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我想说,“hello world”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010101中构筑世界,用coding连接未来;代码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BUG是他们最痛恨的麻烦;他们如同一个个1024,以最低调、踏实的功能模块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他们,就是程序员。
作为程序员,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为人类的各类需求奔波。当下,这些需求往往更多地被围绕硬核、潮流、高端去设计,因为年轻人才是现代信息生活的主流。然而,最近一群有爱的程序员们发现,许多老年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拥抱这个崭新的世界,其中乐趣良多,也困难重重。相对于年轻人,他们对于科技甚至有着更高的需求。
于是,程序员与银发一族牵手,生活节奏“最快”群体和“悠然”代表团,发生了史无前例的碰撞。经过良性交互,代码显示——“热爱”“快乐”“Hello world”。
当阿婆成为up
谁再说“这个年纪不适合XX”
村上春树说过,“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曾有问答网站专门讨论过“老去瞬间”的时间节点,获赞最多的回答是:“青春的逝去不是从皱纹开始,而是源于好奇心的丧失。”
是的,人生想要活得兴致勃勃,就要始终尝试新鲜事物的热忱。然而,对于这一届银发一族来说,好奇心的门槛有点儿高。电子设备日新月异,网络名词层出不穷,有许多爷爷奶奶想体验新鲜的APP和科技产品,但无奈看不懂、跟不上,最终只能承认生活只剩眼前的枸杞,以及方圆两公里内的地方。
可以说,不适老的界面加剧了老人尝试新事物的难度,也形成了“他们这个年纪不适合玩XX”的刻板印象。而程序员们之所以产生了帮助他们的想法,也正是看到有银发一族在努力跨越这道鸿沟,去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敏慈奶奶
敏慈奶奶就是其中之一。已经年满90岁的她,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现在过着恬静而悠闲的生活。因为看到孙子总是被B站视频逗得咯咯笑,便产生了想用B站的想法,并且在孙子的帮助下,创立了“敏慈不老”的账号。
在这个账号下,敏慈奶奶分享着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过去的故事。在慈祥的声音中,大家慢慢地了解到敏慈奶奶的过去。她曾为了外出求学而逃婚,自学高中物理、数学,考入了女生录取率只有0.5%的衡阳铁路学校。说到孩童时期被抢走买烧饼钱的经历,她依然会潸然泪下,观众也跟着泪流满面;谈到年轻时的趣事,奶奶也会兴奋地手舞足蹈,屏幕那边的观众跟着她一起留下满屏的“哈哈哈”。
这种讲述,让年轻的观众跟随“进度条”走进了过去的故事,敏慈奶奶也融入了“年轻人的世界”。看着敏慈奶奶教做饭,网友还给奶奶推荐各种智能化厨具,觉得以奶奶的学习能力肯定不在话下。不知不觉间,敏慈奶奶已经拥有了36万粉丝,最初她还担心年轻人不爱看自己讲的东西,而现在只要视频一开头,满屏弹幕都是“奶奶好”。
敏慈奶奶的B站账号“敏慈不老”有很多喜欢她的年轻观众
如今,敏慈奶奶已经能够自己完成从视频剪辑到发布的全部流程,但玩得越深入,越希望有更加接近年轻人思维的玩法,比如尝试二次元形象,找到更有趣的表达方式。于是,京东程序员和奶奶共同设计了AI形象及广场舞游戏的概念,更加贴近B站的设定。
奶奶非常高兴,觉得自己通过这些可以有更多的尝试。她说,“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真好,我们老人家也可以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谁说老太太跳舞的游戏不可以很时尚、很酷呢!”
