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奇案背后的故事,被他“搬”到了网上

奇案背后的故事,被他“搬”到了网上

社会

▲ 何家弘做过各种普法尝试,曾是最早一批参与电视法制节目的学者,他还写过犯罪悬疑小说,其中一本被英国《卫报》推荐为“亚洲十大犯罪小说”。 (受访者供图 / 图)


全文共8054字,阅读大约需要20分钟

  • 编者按:何家弘是一位法学家,也是1980年代后最早一批留学归国的法学博士,那个年代,大多数中国人尚不知“法治”为何物。他见证了中国司法从逐步确立证据规则、纠正刑事错案的年代走到现在。临近退休,总想着再做点什么,虽然不懂什么是流量、什么是弹幕,他尝试着在网络平台,讲解那些年代久远却意义深重的要案,试图和年轻人对话。

    本文讲述了一位学者四十多年来,参与法治观念普及的复杂往事。他见证了并真诚相信社会进步的轨迹,哪怕是半步半步地往前。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付子洋
责任编辑| 李慕琰

北京刚下过一场暴雨,何家弘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十多分钟。他穿黑色运动服,戴黑色棒球帽,身材消瘦,手上拄一把笔直的长柄黑伞,远看倒真神似探案的福尔摩斯。

这位年近七十的法学家是老派人,手机长期关机,一天只开2-3次,每次20分钟,处理核酸报告除外。2022年6月初,面对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邀约,他在电话里指定碰头地点:下午三点半,某饭店旁边的汽修店见。

他不会发定位,也很少上网,觉得那是浪费时间。

但是现在,他要在B站和头条号录制一档视频节目《何家弘说案》,讲解四十年来研究过的传奇罪案——他说,里面藏着能让世界变好的秘密。

第一条视频发出后,白花花的弹幕覆满屏幕,“大佬来了”“巨佬”。何家弘打开吓了一跳,“什么东西在横着走?”别人老跟他说“流量流量”,他不懂,只能望文生义,“某视频前流动的人的数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被称为“证据法学泰斗”,作为“文革”后的第一代法学家,是中国大陆首个获得美国法学博士学位的学者,主编了中国第一部《证据法学》,至今是许多法学院本科和考研的核心教材。2006年,何家弘成为最高检历史上第一批挂职厅官的三位法学家之一,担任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为期三年。

过了六十岁,何家弘延迟退休了三次,退休时间悬而未决,他总有些危机感,甚至曾在一年内发表23篇论文,其中包括9篇英文论文。2020年,春季学期结束前,本科生证据法学这门课的最后,何家弘在话筒里有些伤感地说,这可能是我的最后一堂课了。助教吕宏庆回忆,因为疫情,那学期他都没和学生见过面,四十年教师生涯要这样画上句点,难免遗憾。

课后,许多学生建议他把课堂搬到网上。那一年,刑法教授罗翔意外走红,跨界普法的价值为人所知。何家弘认为普及法治不是讲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让法治精神内化为社会行为习惯。

后来,何家弘收到了续聘通知,依然没有退休,他一边上课,一边开始“触网”。有人向他介绍了人大法学院毕业生徐晶帮忙录制视频,徐晶在做法律方向的内容创业,深感普通人需要通俗易懂的普法内容,中国民众的法治意识还有待提高,“短视频是一个很好的窗口”。

徐晶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何家弘愿意做这件事的难得之处——他本身已经是证据法学界的顶尖学者,没有“任何还需要往上爬的东西”。而大部分学者都很难抽出时间,做对经济利益和学术升迁没有太多帮助的事。

一开始,何家弘很不适应讲网课。面对冰冷的机器上课,没有任何反应,讲起来也不那么有情绪。

不同于流行的短视频,何家弘的讲解细致平缓,甚至很长。有一集讲的是轰动全球的辛普森案,何家弘是国内第一批研究此案的学者,他用了7期、近2小时分析其中的证据疑点,被称为“全网质量最高的讲解”。

