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在不确定的年代,做个心里有“树”的人

在不确定的年代,做个心里有“树”的人

财经


如果盘点2023年度关键词,这两天的“核污水排海”应该能入选。


它到底将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无法估量的影响尚不可知,但人们当下都已真实承受了由此带来的内心波动:除了网络上的争议和谴责,现实中有人开始疯狂囤盐、料理店纷纷更换菜单,渔民卖货泪洒直播间……


这件事正在极致化地勾勒近几年每个人的感受:黑天鹅刚飞走,又迎面撞来灰犀牛。相较黑天鹅带来的一时错愕,灰犀牛势大力沉,尽管缓慢袭来,人们却发现无法躲开。


罗翔在《圆圈正义》一书中写道: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我们不确定性的人生。


当“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再叠加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有的人已经从“焦虑”转为“躺平”,而有些人却从未放弃去寻找自己的答案。人们渴望把握住近在眼前的“小确幸”,与此同时,对内心疗愈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人与人之间的悲欢,也可以共通


这几天关于“核污水排海”的热评中,有这样一条评论打开了人们互相倾诉的闸门。


(图/微博)


在人群之中,发现和自己三观一致的人、遇见虽未谋面却兴趣相投的人,这种“连接感”带来的慰藉,也让我们有一种“每个人并不是一座孤岛”的安心。


可以说,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关系是精神上的连接。人们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推动世界微小而美好的改变,意义感就由此而生。


掐指一算,蚂蚁森林的“树龄”正好整整七年。


时光倒回七年前,在智能手机刚刚普及的2016年,一切还在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确定性”中运行。一大批年轻人带着对世间美好的向往,投身于一个尽管简单却连结着真实世界的手机互动:这个App上的小程序仿佛一道“任意门”,门的一侧是繁华大都市中忙碌奔波的男男女女,而打开门的另一侧,则是扎根中国大西北,在茫茫荒漠中顽强生长的一棵棵小树苗。


一晃七年闪过,体会了蓬勃生长,也熬过了口罩掩面,曾经热衷于偷能量、浇水的年轻人,如今大多已从校园走进了社会,抑或执子之手进而为人父母,而蚂蚁森林也成为了陪伴我们七年、并继续寄托大家对世界变好的向往、一路成长的青春伙伴。


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在蚂蚁森林的相关评论里,道出自己的故事。他们知道,他们所面对的是“同类”——有很多人也和自己一样,在这里积蓄能量、把种树当成了坚持最久的一件事,甚至形成了点击屏幕的肌肉记忆,因而大可放心地把这里当成倾诉、宣泄、共情的“树洞”。

在蚂蚁森林相遇的年轻人们,互相陪伴彼此倾诉。(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喜欢蚂蚁森林的人,大多具有这样的特质:用希望点亮生活中的失意甚至绝望,用小树般的生命力对抗日常中的无常。


“你在手机上种一棵,我就在这里种一棵”,这句承诺蚂蚁森林坚持了七年,尽管一棵树苗改善环境的影响微弱,但它却成行成片,承载了数亿人的心愿:明天的明天会变好吗?与其千万次地追问,不如踏踏实实地去做,哪怕一点点改变。


作家葛兰西说过这样一句话:“短期来看,我是悲观主义者;长期来看,我是乐观主义者。”越是内心迷茫,越是要坚定这样一个信念:不要看短期,而是应该考虑到时间的尺度,以及有必要的耐心——环境越是莫测,越需要心里有“树”,像树那样,坚韧地生长,活出态度。


变不可能为可能

“只要我在手机上种了,就会有人帮我去实现种棵真树的心愿”。这样的“小确幸”,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显得弥足珍贵。带着对“任意门”另一端的好奇,我们采访了几个蚂蚁森林的“种树人”,他们的故事也在启发着我们:如何在不确定的年代锚定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


“要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种草’,这听上去很疯狂,以前几乎无人涉足。”


2008年,时年25岁、正在读研二的高亚平在导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方建光的指导下,开启了“海草繁殖生物学”课题。


