
 
说着,转身回房间翻出一张辛苦多年攒下的8万定期存单。
 
嘉嘉气不打一处来,质问道:
 
怎么他们家娶不上媳妇好像是咱们有亏欠一样,

你对你自己、对我和我爸都从来没这么大方过呢?

之后要是你们生病有需要用钱的地方,又只能我一个人扛?

但嘉嘉这番吐槽,好像被母亲自动过滤掉了。

母亲坦言,舅舅家里有事,她做不到袖手旁观,因为过不了自己心里的这关。

 


此时此刻,她内心运行的是这样一套逻辑:
 
如果我不伸出援手,弟弟一家会对我非常失望;

他们那么困难,我不给钱是见死不救;

那就意味着,我不再是一个有价值的好人。
 
由此可以看到——
 
像嘉嘉母亲这一类人,内在充满了巨大的愧疚感;
 
当身边人遇到苦难时,控制不住地把别人过得好不好这件事,包揽在身上;

更严重的是,他们在无意识中,把自己想象成对方的唯一拯救者」。
 


拯救别人?其实是自我拯救
 

这种强烈的内疚感、想要拯救别人的欲望,从何而来呢?

像嘉嘉母亲这样,可以想象:

在过往人生里,她已经为别人付出了太多时间和金钱;

但仍然容易内疚、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夸大了自身的能力。

回看嘉嘉母亲的童年,作为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因为不是男孩,生下来就被父母嫌弃。
 
6岁那年,家里终于添了弟弟,由于她年龄小,不能像两个姐姐一样帮家里干活,还险些被送到邻村去给人家做养女。
 
后来姥爷终究不忍心,母亲才留了下来。
 
这些经历,在母亲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我不受欢迎,不值得被爱“的阴影;

总是担心或者认为自己不配得、不够优秀、没有价值。
 


当一个人越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就越需要用「夸大」来掩盖这份「自卑」。
 
由于嘉嘉母亲内心充斥着「本可以、本应该」的虚假自大,才无法面对在拯救弟弟一家这件事上的真实局限。
 
也就是说,如果她能够客观评估自己,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内疚。
 
除了掩盖自卑,「夸大」还能让人找回价值感。
 
嘉嘉本以为,母亲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应该为自己多留一点钱安度晚年。
 
但这么多年以来,母亲省吃俭用,却在人情往来上异常大方,常常让别人觉得惊讶又不好意思。
 
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内心深处总会感到若有所失。
 
于是不得不去做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来获得外部的认可——
 
在行为上的加倍付出,包揽更多不属于自身的责任。
 
如此才能弥补内心那个「不被重视」的童年空缺。
 
因此,与其说他们想拯救别人,不如说是拯救不被父母重视的自己。
 


 

是「别人需要」,还是「强加」?
 

拯救者们一心一意为别人排忧解难,但他们很难意识到,这类行为会带给身边人的困扰。
 
首先,他们容易好心办坏事,付出自己想给的,却没有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
 
有时候甚至带给人一种压力,让对方感觉接受这些好意不是愉快的,而是被迫的。
 
一位来访者跟我讲,他最讨厌家族聚会,尤其是他大伯当众“施舍”的场面。
 
因为大伯人脉比较广,经常收到一些礼品。
 
每当一大家人相聚时,他就会吹嘘那些东西有多好,然后分发给各家,最后不忘补一句:“这些在我们家都用不上。”
 
其实家里人对这种举动都如鲠在喉,但因为大伯是老大,不太好怼回去。
 
只有他自己沉浸在拯救的爽感中,毫无察觉。



其次,有些「拯救情结」更强的人,会缺少边界感,很难接受对方的拒绝。
 
当别人对他们的意见不以为然时,他们可能会指责对方不识好歹。
 
此时,他们的内心戏可能是:我是为你好,你竟然还不领情?
 
但我们知道,相对健康自恋的人都会承认:我对别人的好,别人没有义务全盘接受。
 
最后,他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免不了会把最亲的家人也卷入其中,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嘉嘉的儿子马上要读大学,各项开支在即,管不了父母。
 
她跟我说:
 
如果我妈的8万块给了舅舅家,

我只能祈祷她和我爸健康平安,别出什么状况。

不然,有大笔用钱的地方,坑谁填?
 


我很理解嘉嘉的担忧——
 
因为母亲的”乐善好施“,无形中给她增加了需要「随时兜底的压力」,这也会对她自己的生活和夫妻关系产生影响。

 

身边有”拯救者“,如何共处?


