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2025年重返月球!NASA计划用马斯克星舰登陆月球南极 | 环球科学要闻

2025年重返月球!NASA计划用马斯克星舰登陆月球南极 | 环球科学要闻

科学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 航天 ·
NASA表示将于2025年登陆月球南极,计划使用SpaceX星舰


月球南极附近卫星图像,由NASA“克莱芒蒂娜”探测器拍摄。图片来源:NASA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阿尔忒弥斯1号”(Artemis Ⅰ)任务计划用太空发射系统(SLS)将猎户座载人飞船(Orion spacecraft)发射到绕月轨道,执行不载人测试任务。现在“阿尔忒弥斯1号”已经抵达肯尼迪航天中心39B发射台,计划于当地时间8月29日上午8:33分之后发射。计划于2024年发射的“阿尔忒弥斯2号”(Artemis Ⅱ)任务将由太空发射系统和猎户座载人飞船执行,运送4名宇航员绕月飞行,任务持续时间在8天到3周之间。


昨天,NASA公布了“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的一些细节。“阿尔忒弥斯3号”(Artemis Ⅲ)任务将使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还未进行过轨道测试的星舰(Starship),搭载4名宇航员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是“阿尔忒弥斯”系列任务中的首次登月任务。任务计划时间为2025年,任务按时进行需要3个前提条件,“阿尔忒弥斯1号”和“阿尔忒弥斯2号”顺利执行、新宇航服顺利完成开发和星舰系统的可用性。NASA表示,第一名登月的女性宇航员和第一名登月的有色人种宇航员将在“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中产生。


· 分子生物学 ·
蚊子为何总能闻到人的气味


雌蚊体内含有气味受体,可识别人类释放在空气中的体味混合物。科学家曾试图敲除这些受体以阻止蚊子叮咬,然而并未成功。最近,发表在《细胞》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蚊子的嗅觉系统已经演化出冗余的故障保险装置,以确保它们总能闻到我们的气味。


在大多数动物体内,一个嗅觉神经元通常只负责检测某一种特定的气味。但科学家发现蚊子对人类气味的感知有所不同。比如,1-辛烯-3-醇是存在于人类呼吸和汗液中的一种物质。研究团队发现,埃及伊蚊体内能被1-辛烯-3-醇刺激的神经元,也能在胺类刺激下被激活——胺类是蚊子用来寻找人类的另一个线索。假如蚊子的一个神经元不止表达一种气味受体,这意味着失去某一种或某一些受体之后的蚊子依然可能探测人类的气味。研究者还利用单核RNA测序寻找了蚊子嗅觉神经元表达的其他受体,发现在一个神经元中表达多种化学感觉受体的现象广泛存在。科学家认为,其他昆虫体内可能也有类似的机制,研究团队计划对其生理意义进行深入研究。



· 新技术 ·

无芯片无电池的无线可穿戴传感器

现有的无线传感器主要依赖嵌入式蓝牙芯片通信,并需要小型电池供电。然而,下一代可穿戴式传感器要求尺寸更薄、更小,这就需要为设备“减负”。近日,在一项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中,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无需电池和芯片的新型可穿戴传感器。


新型传感器基于氮化镓,这是一种双向压电材料,可以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反之亦然。科学家利用远程外延(remote epitaxy)技术制备了超薄的氮化镓单晶薄膜,并将金导电层沉积在上面以放大电信号。当佩戴者的心率变化时,氮化镓的机械振动会随之改变,并被转化为可被无线监测的电信号。通过与离子感应膜配对,该传感器还可以监测汗液中的钠离子变化。研究者认为,这项技术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量子计算 ·
新量子技术实现了自由电子-光子耦合

该实验中用到的光学芯片仅有3毫米宽,其顶端的环形谐振器半径仅0.114毫米。图片来源:Armin Feist /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随着量子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尝试将基础研究中的发现用于量子技术中,这常常需要用到单个光子,但取得单个粒子非常困难。近日,在发表于《科学》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首次成功在电子显微镜中创建了自由电子-光子对。


在该实验中,来自电子显微镜的光束会穿过一块特制的集成光学芯片。该芯片由光纤耦合器和环形谐振器构成,谐振器通过控制光子绕圈运动来储存光。当电子在最初的空谐振器上散射时会损失一些能量,这部分能量正好能在谐振器中自发产生一个光子。电子和产生的光子从而通过相互作用耦合成对。目前,物理学家能够精确检测出电子-光子对中的单个粒子,并能在测试一个粒子获得另一个粒子同时的信息。该成果可帮助多种量子技术的应用,为量子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


· 地质学 ·
研究发现现代黄河水系于125万年前开始形成


由于黄河中游地区缺少完整的河流演化的沉积记录,再加上下游河流频繁改道,因此当前对现代黄河水系的形成时代还存在多种观点,如15万年前、不晚于88万年、不晚于120万年、150-160万年前、500万年前。近日,在一项发表于《科学通报》的研究中,兰州大学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等单位通过开展合作研究,明确了现代黄河水系是于125万年前开始形成。


三门峡是黄河干流上的最后一段峡谷。研究人员在三门峡盆地中心通过实施环境钻探,获取了黄河贯通三门峡历史完整的岩芯档案。随后,他们利用系统的沉积学、古地磁定年、物源分析、古环境代用指标记录,比较了岩芯与盆地边缘露头剖面,发现岩芯108米处首次出现的河道沉积物是黄河在三门峡留下的最古老的印迹。他们还结合了近年来发表的边缘海沉积等证据,证实这里的沉积物自125万年前开始大规模发育,上游鄂尔多斯地体的碎屑物质大量涌入,沉积环境经历了从封闭型咸水-微咸水湖环境到开放型河流环境的显著转变。



