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乖巧?我家的却这么难搞?| 何洁 一席第1024位讲者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乖巧?我家的却这么难搞?| 何洁 一席第1024位讲者

科学


何洁,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

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教养方式,只有跟孩子的气质、天性或者说个性特点相匹配,才是合适的。





天性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2023.09.17 上海
                            


大家好,我是何洁,来自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主要做的是儿童心理学研究。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天性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我为什么会做天性的研究呢?这是我的两个娃。



虽然她俩有同样的爸、同样的妈,教养方式也基本一致,但大宝比较敏感、比较难搞,二宝就比较皮实。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吐槽: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乖巧?我家的却这么难搞?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跟我今天想讲的主题“天性”有关。


在心理学里,“天性”专门有一个学术名称,叫气质。最早是由亚历山大·托马斯(Alexander Thomas)和斯黛拉·切斯(Stella Chess)提出的。 


他们两位是儿科医生。在接诊了大量宝宝后,他们发现,虽然宝宝们各有各的不同,但是他们都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还有注意控制等方面表现出了比较稳定的个体差异。



于是他们把宝宝们分成三类:容易型,困难型,慢热型。容易型,就是所谓的“天使宝宝”;困难型,就是所谓的“恶魔宝宝”。是不是天使宝宝一定好,恶魔宝宝一定不好呢?从学术的角度来探讨的话,气质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人类有两种基本动机——趋利和避害。就像汽车有油门和刹车,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哪怕是我们成年人,油门和刹车也不一定平衡发展。有些人油门比较灵,就是趋近个体;有些人刹车比较灵,就是抑制个体。


先来说一说什么是趋近型个体,什么是抑制型个体。8年前,我们开始了一项研究,邀请到的孩子大概是2岁到3岁。


我们邀请孩子和妈妈一起来到实验室。跟孩子坐在一起的是我们的实验员,会给孩子呈现一些陌生的刺激。


这个孩子属于趋近型的孩子。


在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刺激的时候,这个孩子表现出来的是想一起玩耍的趋近行为,而且情绪也比较积极。


我们再来看面对同样的刺激,这就是抑制型孩子的表现。



我们常说,孩子拒绝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不回应。当我们的研究员邀请她摸玩具蛇的时候,她不回应。


当小丑叔叔突然进来的时候,她有点害怕,回到了妈妈身边。这里我要补充一句,最后这个小丑叔叔会在她面前把小丑服脱下来,她发现他原来是一直跟她玩的大哥哥。这样会起到一些安抚作用。


那么,趋近和抑制的气质特点是天生的吗?


很多研究发现,人在新生儿时期已经表现出了不同的个体差异。脑科学研究也发现,他们前额的脑电活动确实表现出了不同的模式。


第二个问题,有人可能会对号入座:我是属于趋近型,还是抑制型?还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有没有可能既趋近又抑制?


我记得有家长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们家孩子在家就是‘小霸王’,无法无天,但出去之后马上就怂了。那他是不是既趋近又抑制呢?”


我想说,不是的。我刚才在界定趋近和抑制两种气质类型的时候提到了,我们要考察的,是相对孩子的年龄而言具有挑战且陌生的刺激。


对于我分享的这个研究中的两岁孩子而言,可能玩具蛇、狼面具就是比较有挑战性的刺激。但是再大一点的孩子或者成人,可能就会觉得这些没有什么了。比如我现在站在这个舞台中间,其实对我们成年人来说也是有挑战的。


所以我们考察能力的时候,要跟年龄对应来看。而哪怕再抑制的个体,他在某个环境里面都有适应的一天。所以我们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面对新鲜刺激时的第一反应。



第三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质会变化吗?


我们的孩子不是生活在一个真空的环境里面,他们时时在跟家庭,还有进入学校后跟同伴们发生互动。我们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自控力提高,相对极端的趋近和抑制的气质类型会慢慢地趋中。


这样的话,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气质从小到大会改变呢?我记得有一次在做讲座的时候,就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觉得我小时候就是你说的抑制型孩子。但是我现在长大了,可以在台上侃侃而谈,我是不是就变得趋近了呢?”


