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宴上饮一壶好茶,也能“醉流霞”
从诗仙李白的“桃花流水窅然去”,到诗人张旭的“石矶西畔问渔船”,再到金庸笔下远离江湖纷扰的“桃花岛”。东方人似乎总有种奇妙的“桃源情结”。
这桃源可能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真实存在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地”,也可能是想象中“理想世界”,是人们内心深处对恬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而一壶好茶,可以成为人们寻找悠然恬静氛围的一条小径。
▲《桃村草堂图》明 仇英 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诗人钱起在《与赵莒茶宴》中写:“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对紫茶”“醉流霞”,喝茶喝得开心了竟恍若醉酒,尘心洗尽,兴犹难尽,让钱起和赵莒喝到忘言相对的茶宴,是古代文人雅士间流行的一种饮茶聚会,或称“茶会”“汤社”“茗社”。
▲《惠山茶会图》明 文徵明 上海博物馆藏
这类茶宴要么是小聚清饮,呼朋唤友于花间竹下,以茶代酒,畅叙抒怀,类似现代的茶话会。要么由寺院组织举办,如泾山茶宴、喇嘛寺茶会等,规模会略大一些。
而规模更大也更热闹的,当属每年采茶季在茶叶产地举办的品茶歌舞宴。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浙江湖州和江苏常州交界的顾渚山上,举行的境会亭茶宴。
▲东临太湖的顾渚山
唐代时为了品评湖州“紫笋茶”和常州“阳羡茶”这两款贡茶的质量,每年茶季来临,湖州和常州太守都相约在顾渚山举行茶宴,邀请文人雅士前来品评。
当时,在苏州任职的白居易因病未能出席惋惜不已,还特地写了一首《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因寄此诗》寄去:“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可见唐代时这类茶宴应是不容错过的一大盛会。
常州、湖州、苏州、无锡.....环太湖周边的几座城市自古就产茶,直到今天也是中国茗茶最为重要的几大产地之一。产的好茶地方,往往能诞生好的茶器。闻名于世的宜兴紫砂壶也产自太湖周边。
江苏宜兴,古称“阳羡”,地处太湖西岸。在中国茶史里,阳羡这个城市相当有存在感。
茶仙卢仝曾在阳羡种茶;茶圣陆羽的《茶经》有大量原始资料在阳羡撰写完成;“汤清、芳香、味醇”的贡茶阳羡茶,不用说,也产自这里。宜兴紫砂壶就是从这里启航享誉中外。
▲元 钱选(传)《卢仝烹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自明代起,国人的饮茶方式从煎、煮、点转化为冲泡之后,紫砂壶逐渐成为世人深爱的饮茶器具。
恰如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所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有茶客曾总结紫砂器的几大优点:“泡茶不失原味,耐热性佳、传热慢,可使“茶叶越发醇郁芳沁”;壶经久用后,即使空壶沸水注入也有茶味;紫砂泥色多变,光泽丰润…”,将紫砂壶誉为“天生为泡茶而生的壶”。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一壶好茶,无论是两人对饮,还是三五友人茶宴雅聚,亦或是自斟自饮,都是日常生活里易得的悠闲滋味。
观复博物馆推出紫砂壶系列之[清水泥梨形紫砂壶]
以古器“梨形壶”为蓝本造器。其形若梨,腹鼓圆融,形制饱满。
梨式造型,自乾隆时期后,就是紫砂壶的经典器型之一。在闽南地区,更有“手中无梨式,难以言茗事”的美誉。
这一器型最初由惠孟臣所创,后来流传到东瀛,倍受日本茶客珍爱。
这颗“小梨”传到欧洲后,对西方制壶业影响颇大。著名的安尼皇后定制银质茶具时,甚至曾要求工匠参照惠孟臣的梨形壶设计。
而后世陶人陆思亭所创的经典器型——“思亭壶”,亦脱胎于梨形壶。
观复此款梨形紫砂壶,取紫砂泥料清水泥为胎。器形,圆融饱满,朴素清雅。流、把,顺着壶肩自然延伸,宛若天成。
壶嘴小巧可爱,憨态娇嗔;
壶把圆融饱满,前后呼应,尽显玲珑精雅。
壶盖与壶身浑然一体,与流、把前后一气贯通,无一不足;
壶底“观”字款识清晰,古朴大方。
8月29-31日,此清水泥梨形紫砂壶,限时优惠中,大家喜欢的话不要错过。
点击图片或下方‘阅读原文’蓝字,即可惠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