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种文字只有把“画不出来”的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真正地记录语言|葛亮 一席第1029位讲者

一种文字只有把“画不出来”的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真正地记录语言|葛亮 一席第1029位讲者

文化


葛亮,古文字研究者。

古人也是人,当他们面对生活需求、社会问题的时候,很可能会做出跟今天的人相似的选择



告别汉字“常识”

2023.09.17 上海

                            


大家好,我叫葛亮,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关于汉字的一些众所周知的“常识”。


汉字的古今之别


我的工作挺有意思,是在一座巨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里,负责一个特别小的门类,叫古文字研究,确切地说是古汉字研究


在我各种各样的工作场景里,有一个比较特别。其他门类的研究员,还有收藏家、书法家、文物爱好者等等,每当他们在各种各样的中国古代文物上发现了不认识的字,可能就来找我了。我就会跟他们说这个是什么朝代的,比如说是商代的、西周的、春秋的、战国的、秦汉的,再说这是什么字、什么内容。不过也可能会说“不好意思,这几个字到现在还没人认识”,这也是常见的事。


比如,前不久我看到一把扇子,扇面是民国一位书法家临摹的一件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距今有多久的历史呢?大概2900年,不得了。


▲ 图源:上海博物馆


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谁看谁都懵。别怕,到了发挥咱们中国人独家特长的时候了。


“三”,都认识吧?比“三”多一横,“四”;比“三”多一竖,“王”。



还有“正月” 和“天子”:



为什么说是到了发挥咱们中国人独家特长的时候?因为在世界各大古典文明创造的文字当中,只有汉字,是经过3000多年传承到现在的“活文字”。当代中国人受过简单的训练,就可以读两三千年前的古书。这是全世界独一份的,也是非常幸运的事儿。


当然,毕竟几千年过去了,像刚才那样一眼就能认识的字还是很少的,绝大部分字对当代人来讲还是非常难认的。


这个好认、难认其实有一个明显的历史分界。中国的历史如果以公元零年为界,一分为二,差不多是前两千、后两千,一半一半。



中国文字的历史也差不多,汉代以后绝大部分是隶书、楷书,都是笔画组成的,哪怕写快了变成行书、草书,本质上也没什么区别,不会很难认。汉代以前的,基本上就是我们说的古文字了。



隶楷以笔画为主,古文字则有点像图形。不要说现在的人不认识,汉代以后的人基本也不认识。


“古”跟“今”的区别,我们看两个字直观感受一下。这是战国时代楚国人用毛笔写在竹简上的字——完全不认识。


▲ 竹简墨书(战国·楚)


还是刚才那两个字,换一种写法,还是不认识。


▲ 竹简墨书(战国·楚)


那我们再看秦文字、汉代文字:


▲ 左:竹简墨书(秦)|右:东汉石刻


其实就是“一席”,非常简单。所以咱们都要感谢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吧?



不过话说回来,当年得天下的如果不是秦国而是楚国,那咱们则早就习惯刚才那些楚国的文字,反而会觉得秦国的写法奇奇怪怪了。


关于汉字的“常识”


研究这些奇奇怪怪的字,还有它们的载体,比如甲骨、青铜器、简帛这些东西,是我的兴趣,我的专业,也是我的大部分工作。


与此同时,十多年来我也做了不少汉字普及相关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关心汉字的历史、想了解汉字源流的朋友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书法篆刻教育,以及普及读物、新媒体等等形成的关于汉字的“常识”里,似是而非的东西也很多。


比如说“汉字是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这很常见,好像每个汉字都可以画上一幅画;这里的“汉字”还常常被替换成“甲骨文”,现在市面上很多普及读物都是一个甲骨文一幅画,左右对照。


又比如说“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汉字先是刻在甲骨上的、铸在青铜器上的,后来才改用毛笔书写”。还有我们从小学习的汉字发展脉络,“从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到篆书、隶书、行书、楷书”。