我想说,因为你的自制力起来了,知道在一定场合,要做出跟自己的身份相匹配的行为,所以你可能会变得趋近一点。但是天性和本性是在那里的。




比如我给大家出一个题目:假设你去爬山,花了半天的时间终于爬到了一个山头,现在你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原路折返,还有一条是继续往前。你知道原路折返会走很远,继续往前有可能峰回路转。不过因为前面的路是新路,你没有走过,也可能越走越远。


你会怎么选择?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有些人肯定会继续往前(趋近),有些人就会原路折返(抑制)。


有人会说,是不是要考虑安全和物资?不需要考虑。我们说的是——所有这些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你的第一反应。因为这个反应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一种代表你趋近或抑制的行为倾向性。


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趋近和抑制的宝宝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开展了8年的追踪项目。刚才大家看到的两岁孩子就是我们这个追踪项目的开始。那个时候我们招募了约160组家庭,对孩子的气质做了比较全面的评估。


每一年,我们都会邀请这些家庭回来,然后对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亲子关系、跟同伴的互动,还有大脑活动性做全面的测查。


我们的目的就是想搞清楚,早期(至少在我们设定的起始点两岁的时候)儿童的气质特点会怎样影响他们将来的成长?


我给大家介绍一些我们的研究结果。



可能大家一想到跟孩子成长有关的比较重要的能力,就会想到自控力。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可能就在说:这个你不能碰,那个你不能吃,这个地方太高你不能爬。


我们都是在这种希望你提高自制力的“不能”环境中长大。想象一下,趋近和抑制的孩子,在面对比如糖果和零食这类诱惑的时候,他们的自制力表现会怎么样呢?



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趋近的孩子相对好动,抑制不住。我们的研究员本来跟他说,不要去碰糖。结果出去之后,他是没有直接吃,但他会用手在糖上面抹一下,然后用舌头舔。


这是自控力的一个方面,就是成年人强调的“不要”。



实际上在自控力的定义里面,还有一个维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你能不能坚持克服困难,我们称之为坚持力。


在坚持力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个研究——开宝箱。


▲ He et al., 2016

我们给了孩子一个透明的箱子,里面装着一个非常精美的东西,但是箱子上了锁。然后我们会给孩子一把钥匙,先教他们怎么用钥匙开锁,他们信心满满地学会了之后,我们研究员就出去了。


小朋友试啊试啊,怎么都打不开,因为我们给他们的钥匙和锁并不匹配。你们觉得,哪个气质类型的孩子会一直坚持?


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刚才我们说的自制力不太好的趋近的孩子,他们在这个任务里面的坚持性反而很高。为什么?因为他就是要努力打开这个宝箱,因为这是他想要的。


另外我们又做了一个游戏,叫“不可能完美的圆”。我们的研究员会跟孩子说,你现在来画一个圆,很简单,只要把它画圆就好了。



然后孩子就开始画了。画一个,我们说不是很圆。再画一个,还不是很圆,再画一个……你会发现,趋近的孩子很快就放弃了这个任务,因为觉得很无聊。


通过这几个研究,我想跟大家说,自控力是一个延展比较广泛的概念。针对不同气质特点的孩子,我们需要利用他们自身的特点。比如对于趋近的孩子,激发他内在的动力可能会提高他的自控力。



讲完自控,我们再来讲讲社交。一说到趋近和抑制,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会觉得:趋近就是“社牛”,抑制就是“社恐”。那是不是可以这样对应呢?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


我不知道大家想到自己小时候,或者在观察孩子们玩耍的时候,会不会发现这样的小孩——他很想加入群体,但是融入不进去。


▲ He et al., 2017

他跟另外一种类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交淡漠型”是不一样的。社交淡漠型的孩子不想加入群体,会游离在群体之外,但他并不会有压力。而社交退缩的孩子加入不了群体,他们自己是会有压力的。


我们研究发现,抑制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社交退缩行为。如果把社交退缩看成是一种交往行为,其本质就是在一个社交的场景当中,你是否会迈出那一步。


对更年长的个体比如成年人来说,我们更想知道的是:在有些场景中,面对合作或竞争,我们要如何去社交?


