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记录比创作更重要
上海衡山·和集书店
书店,记录比创作更重要
口述/插图:绿茶
2020年疫情爆发,大家居家隔离。我当时感慨,可以四处逛书店的美好日子,短期内可能不再了。
这些年我做的事情大多跟书有关,出差或旅行时,我就逛书店。对我来讲,只有书店才是城市最美的风景。有的书店我逛得比较系统,就做个流水的记录,写一篇小东西,没有任何文学化的表达,因为我觉得记录远远比创作更重要。
每个人记录的方式都不一样。我怎么逛的,就怎么写。除了北京,外地的很多书店我都是走马观花,短暂停留,比如参加一个会,我申请半天的时间,去书店快速扫一遍,很难跟店主以及这个场景发生太深度的交集。
有朋友建议我把这些记录汇集起来,做一本书。一开始我犹豫,觉得是流水账,意义不大。朋友说,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之后,实体书业面临很大困局,希望用这本书致敬书店。于是,《如果没有书店》这本书出版了。
熟悉我的朋友都很喜欢这本书,他们知道我是老书虫,我对书店的热爱是血浓于水,看这本书就能够感受到我背着小书包穿街走巷的场景。但很多读者批评说是流水账,没有任何文学性可言,没有深度。
尽管如此,我仍然很认可自己当时的记录,因为前后跨度十多年,我不可能再去修复这些记录,如果重新还原就失真了。
停云书房,珠海。
我记录的很多书店、街景,10年之后全都消失了。后世人如果想看21世纪初的书店风貌,在我这些原始的记录中,起码能够找到一些痕迹。
我希望我这本记录书店的书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文学化的描写和虚构,可能适合很多主题,但并不一定适合书店。
赵珩书房:彀外堂。
一个城市可以没有书店吗?
对大多数人来讲可以,对像我这样的人来讲不可以。城市应该是多元的、有内涵的,能够让人找到和自己有共同志趣的地方。每个城市都有喜欢书、喜欢文化的人。不仅城市,小镇、乡村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南京先锋书店在乡村开了很多店,如果一个乡村都有这样的书店,中国的美好指数真的就不一样了。
早期,以万圣书园为代表的第一代独立书店,追求人文主义,注重文化氛围的呈现,比如请大学者来做学术活动,虽然是学术领域,仍然能吸引很多人来这里。多年来,不同类型的独立书店也出现了。
比如,单向空间,是一群媒体人和文化爱好者以文化沙龙为核心的书店形态。比如,河南的松舍、苏州的慢书房,都是以汇聚人群来汇聚思想的文化空间。
一个小书摊,河南。
还有一种主题化的独立书店,是一些人把自己独特的趣味转换成理想并落地。比如,我有个朋友,叫彭明榜,做了几家独立书店。每一家主题都不同,有诗歌主题的小众书坊、签名本主题的雍和书庭、军事主题的昆仑书籍,每一家都有主题内沙龙活动。比如,马自然书店,在书店里做沉浸式戏剧场景。再比如,库布里克书店虽然涵盖各类书籍,但其实是偏电影主题的书店。
济南有一家“不贵书店”,特别有趣,所有的书都是半价。店主很用心,选书很精,也知道哪里可以弄到比较低的折扣,即使半价出售也能有利润。
北京有一家书店很传奇,叫佳作书局。做的都是国外原版艺术书,货源直接来自国外。1946年,一个犹太人在上海创办这家书店,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后来他回美国,又把书店开在了芝加哥。现在的老板,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出去的中国人。他在美国看到这家书店,就买下来了,回国后开在了央美,尤伦斯艺术中心也有一家。芝加哥那家也还在,是他的货源渠道,他从那里进世界各地的大画册。
佳作书局,北京。
书店主题化运作,会有垂直的社群受众,他们知道那里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很多书店经营不下去了,关键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
中国的城市中,苏州的书店业文化是最繁荣的,尤其是旧书业。北京上海这些城市都比不了,因为整个江南地区是中国最传统的文化集散地,从明代以来,藏书家和书店业很多聚集在长三角区域。书店一多,大量的爱书人自然喜欢去淘书。
