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晨读|外媒在巴以冲突中是如何站队的?

晨读|外媒在巴以冲突中是如何站队的?

教育


晨读  第803期

01:20起词汇讲解 | 08:05起只听点评

因内容特殊性,本期晨读暂无朗读音频


怕太长你不听

▸ 美国舆论站队以色列,是真的吗?

▸ 巴以冲突假新闻横行,严肃媒体如何发挥作用?

▸ BBC 为什么不称哈马斯为“恐怖分子”?


各位好。


我们的晨读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有阵子没和各位见面了,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巴以冲突。


其实在我们的精读课上,对于这次冲突的背景,还有一些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关键概念,比如哈马斯、加沙地带,还有以色列司法改革,我们都有给大家分析。


戳图试听👇


另外内容提要,我们本周还会结合事态进行两到三场的直播讲座,请到知名的中东问题专家,还有身处以色列的居民来为我们分析和讲述。还有今年的诺贝尔奖,我们也照每年惯例,请来内行为你拆解


所以本周我直播会很忙,又因为各种原因,有的直播我们尽量放出来,有的就仅面向我们的内部学员了。


好了,说回今天的主题,第一,我们会讲巴以眼下的事态;第二,我想关注一个问题:西方媒体到底是如何来报道这场人道主义灾难的?


面对两边都遭遇的重大平民伤亡,尤其是当前身处加沙的巴勒斯坦民众正在遭受的苦难,这些美西方媒体,特别是由犹太资本掌控的主流媒体会如何去报道,以及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媒体报道倾向的相同与不同?今天我们摊开这些报纸来告诉你。


图源:美联社


上周好课,扫码即可试听👇

🚩另外提醒大家:


为了避免猝不及防的失联,以及能够收听到我们每期晨读的内容,欢迎大家添加配文中小编的微信👇,我们在交流群里和大家不见不散。




英 语 词 汇 讲 解

本期151词  |  累计37764词

微词卡见文末



1.Displaced Gazans Struggle to Find Basic Necessities

流离失所的加沙人正挣扎着寻找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displaced /dɪˈspleɪst/ adj. 背井离乡的,流离失所的

○ having been forced to leave your home, for example by a war or dangerous event

■ They distribute food and other aid to displaced civilians. 他们给流离失所的平民分发食物并提供其他援助。


struggle /ˈstrʌɡl/ v. 挣扎/艰难地做

○ to try very hard to do something when it is difficult or when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 The people of this country will continue in their struggle for independence. 这个国家的人民将会继续为争取独立而奋斗。


necessity /nəˈsesəti/ n. 必需品

○ something that you need, especially in order to live


2.Humanitarian Crisis Worsens in Gaza as Invasion Looms, U.N. Says

联合国表示随着入侵临近,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正在加深

Thousands of panicked Gazans fleeing south in response to Israeli warnings struggled to find food and shelter in an intensifying humanitarian crisis.

数千名惊慌失措的加沙人因以色列的警告而向南逃亡,在日益加剧的人道主义危机中努力寻找食物和居所。


humanitarian /hjuːˌmænɪˈteəriən/ adj. 人道主义的

○ connected with helping people who are suffering and improving the conditions that they are living in


loom /luːm/ v.(不好的事)阴森地逼近

○ to appear serious and likely to happen soon

■ Her final exams are looming. 她的考试日益逼近。


3.Israeli Invasion Plans Target Gaza City and Hamas Leadership

以色列入侵计划的目标是加沙城和哈马斯的领导层


4.Here’s an initial look at where Israel has hit Gaza.

这就是以色列已经袭击了加沙的最初影像。


5.Nearly half of Gaza’s population is displaced, and the U.N. warned the territory was in danger of running out of water.

加沙近半数人口已背井离乡,联合国警告该地区有断水的危险。


6.American Jews gathered at synagogues, expressing grief, horror and fury over the growing violence.

美国的犹太人聚集在犹太教堂,对日益增长的暴力事件表达悲伤、恐惧和愤怒。


7.Pressure was building on the Egypt-Gaza border after Israel ordered Gazans to evacuate to the south.

