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列宁是如何力挽狂澜的?
1914年,欧洲被阴影席卷,笼罩在战争雾霾下,烽火连天。
在瑞士苏黎世的一处斯皮格尔巷子里,有一栋三层楼高的民居,里面住着一对极其低调的俄国流亡夫妻,男人每天来往于图书馆和家里,作息十分规律,却也枯燥无味,没有引起任何特务的注意。
在俄国流亡者圈子里,这个男人并不好相处,他几乎蔑视一切理论,批判各种口号式运动,并主张更激进的无产阶级革命,毫不妥协,战斗力极强。
这个男人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名字又臭又长,远比不上他那日后闻名全世界的笔名——列宁。
列宁的前半生,离不开流放、监狱和逃亡,充满了坎坷,当时欧洲各国都不欢迎这个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他的思想很危险。
无奈之下,他只能躲在瑞士,过着隐秘生活。
列宁对革命思想研究得特别深,洞悉了各国无产阶级的真相,可又如何?他就像蚍蜉撼树,根本没有能力推翻当局政权,他充满了落寞,对青年党员说,我们这些老年人啊,也许看不到未来的革命了。
然而,二月革命发生得如此突然,统治了几百年的沙俄王朝在八天内土崩瓦解,远在瑞士的列宁受到极大震撼,他的妻子这样形容:「伊里奇的梦醒了。」
列宁很快意识到,苏维埃在俄国夺取政权,领导革命的绝好机会来了。
他不信任俄国的临时政府,不可能给俄国人和平、面包和自由,苏维埃必须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同时结束对外战争。
但列宁眼下要面对的,是一个地狱模式难度。
我们先简单罗列一下苏维埃的三个主要政党。
布尔什维克,也就是列宁的政党,代表最广大工人的利益,主张推翻沙皇政府,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不和任何资产阶级妥协;
孟什维克,它由较高素质的工人和知识分子组成,主张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先引进西方制度,由资产阶级领导政府,苏维埃作为「人民的喉舌」负责监督,最后条件成熟了,再向社会主义过渡;
这其实也是列宁的早期思想,理念和孟党差不多,都是先走资本主义,再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革命党,它由农民群体组成,主张推翻沙皇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然后将土地分给农民,代表了最广大农民的利益。
当时的苏维埃,主要由孟党和社党组成,它俩理念合拍,一致支持临时政府。
而布党,在苏维埃里没什么话语权,党员又少,领导人还一个个被流放避难。
更关键的是,斯大林和加米涅夫,他们作为布党重要领导人,二月革命后回到首都,也支持临时政府。
甚至有党内同志提议,干脆让布党和孟党这两个冤家合并吧。
列宁知道党内的主流立场后,既烦躁又担忧,不断写电报,重申布党的「不结盟,武力推翻政府」的主张。
他要求文章发表在俄国《真理报》上,这个由布党创办的报纸。
但《真理报》的编辑,把文章里「批评政府、孟党和社党」的内容全删去了。
列宁意识到他们在阳奉阴违,只好想办法回国才能逆风翻盘。
许多国家禁止列宁入境,留给他的回国方案并不多,最后他选了一条最冒险的——从德国回来。
当时德国陷入两开花的局面,西线和英法PK,东线和俄国PK,非常被动。德国渴望先和俄国停战,好集中兵力放在西线。
可临时政府头铁,说哪怕沙皇政府被推翻了,也要遵守盟约,战争到底,拒绝任何媾和。
于是,德国高层认为,列宁主张的「结束对外战争,推翻临时政府」的路线,
非常棒。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既然是朋友,肯定要热心帮助。
列宁为了避免政治风险,向德国提出一系列过境条件,并且任何人都不得进入车厢。
德国表示:完全同意,旅途愉快。
3月27日,列宁夫妇等30人前往德国边境,在那里坐上了德国提供的专列,正式回国。
一路上没有任何德国官员进入车厢,这就是「铅封车厢」的来历。
4月3日晚,列宁到达俄国边境白岛车站。
列宁一见到加米涅夫等人,有点恼火:「你们在《真理报》上写的都是什么东西?我看了几期,狠狠骂了你们。」
晚上11点,当列宁乘坐的列车驶进首都站台时,整个月台沸腾起来。
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士兵挥舞帽子,唱起革命歌,举着火炬和写有「向列宁致敬」的旗帜,迎接列宁回归。
在两架探照灯的照射下,列宁登上装甲车,向群众发表了简短演说。