苏州有一家书店很传奇,叫文学山房旧书店,由江杏溪创立于1899年,从晚清、民国一直传承到现在。后来,所有的二手民营旧书店都经历了公私合营,合并为“中国书店”。江杏溪的孙辈江澄波老先生退休后,恢复了祖父创办的这家书店。江澄波也是一位版本目录学家、古籍修复师,在店里帮别人修书,96岁了,每天守着书店,特别开心。
野草书店,北京。
松林书局,台北。
书店和人,是一个相互的关系。书店是一个需要传承的行业,很多时候书店的消亡是因为没有人接手了。
书店的魅力在于它背后的人
现在很多年轻人去书店,在美美的背景前拍个照片。有一种声音认为,书店的功能变了。
其实不是书店的功能变了,是人的需求在变,他们来书店不是买书,也不知道要买什么书,而是来拍照或者打卡。这都很正常。所以,书店也迎合当下一些年轻人的需求,打造得很漂亮,布置适合拍照的背景。这也是很正常的商业逻辑。
但是,这种类型的书店只能迎合一时,再“网红”的书店,也不可能一直“网红”,打卡一轮,就没有那么被重视了。经历疫情之后,开始倒闭的都是这类网红书店。越是追求吸引眼球,越可能最先被抛弃。
书店的价值在于持续的吸引力。什么才是持续的吸引力?显然不是很美的装饰,而是它这里有你想要的东西。比如,对我来说,万圣书园的书永远在变,永远有我需要的,我每周都要来。很多二手书店有持续的影响力,是因为它永远在进货,永远有新书,对于淘书人来讲,每次来都能有新发现。
小屋里书店,四川乐山。
如果一家书店,一上来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只是随着消费者的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让书有持续影响力,这个店肯定不会有太强的生命力。比如,有些文创咖啡书店,做咖啡肯定做不过专业咖啡店,做文创也不是最好的。
万圣的老板刘苏里曾说,书店开了10年之后,想关都关不掉了,读者已经养成了。书店已经有了自我的良性的造血能力,不仅是精神层面的,也是商业层面的。这对一个书店是很了不起的,很少有书店能在不是会员制的体系下,有潜在的几万人固定去消费。
成功的理由有时候是多元的,但是真正的魅力和秘密,可能就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布衣书局,北京。
书店的魅力,背后是人品格的魅力。这个创始人或者精神领袖很重要。我原来待过的枫松书店,后来为什么关闭了?因为书店的主人王伟教授过世了。他在的时候,中国的学术界能够被他盘活,聚集到书店中。他不在了之后,很多学界的资源难以跟书店对接,作为学术书店的学术背景没有了,成为很现实的问题。
买一万本书,不如读一本书
现在,读纸质书的人显然比以前减少了。因为互联网带来了很多阅读的便捷方式,太多的载体冲击着纸质阅读。比如,很多人出行、尤其是出差时,不想背着重重的一本书,而是带一个电子阅读器。
其实带一本书稍微重一点,也没重多少。带个阅读器可能稍微轻一点,好像可以装一万本书,其实旅程中,能看完一本书就不错了。有时候,人们说带一本书万一不够看呢?其实出个差而已,带一万本没有意义。我是一个坚决的纸质书拥护者。真正爱书的人,互联网怎么变,也不影响他看纸质书。
但是,阅读的变化的确影响了书店。很多人逛书店也是拍一下书的封面,然后在网上下单。看起来,这样的方式是回到了阅读本身,但是我觉得,购买和阅读真的不是一回事。
布衣古书局,北京。
电商平台兴起后,买书方便,价格也低,很多人不珍惜书店了,觉得有没有书店无所谓,反正在很多地方都能买到书,甚至看直播也能买书。
你是不是真的在读书?这个世界上,其实真正读书的人没多少,有些人可能一年读不完一本书,大部分人拿起一本书读两页,始终读不完一本书,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如果一本书没读完,就相当于没读,一点意义都没有。
读书跟阅读是两个概念。人们每天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花在手机上,花在各种所谓的“阅读”上,广告牌、视频、听书、看手机,都可以成为广泛意义上的阅读,每个人每天都跟大量的信息发生关系。但真正用来读书的时间非常少,真正的读书,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做。
哪怕是一家很小的书店,也有几千册书,可能一个人一辈子都看不完,真正的阅读没有那么快。我们为什么需要书店?可能在某一个契机下,你被某一件事触动,想去跟这个领域的知识发生关系,刚好在书店里看到了这样一本书。
书店的存在,实际上提供了一种相遇的可能。
采访:小野,文字:Jimmy仔,运营:yun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