如果你身在与嘉嘉类似的处境,可能会为被动卷入感到愤怒和无奈,还会陷入纠结——
 
一方面心疼拯救者的忘我付出;
另一方面很难阻止他们一意孤行;
最终,可能还要替他们收拾烂摊子。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心中要依次明晰两个层面:

首先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课题,然后是与拯救者的关系。
 
以下的建议供参考:
 
第一,不要让自己成为另一个「拯救者」。
 
这个之所以排在优先级,是因为改变自己是更利于问题解决的。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生气和痛苦,是因为太想改变对方。
 
就像嘉嘉,她几次尝试跟母亲讲道理进行劝阻;
不仅无效,还被母亲骂”没有良心“。
 
眼看着母亲越来越固执己见,嘉嘉也越发觉得对方无可救药。
 
不知不觉中,嘉嘉把自己也变成了另一个拯救者;
但这会让局面越来越僵,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真相是——

越不那么强烈要改变别人,就越能避免自身被卷入。
 
不管发生什么事,要先保住自己再说。

 
第二,回到合理的边界。
 
关系中,如果我们感觉到被强加了某些责任,就需要向对方明确自己的能力范围。
 
嘉嘉一直担心要为母亲“填坑”,最近她终于鼓起勇气跟母亲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大致是说——
 
如果母亲执意要拿那笔钱给小舅,她也没办法,日后若家里有急需,她承担不了。
 
可以承担的部分是,定期给父母买些营养品,偶尔改善一下生活。
 
她告诉我,不管后期母亲如何,说完这些时,自己整个人感觉卸下了很多,放松不少。
 
有时候我们无法拒绝身边的人,是因为担心对他们造成伤害。
 
其实,当我们真诚而坚定地表达立场时,不仅可以做自己,也是在帮助对方回到自己的边界当中去。

 
第三,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批判。
 
完成前面两步关于「自我」的调整,接下来是处理「关系」的部分。
 
生活中有些人不停做超出普遍认知的事情,本质上可能是因为没有被看见。
 
如果有人不加以批判,能对其行为背后的需求给予理解,他们整体状态更容易趋向回归合理范围。
 
当然这里所谓的”理解“,并不是认同拯救者们的过度付出;
 
而是——
 
通过看见他们曾经经历过什么,导致了当下的行为模式。
 
每当嘉嘉感到愤怒时,脑海中又浮现出母亲童年的遭遇;
 
出于同情,她又觉得母亲的所作所为也是事出有因,心中的愤怒会降低一些。
 
嘉嘉不再跟母亲强硬较劲,也偶尔和母亲谈谈理解她过去的日子多么不易。
 
在这之后,有天母亲突然问她:”你说,8万真的太多了?你大姨和二姨每人只出了两万。"
 