他身上大衣敞开,一只手向前高举,高喊无产阶级万岁。这经典姿势让许多人热泪盈眶,用连绵不断的「乌拉」来回应。
第二天,列宁出席布党的领导人会议。没见过列宁的代表们起身鼓掌,想看下威名赫赫的领袖长什么样子,哦原来是一个普通秃顶老头,打扰了。
中午,列宁作了一个报告,也就是后世闻名的《四月提纲》: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没收土地分给农民,停止战争,立即召开立宪会议。
他还补充,现在开始,苏维埃不能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要让政府陷入危机,然后由苏维埃掌权。
但苏维埃不是列宁一个人说了算,布党在里面也没什么话语权,遭到其它党派的无情反驳:
你别代表苏维埃谢谢,我们不同意,而且一个如此落后的农民国家,怎么可能
迅速过渡到社会主义?
就连布党内部都在反对,一些领导人很委屈。
明明列宁你以前的理论,就是先推翻封建王朝,发展资本主义,然后建立民主共和国,最后才迈向社会主义啊!你当时还说,直接夺取政权,是「荒唐愚昧」的想法,现在你竟然打自己脸,噢不,你背叛了马克思主义。
列宁毫不让步,他认为现在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旧的布党应当抛弃,要把坚持原有观点的人送进「古董保管库」。
社会舆论同样火热,资本家把列宁视为了劲敌。
于是,四月份的最热口号,是「打倒列宁,滚回德国去!」
列宁多次在阳台解释,迎面而来的是新鲜土鸡蛋和大列巴。
这种地狱开局并没有吓退列宁,他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坚持梦想,毫不妥协……反复与同志们开会、商谈和辩论。虽然方法很笨,效果却非常好。
变化首先从普通工人阶层开始,他们是没什么文化,却听得懂《四月提纲》的通俗直白意义,就是结束战争分土地。
与其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开始的立宪会议,还是列宁的号召更实在。
布党的领导人,也渐渐被说(骂)服,毕竟列宁是创始人,他都敢打自己脸,万一真的可以呢?
列宁在艰难取得党内支持后,立即推行新方针。
比如大规模印刷报纸。
《真理报》在3月份还只有8000名读者,到了4月下旬,已经成为俄国最大报纸之一。
比如在前线给士兵做思想动员。
前线部队,每天都能收到布党印刷的10万份报纸和传单,每个连都有布党的温暖宣传员。
经过一顿“内容营销”,布党的知名度迅速打开,进党人数暴增,2月份只有2000人,到7月就已经有35万人了,在苏维埃的话语权越来越高。
为什么布党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扭转局面?
除了列宁的病毒式营销,还要多亏了临时政府的助攻。
4月18日,为了照顾英法的情绪,临时政府颁布声明:我们继续战争到底!
列宁直接站出来,指责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是一小撮资本家的政府,必须让位给苏维埃。
两天后,彼得格勒有10万群众游行示威,游行队伍打出「打倒资本家部长」、「打倒战争」,甚至「打倒临时政府」的口号。
临时政府产生了危机,明明几个月前,这些群众还很欢迎自己啊。
总理李沃夫想出一个办法挽回信誉。
既然苏维埃代表工农士兵,代表无产阶级,有庞大的群众基础,那干脆和临时政府组成一个新联盟,比如「联合临时政府」,这样群众就不反对了。
孟党和社党想了想,好像也可以,你列宁不是说权力要归苏维埃吗,那现在苏维埃就派一些领导人担任政府高官,没话说了吧。
但他们没想到对方骨头这么硬,换来的是布党的强烈反对,列宁认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背叛,是对苏维埃的背叛。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最终苏维埃领导层拍板,同意了这个主张,无视列宁的愤怒。
5月5日,第一个联合政府宣布成立。
孟党和社党一下子成为执政党,以苏维埃的名义,一起承担政府的管理责任。
至于一些重大问题,比如战争和土地问题,联合政府依然留到立宪会议再解决,至于立宪会议的具体召开时间,大家先等通知。
联合政府还有一位鬼才,叫克伦斯基,知名演说家,担任军事部长。
他为了贯彻对「自由民主」的诺言,让群众和士兵支持政府,签发了《士兵权利宣言》。
简单来讲就是,军人享有全部公民权利,可以自由选择政党,公开发表观点,可以在休息时间穿便服,甚至离开军营,而且未经法庭同意,不能处罚任何军人。
阿列克谢耶夫很生气:这是给俄国军队的棺材钉上最后一颗钉子!