高亚平是山东聊城人,在此之前,成长于内陆的她没见过大海,也不知道海草长什么样。这年夏天,她在位于荣成最东端的东楮岛采到了第一株海草样本——那是她等了8天才发现的,而且是很小的一株。这让她感到十分痛心。


高亚平在东楮岛种植海草。

荣成沿海曾经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海草分布区,以鳗草为主的海草床几乎覆盖这片海域,鱼、贝及棘皮动物门所属的海星、海胆、海参等海洋生物种类繁多。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后,海草床面积迅速萎缩,与此同时,近海环境不断恶化。到了高亚平开始研究的2008年,就连海草样本都很难采集到。


由此,高亚平产生了一个大胆到常人根本不敢想的念头:在海底种植海草,从而修复海草床生态系统。


做这件事的困难之大、耗时之久,远远超乎高亚平的设想。没有同行者,也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她面对的一个个难题如同“深海”,没有“航线”,全靠自己摸索。确定最容易成活的海草种类就花了两年时间,尝试各种种植方法又花了4年时间,后来她才找到“选种—育苗—种植”的方向。


在海底种植海草,从而修复海草床生态系统。


2022年,“海草培育移植法”终于从理论走向实践。此时的高亚平,已经从当初刚毕业的研究生成长为博士,以及两个孩子的妈妈。


像高亚平那样,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还有“夕阳红造林队”队长杨喜庆、“悬崖造林队”队长王小红。他们的共同点是:在人们看来很难植树的区域——河北涉县太行山石质山地上、陕西宜川黄河岸边的悬崖上,他们带着队员,硬是把荒山变成了青山。


生于1949年的杨喜庆,种了五十多年树。太行山流传着愚公移山的故事。杨喜庆和一众老兄弟们移不动山,就用自己的一生在石头山上种希望。


背树上山之前要先凿石垒坑

面对坚硬的石灰岩山体,他们用油钻打、用镐头砸、用铁锹刨,和石头“硬碰硬”;凿下来的石片垒出鱼鳞坑,山路崎岖,树苗就靠人力一棵一棵背上去……曾经的荒山秃岭,就这样一座座变绿。

60岁那年,杨喜庆本该退休,他却不顾全家人反对,组织了平均年龄60多岁的“夕阳红造林队”。2015年他得了贲门癌,住院治疗时,他却惦记着“山上的树苗栽了多少了”;出院后,他又扛起锄头上了山。人不负青山,青山也没有辜负他。本想把自己就交待给这座山,没想到种树这件事,竟陪他战胜了癌。


“老树痴”杨喜庆(左三)和他的“夕阳红造林队”。


48岁的王小红,2004年开始种树。黄河岸边、山头山脚先种上了树,中间大面积的悬崖、陡坡却是光秃秃的,水土极易流失。“那就想办法种上树”,2012年,王小红主动请缨,带队攻克造林难题。


很多地势直上直下,人上不去,上去也站不住。第一次腰间拴着安全绳下悬崖,王小红也害怕,腿都抖了。他天性不服气,怕,也要种;没有路,那就抬头向上,爬也要爬出一条路。


陕西宜川黄河岸边的悬崖上没有路,能走的地方只有一脚宽。图为王小红拴着安全绳攀上悬崖。


和杨喜庆们一样,王小红们先把坚硬的石头砸碎,垒成石坑,再背土填上,每个坑需要100公斤土才能回填。一个人一天只能种七八棵树,但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渐渐地,悬崖、陡坡被树填满,“山上没路走?那每一步,也都是向上的路”。


这三个项目都得到了蚂蚁森林的公益支持:2019年,捐资支持“夕阳红造林队”,蚂蚁森林的第2亿棵树,就种在太行山;2021年,蚂蚁森林委托“悬崖造林队”替网友们在黄河岸边种下6万棵侧柏;2022年,蚂蚁森林捐资支持山东海草床修复项目,高亚平培植出的默默无闻的小海草也被“搬”到了手机上。这几个地方,也因此备受全国网友关注。


小红们在黄河壶口岸边种下侧柏。

换个活法,另有一番天地


90后研究生何海燕,毕业后回到了山村,成为了一名自然保护协调员,她驻点的四川平武被称为“天下大熊猫第一县”。当地人都知道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但当关坝村村民知道自己的家园被列为保护小区时,顿时炸了锅:“饭都吃不起还保护……”“这样也不准弄,那样也不准弄,保护的个啥?”


