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7000年的黔东南木构建筑,如何走出大山?

7000年的黔东南木构建筑,如何走出大山?

摄影





口述|陈国栋

采写|王菲宇

题图供图|無名营造社


在黔东南地区,传统村寨是由木构建筑组成,传统的建造仪式与建造技艺共同构成了该地区重要的掌墨文化。


無名营造社是一家扎根在贵州黔东南乡村的建筑事务所,自2017年以来,無名营造社尝试乡土建筑营造新的可能性,与包括掌墨师在内乡村营造人士及普通村民共同劳作,进行了一系列在地营造实践。


传统的木构建筑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深藏在黔东南山间的建筑和生活,如何被更多的人看见?陈国栋和他的無名营造社在贵州的山里造房子、修厕所,也在这里做展览、做工作坊,更将掌墨师带到大山之外。在让黔东南地区木构建筑适应新时代的同时,陈国栋也学习着乡村的生活法则,以建筑回应着生活和社会的问题。


在刚刚结束的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初审中,黔东南地区木构建筑更新计划入围了“生态友好奖”子奖项。


以下是项目主创设计师陈国栋的讲述——






我是广东人,读本科的时候,也在现在工作的西南几省跑过。当时没有任何的目的,就是纯粹觉得好玩。后来我在日本读研究生、读博士。研究生前半阶段我也比较迷茫,一直在做一些看起来很“酷”的提案,但是其实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研究生下半阶段 ,我跟我的导师说,我要改变方向。当时看到了美国建筑师鲁道夫斯基在1960年代做的名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展览, 觉得似乎有一点化学反应了。我意识到,建筑是不是非得那么酷?当时我也正好了解到上世纪20到30年代的学者今和次郎和他的“考现学”,这是他提出的、专门考察当下社会现象的学问。于是我的研究生毕业设计,做的就是渔村改造。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真正关注到一些地方建筑与建造。


2013年到2016年,我又几次来到黔东南进行乡村调研。当时虽然对自己的工作还处于懵懂的状态,但是大方向已经确定了:我希望能从事地方建筑的工作,与当地从事居住环境营造的匠人、个体一起共同劳作、共同建设。所以当2015年下半年成立建筑事务所的时候,我就取名为“無名营造社”。


黄岗村禾仓宿集民宿组团

供图:無名营造社


2016年,我参与了左靖老师的“茅贡计划”。“茅贡计划”以黎平县境内的茅贡镇作为实践节点,通过空间生产、文化生产和产品生产三大形式,开创一种混杂的文化经济模式。这个项目在2016年的第十五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和第七届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中都展出过。


茅贡镇下属15个行政村,有10个都是“中国传统村落”,这在中国其他地区都是很罕见的。而所属的黎平县,有“侗乡之都”的美誉,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0个、中国传统村落98个、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村落5个。当时村落里都是清一色的纯木结构建筑,老百姓的生活状态都特别的纯粹。


从我一个建筑师的视角来看,当时看到的景象是非常震撼的。因为这种干阑式木构建筑,在中国已经延续了7000年,而且它到今天还一直活跃在日常的生活中。我觉得这太珍贵了。我们有这么多高校传授建筑学,但只有南京林业大学有木结构建筑与材料专业。所以从我作为建筑师所受到专业教育来说,对木结构建筑的了解是非常匮乏的。所以来到黔东南、来到黎平县,有一种受到冲击的感觉。


黔东南地区木构建筑更新计划项目主创设计师陈国栋


木构建筑完全靠榫卯衔接,在当地,负责建筑建造的师傅被尊称为“掌墨师”。他们是一群在木头上画线的师傅,不依托图纸,自有一套算法和口诀。掌墨师画完线,不同工种的木工师傅才能来加工,所以掌墨师相当于建造的“总工程师”。来到茅贡镇,当地政府告诉我们镇里大约有将近80位掌墨师,我们团队走访了其中的75位。作为大师傅,然后他们平均每人带7-10个徒弟。那这就是一个惊人的数据:一个只有15个村子的小镇,他的木构从业人员可能达到1500到2000人左右,占小镇经济收入的20%。


再往里挖掘,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贵州馆就是茅贡的师傅建造的。在贵州、广西和湖南的侗族村落,有似密檐佛塔的木构建筑鼓楼。最早输出、建造鼓楼的也是茅贡的师傅。比如1990年代在深圳锦绣中华主题公园里建造鼓楼的,也是黔东南的掌墨师。