平台希望时长控制在10分钟之内,但何家弘坚持说案涉及的证据很多,“往往20分钟也讲不清楚”。何家弘不想“刻意去追求什么流量。”有时剪辑掉了一句话,导致逻辑不够缜密,他要在下一期视频解释清楚。

他的基本原则是,不讲法院尚未终审宣判的热点案件,“领导不能干涉,学者干涉也不对”。他接触过不少大案要案的一手资料,在节目中,披露了黑龙江石东玉案、“亡者归来”佘祥林案、聂树斌案等案件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

2022年7月8日这一期,何家弘解密了“辱母杀人”于欢案从无期改判五年的幕后。五年前,最高检曾在北京召开于欢案的专家论证会,何家弘列席其中。他称于欢案为中国正当防卫之滥觞。“改判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且是一个道德问题,是维护社会正义的重大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案例,但是它可以对中国的刑事司法产生深远影响。”

讲专业,他怕没有多少人爱听,何家弘提出,干脆说案子吧。但是通过说案,他要讲的还是证据法学、司法制度,“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关注的中国法治问题”。

何家弘主编了第一部《证据调查》和《证据法学》,将西方证据学的术语和体系引进中国。 (受访者供图 / 图)

1

“我们都很珍惜他的时间”


视频录制通常是在早上,徐晶和摄像团队八点多到,何家弘已经拾掇好自己在等了。他穿西装,和平时上课一样,这是多年的习惯,他认为是对学生的尊重。最初他执意站着讲,“个子不高,很瘦小,但站在那里就显得很挺拔。”徐晶说。

7月上旬的录制这天,附近有好几户邻居装修,摄制人员陷入焦灼,怕噪音会影响视频效果,来回踱步。只要装修声停下哪怕一分钟,何家弘就会立刻按下提词器的遥控,“我们抓紧录吧。”他不愿浪费时间。

国家检察官学院副教授郭欣阳也对南方周末记者提到他的这一特质。她是何家弘的博士,以前每次去老师家中拜访,她习惯说完事赶紧走,“我们都很珍惜他的时间”。

对时间的紧张感,来自他的青春岁月。

1969年10月5日,火车从锣鼓和哭喊中驶出北京火车站,车厢里回荡起激昂的歌声。列车穿过哈尔滨之后,路边人烟稀少,车厢不再喧哗。大家开始想到旅途的终点——一个陌生的地方,一种陌生的生活。

那一年开始,何家弘到“北大荒”务农八年。知青生活第一晚,库房散发着咸菜的气味,谁都没有睡意。

1979年在爱情的驱使下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学习法律,那一年他已经26岁,同学都叫他老何。

1980年代,何家弘在人大一分校读本科时,女儿刚出生,他抱着孩子背单词。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25岁才从ABC开始学起,上大学是走读,每天就在公交车上学英语。那时爱人给他做了一个长方形小本,用绸布包着,一页写上中文,翻过来是英文。他在上面练习单词和句型。

晚上坐车回来,天黑了,车厢里灯光暗。他靠在栏杆上,售票员的固定座位旁有灯,方便点票。好几次,看见何家弘在学习,售票员都会把灯打开。那是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都愿意给予读书的人帮助和庇护。

对时间的追赶让何家弘获得时代的机遇。1980年代,中国侦查学、物证技术学奠基人徐立根教授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归来,推动国内法律学科向西方国家学习,建立物证技术学,“当时全国的师资都在学,包括一些公安的人也在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品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与公安部第二研究所共同举办“物证技术讲习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公检法机关和高等院校,主讲人包括李昌钰等美国著名物证技术专家。这时一个难题出现了。他们请来人大外国语学院的老师当翻译,即便提前发了讲义,翻译也不容易看懂。

刘品新听老教师们说过,犯罪鉴识都是关于DNA、枪痕、笔记、毒物怎么分析,内容太专业了,大家都听不懂翻译。后来有人听说,法学院也有人在学英语,何家弘便被拉来充当临时翻译,一时有了名声。