在以色列人下令加沙人撤退到南部以后,北部埃及-加沙边界目前面临的压力正在加剧。


8.A delegation led by Senator Chuck Schumer will meet with Israeli officials to discuss an aid package this weekend.

美参议员领导的一个代表团将在本周末与以色列官员会面,讨论援助计划。


9.American citizens in Gaza said a border crossing was closed, despite a U.S. official’s announcement of safe passage earlier.

在加沙的美国公民表示,尽管美国官员早前表示他们能够安全通行,但实际上现在的跨境边界已经被关闭。


图源:联合国官网


来源 纽约时报

https://www.nytimes.com/


干 货 讲 解


01

美国舆论站队以色列,是真的吗?


《纽约时报》整个头版头条部分 9 条关于巴以冲突的消息中,表现美国和以色列方面态度的只有 3 条,剩下多数消息要么是加沙人道主义危机,要么是对美国跟以色列媒体不太有利的新闻。今天英语部分带各位扫一下具有代表性的《纽约时报》头版,也是管中窥豹,看看这些美西方主流媒体到底是如何来报道这次的巴以冲突。


当然,光看《纽约时报》这一家媒体显然是不够,所以我又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家。


比如《华盛顿邮报》,这是美国另一家主流的严肃媒体,并且它的幕后老板就是电商巨头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这家媒体倒是没有像《纽约时报》那么强的犹太背景,但也曾经被犹太人买下,而且这家媒体有多位高级编辑有犹太背景。


但要摊开它家版面,你就会发现,这家媒体对加沙地区巴勒斯坦人苦难的揭示,比起《纽约时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图源:《华盛顿邮报》


首先,主页的大标题就是以色列计划大规模袭击,而与之相伴的是加沙地区的危机在深化


在标题下方滚动播放的新闻图片里,绝大多数都是在记录巴勒斯坦人的苦难,比如围着逝去的亲人哭泣,在医院里争分夺秒的抢救,在救护车前男孩的下跪等等。而跟以色列有关的几幅图都是坦克开火,是前线的士兵,所以这种画面的反差明显是让人更同情加沙这边的平民。


而在他们页面上的报道也跟《纽约时报》类似,讲加沙的苦难为主,而以色列这边的发声反而偏少,甚至还有篇报道直接指向美国政府,标题就是美国这些政府机构因其对以色列的支持或沉默而受到抨击。


图源:《华盛顿邮报》


当然咱们会问,有没有哪家美国媒体是比较旗帜鲜明地站队以色列这边?


当然有,比如福克斯新闻。


我昨天两次打开这家媒体的页面,先看到的头条是美国派出第二艘航母到该地区,说是去稳定形势。接着下午再看的时候,头条又变成了以色列军方在给哈马斯甩锅,标题为“以色列国防军称哈马斯阻止平民撤离加沙”,很明显就是要凸显难民的问题是哈马斯造成的,不是以色列造成的。


同时在这家媒体的配图中,也是看到雄壮的坦克大军插着以色列国旗,非常有气势。


图源:福克斯新闻


所以你说美国媒体都很客观很平衡吗?我不觉得。


但我觉得重点是,有一种在国内网络上的声音比较简单化地把美国归到了以色列这一边,甚至传出说这些美西方媒体是战队以色列,不报道巴勒斯坦这边。实事求是说,这种讲法是站不住脚的,甚至可以讲就是在胡说八道。


这次美国舆论对于巴以冲突的关注,其实和以往一样,都呈现出比较强的两极拉锯,就是有明显同情巴勒斯坦这边的,同时也有为以色列的立场站队的。


甚至如果说跟过往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因为引发这次冲突的事件是哈马斯主动先向以色列的平民展开杀戮,所以会比以往巴以冲突的报道出现更多为以色列这边说话的声音。


但是在以色列发起反攻,加沙民众陷入灾难后,多数媒体(福克斯新闻例外)的报道普遍还是比较均衡并富有人文关怀。


哈马斯杀害以色列平民,他们大举报道,而加沙的巴勒斯坦人陷入人道危机,他们同样报道,并且篇幅不小,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基本面。


02

巴以冲突假新闻横行,严肃媒体成谣言粉碎机?