2017年,我带着無名营造社的社员回国,直接将事务所搬到了茅贡。但是第一年来到乡村,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很大的反差,也给我带来了职业层面上的失落。我们对乡村社会结构的复杂性认识不够,设计了很多房子却没被盖出来,一些基本建好的房子,也由于项目操作原因被废弃。我们对木构建筑不了解,所以就积极去走访和采访掌墨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想象和实际的出入。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我才逐渐把这些工作理顺。


白岩村稻田民宿组团

供图:無名营造社



从2017年扎根黔东南至今,这五年多时间里,为了进行技术层面的提升,我们的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大约是在2017-2018年,我们对传统木构建筑进行了物理性能的提升。我们在村中进行了一些老房改造。乡镇里的旧房的寿命会受地基沉降影响,厕所也都不在室内,同时作为木构建筑,在保温、隔热、防水、采暖上都存在问题。


从房屋的基础到具体的细节,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说墙体,传统的木构建筑墙体是单层板,时间一久的会变形、会漏风,而且也没有隔音效果、缺乏隐私。如何把厕所放到建筑里?还有房屋的基础。根据黔东南的山地的地形,结合木构建筑吊脚楼的形式,如何在地基上进行优化处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让我们对木构建筑不断学习。


黄岗村创客中心可以满足办公、住宿、社交、展览等需求

供图:無名营造社


第二个阶段,我们思考的事情是,传统木构建筑如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诉求。2018年开始,乡村振兴工作开始在黔东南广泛开展,包括游客接待中心、民宿在内的新型业态和公共空间开始在村庄里出现。


传统的木构建筑,形式几乎是单一的,大多是三开间、两进深的一个方盒子。如果要做美术馆这样的展览空间,肯定要对结构构造进行重新设计和设定。作为民宿,房屋的内部空间也需要更现代一些,满足舒适性的需求。与此同时,村民对居住空间也有了新的诉求。如果说第一阶段我们提升的是房屋的物理性能,那么这一阶段,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让房屋的内部空间更适应这个时代的使用诉求。


我们在这一阶段设计了黄岗村创客中心。这是一个小型的综合体空间,可以满足年轻人从办公、住宿到社交、展览的需求。我们还设计了禾仓宿集,这是面对外来游客的民宿。


禾仓宿集用于接待外来游客

供图:無名营造社


这一阶段我们还设计了归柳杨宅。这个项目的业主杨老师,她是归柳小学的一名教师,也从事侗语教育和传播工作。不再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她,除了想建造自己的家提升居住环境,还希望能接纳至少20位孩子平时在这里学习和嬉戏。当时这个新家已经做完地基,她经人介绍,得知了無名在这里所做的乡村在地实践,希望我们能够帮助设计她建造新家。她希望造一个有侗族文化、同时又和砖房一样舒服的房子。


我们采用了砖混与木构组合的建筑形式,建造了一栋三层建筑。砖混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应对场地的自然侵蚀和周围嘈杂的环境,同时保护木构建筑,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木构部分采用传统的木构建造技艺,丰富的空间形态满足植入复合业态的需求。


传统的木构建筑,墙壁是是用一根根的柱子和一块块的单层木板围合。在杨宅项目中,墙体是双层的,两层立面间有30公分左右的空隙,打上能使房子更坚固的龙骨,这样在当地阴湿返潮的天气,即便房子外墙面凝结着水珠,房间里面还能保持干燥。龙骨垫上隔音棉,地板铺上地毯,减少了木屋走动时的声响。为解决采光问题,我们在二层做了整排的玻璃窗,在阴天,日落前也不用开灯。因为邻居之间房子离得很近,三层的窗户做得比较少,但在坡形屋顶,我们设置了一个超大的天窗,实现真正的天光洒落。在三层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十几平米的砖砌卫生间杉木露天阳台。如何防水、排水、承重,团队都做了许多讨论。杨宅的建造,可以说集聚了我们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的许多探索和尝试。