一边是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一边是村民的生计,二者是有冲突的。像何海燕这样的自然保护协调员的工作,就是趟出一条既不破坏生态,又能拓宽生计的新路。他们发现,关坝村有两百多种蜜源植物,可以发展“土法养蜂”这个路子。“人和牲畜不能进入大山,但是小蜜蜂可以啊!”何海燕说。


深山里的“土法养蜂”。

2018年,蚂蚁森林捐资在关坝村设立“蚂蚁森林公益保护地”,支持村民组建巡护队,一方面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另一方面也增进他们的社区参与感。


对何海燕来说,难点在于如何改变村民们的观念。经过耐心的引导,村民们渐渐看到了生态产业的好处。关坝村出产的蜂蜜,有了“熊猫蜜”的美誉。


“如果一些事情无法改变,那我们就改变自己。换个‘活法’,另有一番天地。”这是何海燕在关坝村工作几年来的体会。


何海燕(中)和村民在保护地巡护途中。

在甘肃古浪,也发生着“换个活法”的故事。


古浪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陈树君是古浪八步沙林场的第一个大学生,在他看来,对于祖辈在这里生活的人来说,穷就像另一片“沙漠”。老一辈与沙子争的是生存空间,从“沙逼人退”转为“人进沙退”;到了自己这一辈,则希望把日子过得更有尊严、更有味道。


他找到了一条治沙与致富双赢的路子:在梭梭树根部接种可用作中药材的肉苁蓉。2019年,陈树君申请的蚂蚁森林项目成功引入古浪,首批捐助梭梭造林1万多亩,共117万多株。随即,他和老乡们边学边干大规模嫁接肉苁蓉。4年后的今天,梭梭嫁接肉苁蓉进入稳产期,每年每亩地能赚2000多元,给乡亲们带来了希望和笑容。


陈树君研究在梭梭根部接种苁蓉。

“只要我们进一步,沙子就会退一步。面对困难也一样,不能让困难来定义我们的生活。站得越直,就越不会被沙子压住、被命运掩埋。”陈树君说。


做一个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在蚂蚁森林,种一棵云杉,需要攒下19.8万克绿色能量。而在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植云杉的造林员赵定宝,付出的能量无法估量。


赵定宝和队友们种植云杉,是为了给分居南北片区的滇金丝猴搭建“鹊桥”,让它们得以进行基因交流。他知道,一株苗长成一棵树,至少要等20年。要等它们连成“一条桥”,让两座山上的猴子见着面,也不是急得来的事。


因为种树,住在山北的赵定宝和住在山南的杨瑞桃相识,并结为夫妻。“当初要不是为滇金丝猴种树搭桥,我俩就在山两边见不到面。”


赵定宝和妻子杨瑞桃。


一座山、一群人,干着干着,山不知不觉就被树苗填满了,赵定宝和老婆把这里当成了家。“我没走出过大山,也没干成过啥大事儿。但我知道,我们现在正在干的,可能就是给这山里攒福气的事。”


杨瑞桃问他:“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滇金丝猴?”“放心吧,只要一直种下去,滇金丝猴就一定会来的。”赵定宝回答道。


赵定宝恐怕没听过“长期主义”这个词,但他的所作所为,十分符合“长期主义”的宗旨,即内心笃定、温和而坚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不只看眼前利益。