我们还做过这样一个研究:我们邀请了两个孩子来到实验室,他们年龄都在5岁左右,事先完全不认识。


这是我们这个游戏的俯视图——



我们要求他们用小车将积木运到对面。他们可以选择两侧弯弯曲曲的路,也可以选择中间的快速路。我们会跟孩子们讲好游戏规则:如果两个人狭路相逢,不能够跳过去,只能自己想办法,也就是说肯定会有人做出退让。


我们设置了两种场景:一种是合作,两人一起完成可以得到礼物;还有一种是竞争,两人只有一人胜出。


有些孩子就会努力地抗争,去跟别人battle;但有一些孩子(相信很多成年人也会这样)宁可选择走弯弯曲曲的路,他明知道这条路是慢的,但是他只想回避竞争。


那么回避竞争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只有一人胜出的竞争条件下,那些低对抗且本身就是抑制型(我们早期的追踪研究测出)的儿童,他们后面会发展出比较多的像焦虑、退缩的行为。


有些时候,抑制型的孩子看上去是在回避竞争,但这种行为对他来说可能是有内伤的。


为什么这群孩子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为什么抑制型的孩子会表现出退缩呢?


这也是心理学一直想进一步挖掘的。因为如果我只是发现了某个现象,so what?我是希望,如果我知道了这样的孩子的确存在,我们可以有办法去应对。


所以我们要探讨关于机制的问题。实际上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会做两方面的判断:一个是判断“我”会怎么样,还要去判断对方怎么样。我们这项研究就是关于他人(对方)的,叫特质推理。


我们邀请了5岁左右的不同气质的孩子来到实验室,给他们讲了主人公小莉的故事。她有时候会做好事,比如分享玩具;但也会做不好的事,比如抢别人的玩具。


▲ Zhai et al., accepted


我们问了孩子们两个问题:第一,你觉得小莉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第二,你愿意跟小莉做朋友吗?


其实不管是在特质推理,还是在是否交往的问题上,抑制的孩子都是相对负性的。也就是他不管小莉是做了三件好事、一件坏事,还是做了一件好事、三件坏事,抑制型儿童的推理都是更偏消极的。


▲ Zhai et al., accepted


这种相对消极的特质推理,会进一步导致他们在社交中更回避。



听下来好像抑制的孩子不太好,那是不是他们就没有优势了呢?也不能这么说。


我们又做了一个关于信任的研究。我们给孩子看了这样两张人脸,都是他们不认识的陌生人,让他们就是否信任从1到5分打分。



结果发现,抑制的孩子在判断他人是否值得信任这件事上,会更加谨慎。在现实生活中,像预防诈骗、防止被拐卖的场景中,抑制的孩子有他们自身的优势。


总结一下,趋近的孩子在自控力、坚持力方面会有比较突出的优势特点,也会表现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而抑制的孩子相对谨慎,容易出现社交退缩和焦虑情绪。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知道了孩子的气质是趋近还是抑制之后,我们要怎么应对呢?


我们再次邀请妈妈和孩子一起来到实验室。我们设置了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叫自由玩耍。我们给了孩子一堆玩具,然后跟妈妈说,让孩子随便玩,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妈妈知道自己会被拍,所以刷手机的妈妈并不多。


你会发现,比如这个孩子在玩一个小乌龟玩具,有的妈妈就会说,你玩一下那个吧,那个更好玩。或者有的妈妈会说,你看一下,这个数字是几呀?她总想去教孩子。


你们觉得这个场景熟悉吗?这种行为在心理学里被称为控制行为。因为它不是孩子自发发起的,不是孩子主动问妈妈、妈妈给予回应;而是孩子原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妈妈强制干涉了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这种行为叫做“管孩子”。


▲ Zhai,Lu & He, 2023

这里的横坐标代表妈妈的控制行为,纵坐标代表孩子的自控力。三条线分别代表不同气质的孩子。


总的来看,妈妈越控制,孩子的自制力发展越弱,尤其对抑制型孩子来说更是这样。他们自己内在的动力还没有培养起来,全靠妈妈从外部控制,其实效果是不好的。


那按照这个逻辑,我们是不是就不要管孩子了?我们又设置了第二个场景——收拾玩具,是一个“立规矩”的场景。在这个场景里面,我们跟妈妈说,孩子已经玩过玩具了,你现在让孩子把玩具收好。


结果我们发现,对于抑制的孩子来说,结果是一样的:妈妈管得越多越不好。但是大家看其中的实线,趋势已经完全反转了


▲ Zhai,Lu & He, 2023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论,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孩子的“塑形”阶段,对于趋近的孩子来说,一定程度的“管”是很重要的。


经常会有家长来问,有没有一个符合“黄金标准”的教养方式?我想说,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教养方式,只有跟孩子的气质、天性或者说个性特点相匹配,才是合适的。



对于趋近型的孩子,一定的约束和管教是必要的。家长要试着强化他们的兴趣导向;帮助他们设立具体的、阶段性的目标;要善于欣赏他们,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也要善于示弱,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对于抑制型的孩子,我们要更多地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内在动力。家长可以通过让他们自主选择,增加他们的掌控感;积极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切记不要着急带节奏,一定要让孩子自身的内在动力慢慢起来。


可能有人会说,你做了这么多关于趋近和抑制气质的孩子的研究,究竟是想怎么样呢?你是在给孩子贴标签吗?是不是今天听了这个分享之后,大家都要给自己贴上趋近或是抑制的标签呢?