围绕近期外媒对巴以冲突的关注,我最后讲两个具体的点。


第一个就是甄别谣言。


毕竟现在网络上假新闻满天飞,而且事件的热度越高,假新闻就越多。所以这几年外媒特别是主流严肃媒体普遍做一件事,就是甄别假新闻。


这次主流媒体针对巴以冲突的假新闻甄别是响应既迅速又广泛,像是从冲突发生的第三天,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NPR 就开始发布他们对争议新闻事件的核实报道,随后大量媒体都加入进来,每天发布假新闻清单,充当谣言粉碎机的角色。


这件事为什么值得说一嘴?讲一个对比,就是在去年俄乌战争爆发以后,开始识别网络假新闻的报道最早是在 3 月 4 号,也就是俄乌战争开打十多天以后才出现。而这次巴以冲突刚一发生,针对假新闻的甄别工作就在主流媒体上铺开了。


图源:NPR


图源:《纽约时报》


当然,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世界对巴以冲突的关注度高,围绕它的新闻出来的多,所以假新闻也就多,需要主流媒体的介入。


另外,我想也是这些主流严肃媒体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为公众厘清谣言,筛选出可靠的信息。也就是说,当严肃媒体抢新闻可能已经抢不过社交媒体的时候,他们就找到了一个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更加合适的定位——这么多信息出来,我来为你去伪存真,找到其中的可靠信息。


最近广受关注的假新闻什么样?举两个例子。


有一条传播很广的视频,据称是哈马斯武装人员乘坐滑翔伞进入以色列本土。《纽约时报》在核查后就发现,这条视频其实是今年 6 月韩国一名男子乘坐滑翔伞被高压线缠住的片段。另外,还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了所谓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新一轮空袭的视频,但事实上,这段视频是取自一款电子游戏的画面。


所以每天这些主流媒体在对信息进行二次核查方面不遗余力。


图源:《纽约时报》


03

BBC 为什么不称哈马斯为“恐怖分子”?


第二个具体的细节,近期我看也受到关注,就是英国 BBC 因为在报道中没有将哈马斯称为“恐怖分子”而受到抨击。


这点的背景大家知道,哈马斯被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列为恐怖组织,所以美英等国政府在回应哈马斯对以色列攻击的时候,都将其称为“恐怖分子”,并把他们杀害平民和掳掠人质的行为称为恐怖主义行径。


但是像 BBC 等媒体在报道事件时,自始至终都没有将哈马斯称为“恐怖分子(terrorists)”,而是将其称为“武装分子(militants)”。


为此, BBC 遭受了广泛的批评,甚至是政治压力。


英国国防部长 Shapps 就明确表示“BBC 这一行为近乎可耻”。他在受访时说, “BBC 总会讲事物有两面”。但他认为:“这次哈马斯屠杀无辜民众,特别是其中还有婴儿、老年人和参加音乐节的年轻人,这些滥杀无辜的人不是自由战士,他们不叫武装人员,而是纯粹的恐怖分子。但是在 BBC 网站上仍然将其称为是枪手或者是武装分子,这很奇怪。”并且,英国外交大臣和文化大臣也敦促 BBC 修改其措辞。


但对此,BBC 的回应也很硬。其发言人在上周四作出解释,称“英国广播公司记者不使用恐怖分子一词,除非是在引用他人说法时,这是 BBC 长期以来的惯常做法”。


图源:BBC


什么叫做惯常做法?其实就是 BBC 的一套内部编辑指南,其内容中提到“恐怖分子一词可能会阻碍人们的理解,而不是帮助理解。”换句话就是,当你在报道中将这些人员称为恐怖分子时,其实并没有因此让你的读者更客观地理解这件事情,反倒因为你的主观定性影响甚至误导了他对这件事情的认识。