赵定宝内心笃定、温和而坚定:“只要一直种下去,滇金丝猴就一定会来的”。


在家乡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种植花棒的徐世军,也很明白这个道理。


徐世军成年后在外打拼,当过司机,也卖过奇石,有了一些积蓄。有一次,他梦到家乡的荒漠上长满了灌木,变成了一片花海。这个梦一直在他心头萦绕,也刺痛了他。离乡9年后,他决定返乡,“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通过种树,改变这片被沙子淹没的地方,“风沙也固住了,家门口也变漂亮了”。


就在一切向好的时候,一次车祸,导致徐世军左腿被截肢。他躺在床上半个月,正是8月树最缺水的时候,心里着急,但也无可奈何。刚刚能站起来,他就让妻子带他去看自己种的树。看到枯萎的树枝,他的心情难过得无以言表。


“我就是一个硬骨头,老天虽然取走了我一条腿,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一定要做到。”身边的人绝大多数不支持他继续种树,但妻子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对他来说,种树这件事已经不仅仅是种树而已,而是在提醒自己,还没有被生活打趴下。“即使一条腿,也要像树一样站着。”


徐世军:“即使一条腿,也要像树一样站着”。

种树需要大量资金。治病掏空了他的家底,让他的种树资金出现缺口。蚂蚁森林给他提供了公益资金支持,减轻了他的经济压力。他和妻子在手机上共同种了一棵花棒,用妻子的名字命名为“阿拉腾花”。“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在沙漠里种出一片森林和花园。”


徐世军用5年时间,在阿拉善左旗的6000余亩荒漠种下了30万株花棒。“花都开了。”看着盛放的花棒,徐世军妻子感叹道。


徐世军用5年时间,在阿拉善左旗的6000余亩荒漠种下了30万株花棒。


“站直了,树种下了,地里不荒,心里也就不慌。”徐世军这一朴素的生活哲学,就是他面对不确定性的回答。



🌲🌲🌲

  文末互动:


还记得你“浇水”最多的那个人吗?
你“偷”谁的能量最多,ta还好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

作者:桃子酱


校对:向   阳

排版:小   野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澳洲各地人到底长啥样? 非常有特色, 看完这个心里有数娱乐至死的年代,央视也捧不红他我们该如何应对未来几年不确定的股票市场一个家最好的模样:丈夫眼里有活,妻子嘴里有话,孩子心里有光在不确定的时刻,高手这样做决策【哥大录取专访】我想成为一棵“树”贩卖焦虑、调动情绪的年代,我们为何坚持理性温和 | C计划七周年变局之下,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 2023产品经理大会·北京站报道为什么很多男人不想结婚了?在无趣的生活中,做个有趣的人春日沉醉“台积电正面临不确定的战场”不确定的时代,在科技之都旧金山寻找建筑的确定性|AIA ’23印度是中国的榜样人生下半场,几时归去,做个有“闲情”的人!无锡狄邦文理学校行政运营校长尤小艳:学校要通过方方面面的设计培养学生应对不确定的能力对话Nova Heart冯海宁:不确定的世界 VS 自主的人生不想再“爱错人”?不知道怎么追人?这里有16个心理学方法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在这个聪明过剩的年代,靠谱才是最大的聪明不要用确定性换取不确定乡村忆旧之一《水伯的相好》从今天起,做个“无效率”的人 | 官网荐读在没有风扇空调的年代,中国人怎么度夏呢?成都温江绘制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如何既有“参天大树”又见“茂密森林”?家里有“不扫兴”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体验?李兰娟夫妇创立的“树兰医院”,即将上市!两人有望突破亿万身家在80年代,就将犹太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徐新教授美化那个野蛮的年代,可怕的无知在网上卖“脑子”、当“树洞”?淘宝上的情绪生意火了!如何判断这恋爱要不要谈?丨科学找到“对的人”的16个心理学方法夏日酷暑 有没有解药?看这些,做个高情商的人诺奖神作!在想象力贫乏的时代,我偏要做个离经叛道的人有烦恼找“树洞”,“人民网+”又上新了!贷款利率上行的年代,买房卖房是转机还是危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