1992年8月底,何家弘到美国西北大学攻读法学博士(SJD)学位。甫一入学,便对导师乔恩·华尔兹教授说,自己要用一年时间写完博士论文。这是那代美国学者第一次接触“文革”后来自中国大陆的年轻人,面对何家弘的雄心,他不置可否,只说“take your time”(不要着急)。

但何家弘拼命想弥补被耽误的青春,最终创下纪录:只用1年零10天便拿下学位,一般人通常需要三到五年。答辩后,华尔兹教授说,这是他见过最好的SJD论文,法学院副院长则评价他的答辩“flying colors”(神采飞扬)。

很多年后,刘品新见过何家弘的“荒友”。他们一起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参加研讨会,当地的“荒友”听说后也过来了。下乡时,他们一起开拖拉机,在一个饭盒里吃饭。那个年代,很多回城当工人的知青都在经历下岗,见面时常常会哭。

刚去美国时,何家弘看见高速路、高架桥、大机场、大高楼,想着中国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高速路,“其实,大概十几年,中国就赶上了。”再有就是中国的法治,当时大多数人不知道,rule of law(法治)和rule by law(法制)究竟有什么区别,连中国日报等媒体都曾将法治错译成rule by law。

法制是将法律作为治理的手段和工具;而法治是法的治理,是一种法律之下人人平等、无人享有特权的价值判断。

“其实这(当时的翻译)是错的,所以确实差距很大。”何家弘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2

“科学证据也可能是不科学的”


1995年,刘品新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为何家弘的研究生。第一次见面,何家弘从香港城市大学做客座教授归来,送了他一本《香港法律概论》。

“文革”十年结束,中国法治从一片废墟走向重建,法学教育面临断层。读本科时,刘品新宿舍床铺上有一个横板书架,他按颜色和新旧顺序从深蓝到白色排序,发现教材大多已经落伍。

法学家江平在《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中记录了1979年给北京政法学院复校后第一届学生安排西方国家民商法课的往事。当时图书资料稀缺,他从苏联带回的《资产阶级国家民商法》和零星资料便构成讲稿。“那些内容也只能算是西方国家民商法ABC,谈不上什么学术价值。”可就是这么一些内容,在当时也是很稀有、很新奇的。

刘品新说,当时研究法学有两种范式——一种是像何家弘这样到国外留学,把国外的法律体系引介回国。另一种是看中国台湾地区的中文译本。1990年代,人大研究生楼下的便利店售卖许多来自台湾的盗版复印书,都是稀缺的养料。

1993年,何家弘回到中国。过去中国只有“侦查学”,直到他留学归来,才有了“证据调查学”,他主编了第一部《证据调查》和《证据法学》,将西方证据学的术语和体系引进中国。法律语言和日常语言不同,何家弘1996年出版了一本《毒树之果》,这个词意指,如果手段是非法的,那么从它获得的证据也是被污染的。“当时那本书挺火的,我们搞了几年才明白,‘毒树之果’是什么东西。从字面上讲,每个字都懂,但是你不知道它真正是什么东西。”刘品新说。

1990年代,何家弘深感中国社会证据意识稀薄。“中国传统打官司,你要找人,要有关系,没有说需要证据……原来都是职权主义诉讼,公检法都是查明案件事实,我明白就行了,这事儿就是这样,就定了。而不是证据,不是说我得用证据。”

这种观察来自他的亲身经历。1984年,何家弘到北京市公安局二处大案要案队实习,参与过当年一个重大案件——绊马索案的侦破。那年海淀区以北到香山一带,晚上常出现抢劫。有人把粗绳拴在马路边的大树上,拦截骑自行车路过的人,夜里路灯暗,两人拎刀抢劫,连续发生了几起。

当年市局领导极为重视,在首都竟然有这种抢劫,周围人心惶惶。那时,何家弘和刑警每天骑自行车百八十里地,到各村挨家走访。有一个嫌疑人,据村里人说偷过东西,他们去找,他不在家,只有姐姐在。