不是的。


我其实是想告诉大家:趋近也好,抑制也罢,都是自然的行为倾向;天性并没有好坏之分。如果在儿童早期(比如两岁以前)我们就能够了解他们的特点,那么将来因材施教的效果会更好。


心理学有句比较经典的话是说,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去了解外在世界,蓦然回首却发现对自己的世界知之甚少。


同样地,今天通过这个分享,我们可以想一想:我孩提的时候是那个趋近的还是抑制的孩子?现在我已经成年了,也许我的天性、本性还是留有那样的痕迹。


当你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我相信你对很多行为就不再纠结,就释然了。


谢谢!



文字内容根据讲稿有所增减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策划张畅
剪辑Star
设计49、挠挠


▼ 看看其他演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人要是离职了,就会每天想这种事|何鲜 一席第1014位讲者自私自利和爱护子女的人性(第一章摘要)简历直播|为什么别人投简历狂拿面试,而你的机会寥寥无几?"妈妈,为什么别人家比我们有钱?"你的回答,决定孩子10年后的样子华人妈妈不解:为什么别人家孩子成绩差,却考上更好的大学?父母在等孩子的感谢,而孩子在等父母的道歉|曾筑娟 一席第1018位讲者为什么别人4.2%,我的4.3%?房贷利率下调首日,银行App一度“挤崩”!有查询结果不准,建行回应我们想在这样一个“楼体”缝隙当中工作,去做一些我们理想中的教育|唐浩多 一席第1019位讲者乡村振兴,还要不要搞?怎么搞?为了找到17位遇难的友人,我花了25年,今年是最后一年了|小林尚礼 一席第1035位讲者吃了一个礼拜三明治配土豆,我决定在英国自救做卤肉|洪爱珠 一席第1031位讲者女儿指着别人家的豪宅问我,为什么咱们家买不起这里....我觉得我最近记性不太好,我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 洪立 一席第1013位讲者一种文字只有把“画不出来”的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真正地记录语言|葛亮 一席第1029位讲者年轻人有没有可能在“循规蹈矩”和“彻底躺平”之间走出一条路来?|梁优 一席第1012位讲者“我家娃二岁,天天和我要手机”帮孩子戒掉手机为什么那么难?这几个方法宝妈务必要试试一百一十三 夏承焘一百一十四 探讨过去很长时间我都只想追寻内心的音乐,但是一个家庭里的逃兵|胡格吉乐图 一席第1027位讲者2023地中海邮轮行 (十二)卡蒂兹临时工更多地被派去街头执法,导致冲突经常发生在底层之间|蒋安丽 一席第1015位讲者为什么别人一笑,我就想跟着笑?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乖巧?我家的却这么难搞?这片雨林里的婴儿最先会说的不是“爸爸妈妈”,而是“我要离开这里”|唐·库里克 一席第1022位讲者深扒何洁减肥视频:她这 70 斤,减的也太容易了!在这个世界停留需要一点理由, 我的理由是这里有书|隐二 一席第1010位讲者2023地中海邮轮行 (十二) 卡蒂兹我不觉得职校生实现阶层跃迁才是成功,而是学到真本领、获得应有的待遇和尊重|梁自存 一席第1026位讲者陨石袭来之日,人们沉浸在手机里|René Merino 一席第1021位讲者为什么我们不想生孩子了?|谢晶 一席第1030位讲者到底什么时候AI才能帮我把麻烦事都做了啊啊啊啊?|许华哲 一席第1037位讲者我的画除了讽刺别人也挖苦自己|刘春杰 一席第1025位讲者在拉粑粑这件事情上,水獭对石头尖尖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喜爱|韩雪松 一席第1023位讲者怒瘦60斤分享食谱,何洁好牛…新加坡的南洋咖啡 ,这么独特却这么便宜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