事情似乎出现了一点点转机,嘉嘉没敢明确作答,她只是平静地告诉母亲“可以再想想”。
 
这时,母女关系里的对立开始消融,双方的理性在增加。


第四,转移注意力。
 
拯救者们之所以大包大揽,是因为他们容易把自身价值寄托在「付出」这个单一的点上。
 
比如有位女性来访者小C,婆婆比较强势,一直以“拯救者”的身份住在家里帮她带孩子,有时小C都感觉自己是个外人。
 
孩子的吃喝拉撒几乎被婆婆包揽了,仿佛离开她,孩子一定会生病或者营养不良。
 
终于有一次,婆婆喂饭把孩子给喂吐了。
 
小C再也坐不住了,跟老公深谈了两次,他们达成一致,应该把婆婆的注意力从孩子的身上转移一些出去。
 
后来老公在阳台上布置了很多花草,婆婆慢慢分出精力来打理。
 
再之后,他们夫妻俩去阳台时,就会夸婆婆把花草伺弄的好,还经常抱着孩子在阳台待一会儿。
 
婆婆的价值感美滋滋转移到花草上不少,有空还跑去花市跟摊主交流经验。
 
大多数时候,拯救者们的注意力,都在向外输出、求认可。
 
明白了这个逻辑,作为身边人,我们不妨在日常小事上,多去赞扬和肯定他们。
 
这也是改善关系的契机。
 

就拿嘉嘉来说,她开始尝试去关注和发展母亲的爱好。
 
母亲很爱攒包装袋,有些装过东西,不太干净;于是嘉嘉自己买了东西后,把干净漂亮的包装袋留下来,送给母亲。
 
不仅如此,她还教会母亲学手机上的直播,利用废旧衣物布料改装成实用收纳袋。
 
母亲开始对此感兴趣,还说以后做出满意的要送给几个邻居。
 
嘉嘉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尝试从本质上扭转母亲寻找自我价值的方向。
 
以前母亲是通过舍己奉献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太过沉重,代价也大。
 
有时候,我们需要协助身边人去发现他们自我价值的多样性,逐渐取代非理性的投入。
 
当一个人的内在充实了,TA的重心是稳定的,价值感也会慢慢随之而来。



写在最后
 

其实,每个人的内在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拯救情结”。

从心理学角度说,它不是什么坏东西。
 
特别是当它们发生在重要关系中时,我们有机会看见自己内在的需要;

带着这份看见,也更加理解别人的处境。
 
就像嘉嘉——

从试图改变母亲到理解她的过去;
从埋怨到迎来关系深化的契机。
 
当然,更重要的是明白:

没有一个人能够彻底拯救另外一个人;

停止过度付出,不随便干预别人的生活,即最明智的选择。

「在看」+「转发」放下助人情结,收获更清爽的关系
作者简介: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今晚18点 咨询师直播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

但青春期也充满了困惑与挑战

今晚,咨询师将从心理学的角度

帮助父母们更好地理解青春期、

分享培养孩子自我负责的有效方法


8月23日,今晚18点,直播主题:

解读青春期难题,培养自我负责的孩子


✓青春期难题解析:情绪人际学业等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责任感与决策能力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信任感


❗直播无回放❗
 下方马上预约 !错过不再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一日一诗:青春一旦变凉 / 就可以在你身上做 / 秋风在鄂西北群山上做的事情 | 余修霞 :在你身上,做风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女同事?旷世奇景!如何玩转人气爆棚的拱门国家公园?看完这篇你就懂了~华春莹打call、全国瞩目,贵州「村超」爆火出圈!背后这片神仙秘境,才是真正的隐世桃源!长相普通,却吸引力爆棚的人是什么样的?文学城才女 艰难的奋斗史长春电影节 易烊千玺「满江红」爆冷夺影帝 强台「苏拉」袭香港 蔡卓妍豪宅漏水 想靠这招顶住不要予人有大恩,不要非奸即盗艺术范爆棚的“歪脖子”葡萄酒,法国原瓶进口,每一滴都是正宗法式风味!留学生偷玉米事件创作欲爆棚的员工!故事感大爆发2023 樱花之约(五)雨中涉成园珍惜你身边那个没有「性缘脑」的朋友擦边「网黄」,变身煎饼西施?李玟竟然能抑郁?抑郁的人,总说这6句话!若你身边有,别以为是开玩笑!《月光下的诉说》&《你可听见我这颗心》小心!你身边那个不停讲冷笑话的家伙,可能是真·脑子有病!一套“科技力”爆棚的中国军事车辆绘本百科,点燃孩子心中的强国梦!开学前,仪式感爆棚的10件事,一定要陪孩子完成一种比抑郁症还难控制的病,却经常被误诊,你身边可能就有......多巴胺爆棚的小城,征服了全国中产女网球运动员被性侵,律师问:“你身体素质这么好,为什么不反抗?” | 我会拯救你10旅游|旷世奇景!如何玩转人气爆棚的拱门国家公园?看完这篇你就懂了~注意!骗子就在你身边,请商家警惕“杀熟”骗局,购物开出空头支票,就是不给钱!迷笛音乐“劫”——这样的“前现代人”,在你身边还有多少?这些童鞋有毒!可能就在你身边……热搜上“北京红衣女子在苹果店发疯一幕”:远离你身边的低智商善人想要跨越阶层,就去找到你身边一个真正的alpfa”专家提示:这样东西,超过5年最好别用了!你身边就有自信与否不取决于你身着何衣,取决于你身在何处海外华人注意「FaceTime诈骗」爆发!微信、支付宝连发警告!已有华人中招!中国大使馆发警告!有没有发现,你身边开始看不到老外了?幸福感爆棚的英国女校,让俩娃宝妈实名羡慕:好想再当一次学生!去海边「赶海」是什么体验?热搜上“上海某医院最气愤一幕”流出:远离你身边的“高认知穷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