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说不动青少年?用互动式访谈让孩子“说服自己”
要青少年打开话匣子、多聊已经不容易,更何况是要他们言听计从,在关键的时候依循大人希望的方向,做出决定、改变。“动机式访谈”帮助大人了解青少年的心声,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孩子说服自己做出改变。
罗格斯大学医学院(Rutgers Robert Wood Johnson Medical School)的神经病学终身职教授迪克(Dalelle M. Dick)有个9岁的儿子,常让她觉得愈来愈难说服他去做或不做什么事情。再过不久,儿子就要进入青少年时期,要他言听计从,更不可能。
她一边想着对策,一边想到在许多领域临床经验有效的动机式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MI)也是教养上的好帮手,于是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的专栏撰写系列文章,整理研究验证过的方法,教大人如何让青少年开口说话、讨论、打开耳朵,甚至买单接受大人的想法。
她首先同理父母们的经验与心情,知道大家总是苦口婆心,想要用理论或事实说服小孩、甚至威胁利诱的强迫小孩去做或不做什么事情。但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常常让孩子有负面的感受,甚至不管用。有些孩子阳奉阴违,有些孩子即使言听计从,也难保只是做做表面功夫,长期下来还会伤害亲子关系。
互动式访谈 让孩子当主角
互动式访谈则让孩子试着当主角,有机会把心里的话说清楚,趁机想清楚相关的感受与想法,得出相对理性、他们心甘情愿的结论,进一步说服他们自己改变决定与行为。父母可以借由问孩子以下问题来帮助他们厘清事情与心情:
• 为什么你想、不想做某件事或改变
• 为什么这件事情对你很重要
• 你打算怎么做
• 那你觉得你要做什么
互动式访谈会成功的原因,是它让孩子有很多深度的思考与反思,像是看到自己的初衷与矛盾、觉得大人比较像伙伴、受到尊重同理与同情、也唤起他们重新思考心中已经知道的答案跟动机。
这也会让孩子觉得他们被赋予权力做决定、被倾听与理解。迪克问,难道父母不想跟一个这样的青少年打交道?还是宁可跟一个防御心重又愤怒的青少年打交道?而且,这是同一个孩子,只是父母跟他们互动的性质不同,就可以产出一个不同的人。
所以,迪克也提醒大人,要跟孩子进行互动式访谈时,别咄咄逼人,要留意一些原则:
少说多听
既然是访谈,父母主要的角色是问问题,让孩子思考与抒发心声,别打断孩子与趁机说教。
问开放式的问题
不要问些孩子可以简答、或只说 yes 或 no 的问题。让孩子畅所欲言,即使他们天马行空也不要导引他们。记得这是跟孩子互动的新方法,要改变双方的关系与沟通模式需要一点时间。
肯定孩子
指出他们的优点与能力,你相信他们有能力能够做到。当孩子质疑能否做到大人提到、或自己想做或不想做的事情时,可以用“听起来真的很挑战,怪不得你会烦”、“这的确不好决定,你很努力厘清自己想要的了,我有信心你会弄清楚的”之类的事情。
记得不要贬低小孩、或是让他们觉得经历的挑战很糟,这无助于说服他们或帮助他们改变。
穿插一些重申、反思性的陈述
例如“听起来像是⋯⋯”、“我听到你在说⋯⋯”,可以确保大人有聆听与理解,而且孩子也会再次听到与反思自己的论点。
适度摘要
在听到孩子说明心声,也考虑到正反面的因素时,可以摘要讨论过的内涵,确保大家有共同的理解。
迪克也强调,这些讨论并不代表大人不能给孩子建议。但大人若想要给孩子建议,最好不是不请自来、而是孩子也希望大人能给建议的时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