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冯仑:中国房地产进入后开发时代,转变认知是关键

冯仑:中国房地产进入后开发时代,转变认知是关键

财经
封面图 | 《大江大河》剧照


前些天,《北大承泽参考》第3期发表了冯叔的题为「中国房地产进入后开发时代,转变认知是关键」的文章,今天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北大承泽参考》是中国高校智库领军者北大国发院新创办的智库与管理月度读物。刊物详情请参阅北大国发院网站或官方微信号底部菜单(微信搜索北大国发院即可查看)。


以下为文章全文。


文 | 冯仑(微信公众号 | 冯仑风马牛)



1

住宅地产从「三高」转向「三减」
背后有规律的力量

房地产的交易和投资数据在今年一季度略微反弹之后,二季度明显下跌。首先要澄清一点,通常学者做研究及媒体述及「房地产」,多在讨论「住宅」,这与房地产行业所指的「房地产」不同。对房地产行业,住宅只是其中一部分,房地产还有其他品类,所以准确地说,地产数据下降主要是指二季度住宅地产的数据下滑。


但住宅地产目前的数据也基本正常,早在2018年前后,像万科等地产企业就曾判断:住宅地产这种高增长、高杠杆、高周转、高回报的发展模式已经趋于顶峰,需要慢下来、停下来。


基于国际经验:一国房地产的发展大多从住宅开始,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左右时,城镇化率通常超过60%,人口也趋于零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基础空间结构格局基本确定,经济增速亦放缓,这些都是互相伴随的现象。住宅的增长也就由此转慢,甚至趋停。对应的数据还有人均住宅面积,我国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已经超过40平米,这也符合国际经验。当以上指标或现象一并出现时,住宅的快速发展会逐步转入「减速、减价、减量」阶段。


因此,房地产行业内部把人均GDP一万美元之前像我国房地产的高速增长,称之为「房地产的开发时代」或者是「住宅地产的开发时代」。开发时代的竞争重点是「规模、成本、速度」。2018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开始「减速、减价、减量」,也就进入所谓「后开发时代」,意味着整个房地产的主导产品开始从住宅转向非住宅,所以当前供求关系实际上反映了市场需求转变,之前供给侧积压的住宅已经超量。


具体到数据上:我国最高峰时的一手房和二手房成交量每年达到20万亿,去年是12万亿,今年上半年是7万亿,全年大概达12-14万亿。因此,我们对住宅地产行业的理性判断是:未来5-8年,住宅地产市场乐观估计在每年12万亿左右,悲观估计为8万亿左右,体量约为2018年最高峰的一半。


住宅地产「减」的核心在于行业中高杠杆、发展快的部分。按照国际比较经验,90%的高杠杆住宅公司都将难以继续存在。


我国现在有7万多家住宅地产公司,未来这一领域预计只能剩下6-7千家,并且集中在经济、人口、就业保持增长的地方,不会平均分布。这些地区会成为未来住宅地产缓慢增长的核心区,经济、人口、就业难以保持增长的地区,房价会非常便宜。比如美国的东西两岸房价很贵,中西部、中南部房价很便宜。


所以综合来看,二季度住宅的数据基本反映了市场供需,无须特别忧虑。



2

地产行业市场化不足
要既能办喜事,也要能办「丧事」

事实上,在2017、2018年,按照纯粹的市场机制,住宅交易的供需量总量就应该下降,房子也应该随之降价,但当时的政策对需求的管制叠加后来的疫情防控,掩盖了供需之间的扭曲,市场呈现的还是房价继续上涨的强烈信号,许多企业也因此依然加大杠杆去投入。今年暴雷的很多企业,包括龙头企业,本质上是简单地把政策信号当成了市场信号,把政策还在压制需求当成了市场依然存在巨大的需求,最终造成对趋势的严重误判。


2022年底2023年初,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市场才发现真实需求已经远远不足,尤其是二三四线城市,供给侧的楼盘项目很多,销售不畅,一下子在短期给房地产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


我们通常说房地产市场还有巨大的刚需,但很少对刚需细分。刚需应该再分两类:一类是有钱的刚需,可称为刚购。经过三年疫情,这一类群体在减少;另一类是支付能力不足的刚需,其最佳路径是转入住宅租赁市场。