克伦斯基有点不满,批评这些将军缺乏互相理解的精神,说军队一定要民主化,「当士兵知道你们不会反对民主,他们就会相信你们」。
果然,士兵们都很民主,他们有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所以都不愿上战场。
在战壕里,他们经常看《真理报》,报纸上反复强调,不要和德国人打仗,要打倒资本家,要分田地,乌拉!
前线部队缺乏纪律,甚至自行撤离阵地,直接跑回家,反正不会受到惩罚。
就在5月,还有一位对列宁来说极其重要的人物回来,那就是托洛茨基,人送外号「列宁的棍子」。
这位老兄的生平十分精彩,年轻时因为反对沙皇专制,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四年。
偶然看到列宁在《火星报》写的文章后,深受启发,决定要当一个笔杆子,于是从西伯利亚逃到萨马拉,又从萨马拉逃去苏黎世,最后到了巴黎,和偶像碰头。
他虽然追随列宁,却长期游走在孟党和布党之间,主张撮合两党,演讲能力十分出色。
1905年,托洛茨基成为彼得格勒苏维埃的主席,人生高光时刻,然后被捕了,重新流放老家——西伯利亚,熟门熟路后又逃向法国。
可惜法国不欢迎他,他一个转头就去了西班牙,结果被当局逮捕,送到了美国。
二月革命爆发后,他从美国回来,中途被英国逮捕,送去加拿大集中营——不得不说,这波属于免费环游世界。
一番坎坷下,托洛茨基终于回国,在列车厢演讲:
为什么各国都那么讨厌托洛茨基?这和他们讨厌列宁一个道理,这群人都主张革命,主张无产阶级专政,是思想极度危险的人物。
托洛茨基的理论,和列宁的《四月提纲》一拍即合,两人互道同志,一起搞革命。
1917年6月3日,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有822名代表,大部分都是社党和孟党,其中布党只占105名。
这次大会主题,是如何更好地支持临时政府。
然后各领袖轮流发言,主要总结了现在没有一个政党敢站出来让临时政府走开,自己掌权。
听到这,艺高人胆大的列宁就不服了,说:布党「每一分钟都准备掌握全部政权」。
大厅内外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也是这次会议,激起布党一些领导人的怒火,他们决定在6月10日组织示威游行,打出「苏维埃掌权」、「打倒10个资本家部长」的旗帜。
抗议政府,其实是抗议政府里的一些苏维埃政党,比如孟党和社党。当它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接炸毛,在大会上施压,禁止6月10日的示威活动。
人在屋檐下,布党最终取消了这个计划。
可能想找回场面,一位睿智的孟党代表提议,为了显示民主派的团结,要不我们也组织工人士兵游行示威吧,口号是「民主共和国」和「立即召开立宪会议」,时间定在6月18日。
苏维埃大会竟然通过了这个决议……布党乐意奉陪,跟着参与游行。
6月18日那天,一共有40万人参加示威游行。
当民主派拿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时,被一群示威者直接扯了下来。大部分人喊着布党口号,让苏维埃的领袖很尴尬,这一次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人看不惯布党:「在彼得格勒你们有力量,但外省和前线不是这样,你们不能与全国背道而驰。」
布党的回应是,很快就轮到你们,你们那里也会打出这样的标语。
当然,鬼才克伦斯基绝不认输,他认为,只要对外战争取得一次胜利,就能缓和政府的信任危机。
于是,他每天参加士兵大会,聊家常煲鸡汤,各种演讲动员。
结果俄军溃败得更快了,被俘40万人,战线后撤200公里。
