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畊”就是“耕”,那写成刘耕宏算错吗?
最近最火爆的明星,应该是转职成为最火健身自媒体的刘畊宏了。作为一个任豚和Switch深度用户,健身环、有氧拳击以及舞力全开明显比较香,即便没看过直播或者录像,也看到了不少网络上的讨论以及微博、文章。
其中有趣的是,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刘畊宏女孩”,在网上都将刘畊宏的写成了“耕”。一些媒体或自媒体,则将这种写法当成了“盲目追星”的一个示例。
先不管跟着刘畊宏跳操是不是就算追星了,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畊写成耕,算错吗?
首先,在输入法里找到畊字并不难,但它在《新华字典》里却没有单独的条目,而是在“耕”的条目下面,有一个“【异】畊”的说明,这表示“畊”是“耕”的一个异体字,两个字是同样的意思,同样的读音,只是写法不同。
在中文中,因为时代演变、地域甚至个人的书写习惯不同,导致一个字往往有多个,甚至很多个写法。广义地说,大部分简体字和繁体字之间,也可以视为互为异体字。
在传统年代,因为没有像我们这样有热心的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帮我们规范汉字(无褒贬意),一个汉字有多个写法是很正常的。研究经史子集,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来辨别,文献中,包括不同版本中的诸多异体字。
因为汉字绝大多数都是偏旁根据六书规则进行的组合,其中大部分异体字的差异都在于偏旁的不同,有些仅仅是位置区别,比如峰和峯,就是同样的两个偏旁排列成左右或者上下的结构;或者则是形声字中,选了不同的声旁,比如线和缐;或者是选择了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不同形旁,比如煮或者煑;还有有无某个偏旁,比如希和稀......
而“耕”和“畊”,就是一对选择意思相近的形旁的异体字。
耕(畊)的意思是犁翻松田地好在上面播种谷物。田字旁很好理解,而“耒(lěi)”的意思就是古代犁地的工具。所以“耒”旁的汉字,大多都是和耕作有关,比如钉耙,不过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农业社会,普通人基本都五谷不分太久,所以耒旁的汉字,大多都没落了,剩下耕耘还在苦苦支撑这个原本辉煌的偏旁。
“耕”字最早出现在战国,形状就是一个人在用农具耕田。这也是后来有“耕”和“畊”两种不同写法的由来 —— 一种着重于耕的对象,一种着重于耕。
之所以有偏旁“井”,这一方面是读音的来源 —— 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说明,耕的古音是“古莖切”,和井字的读音相似。而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也是“井田制”:耕种的时候,八户为一井,每家人各自分得井田周边的一块私田,中间的则为“公田”。这种很像综合“人民公社+分产承包”的模式,一直是后来中国文人的梦想土地制度,但也从来没有真正成功恢复过。
有趣的是,“井”字的一个异体字,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丼”。在篆文中,井字中间就有一个点。
所以经常有人会问日料菜单上的“亲子丼”、“牛肉丼”、“鳗鱼丼”怎么读,很简单,就读“ jǐng”,在汉字中“丼=井”。
但如果想用日语来读,那就要读成“どんぶり(donburi),或者简称的“don”,而不是读成汉字的“东”。这就像我们想吃草的时候,可以说“沙拉”,也可以读“salad”,但读成“撒拉得”,就有些怪了。
回到“刘畊宏”的名字,虽然“畊”的确是“耕”的同音同义的异体字,但这个“畊”既然还出现在词典中,电脑字库里可以正常输入,那就可以使用。
在一般情况下“畊”写成“耕”是不能算错误的,不过当作为人名、地名的时候,出于尊重,我们都应该使用当事人自己使用的字,所以还是使用“畊”比较好。
不过话说回来,这其实也给了很多父母一个起名时候的灵感:不少家长希望孩子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不喜欢在公安部名字库中有太多的重名检索结果,所以精挑细选一些不常见的汉字来当名字。结果,孩子的名字变成了一道语文题,还经常被叫错。这个时候其实不妨学习一下“刘畊宏”,选择一个仍然在使用的,同音同义而且字形相近的异体字,这样别人不容易叫错,也不容易有误解,但却的确是一个很小众的独特名字。
最后,如果你发现打“lgh”会变成“刘耕宏”,而不是“刘畊宏”,这可能是表示:你要重新升级一下你的输入法字库了。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与语文教育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文章搜索】,在搜索栏里输入“语文”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远上寒山石径斜,读xiá还是读xié?
死记硬背还总出错的“笔顺题”,背后是舍本求末的语文教育
别用识字卡破坏孩子心中的汉字之美
修改读音没问题,只要高考别再考拼音题
汉字启蒙中总被忽视的重要一环:偏旁
给孩子选择标拼音的注音版书籍,要谨慎
在被弟子规这些污名化之前,真正的国学教育应是怎样的
认字的基础方法,就在“文”和“字”两个字中
如何让孩子分清“三点水”和“两点水”的汉字
一个、一起、一二三的“一”是多音字吗
为什么不需要区分“的、地、得”?
近期文章回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