问完话准备离开,同去的刑警在嫌疑人住的小土房窗台上,忽然拿了什么揣进兜里。出来之后,何家弘问他是什么,刑警给他看,是一只公交车窗户的摇把。

原来,有一个被害人是公交车司机,被抢时夹着挎包,包里就有车窗的摇把。刑警找到那位公交车司机辨认,司机认出了正是同一个摇把,上面有个小豁口。公安局连夜审讯嫌疑人,拿下口供,第二天,这个案子就破了。

何家弘疑惑,这个摇把怎么办?“这等于是偷偷给顺来的”。刑警说简单,早上到嫌疑人家先把摇把放回去,然后再搜查,正式提取,让他们签字。

“这叫非法证据的合法化,那时候叫密搜密取。按现在都是不合法的。”何家弘认为,需要提高办案人员的证据意识,办案就是办证据,也需要向老百姓普及证据规则。

如今在视频节目里,何家弘仍在普及这种观念。比如,南方周末记者旁观录制的这期,何家弘讲了1998年震惊全国的杜培武案。杜培武是云南昆明的一名普通警员,在妻子和情夫被枪杀后,作为犯罪嫌疑人被逮捕,遭受刑讯逼供后,不得不违心承认杀人。

一审法庭上,杜培武曾从腰间扯出一件血迹斑斑的衣服,作为刑讯逼供的证据,却未得到重视。1999年2月5日,杜培武被昆明市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杜培武不服上诉,同年10月,云南省高院以故意杀人罪对杜培武改判死缓。直到真凶出现,才得以沉冤昭雪。

杜培武案平反后,该案的测谎员曾陈述当时测谎的情况:杜培武在回答测谎问题时反应并不一致,虽然确实有说谎的体征,但是回答某些相关问题的时候,也表现出如实回答的行为。“他在测谎结论中说明了这一点,但没有引起该案侦查人员的重视,因为侦查人员想要的就是杜培武说谎的结论。”何家弘说。

冤案披露之后,这名测谎员很委屈,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何家弘想用这个案件来说明,为何科学证据也会说谎——当办案人员并不具备客观评价科学证据的能力,只愿意接受能够支持自己看法的科学证据时,“科学证据也可能是不科学的”。

3

错案是打开司法改良的一个窗口


2005年,何家弘在中国人民大学带领一帮青年学者做刑事错案的实证研究。之所以关注刑事错案,是因为人类总是从错误中反思,聂树斌、佘祥林等冤案,是个体的巨大悲剧,更是全社会的补习课。他认为刑事错案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撬动证据规则完善和司法制度改良。

刘品新认为错案是打开司法改良的一个窗口,有必要进行制度性反思,否则错案就会重复出现。他说,很多司法解释对证据的规定后面都有错案的影子,“比如为什么有两个‘刑事证据规定’出台,它背后有赵作海等等案件的教训。”

但在21世纪初做这项研究时,刑事错案还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郭欣阳是这个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调研过程极为艰难,真正获得的案卷材料只有一本。

1994年,湖北男子佘祥林因“杀妻”被判15年。2005年3月,“死亡”十一年的妻子突然出现,成了轰动全国的“亡者归来案”。当年4月,京山县法院宣判佘祥林无罪。何家弘嘱咐刘品新去调研这个案子,公安部门的领导还给办案部门打了招呼。

当时,他们正在准备一场“预防刑事错案国际研讨会”,刘品新异想天开想把佘祥林请来做讲座,虽然未能成行,但在学者和实务人员讨论怎么预防之前,让一个蒙冤者先讲述自己的人生,会更有说服力。“因为他要不来,你根本就不知道冤案是怎么回事,会造成多大的创伤。”

刘品新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做刑事错案研究不是泛泛总结错案形成都有哪些原因,而是必须“抠细”,找出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这需要在全国到处跑,实打实地调研。