这些都挺常见的,看着没什么问题,其实都经不起推敲。


假如商代人主要用甲骨文,商周时代主要是刻字的,那么我如果是个商代人,写封信是不是要吭哧吭哧去凿一个乌龟壳?费老半天劲都凿不出三个字。商代人要写个日记,是不是要召集一批工匠,大费周章地开炉子浇筑一个青铜鼎,然后把字做上去?春秋时代,孔子的门徒很多,老师讲课弟子们记笔记,是不是要每个人捧一大捆竹简,拿刀在上面弯弯曲曲地刻篆字?那只有一个结果,老师说的话都记不下来。



我想是人都不会这么干吧?这背后是一个很简单也很重要的观念——古人也是人。当他们面对生活需求、社会问题的时候,很可能会做出跟之后各个朝代的人,哪怕跟今天的人,都相似的选择。


古人怎样写字


比如,商周时代的人写字,绝大部分日常书写都是用毛笔蘸墨,写在轻便的材料上。有人要说,商朝就有毛笔了?你们挖着了吗?不好意思,目前科学考古真没挖着。但是,这个时候古文字就起作用了。


咱们看一个商代的“笔”字,跟一个人的右手拿一支毛笔一模一样吧?为了防止你不知道它是毛笔,笔毛也画开了。



因为毛笔的笔杆主要是竹子做的,后来加个竹字头;底下不是很像手拿毛笔了,干脆换成个“毛”——咱们今天的“笔”字就是这么来的。



商代文字里已经有这样的“笔”字,说明在造这个字之前,毛笔不但已经有了,而且挺常见了。


商代的毛笔实物虽然还没挖着,但是毛笔字我们见得很多了。比如这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个商代的小陶片,上面有毛笔蘸墨书写的一个祭祀的“祀”字。这个字的书写速度很快,一顿一提,很流畅、很熟练。



这是商代一个玉器上毛笔蘸朱砂写的字,风格也差不多。



是不是商代人用毛笔写的字都在这些陶片上、玉器上?也不是,绝大部分商代人写字的材质是竹简。又有人要说,商代有竹简了?你们挖到了吗?不好意思,目前还没有挖到。这个时候古文字又能解决问题了。


咱们看商代的甲骨文“册”。一根根竖着的竹简用横的线编起来就是一册。可以看到甲骨文的“册”和出土的汉简形态几乎一模一样。古代把竹子编成可以写的本子叫册,今天把纸订成可以写的本子还叫册,逻辑是一样的。



比一般的书更重要的是经典、典籍。把“册”放在一个小台子上,高高的地位表示是个重要的书,就是“典”字。



商代有“册”也有“典”,其实这件事是有记载的。西周初年的古书《尚书·多士》里有一篇讲“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就是说殷商的祖先不但有简册,还有重要的经典。古文字就证实了这个重要的历史记载——商代人主要是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的


那有用刀在竹简上刻字的吗?真没有。我们看这个“删”字就知道——“册”加一个立刀旁,刀是用来在册上刮掉错别字的,是“橡皮”。



这是一件汉代画像石上的书写者形象,你看他的笔在哪呢?



笔插在耳朵上,不会沾墨;腰里还别着一把小刀。要写就把笔拿下来写,写错了就拿出来刮一刮,很方便。


刚才说的“笔”、“册”、“典”、“删”,是我们所谓的表意字,是用字形来表示字意的。这些字多能反映出造字年代的物质文化,有些是历史没记载的,有些是考古没挖着的,还有很多是常年存在误解的。看这些字,我们可以得到真切的感受这很了不起


古人怎样造字和用字


但是,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咱们随便说一句话,要把里边的字一个一个用象形的方式画出来,有可能吗?绝无可能。