· 环境 ·
学丹麦与荷兰人骑车减排


1962-2015年间人均拥有自行车的数量和人均拥有私家车数量的情况,图中趋势线的所属国家分别为美国、丹麦、意大利、中国和安哥拉。图片来源:Wu Chen


在全球燃料相关温室气体排放中,交通运输领域占到了四分之一,其中有一半来自私家车。骑自行车能减少碳排放,但尚没有关于自行车在可持续道路交通运输中作用的全面调查。近日,一项发表于《通讯·地球与环境》的研究编制了一个覆盖1962年至2015年各国自行车拥有量和使用量的全球数据集。他们发现,在这一时期全球自行车产量的增速超过了汽车,2015年中国自行车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5.7%,其次是巴西(5%)、印度(4%)、意大利(2%)和德国(2%)。但他们发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日常出行中,骑自行车仅占不到5%。


值得一提的是,丹麦的自行车使用模式是一天骑行1.6千米。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按照这种出行方式,每年或能减少4.14亿吨碳排放,相当于英国2015年的全年碳排放。此外,如果每个人仿照荷兰的骑行模式,每天骑自行车2.6千米,那么全球每年或能减少6.86亿吨的碳排放。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全球推行类似丹麦和荷兰的骑行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或能从中获得巨大的气候获益。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8月19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594 092 706例,死亡病例6 448 040例。


据国家卫健委官方数据,8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0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4例(广东9例,福建8例,上海7例,北京4例,黑龙江3例,四川3例,山东2例,重庆2例,云南2例,天津1例,浙江1例,河南1例,广西1例),含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山东2例,福建1例,河南1例,广东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559例(海南441例,陕西52例,西藏15例,福建14例,重庆7例,广东6例,新疆6例,内蒙古4例,浙江4例,四川4例,北京1例,山西1例,江苏1例,江西1例,贵州1例,青海1例),含5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海南40例,西藏3例,广东2例,新疆2例,北京1例,内蒙古1例,重庆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201例,其中境外输入82例,本土2119例(海南1058例,西藏665例,新疆221例,青海34例,兵团29例,陕西20例,湖北14例,江西12例,河北11例,河南9例,广西6例,甘肃6例,山西5例,浙江5例,重庆5例,江苏4例,四川4例,上海3例,山东3例,福建2例,内蒙古1例,广东1例,云南1例)。


截至2022年8月1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2893.3万剂次。



文:王昱、栗子、王怡博、孟凡琼、韩佳桐、马一瑗
编辑:王昱、栗子、王怡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因为全球变暖,南极洲唯一的特有昆虫正面临灭绝|环球科学要闻挽救老钟的不是华人而是中产半亩园-吃得惬意、实惠神秘火箭砸中月球,一次性砸出两个陨石坑|环球科学要闻为什么会觉得恶心想吐?有内脏毒素经过了你的大脑!|环球科学要闻600万年前,大熊猫已爱上了竹子,还专门长了根手指“点赞”|环球科学要闻42天不降落!太阳能飞机打破最长飞行时间记录 | 环球科学要闻2022“诺奖风向标”拉斯克奖揭晓,“无创产检之父”卢煜明获奖|环球科学要闻武汉检出霍乱阳性甲鱼,与武大病例无关;韦布测到系外行星大气中的水|环球科学要闻单次停留太空时间最长的宇航员去世;SpaceX星舰原型进行地面测试|环球科学要闻时隔近40年,英国再次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痕迹|环球科学要闻多盐折寿?研究显示:经常加盐,早亡风险增加28% | 环球科学要闻加纳确认两例马尔堡病毒感染:尚无有效疫苗和疗法,病死率与埃博拉相近|环球科学要闻发现世界最深的沉船;基因组数据揭示猴痘病毒正在快速进化|环球科学要闻太阳风暴突袭地球,在加拿大造成未知“史蒂夫”现象|环球科学要闻无需生殖细胞和子宫,科学家培育出“全人工合成”小鼠胚胎 | 环球科学要闻在湄公河钓到世界最大淡水鱼,重300公斤;韩国成功发射自研火箭|环球科学要闻NASA月球任务“阿尔忒弥斯1号”今晚发射;河南汝州“巨型怪鱼”被捕获|环球科学要闻首次发现大型紧凑三体星系,或由四星系统合并而来|环球科学要闻扭曲人性丑陋不堪恢复高考悲剧欧洲、南美、亚洲接连出现首个猴痘死亡病例,一死者年仅22岁 | 环球科学要闻肚子一饿就心情不好?研究证明易怒与饥饿具有强相关性 | 环球科学要闻人体熟睡时,癌细胞会加速转移;首次观测到四中子状态|环球科学要闻BA.4/5变异株在美国传播35天,占比飙升21倍 | 环球科学要闻过去40年,中国热浪致死风险迅速上升|环球科学要闻第4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出现!66岁高龄,感染HIV时间长达31年|环球科学要闻跟老公干活马虎不得韦布空间望远镜首张彩色照片公布;印度人口明年将赶超中国 | 环球科学要闻传染性维持3天以上!微塑料能为病毒提供载体,污水处理厂无法完全清除|环球科学要闻58%的传染病正在被气候变化“强化”,变得更易传播或更致病|环球科学要闻发现世界最大睡莲,直径可达3.2米,属全新物种|环球科学要闻中国科学家发布首个脑再生图谱;阿根廷不明原因肺炎被证实为军团菌感染|环球科学要闻中国将在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环球科学要闻脱发有救了?发现脱发治疗新方法;2022年菲尔茨奖揭晓|环球科学要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