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别让“习惯性讨好”,拖垮你的一生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帆书 原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作者:非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蛤蟆是一个阳光开朗,对谁都和和气气的大男孩,但最后却患上了抑郁。
只因蛤蟆先生有着顽固的讨好型人格。
他总是百般讨好他人,却换来了家人和朋友的嫌弃。
它的内心独白总是:我做什么都不好,别人做什么都是对的。
你是否也跟蛤蟆先生一样,对自己只有不认同,总活在别人的阴影底下,觉得怎么都过不好这一生。
哪怕不开心,都要硬着头皮表现出“我没事”。
每个讨好型人格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原生家庭的故事。
蛤蟆先生有个朋友叫獾,他经常想方设法羞辱它,但蛤蟆只会用笑去掩饰尴尬。
难道它一点尊严都没有吗?
不,其实蛤蟆先生内心明明白白的知道被狠狠羞辱了,可它就是不敢反抗。
这一切源于他有着一个挑剔型父亲。
无论做什么,父亲都不认同。
幼小无能的小蛤蟆,在应对强大的父亲时,只能用讨好和顺从的策略。
长大之后,因为心智没有随着身体成长,这种顺从的“儿童状态”则会一直存在。
我有个朋友,她同样拥有一个强势的父亲。
父亲的说一不二,让她成为了别人眼里的“好孩子”。
长大后的她是别人眼里的好同事,好朋友,好老婆。
同事要她帮忙工作,她总会一口答应;
朋友要她出来陪伴,她总会第一时间出现;
老公经常出差在外,她总会牺牲自己自由时间照顾小孩和家庭。
但她却说:“我活没了自己。”
孩童时候对父母的顺从,在长大后移情到他人身上。
“只有顺从不反驳,我才能生存”,这就是讨好型人格的惯性思维。
其实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在面对比我们强大的大人时,因为没有能力,只能默默地依附。
我们能采取的招数只有摆烂、撒泼、顺从、讨好......
而大多数讨好型人格都采取了顺从的策略。
当我们的认知一直停留在那个孩童时代,讨好别人便成为了我们的生存法则。
所以,想摆脱原生家庭的诅咒,先改变“讨好才能生存”的认知。
告诉自己:“我无需讨好,也能很好。”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对某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智力测试,并将智力超群的学生名单结果报告给了老师。
经历八个月后,这些学生成绩取得了明显进步,老师对这些学生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但真相却是,这些测试出来高智商的学生,其实是罗森塔尔随机抽取的名字。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只要你对自己下暗示,就很容易让事情朝自己希望的结果发展。
潜意识的力量,让学生和老师都让现实朝他们认定的方向发生,这就“自证预言”。
书中的蛤蟆先生只要发现别人生气了,就会立刻认错。
甚至还会为了求得原谅,向别人保证:从今往后一定听话。
其实蛤蟆先生一直在演绎着受害者角色,努力让自己活得悲惨。
它的潜意识默默地跟自己签订了一份“秘密协议”,那就是配合他人来欺负自己。
“自证预言”正在它的身上渐渐生根。
我听过这么一句话:别人如何对待你,是因为你允许别人这么做。
从出生到现在,所有人都是从陌生到熟悉的。
一开始并不会有人故意欺负你,但会随着你的底线一再突破,他人便知道你可以被欺负。
其实,这都是你允许的。
我们跟蛤蟆先生一样,一步步走向了自证为受害者的路。
但是,也正因为知道“自证预言”的剧本,软弱被欺的我们才更要相信,我们也能改编剧本,走向独立强大的角色。
所以,想撕毁软弱被欺的人生剧本,先开始学会拒绝。
告诉自己:“我不是受害者”。
书中说:
“小动物通常不会提前做计划,按部就班,才能过得舒服,改变会带来风险,风险会导致危险处境,危险意味着死亡的威胁。”
正如蛤蟆先生,用讨好就能换来不责骂,显然要比抗争成长要容易。
所以它选择不改变,不成长。
因为改变意味着危险,危险意味着要“流血”。
但它却看不到“流血”却能带来智慧,智慧能带来成长。
雨果说:“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
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所以,想要独立而强大,先勇敢地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
人最难接受的就是自己的错误。
大多数的人都会高估自己,并且只想看到自己好的一面。
如果直面问题,就犹如拿刀剖开自己。
但是问题就像毒瘤,你不面对摘掉,它永远都在。
请勇敢面对自己,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才能获得重生。
二是勇敢地接纳情绪。
讨好型人格面对愤怒的时候,总会第一时间选择压制,继而讨好顺从。
情绪无法释放,反向攻击内在,导致不断内耗。
这是与愤怒在对抗。
书中认为:没人能胁迫你的愤怒,说到底是你的选择。
请选择接纳情绪,并与之共处,适当表达,不内耗自伤。
三是勇敢地对自己许诺目标。
很多人都在假装努力。
一直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没有目标,也不敢给自己定下目标。
因为有了目标,就必须真的努力。
请现在就走出舒适圈,给自己立下目标,活出生命的意义。
以前的蛤蟆先生总说:“我不好,别人很好。”
后来的蛤蟆先生会说:“我很好,别人也很好。”
它不再否定自己,也不会放大别人。
这是一种成熟和自我接纳,也是求同存异和接纳他人。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纵然原生家庭有种种问题,我们要经历的苦与难多种多样,但是你要知道:
成长与否,全在于你。
选择从依赖变成对抗依赖,然后最终走向独立,都时刻需要我们莫大的勇气。
最后这种光明和阴影,将构成我们完美的人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成长是一条艰辛的路,而每个人都将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因为我们都不愿做那个“睡着的人”。
点个「在看」,共勉。
本文作者:尺二。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帆书 原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上帆书,听懂好书!
比起一味地讨好,尊重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勇敢做自己,才能告别软弱被欺的人生剧本。
如果你也总是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情绪、讨好别人,陷入精神内耗却找不到出口,不妨加入壹心理疗愈互助群——【情绪加油站】。
在这里,你可以与群友温暖互助,彼此鼓励,获取改变的勇气;可以免费学习《470个心理学疗愈小妙招》,提升心理能量,改变认知,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还可以免费观看心理咨询师干货直播课,与心理咨询师0距离互动,获得专属提升建议,迎来人生崭新的开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