比如“今天我们来到一席的现场”,很简单的一句话,里面哪个字都不好画。



“今天”是个抽象的时间概念。人称“我们”,还是个复数。动作“来”,状态“到”,专有名词“一席”,还有个助词“的”。“现场”看起来是个实体,但其实它是个虚的空间概念,谁也不知道长什么样。


有人说你这是现代汉语,甲骨文里有这些吗?基本还真都有,汉语的基本结构没有太大变化,甚至“的”都有。之乎者也的“之”,差不多就是“的”。


在古今中外任何一种语言里,只要我们好好琢磨就会发现除了少数实物的名称之外,绝大部分都是时间、方位、意识、情感、观念、程度这些虚的概念以及大量的虚词。这些东西都画不出来,怎么办?


这是传说中造字的仓颉。仓颉被描写成“重眸子”,翻译成现在的话,差不多就是“四眼儿”。我看今天很多人都可以当仓颉👓。



那么假如我们回到文字创造出来的前一天的晚上,你现在要造字。你脑子里完全没有汉字,但是你会说话(文字产生比语言要晚得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你怎么把说的话写下来?


比如说最简单的,来一个“我”字怎么样?我问过很多人“我”字怎么造,要不画一个人吧?比如用一个咱们常常见到的标志:



这个标志表示“我”好像也行,但是它为什么不是“人”?为什么不是男女的“男”、大人的“大”?为什么不是动作“站”,不是状态“单身”,不是心情“孤独”?其实都可以。


“我”看起来是个实体,但它其实是一个很虚的概念,一个没有形象的第一人称代词。


那画什么好呢?古人完全没有纠结这个问题,他们找了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办法,根本不管字长什么样,只要记录下口语里这个字的读音就完了。


商周时代,“我”的读音大概是/ŋal/,他们就直接找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叫 /ŋal/,照着它造个字就是“我”了。


那是什么东西呢?是一种刃部是锯齿的长柄兵器。这是甲骨文和现在的“我”:



咱们对比更常见的兵器“戈”,中间的一竖是它们的长柄,“戈”是尖头,“我”是个刺儿头。



和“戈”一对照就知道,“我”也是一个长柄的兵器。这个兵器在当年可能就念 /ŋal/,所以这个字形被借来表示“我”,就是一个纯粹表音的字。


古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借字记音。“我”在造字的时候是象一个有形的武器,是表意的。但实际上用字的时候,哪怕早到商代,“我”从来不表示那个兵器,它表示的是第一人称代词,已是一个纯粹表音的汉字。



再举一个比“我”更难的例子,就是“今天”的“今”。这是一个很常用的字,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有什么形象吗?神鬼莫知,仓颉都画不出来。


我们看古文字的“今”,一个倒三角下面一横,跟“今”一点关系没有。



这个字咱们要从人的嘴巴说起,“口”象嘴巴,底下一弧,两个嘴角翘起来。



如果在“口”的上面加一横,就是“曰”,表示把话说出去。



“口”一般是朝上的,但有些字里需要“口”朝下。



比如说“食”,就是上头一个“口”对着一个大饭碗。饭碗上面尖出来的是盛得高高的饭。


比如命令的“令”字,一个“口”从上面对着一个跪跽的人形说话,可不就是上对下发号施令吗?



朝下的“口”往往写成一个倒三角,这么看来“今”字就是个倒“曰”。



“曰”是“说”,倒“曰”就是闭口不言。这个字的音、义传到了后来,比如“噤若寒蝉”“噤口不言”中,“噤”就是不说话。


“今”字原来是为“噤口不言”的“噤”所造的一个表意字。然而它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从商代开始都是表音,就纯粹用音来记载“今天”这个意思,是个单纯的表音字。



很多汉字都包含音的因素,但是经常被忽略,比如说家庭的“家”字。


“家”是讲到汉字的文化内涵时常举的例子,说宝盖头像一座屋子,里边是一个“豕”,也就是猪的古称。所以很流行一个说法,在造字的时代,房子里边要养一头猪,象征家里有财富,那才是一个家。