研究项目出了一些成果后,郭欣阳会收到一些喊冤的当事人来信,她感到有些沉重。何家弘也经常收到类似请求,他在最高检渎职侵权检察厅挂职副厅长时,也帮忙向控告申诉检察厅转过材料。事后他被告知,其实各个部门都查过了,翻案可能性很小。“后来接触多了觉得,真的是没用”。

何家弘深感错案纠正之复杂困难,“特别是以前遗留下来的问题很多,真正想要纠正,阻力非常大。除非有一些特殊的机遇,或者有特别明确的证据,像我们所说的亡者归来、真凶再现等等,这样的案子才能够启动复查。”

有一年,一位老太太总去找何家弘,在他上课前等在办公室。那是二三十年前的案子,她认为丈夫是冤枉的,拿的材料已经过去太久,原来的证据有一些瑕疵,但很难充分证明是错案。她每次来都会讲两个小时,反复诉说。后来,何家弘只好把办公室门口的名字改了。

2008年,刘品新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法学院访学,听过本科生的法学概论课。国内这门课的教法通常是介绍法学概念、体系、法理学等,而在伊利诺伊大学,它专门讲解美国历史上有名的错案。

听完之后,刘品新问年轻的学生们,如果听的都是错案,会不会影响你们对法治的信心?他们却说,正因为法律老干错误的事,我选这门课才有价值。回到人大后,刘品新也在课堂上增加错案的元素,每当拿出证据完整的真实案件,对学生的触动极大。“没想到法律是这样的千疮百孔,没想到我们能做的事那么多。”

4

法治进步,离不开民众观念水位的提升


多年来,何家弘一直想努力推动刑事司法制度改革,对很多具体的证据规则、刑事错案司法制度、庭审制度都提过具体建议。

二十年前,他每年都去公安部办的警监警衔培训班讲课。学员很多是高级警监,还有地市级公安局长,他们大多是退伍军人出身,很愿意学习在当时比较超前的观点。何家弘给他们讲执法观念的转变,包括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遏制刑讯逼供、沉默权问题,他们觉得专家意见能开阔眼界,“甭管他听不听”。

这些年来,司法人员大多是法学科班出身,学者要讲的专业意见他们已经熟知,但考虑问题的角度又不一样了。

2022年6月24日,律界泰斗张思之去世,张思之曾是林彪与江青集团特别审判中的辩护律师,也代理过一系列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何家弘和他接触过,认为是“法学界一个很棒的律师,而且很有思想”。但何家弘更想做一个纯粹的学者。

郭欣阳认为何家弘是一个很有分寸的人,对社会问题的批评,他会用故事或是修辞来表达态度,言辞并不激烈。“他的观点已经通过论文专业表达了,有时会非常尖锐,但之后就不会以感性的口吻再公开表态。”吕宏庆说。

回看过去四十多年,何家弘认为中国的司法制度在进步。“进步和学者们理想的标准,或者是其他国家(的标准),当然差距还很大,还有很多问题。但是中国的改革不是像学者想得那么简单,很多地方要全面地决策。我说半步半步地往前走,也好。”

何家弘认为法治要进步,除了顶层制度设计,也离不开民众观念水位的提升。

2021年9月,何家弘在一期视频中谈到不久前一审宣判的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其中对死刑问题的看法,引发了网友的激烈反应。他认为废除死刑应该是司法文明的目标之一。

这样的看法在国内外法学界都不罕见,甚至早有部分共识。早在250年前,意大利著名刑事法学家贝卡利亚就提出,威慑犯罪,严惩不如严查。现实的情况是,对于大多数“潜在犯罪人”来说,死刑的威慑力未必高于无期徒刑,特别是真正的“无期”。

但对于大众来说,这个观点还难以被广泛接受。何家弘本人在这个问题上也经历了长期的考量和观念的变化。

2001年5月,他作为中方代表在“中国-欧盟人权对话”就死刑问题发言,根据一些调研数据指出,一个国家制定法律时应该考虑民意,而按照大多数中国人的民意,中国不能废除死刑。当年,国内正开始讨论刑事证据立法和修改刑事诉讼法,专家学者越来越重视司法文明和人权保障的问题。何家弘后来自问,“死刑真是天经地义的吗?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杀人偿命等‘同态复仇’的刑罚观显然不符合司法文明的发展趋势,车裂、凌迟、斩首等野蛮的死刑方法也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死刑是否最终也要退出人类司法的历史舞台呢?”