经过三年疫情叠加经济下行,就业总体不振,住宅市场刚购级的刚需明显萎缩,购房者断供的现象时有发生,叠加三条红线等产业政策加码,导致大公司暴雷现象增多。


基于国际经验,即便是全球500强企业,暴雷也很正常,不必过于担心,我们应该坚持走市场经济之路,核心是建立一条市场化的消化机制,我称之为「办丧事机制」。我们不能只习惯于「办喜事」,欢迎一家家公司挂牌上市,也要准备好「办丧事」,市场总有企业经营不善,不得不退出市场,有生有死才是健康的市场。


因此,住宅地产行业如今在保交楼的基础上,要多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应对房企暴雷问题,比如让企业的资产市场化打折处置,公司也可以合法合规地破产清算,不良资产在金融市场开放买卖交易等。



3

「因城施策」难以治本


面对住宅地产的困境,现在有个提法是因城施策。我不主张采用「因城施策」手段来重新刺激住宅市场。因为住宅已经进入到减量减速阶段,就如同年轻人过了青春期就不会再长个儿,身高会封顶,变成「橫着长」。


因此,我们必须明晰一个判断:不要再对住宅地产保有规模增长的幻想,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增长是「横着长」,更大的空间属于物流仓储等其他地产品类。


基于这个判断,地方政府对老百姓的需求和地产企业都不要再过分管制,要让市场成为真正的市场,关键是恢复市场信号的准确性,老百姓想买就买,公司想开发就开发,谁有问题就暴雷,按照市场过程破产,政府采取现房销售或相关等措施避免老百姓买到烂尾楼即可。只有「城投」的问题才需要政府介入,因为那是政府投资的,城投公司很多也不是以盈利性为标准,涉及公共服务,流动性也不高,这一部分才真正需要政府来管。


与此相应,政府税收应该着眼于新的房地产业态,比如物流仓储和医疗健康,后开发时代的房地产主要是以租金为核心,以资产管理和运营为核心,这些资产价值越来越高时,政府可以征收房产税。政府要尽早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改变税收结构,优化产业,增加房地产以外的税源。


总之,核心是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活企业家精神。



4

地产企业要更新认知


从房地产企业来看,要看到未来转型的方向。


对原来的住宅地产企业,一种转向垂直领域,做细分市场的产品,比如蓝领公寓、女性公寓、老年公寓;一种是横向细分,比如扎根某一个城市。还有一种跨界创新,比如在日本做住宅最好的企业不是传统开发商,而是丰田房屋、松下房屋,未来房屋会更加智能化,中国未来也可能产生华为房屋、小米房屋等。


对住宅以外的地产企业,像物流仓储中的冷链、数据中心、智能仓库等,这些企业现在都活得很好;大健康领域的房地产企业,以及运营园区的房地产企业等也都活得很好;房地产科技公司、服务公司等,比如Airbnb,以及专门做写字楼的SaaS平台帮助管理大楼物业、收费、机电、出租等;房地产的交易平台,比如像贝壳、链家等交易平台,以及专门做租赁的出租平台等;此外还有房地产金融等,都有很大的空间。这都是后开发时代的房地产,大有可为。



5

消费者信心与就业基本面高度相关


要想恢复消费端对房地产的信心,不是通过房价稳定就能全部解决的,核心还是依靠就业和经济增长。


如果老百姓能充分就业,公司发展得好,员工能得到加薪,老百姓很快就想买房改善,人们对美好居住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只要经济的基本面进入到一个稳定增长阶段,住宅的需求还是恢复,甚至不排除再有所上涨。


当前对于住宅需求的信心不足,主要源于人们对整体经济环境、个人未来职业发展、家庭收入的预期等存在不确定性。房地产企业本身的风险和房价下行的风险只是一个叠加因素。



6

未来:住宅地产减量提质,新业态大有可为


未来,中国房地产的发展仍将集中于两大方向:一是住宅。在这个方向上,未来是减量以后转入高质量发展,细分化与工业化是未来的两大特征;二是非住宅地产,包括很多的细分品类,比如物流仓储、医疗健康等,很多领域大有可为。


具体而言,住宅地产会在下行的过程中逐步找到一个新的均衡,比如整体的产值保持在8-10万亿。房地产企业的重点不再是规模和份额,而是琢磨如何抓住细分化和工业化(智能化)的趋势。在细分化方面,老年公寓、单身公寓、女性公寓、出租公寓、蓝领公寓都值得发掘。在工业化(智能化)方面,未来造房子可能会像造汽车一样,一些装配式住宅等有可能迎来大规模工业化,质量更高,更环保,更便捷。