这份指南就讲到:“要使用能够具体描述实施者的词语,比如‘炸弹袭击者’、‘枪手’、‘绑架者’、‘叛乱分子’和‘武装分子’。”也就是对行为本身进行描述的词,而不是像“恐怖分子”这种主观的定性的词。


这个指南里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跟大家分享。它说:“我们不应将别人的用语采纳为我们自己的用语,我们的责任是保持客观,报道的方式应能够让我们的受众根据谁对谁做了什么而做出自己的评估。


特别是最后这几个字眼,“做出自己的评估”。也就是说,这份指南认为,新闻报道者应该避免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主观认识强加于受众。比如恐怖分子,这是一个政府给到的认定,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认定哈马斯是恐怖分子?不一定,这也不应该是新闻记录者应该去做的工作。


图源:BBC


事实上,BBC 国际事务主编约翰·辛普森还专门写了篇深入浅出的文章,解释 BBC 为什么不把哈马斯称为恐怖分子。


他先是辩解说:“很多攻击我们不使用‘恐怖分子’一词的人,看过 BBC 发布的图片、广播或新闻报道,并根据我们的报道作出了判断,所以我们并没有以任何方式掩盖真相。”


他还写道:“恐怖主义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词。BBC 的工作根本不是告诉人们该支持谁、谴责谁,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们已经报道过,英国和其他政府谴责哈马斯为恐怖组织。但那是他们的事。我们不会这么说,这么做。我们的工作是向受众介绍事实,让他们自己作出判断。


图源:BBC


同时,这位资深主编还提到,在自己报道中东局势的 50 年职业生涯中,“亲身感受过以色列遇袭的惨况,也亲眼见到过以色列报复黎巴嫩和加沙平民的后果。这样的恐怖事件会永远留在脑海中”。但他说,自己所见的这些行为“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将那些实施袭击的组织称为恐怖组织,因为这将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客观的责任”。


他还举了个例子,说“二战期间, BBC 广播人员被明确告知不得将纳粹贴上‘邪恶’或‘恶人’的标签,尽管我们可以并也的确称他们为‘敌人’”。另外,在上世纪 80 年代爱尔兰共和军轰炸英国,杀害无辜平民的时候,撒切尔夫人领衔的政府也曾经对 BBC 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撒切尔甚至指责 BBC 企图颠覆国家。


但这位主编表示,“我们坚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和原则。时至今日,依然如此”。他再次强调:“我们不偏袒任何一方,我们不使用‘邪恶’或‘懦弱’等字眼,我们不谈论‘恐怖分子’,我们并不是唯一遵循这一原则的人。世界上一些受尊敬的新闻机构也有完全相同的政策。


图源:BBC


总而言之,这其实引向了一家媒体应该如何客观记录的问题。


至少在这位 BBC 主编看来,媒体应该负责的是客观如实的记录,而对这些事件和这些事件的当事人该如何评价,应该交给读者,借由他们内心的标准来作出。


当然我也看到,这一风波刚闹出来之后不久,路透社在周六发了一条新闻,就是在英国多地有成千上万支持巴勒斯坦的民众游行,主题是抗议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而伦敦游行的起始点就在 BBC 总部附近。


在上周六早些时候, BBC 总部大楼的墙体、玻璃门以及地面就被人泼了红漆。随后,一家亲巴勒斯坦的组织表示为该事件负责,并表示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觉得 BBC 在报道巴以冲突时,胳膊肘往以色列那边拐,认为 BBC“双手沾满了鲜血”。


图源:The Telegraph


你看什么叫左右不是人?


BBC 这边拒绝将哈马斯称为恐怖分子,被政府官员还有亲以色列那一派给骂了,结果转头又被亲巴勒斯坦这一方给扇了耳光。可见,做媒体、做媒体人,有时为了坚持原则,可得付出些代价。


当然,这或许也反映出什么叫知易行难。西方媒体在报道巴以冲突时,或许当中有很多的从业者是怀揣着追求真相、记录客观的初心,但在现实操作的层面,是否能做到不偏不倚,做到不带滤镜,这就很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毕竟,这些机构和从业人员纵使怀揣着美好的初心,但新闻的写作者毕竟是人,而每个人基于自己的教育背景、成长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难免在报道中会有个人乃至群体的价值观念的投射。所以想要做到绝对的客观,我想是很难的。


