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依然在赚钱,主观也不都是恶魔
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来源:雪球
四季度已经在双节小长假中悄悄开启了,回望前三个季度的市场,今年以来的电风扇行情真是表现的淋漓尽致,从年初的百花齐放,到AI+以及一带一路板块带领市场震荡向上,再到后来的新科技周期筑基、数字异军突起,每一轮的热点好像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又好像只是远观与己无关,等回过神已起舞完毕,徒留不少人扼腕叹息无下手机会。
不过还是有不少策略、不少优秀的管理人在今年这种结构化行情较为极致,指数整体表现平淡的市场中,闯出了一片天地,取得了不错的表现的。趁着这个假期,风云君也对今年以来的各私募策略的表现进行了一个复盘,看看今年的各大私募策略到底表现如何,哪些管理人能够异军突起?
一、主观策略
从21年抱团股的全面瓦解,再加上较为极致的结构化行情,近两年主观多头的整体表现不复当年,业绩呈现出严重的分化状态。整体来看,虽然一月份由于复苏强烈预期,主观多头也乘此东风整体拿出了不错的业绩,但由于复苏不及预期和市场风格的轮番切换,主观多头的表现再次进入低迷状态,虽然也有部分管理人抓住了AI、中特估的风口,但随着板块的反复表现也有部分管理人吐出了不少盈利,截止9月底,今年以来主观多头的整体收益表现还是比较一般的。
我们知道主观多头的投资思路通常都是通过优选好的公司、优选优质赛道来获取收益,但是近几年这两者的表现都不尽人意,从而造成了主观策略表现的落后,虽然市场普遍声音认为一些优质公司的基本面并没有问题,但估值的下跌、价格的低迷,还是让主观策略经受了难熬的时光。不过主观的整体萎靡和分化的业绩,也让一些具有很强的选股能力、善于轮动交易、均衡配置的管理人走入了大众的视野,比如从不抱团追热、坚持精选个股的华安合鑫,以价值打底成长冲锋、善用各种工具的睿郡董承非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还是闯出了自己的天地,走出了不俗的表现。
二、指增策略
虽然今年以来的指数表现比较平淡,但指增策略的整体表现还是很好地诠释了其在获取指数β收益的基础上,力求获取更多超越指数的α收益这一特点,取得了不错的超额,其中小盘指数指增表现更为突出。其实从21年市场风格切换后,经历了不少主观多头的大开大合的刺激后,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在寻求一种可以锚定某一基准来评价业绩表现的策略,因此不少朋友都陆续将目光投向了量化指增,而量化指增也着实不负众望,用其可打的业绩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杀出了重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超额。
并且由于小盘指数成分股公司行业更加分散,交易活跃,波动性较高,小盘指增策略的表现更加亮眼。中证1000指增策略今年以来的收益中位数超7%,表现前列的管理人甚至可以获得近10%的收益,这在今年这种赚钱较难的市场中,无疑给大家更多的信心和机会。
另外越来越多的管理人也关注到小盘指增的赚钱效应,在迭代策略的同时也在不断开辟新的指增赛道,比如今年才开始运作的衍复小市值指增策略,对标更加小微盘的万得小市值指数,是相对于1000指增更加纯粹的小市值风格指增策略,借着小市值风格的东风和衍复自身的策略能力,取得了不错的表现。稳博、宽德、量锐的1000指增今年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三、中性策略
中性策略一直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低调但同时让人心安的存在,虽然相比于其他一些高波动策略动辄20个点的收益来讲好像又有点不太起眼,但基本每年都可以保持正收益也是非常不可忽视的存在,尤其在今年轮动较为极致的行情中,中性策略还是凭借自身稳健的表现吸引了大批目光的关注,收益中位数在3.6%,基本做到了能够在对冲市场风险的同时,获取一定的alpha收益。
我们知道中性策略的表现和选股端还有对冲端成本都息息相关。当前从选股端角度来讲,市场流动性水平较好,并且随着央行降准等一系列政策的刺激,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各指数换手率较高,波动率处于历史中位水平,整体Alpha环境不错。从对冲成本角度,近期IF的远近月合约保持全面升水状态,IC及IM平均贴水成本处于低位,对冲成本较低,有利于中性策略的表现。比如子午、平方和、衍盛、锐天,都是非常不错的中性策略管理人,适合作为组合的打底策略来进行配置。
四、CTA策略
萎靡了一年CTA策略,从6月以来也迎来了业绩的整体回暖,受海外原油产出及库存减少的影响,以及国内一系列宏观政策刺激影响,南华商品指数自今年6月以来涨幅近20%,近期多个品种同时出现了趋势性行情,为CTA策略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环境。
作为“危机alpha”,CTA与其他策略的相关性较低,具有非常不错的配置价值,尤其CTA+策略,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而且能够更好地应对单一市场的冲击,比如近三个月CTA净值的修复叠加股票策略的alpha,CTA+策略走出了非常不错的表现,比如均成、量派、黑翼等。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以来的各大策略表现不尽相同,有的理想有的不及预期,但好像各个策略又有不同的管理人能够依旧突出重围异军突起,通过自身的策略能力拿到更多的alpha收益。其实每个策略都有其各自的周期,作为投资者的我们,在做选择和配置的时候,更多的还是需要一定的长期视角,不能只看到某个策略、某家管理人阶段性的表现就做出判断,要通过对具体策略的分析、管理人具体质地的研究综合判断,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私募策略表现归因和业绩复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深入跟踪和思考才能知晓。想要获得全方位的私募策略表现解读、管理人业绩归因、360°管理人深度测评等稀缺内容,欢迎关注专注私募研究的风云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