但这个事不合常识啊,不管是把猪养在人住的房子里,还是人住在猪圈里,都是不合情理的事儿。


汉代学者就发现了里边的问题,提出了疑问,但是没法证实也没法证伪。现在我们能看到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知道“家”字里原本不是一头普通的猪


左边是商代甲骨文的“豕”字,大嘴巴、大肚子、短尾巴,象猪没问题。如果在这个猪的胯下增加一划,就是公猪,在古代叫“豭(jiā)”。如果这一划掉下来,就是去势公猪(豖zhuó)。


▲ 大家记住中间的就行了

我们回过头再看商代、西周文字中的“家”,里边是只公猪——“豭”。豭”现在家庭的“家”同音,当时也是同音的,大概都念/kra/。



很明显,“家”是一个很简单的形声字,上面的宝盖头就是形旁,表示房屋,里头那只猪只是用“豭”来表音的声旁,和家庭没有逻辑上的联系。


可见我们的古人也不是那么势利眼。古往今来,有亲人的才是家。


讲了一堆字,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共识。汉字里边,象形是造字的基本方法之一,但是我们的汉语中,画不出来或者画不明白的词才是多数;汉字中,用表音或者部分表音的方式来记录汉语的,也是多数。


这个情况很早就有了,甚至我认为汉字刚形成体系的时候就必不可少了。不然的话,“我”、“今”这种最常用的字怎么画呢?


由此可以想到,世界上真的存在成体系的象形文字吗?应该是不存在的。古埃及的圣书体以往也被叫作象形文字,和对汉字的误解是一样的。因为一种文字只有把“画不出来”的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真正地记录语言。


刚才说的那些,都是文字创造之初的情形,它们的字形比较清楚,字音能对得上,结构能拆得开。但是实际使用汉字的人,他们真的明白这些吗?他们真的需要知道所以然吗?


不要说现在的人看不出里边的所以然,从秦汉以来,写隶楷文字的这两千年的人,除了少数学问家,绝大部分都是搞不清楚的。


大家回忆回忆,我们是怎么学字的?我们学写“我”“今”“家”字,是一笔一画死记硬背的吧?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绝大多数汉字,对于绝大多数实际使用者而言,早已成为既不表音也不表意的、让人强制记忆的无理的记号了。


好像越说越苍白、越说越无趣了。汉字要么就是表音的,要么就是形声字,要么干脆就是记号,跟我们印象里的常识——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造字理据、深厚的历史内涵,传承至今,一直到当代搞简化字才破坏了——不大一样啊!


这是有点残酷,但它却是从隶楷到现在两千多年来,汉字一直传承下来的一个重要因素。道理很简单,无趣才能稳定,稳定才能长久。世上的事大多如此。


我们设想,如果文字要有趣,一个字的造字理据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看不懂了,字形就得变。一个字的读音发生变化,形声字里的声旁跟整个字念得不一样了,那这个字也得变。变了,之前的字不认识了,汉字的传承就很容易断。正是因为两千多年来,咱们就无聊地死记硬背,它反而不爱变,才传到了现在。


所以,对于汉字的传承,对于汉字所记录的文本,包括数字文本的传承而言,没事别折腾,就是最好的。今天是这样,将来也是。


回归汉字常识


前两年我写了一本向大众普及汉字知识的书,书名叫《汉字再发现:从旧识到新知》。现在回头看觉得托大了,与其说是再发现,不如说就是发现,但是要带着科学的观念,带着考古发现的成果,带着我们的常识去发现。



今天我这个演讲的题目叫《告别汉字“常识”》,也托大了,其实哪有告别常识,就是回归常识——是带着常识、带着温情去理解我们的古人,理解汉字的历史。


最后如果要问一个终极问题,你们研究汉字的历史有什么用?这不是屠龙之术吗?