不过我觉得,我们这边有一种观点也应当值得警惕,就是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认为媒体都是为它背后特定的资本和政治势力在张目。对此,限于篇幅和语境,我就不多展开,结合前文所言,缩成两句话:


第一,不能简单地以为媒体的老板是谁,媒体就为 ta 讲话。《纽约时报》和 CNN 的老板都是犹太人,但他们的报道却明显更同情于巴勒斯坦那边。


第二,虽然天下的媒体都有可能造假或者带着滤镜去报道,但有的媒体这么做是制度的意外,而有的媒体这么做则是制度的安排。就比如,当年德国纳粹的宣传部门,他们做新闻的初心就是为了洗脑,为了蛊惑人心。


所以,应当奉劝一句那些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人们:不要因为看到所有的药都有毒,就把天下的药都称为毒药。很多媒体还有媒体人,纵使他们不是天使,但不要轻易地把他们与魔鬼划等号。


图源:《纽约时报》



803期微词卡

displaced /dɪˈspleɪst/ adj. 背井离乡的,流离失所的

struggle /ˈstrʌɡl/ v. 挣扎/艰难地做

loom /luːm/ v.(不好的事)阴森地逼近

One Word, One World

今日重点词

loom

重点词造句练习

工厂可能关闭,令工人们焦虑不安

(参考例句下期公布)


上期参考例句查看上期

He was installed as President last May.


对于巴以冲突的国内外报道,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编辑 | Joanna  校对 | 芒果  排版 | 倩雲  剪辑 | 阿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美国在巴以冲突中的四宗罪3名中国公民在巴以冲突中遇难,2人失联巴以冲突中或有美国人丧生、成人质!纽约时报广场大乱!航班全部取消!特写 I 巴以冲突中的美国人,被杀,失踪,逃生,无法回家外媒报道:巴以冲突蔓延至快餐界——麦当劳炸了巴以冲突,中国人应该怎么站队?晨读|加沙医院爆炸,究竟是谁干的?外交部:3名中国公民在巴以冲突中遇难,2人失联巴以冲突到底是谁的责任?从巴以问题形成的历史过程谈起思想周报|巴以冲突中的儿童;社交媒体与复古诱饵独一无二的落水山庄小镇沦陷啦!三分钟速览巴以战事新情况:埃及说愿就此轮巴以冲突主办峰会→巴以冲突中,迷失方向的以色列巴以冲突下,国际能源署如何评估油市走向?一名中国工人在巴以冲突中受伤巴以冲突已致2300人死亡…新片上映,开扒“巴以”恩怨,每一帧都是高能…国际油价大跌 周跌幅创3月以来最大!已有9名美国公民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丧生!再有4千人加入美国汽车工人罢工潮、4家车企停工大话封神031:封神世界的恶魔果实,雷震子是如何变异的?他在阐教中是何定位?俄罗斯在巴以冲突中“隐身”,普京:总有国家挑动危机「鹭声」论战争与斗争:如何理解俄乌、巴以冲突?巴以冲突中方伤员最新情况!现代文明和近代中国 (前言)外媒报道:哈佛大学介入巴以冲突巴以冲突将如何影响全球市场?哈以冲突后,阿拉伯国家开始纷纷站队度假加勒比(三) 巴貝德斯(Barbados)3名中国公民在巴以冲突中遇难、​伊拉克将禁止美元交易、韩高考将取消文理分科等丨今日天下如何反驳“巴以冲突”的“灵魂拷问”?外交部:3名中国公民在巴以冲突中不幸遇难肖磊:从巴以冲突看西方“站队”历史变化,以及犹太人是如何从设计生意到设计国家的巴以冲突中或有美国人丧生、成人质 布林肯称正核实巴以冲突不表态站队?精英大学痛失富豪捐助!巴以冲突中国仗义执言,有人称小心被以色列记恨,这话让人无语5138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信罗战役 11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