对于非住宅地产市场,随着城市化的深入,会持续增长。


我把非住宅的房地产又通常分为七大类:办公地产、商业地产、物流仓储、医疗健康、教育研发、酒店度假、政府物业。这七类地产未来10-20年可以一直发展,当人均GDP达到6-8万美元的水平可能才会相对饱满,达到一个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基于现在的观察,这七大领域中,如下几个领域可能发展得相对更快:


1、物流仓储。第一是冷链。当前,城市周边的冷库发展得特别快。因为消费要升级,民众吃生鲜更美好。不管是肉还是海鲜,都离不开冷链;第二是数据中心。数字经济的价值已经众所周知,数据中心当然是数字经济的刚需,发展速度很快快;第三是智能仓储。比如京东兴建了很多智能仓库;第四是商业物业。比如北京国贸、SKP等的商业物业依旧都做得非常好。


2、医疗健康。过去大家都是生病才去医院,意味着医院只有一种产品与房地产相关。如今不同,健康涉及到大量的病前病后检查和康复需求。比如:病前体检和保健,病后康复、康养。同时,随着老龄化深入,养老对应的医疗需求也很大;此外,「轻医疗」也在快速增长,主要是医美这一类消费医疗对空间需求非常大,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城市在推进「医疗Mall」,把割双眼皮、皮肤管理,甚至美容等各类保健全部集中在「医疗Mall」。


3、政府物业。政府平台公司做了很多大型园区、大厦、写字楼等,政府还通过兴建剧院、会议中心等提升公共服务。同时,政府还有办公大楼、监狱等不同形式的物业,也是巨大的资产。未来,城市之间要拼吸引力,政府物业同样面临创新发展的需求。




更多往期内容


冯仑:房地产的7个赚钱新风口

冯仑:后开发时代的房地产进化论

冯仑:第四代写字楼

冯仑:想明白这三件事,就理解那些城市建设大师了

冯仑:个人认知很重要,转型最核心的是「转老板」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
合作联系微信 niuniu-fengmaniu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美国房产十年上涨周期或将结束?南加州洛杉矶和尔湾房地产市场分化!房价反弹将持续多久?美国房产最前线 孙斯陶 2023.07.29冯仑:过日子讨生活,还是挑战命运改变生活?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赵燕菁:有些部门还没理解“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转变”,这是在贻误战机!超4成房企销量下滑,开发商排队申请破产,德国房地产“崩”了?冯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高人谈冯仑:奔着那座「庙」去普京開戰與拜登的盤算冯仑:朋友,你别装"有些部门还没理解'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转变',这是在贻误战机!"投资房地产不懂税-早晚你要交学费!买房自住出租炒楼花如何合法避税?房地产投资核心是:资金来源是否经得起查税?如何避免被罚款?闲聊冯仑:看马克思、丘吉尔、蒋介石如何炒股冯仑:人生有两大境界,看得明白,活得通透中国房地产政策迎来历史性转变?业主「免费送房」?冯仑:实际上是「损失归我、债务送你」冯仑:做好人有用吗?双政策并行!希腊地产进入黄金投资时代【老键曲库】Sad sad, Sinead O\'Connor died中国房地产进入过剩时代,普通人该把钱投在哪?这家公司彻底跌下神坛?冯仑:它的商业模式不成立上海网信办召开房地产类“自媒体”分类指导!规范房地产信息发布2023价值地产年会 | 房地产行业首个大模型主题论坛受业界好评!2023第十三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成功举行恒大近期动作频频,冯仑:死生之际的最后「博弈」冯仑:恒大的2.4万亿负债是怎么欠下的?阴宅生意比住宅生意更赚钱?冯仑:进入这个行业有相当的门槛冯仑:中年人必须油腻追忆半个世纪前的苏州一日游5123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富金山战役 11万亿中植系爆雷,冯仑:中产如何保全自己的财富?失去的 30 年,中国房地产会步入后尘吗?EB-5房地产怎么选?请看摩根士丹利的房地产投资攻略美国房价反弹难持续?开发商新房又要降价促销了?美国房贷利率创二十年来新高!美国房产最前线 孙斯陶 2023.08.18这家合资车企销量急剧下滑,中国市场停产进入倒计时?日方股东重金押注东南亚龙湖提前还债、万科持续稳健,冯仑:穿越周期的房企模范生做对了什么?改变环境,就能改变认知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