该怎么回答?往大了说,研究汉字的历史跟研究一切历史一样,理解我们的过去,也就是理解我们自己。


往小了说,这只是努力突破当代人类知识边界的一种智力活动,不需要更大意义,就突出那么一点儿,还不够有意思吗?


谢谢大家。




✨ 欢迎大家下单阅读葛亮老师的《汉字再发现:从旧识到新知》,了解更多古文字源流和分析方法,澄清似是而非的“常识”


限量签名版


普通无签名


 📢 葛亮老师已入驻一席App,大家可以来App里和葛老师互动 ✍️。




剪辑丨Chaos






▼ 看看其他演讲





▼ 万象更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北去恋江南,南归思亲情——我的上海老乡2023地中海邮轮行 (十)巴塞罗那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乖巧?我家的却这么难搞?| 何洁 一席第1024位讲者这片雨林里的婴儿最先会说的不是“爸爸妈妈”,而是“我要离开这里”|唐·库里克 一席第1022位讲者我哑着嗓子唱啊唱,不想荒去我的热情|张浅潜 一席第1008位讲者过去很长时间我都只想追寻内心的音乐,但是一个家庭里的逃兵|胡格吉乐图 一席第1027位讲者行业巨变!这个被无数人吐槽几十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便利全体新西兰人!36天的奇迹!这位爸爸帮孩子解决了留美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不觉得职校生实现阶层跃迁才是成功,而是学到真本领、获得应有的待遇和尊重|梁自存 一席第1026位讲者陨石袭来之日,人们沉浸在手机里|René Merino 一席第1021位讲者父母在等孩子的感谢,而孩子在等父母的道歉|曾筑娟 一席第1018位讲者我们想在这样一个“楼体”缝隙当中工作,去做一些我们理想中的教育|唐浩多 一席第1019位讲者年轻人有没有可能在“循规蹈矩”和“彻底躺平”之间走出一条路来?|梁优 一席第1012位讲者我觉得我最近记性不太好,我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 洪立 一席第1013位讲者吃了一个礼拜三明治配土豆,我决定在英国自救做卤肉|洪爱珠 一席第1031位讲者在拉粑粑这件事情上,水獭对石头尖尖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喜爱|韩雪松 一席第1023位讲者我的画除了讽刺别人也挖苦自己|刘春杰 一席第1025位讲者在这个世界停留需要一点理由, 我的理由是这里有书|隐二 一席第1010位讲者院长书记都拿下,老百姓看病的问题就解决了吗?为什么我们不想生孩子了?|谢晶 一席第1030位讲者在我办理的500多起案件中,受害人最长遭受了40年家暴依然没有办法摆脱 | 李莹 一席第1004位讲者iPhone发热问题解决了,充电狂降7.4℃!快去升级……《花尾渡》(小说) 第十八章 一半的天堂姐妹们为国家创造了很多GDP,但是她们的劳动经常不被人看见|齐丽霞 一席第1011位讲者为了找到17位遇难的友人,我花了25年,今年是最后一年了|小林尚礼 一席第1035位讲者分享一些投行项目过程中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临时工更多地被派去街头执法,导致冲突经常发生在底层之间|蒋安丽 一席第1015位讲者5134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信罗战役 7一想到要把这么贵的高科技放在一只野鸟身上,我就压力山大|Jonathan C. Slaght 一席第1006位讲者炒完的见手青是人间美味,每次想起来都有辞职回家的冲动|柳开林 一席第1017位讲者狂揽10k star,微软AutoGen框架太火了,智能体聊聊天就把问题解决了黄色唱片(儿童不宜)到底什么时候AI才能帮我把麻烦事都做了啊啊啊啊?|许华哲 一席第1037位讲者人要是离职了,就会每天想这种事|何鲜 一席第1014位讲者万一哪天我突然倒下,谁能在4分钟内赶来救我?|陆乐 一席第1005位讲者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