归柳杨宅能接纳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和嬉戏

供图:無名营造社


第三个阶段,我们思考的是,传统木构建筑如何走向下一个时代。老百姓建造房屋、装修房屋不再选择木构建筑,掌墨师高龄化、技艺如何传承,这些都是我们想要回应的真实问题。所以这两年,我们就聚焦在产品研发,希望以半工业化的方式实现木构建筑的装配式。



以上是技术层面我们经历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从认知层面看,我们面临的又是不同的矛盾。


第一个阶段,我作为一个接受过建筑专业教育的所谓文化研究者来当地,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作为一个建筑师,到了乡村工作,很难立刻回应一些大的宏观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慢慢从单一的建筑学视角,转换为具备跨学科、多元学科交叉的视角,也从单一的设计思维中走出,认识到建筑的社会性和人文性。


黄岗村生态厕所让上厕所的人能看到鱼塘和稻田

供图:無名营造社


2018年2月的时候,我们在黄岗村建了一个厕所。当地的习惯是厕所不能建在家里,而直接在鱼塘上盖厕所,这样人类的粪尿可以直接拿来当肥料,形成了稻、鱼、鸭的共生系统。这是一个非常生态友好的系统。但是当时已经有游客进入村庄,有人还举着相机拍。在这样的环境下,在户外上厕所让人很尴尬。


那时候,刚好有个大哥家的厕所坏了,有一笔社会资金的帮助,4800块钱,無名营造社就给他造了个新厕所。厕所用了“潜望镜”的原理,把上厕所的人包裹了起来,但里面的镜子可以折射厕所外的景观。和过去一样,上厕所的人还能看到鱼塘和稻田。新厕刚盖起来的第一周,我和同事躲在旁边观察,大哥进去上厕所的时候一个人在里面咯咯地笑。


廊与亭是人群来往时稍作停歇的风雨亭

供图:無名营造社


这个厕所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建筑是为民众服务的,而不仅是建筑师的个人秀场。2019年,我们就在村庄里做起了“社交空间营造计划“。在田地里,往返耕种的人们也许需要一个歇脚、闲聊的地方,我们就参考牛棚和粮仓,用木构建筑做出了“风雨亭”。后来我们还把一座211平方米的苗族传统木构民居改造为“加宜剧场”。从风雨亭到加宜剧场,这一系列的搭建都是我们自己找到一些社会的资金,然后再去跟村民、跟村里协调,找到边边角角的地块,去造出百姓需要的社交空间。


加宜剧场由一座苗族传统木构民居改造而成

供图:無名营造社


到了2019年底,我们开启了“为老百姓造房子计划”,每年抽出时间,帮老百姓免费设计一两栋房子。我们在公众号放出了这个信息,第一栋房子就是归柳杨宅。后来我们又为侗族大歌非遗传承人吴成龙大哥设计了酒工坊。他家种了很多香禾糯米。2020年黔东南水灾,雨水很多,然后稻米还没到收割的时候就发芽了。2021年又赶上干旱,那一年的收成也很差。以前还有人开着大卡车到村里来收米,现在这几年基本没有人来收了。要卖米,要不就是拿到县城卖,要不就是自己在网上卖。在县城卖价格很低,在网上卖销量不好,这对他们家的经济收入有很大影响。


2021年,刚好吴大哥家的老宅要拆,我给他想了一个办法,把新房子做成酒工坊。一层是展厅,让大家了解糯米有多好。二层是小酒馆,拜访他、听他唱歌的人可以来这里喝酒,他的爱人可以做一些下酒小菜。三层用来居住,他和他的家人需要三间房间就够了,其余的房间可以用来作为民宿。通过新的房子,新的产业和生活的规划也完成了。


这个案例也让我发现,造房子只是一个很表层的事,它需要回应一些现实的问题、生活的现状。这个道理原来我并不理解,只是身处在乡村的环境之中,时间久了才慢慢关注。


住宅将产业和生活重新规划

供图:無名营造社



无论是归柳杨宅还是吴成龙大哥的家,它们都是为主人量身定制的一款住宅,是不具有可复制性的。我们现在思考的问题是,能不能站在更具有普世性的角度,制造出可以复制的木构建筑,控制它们的成本,让木构建筑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同时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