7月3日早晨,第一机枪团的士兵武装起义,号召各部队走上街头。
人数很快达到数万,这一次他们没有多少耐心,要立即推翻临时政府,由苏维埃掌权。这些起事士兵,把布党当成了主心骨,布党内部却很矛盾,认为时机不成熟,而且列宁不在首都。
劝是劝不住的。
到了傍晚,数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高举红旗,打着标语,聚集在临时政府所在的玛丽亚宫,要求把政权交给苏维埃。
与此同时,作为布党的领导人之一,加米涅夫正式表态,虽然我们没有号召运动,但既然人民出来了,我们应该和他们在一起。
晚上10点,布党正式领导运动。
毕竟这把火是他们烧起来的,而且烧了好几个月,群众都打着自家口号了,再放手不管就说不过去。
他们派出装甲车,占领了关键建筑和桥梁,还让一个连的士兵占领彼得保罗要塞(当初二月革命就是先占领这个要塞)。
之后,事态急转直下。
聚集在政府前的群众,本身就是一时头脑发热,加上苏维埃领导人苦口婆心各种劝,夜深了该回家睡觉,于是慢慢散去了……留下迎风凌乱的布党。
街上的人越来越少,布党领导人左右犹豫,还是放弃游行了。
这一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包括布党的介入,让远在芬兰的列宁感到不妙。他火急火燎,第二天立即返回首都,全程沉默。
等他回到彼得格勒,才发现游行示威再次爆发,而且规模更大,达到50万人。
上万名水兵包围大楼,要求见列宁。
列宁拒绝出面,他不赞成示威游行,后来勉强同意见面,表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但不是现在,请大家克制一下。
等水兵离开后,列宁转过头,对着几位领导人开骂:「你们全都该揍!」
从当时形势来看,布党仍然很弱,如果绕过苏维埃直接武装起义,将可能无翻身之地。
下午,局势失控,多地发生枪击,死了400多人。
更糟糕的是,列宁已经收到了前线部队返回首都恢复秩序的信号。
7月5日凌晨,布党紧急开会,大家一致同意叫停示威游行。
当然,输人不输阵,要在《真理报》刊登一个简单声明:示威游行目的达到,我们结束示威游行。
也正因为这个声明,让布党坐实了领导武装起义的事实。
苏维埃和布党划清界限,大力抨击:
「布尔什维克得到了什么?他们得到400名工人、士兵、水兵、妇女和儿童的死亡,得到削弱我们前线的力量,得到对革命行动的分裂瓦解。」
为了将列宁抓起来,联合政府用尽一切舆论,力图证明列宁是德国间谍,和德军总参谋部交往情深。
短短几天,「布尔什维克」和「列宁」成为人人喊打的恶棍和杀人犯,大家支持联合政府。
7月8日,克伦斯基上台,成为联合政府的新总理。
他痛心疾首,说要给政府权力才能恢复社会秩序,呼吁苏维埃和布党断绝关系。
为了拯救革命,苏维埃领导人一致同意。
克伦斯基签署的第一份决议,是以叛国罪逮捕列宁,解除闹事士兵。
瞬间,《真理部》和印刷厂被捣毁,卫戍部队在全城逮捕布党头领,包括托洛茨基、加米涅夫等人都被抓了起来。
列宁再次成为全俄国的敌人,他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对苏维埃很失望,「它已经彻底出卖了革命事业,交给反革命分子。」
他扮成一个被雇佣的割草人,躲在一处湖边窝棚里,每天读报看书,并确定了党的新策略: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已经过时了,布党和一些苏维埃政党完全划清界限,并且会卧薪尝胆,直接武装起义。
而列宁和临时政府的冲突也一触即发,这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新一轮对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