这期节目播出后,网友强烈质疑,甚至引来辱骂之声。徐晶从未听何家弘抱怨过评论对他的人身攻击。“他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人身攻击,产生不干的想法。不知道他心里难不难过,他没对我们讲过他难过。”

“这本身就是很有争议的问题。”郭欣阳认为何家弘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她用一个案例说明人们法治观念的变化。2001年,沈阳某黑社会老大从死刑立即执行改判死缓,原因是他可能受到刑讯逼供,当时引起大量舆论反对。“现在很少出现刑讯逼供案件,即便出现,舆论也是一致反对。”她说,民众已经能够接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一理念,“跟那个年代有了很大的不同”。

这些年来,类似的观念变化何家弘见证了不少,他相信,“社会总有发展的过程,虽然说有阻力,哪怕是半步半步走。”

从《何家弘说案》开播以来,平台多次建议何家弘开设付费课程,他兴趣寥寥。当对方提议讲刑事司法大案的课程,何家弘答应了,他想趁机梳理中国刑事司法在过去四十年的进步,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两代人对中国司法进步所做的努力。

备课的过程中,他不愿内容受人掣肘,甚至连讲课的座椅和背景也被吹毛求疵,“根本没有到B站挣钱的需要”。最终,他还是放弃了付费课程的计划。

其他人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俞敏洪逆风翻盘的故事,我一点也笑不出来华裔蒋濛教授创造历史,即将成为美国普渡大学史上首位华裔校长穿越千年的文物靠技术“整活”,背后门道竟然先被他们找到了!《纽约客》最经典封面和它们背后的故事起底刘强东明州案背后女主角刘婧尧:父母身家千万,舅舅轻松搞定北京户口和名校一起杀夫案背后的三个女人看了诺奖得主的故事,我只说五个字:狂野酷姐姐全网刷屏的河南女大学生聊天记录,背后的故事我不敢看!霸总狂砸5亿美元帮娇妻“搞科研”,背后的故事可没你想得那么简单他们接力守护这一抹中国红,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我们一起“半夜晒月亮”|关于《废物故事》的故事 凹凸TOALL第47期瘸腿算命先生,花130块娶聋哑傻“剩女”,他们的故事,我不敢看…单曲循环背后,那个忘不掉的故事昔日高考状元在家啃老9年,被父母4次送精神病院,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今日聚焦:底线!做人的底线!一个小伙子的故事,警醒你我!在线播客|我们一起“半夜晒月亮”|关于《废物故事》的故事【油焖笋】zone6a在春分播撒耐寒疏菜 如今结果二舅的故事,在此刻达到了高潮唐山案背后隐藏人性,越挖越让人震惊!看了诺奖得主的故事,只想说5个字:狂野酷姐姐罗伊诉韦德案背后的州权问题清华硕士进职校,看见“差生”标签背后的故事潜水兄弟想找三百年前的沉船,搜寻4年,竟真被他们找到了唐山烧烤店打人案背后的系统性偏袒华人新宠"电报"背后的故事-双商爆表颜值在线的流亡创始人贵妇顶流→波折流浪:扒一扒雅顿背后的故事我们为什么喜欢废物的故事,以及什么是“废物”她们的故事里,藏着我们的故事离岸高华正在以“搬运”之名进行女性人口贩卖惊天逆袭,高中辍学的菲尔兹奖得主背后的故事ZT: “那年头”抄家没收的文物财宝,究竟去了哪?UNBOXED | GALWAD:我们未来的故事,欢迎来到2025明日世界中国男人:废物中的战斗机2022,写下你的故事 | 「故事大爆炸2022」征文大赛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