这决定了我们要重新构建整个建造体系。我们目前在建工厂,让传统的掌墨师们去工厂里和我们一起工作。借助现代化的设备,传统技艺可以实现工业化的、高效率生产。其次,我们想要让地方的木构建筑不仅仅局限在地方。除了黔东南,它是否可以扩散到西南地区和更多地区?过这半年以来,我们销售了一些木屋产品到江西、张家界等地。也就是在工厂里师傅造好的半成品,拉到项目上再去做建设。建归柳杨宅花了一年多时间,但是通过工业化的生产,一个预制的木屋可能几天就能在项目点组装好。


丰登村倚山人侗布博物馆

供图:無名营造社


这几年里,我们还另外延伸出美术馆的装置与展览工作。在之前工作里,我深深感受到,掌墨师和地方的木构建筑,需要走到城市让更多人看到。不能只在乡村讨论乡村,乡村的问题需要走到城市里被广泛地认识和讨论。2022年,我们在重庆华人当代美术馆做了百年禾仓移筑工作坊,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搬到了美术馆。今年夏天,我们参加了在重庆的原·美术馆举办的儿童艺术节。我们把木结构的屋顶修在美术馆里,孩子们很喜欢,在上面攀高爬低。在最近开幕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我们做了一个装置作品,解构了独柱鼓楼。木构件在黔东南预制,由掌墨师在展览现场组装,装置的内侧还有建筑的结构图和实景照片。因为这些展览,很多从来没有走出过黔东南的掌墨师跟着我们来到了重庆、广州、上海。


木构装置《独柱空间》 解构了独柱鼓楼

设计师:無名营造社 + 陈国栋、马禹

供图:無名营造社


差不多从2018年开始,我发现乡村的问题,如果单纯从建筑学的角度,是无法去回应的。所以在差不多建造生态厕所的同时,我提出了一个状态,要让空间生产跟事件生产并行。我们有一个“無名有展”系列,在村里拍纪录片、做音乐周、做展览。还有一个工作坊叫“無名青年”, 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左右,就邀请村里的年轻人做对话,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去。我们每年花很大精力在做这些建筑之外的事情,就是希望通过这些事件,不断去连接我们与在地的关系,重新去审视在这里的地方性工作。


2018年《禾仓有展》新米品尝稻田派对

供图:無名营造社


我现在正在做的一个项目位于雷公山的腹地,位置很偏僻。房屋的小主人生于90年代末,很年轻。他的家里在前几年遭遇了变故,但是他一直很乐观。建新房一是为了给家里带来更多的经济来源,二是为自己准备婚房。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就把这些功能的规划都考虑进来。扎根黔东南这几年,我个人非常强烈的感受就是,建筑离不开人。今天我们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会很自然地用可持续的观点去讨论建筑如何对自然友好,但与此同时,建筑也有人文的属性,它需要体现人文的关怀。


小山杨的小屋

供图:無名营造社


*宋建骅、高捷意对此文亦有贡献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流动的公共”为主题,希望在经历了个体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后,我们能以更主动的观察和发问,在城市中创造出新的、具有能量的公共空间,在多重空间的交叠中发现具有存续性、生命力的公共领域,以此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奖项设置:


公共空间奖(人与场所)

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规划等实体空间实践。

 

建筑贡献奖(人与建筑)

旨在表彰出色的建筑单体或群体设计,通过建筑本身及其赋予的空间功能,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带动区域或城市整体人文发展,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复的建筑项目。

 

社区营造奖(人与社区)

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可以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环境治理与社群运营等社区实践。

 

生态友好奖(人与自然)

旨在表彰尊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城市实际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设计实践/技术研究,包含生态修复、绿色建筑、城市景观等。

 

城市创新奖(人与城市活力)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实体或非实体项目;或者积极寻求更好城市人居生活,为解决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问题而做出创新探索的长效实践。

评奖范畴:


2020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内建成的、在中国境内的实体或非实体项目,包括建筑单体、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社区营造、创新实践以及非实体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评奖维度:


人文 HUMANITY

贴近城市生活,尊重真实需求


公共 PUBLIC

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激发大众的参与,满足人们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


创新 INNOVATION

开拓未来的愿景,为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


美学 ESTHETICS

唤起丰富生活和文化的想象力,影响城市与市民的审美意识

评奖流程:


2023年4月-5月

评奖启动,提名团提名


2023年6月

初审团针对提名项目进行投票,评选出入围项目


2023年7月-9月

终审团针对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2023年9月

终审团终评会


2023年10月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成都

组委会:

主办方三联生活传媒代表


组委会主席:李鸿谷

组委会成员:贾冬婷/李伟/吴琪/曾焱

项目统筹:贾冬婷

项目执行:潘鸿/宋洋/王菲宇/

              袁潇雪/俞冰如/吴小霜

提名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各领域代表人士


陈楸帆/陈文/崔灿灿/董功/董灏/段煜婷/何健翔/何勍/何哲/何志森/姜珺/姜宇辉/金秋野/雎安奇/李迪华/李涵/李虎/李伦/李翔宁/李晓鸿/李振华/梁琛/梁永安/龙瀛/刘珩/刘悦来/柳亦春/鲁安东/马泷/马寅/毛继鸿/毛尖/倪阳/聂荣庆/庞伟/宋壮壮/沈志军/苏丹/孙海霆/孙莉/孙倩/唐克扬/陶冶/童明/汪莎/王辉/王南/王子耕/吴洪亮/夏至/严飞/严明丹/闫士杰/姚东梅/易海贝/易立明/章明/赵元超/支文军/朱竞翔/朱小地/庄慎/张宇星/左靖/btr

初审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建筑及规划界权威专家


高世名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胡如珊 | 如恩设计研究室创始合伙人

李晓江 | 中国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李兴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家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马岩松 |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志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   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终审团:

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


终审团主席

张永和 |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MIT荣休教授


终审团成员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名誉馆长

戴锦华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民安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项   飙 | 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周   榕 | 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李鸿谷 | 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普华永道中天

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

终审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三联人文城市联络方式:

官方公众号:@城市家City+

官方视频号:@城市家City+

官方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网站:http://city.lifeweek.com.cn/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国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老建筑,如何用影像记录?华裔富豪狠砸千万购买大温地标建筑,觉得上当!竟还被“嘲”:胆小不要买楼花硅谷AI投资双子星: Nat Friedman与Daniel Gross如何投出美国人工智能的半壁江山?这些野生十足的自然建筑,才是人类的精神栖居地最近最火的建筑,确实炸裂!耗资 230000000 美元的全球最大球体建筑,是怎么造出来的?便宜到让雷军震惊的新疆水果,为何走出“吐鲁番”就贵了?建筑师的10种可能性:从中国院总建筑师到建筑学院院长Chanticleer花园,走在梦里红色日记 3.11-20看一眼少一眼的中国古建筑,不该被遗忘从自卑到自信,华裔脱口秀女孩如何走出母亲的“打压式教育”?“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如何走出情绪低谷?西墨尔本两栋永久产权的工业建筑,紧邻CBD与便利设施,特殊用途区划,卓越地产基本条件,稳定租金收入,且拥有巨大开发潜力!Newton现代豪华独栋,全新建筑,高端装饰,位置优越,步行直达一流名校花几十年走出大山的云南保山咖啡,都经历了什么?只做有关“人和家”的建筑,孟加拉女建筑师选择疗愈世界的伤痕耗资23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球体建筑,是怎么造出来的?学建筑,综合大学和艺术院校选哪个更好?讲述中国建筑故事,传递中国建筑声音|当代中国建筑创作沙龙地平线余凯:科学家创业,如何走过0到1?| 5Y View百年无痕-1.3重磅!澳洲建筑,开发业巨头涌到悉尼这里搞大事!数百精英荟萃,聚智取新!2023年新州建筑协会年会圆满举行!静观其色和抑郁症对抗10年,我是如何走出来的?耗资 23 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球体建筑,是怎么造出来的?MIT学霸退学回国高考:那些优等生如何走出父母苦心经营的“楚门世界”?文学城作家素描(一)望沙2023找工作好苦!熬过08年的过来人,聊聊如何走出“寒冬”!从近两千亿市值到1%流通股,东南亚电动车VinFast为何走下神坛 |【经纬低调研究】熊丙奇|如何走出一个时代的教育困惑如何走出低谷?AI对游戏买量产生重大影响,海外广告巨头做了什么亲手拼出中国风建筑,广寒宫小颗粒积木,独属国人的浪漫【记忆】建筑可阅读:复兴西路有座“L”形的百年建筑,你知道是哪一座吗?冲击世界第一!澳洲将兴建世界最高木混合结构建筑,高度达189米!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