在90岁的年华里,她的命运一直与这个国家的发展起伏相重叠,一生努力奋斗。而现在,她生活美满、儿孙满堂,于是又有了新目标——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做个乘风破浪的奶奶。
60+的世界,也可以很开阔
60+的爱情,也可以齁甜
虽然许多银发一族并不像敏慈奶奶那样走在时代前端,但他们对于智能与信息的需求也早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北京市统计局曾经通过电话和网络,对全市1181位60岁以上居民在智能电子设备使用方面开展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社交聊天、网购、出行,都是老年人常用的智能电子设备功能。
显然,智能电子设备对于银发族来说,一方面能提供社交功能,让他们与亲人的距离拉得更近;另一方面能提供出行、就医功能,让他们能走得更远。在这更近与更远之间,满含他们对于亲情的渴望和对世界持续探索的欲望。
也有银发族将这二者结合了起来,王博、李冬梅夫妇俩就是其中的代表。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他们,从青梅竹马走向了婚姻。这本是一个圆满的爱情故事,但1997年,李冬梅被诊断患上了癌症。看着越来越瘦弱的妻子,王博决定带着她一起跑步。从刚开始只能跑30多米,到几公里、十几公里,跑步实实在在地让李冬梅强壮了起来。虽然几年后查明李冬梅的癌症诊断是误诊,但长跑已经成了她和王博的生活习惯。
王博和李冬梅马拉松获奖留影
2011年,在他们结婚30周年纪念日上,王博提出了去跑厦门马拉松的想法,二人一拍即合。没人能想到,夫妻的第一次跑马,将开启一段马拉松界的传奇。从半程马拉松,到全程马拉松,再到超级马拉松,夫妻二人已经跑过了一百多场马拉松。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查攻略、网上订票的繁琐过程,而这些很多年轻人都搞不定的旅程,他们却越来越自信地完成;对于用智能健康手环测自己的配速和心率,他们也早已得心应手。
2018年的北京马拉松,为了弥补妻子年轻时没有拍婚纱照的遗憾,王博专门设计了一件适合跑步的婚纱,二人穿着从天安门一直跑到了鸟巢。看着这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妻一直手牵着手跑完全程,众多跑友都说:“别小看跑坛老将,他们撒起狗粮来连年轻人都hold不住。”
王博和李冬梅在马拉松比赛中比了个“爱心”
在一次次的跑马中,王博和李冬梅暗暗埋下了一个跑遍全世界的梦想。而且有了一次婚纱跑马的经历,他们觉得如果自己能够更早开启这一爱好,就能像年轻人一样穿着婚纱在世界各地打卡了。得知这一需求后,一位算法程序员用AI技术将这对老夫妻年轻时候的结婚照进行修复,让他们以年轻时的模样“出现”在全世界各地的马拉松赛场上,穿着婚纱完成在世界各地标前留下甜蜜的合照。
看完之后,王博和李冬梅对于梦想更坚定了。他们说,“看着AI用我们年轻时的样子穿着婚纱在全世界跑马,我们对这一切更加憧憬了,坚信自己的身影一定能出现在世界各地。”
晨光下的马拉松跑道不仅爱意弥漫,更充满着二人对生活的浪漫和热情。对于这对伉俪来说,无论是何年纪——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
嘿,年轻人!
我们的世界也很有意思哦
其实,银发一族不仅想要体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同样希望年轻人也“来玩我们喜欢的东西”。
在上海漕河泾街道龙吴路555弄文化驿站图书馆里,就经常聚集着一群年轻人。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绒绣非遗传承人徐月玲的公益课,在徐月玲老师手把手的传授下,大家已经逐步掌握了下针、横针、上针等绒绣技艺,并且爱上了绒绣。
作为一个绣了五十年绒绣的老手艺人,徐月玲说自己过去只是想专心致志绣好每一匹绒绣,但现在觉得手艺只靠在自己身上那就变成了“守艺”,只有让更多年轻人都喜欢,才能让手艺传承下去。
绒绣非遗传承人徐月玲在看图样
对此,一位AIGC程序员同样鼎力相助,通过AI技术帮助徐月玲将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内容绘制成绒绣的图样,并且用虚拟技术实现了她以前的许多想法。徐月玲说,“绒绣以前我都是绣成画作,一直好奇绣在衣服上是什么样子。现在,AI帮我实现了,真好。如果因此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并去看见绒绣,那我就达成所愿了。”
而且,银发族的创造力不仅局限于老手艺,如果有科技加持,你会发现老年人其实拥有无穷的想象力。有着“宝鸡爱迪生”之称的辛世武,就曾经以“76岁大爷研发31件老年人神器”上热搜。翻身床、搓澡机、电动拖把、秦腔电动打击乐器,一件件发明专利,不仅体现了辛世武满满的创造力,同样也体现了银发群体的真实需求。
绒绣非遗传承人徐月玲
对此,京东这次召集的程序员也有类似尝试,他们帮助喜欢川剧和发明的老人用AI乐器创作了一首川戏混摇滚的作品。科技拥有无限的魔力,而实现这一切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温情。
谁不想喊一声Hello world?
面对技术快速迭代和数字社会转型的步伐,银发一族一直在努力跟上。
中国移动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银发群体网民占比从2008年年底的5.7%显著提升至2022年的25.8%,在网人群规模达到2.97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银发群体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技应用能力,而以程序员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也在不断设计出界面更加简洁的智能手机、听戏机、智能家居等适老电子产品。
可以说,飞速发展的科技革命中,银发群体和程序员开启的是一场双向奔赴。而最近由京东电脑发起的“爸妈的第一个AI作品”活动,正是希望两个群体之间能够更加了解彼此的需求。
点击观看《爸妈的第一个AI作品》
许多参与活动的程序员之前都知道自己的长辈有“找不到APP”“听不清声音”“记不住操作流程”等应用痛点,但一直不知道该如何真正帮助到他们。而当真的有机会与他们深度交流,才发现老了不等于无趣,爷爷奶奶们也想在时代的潮流中参与得更深更远,“他们其实比任何群体的人都更热爱生活,更懂得怎么给自己的生活创造乐子。”
有个程序员说,“当我最终帮银发一族完成了负责的AI作品,那种满足感就像大学初学编程时成功跑出的第一行‘Hello,world’。”而帮助敏慈奶奶和徐月玲奶奶的程序员说,“我们用《老爱跳舞了》的作品去满足敏慈奶奶对社交游戏的想象,用AI作品《新绒绣》去实现徐月玲奶奶想要更多人了解绒绣的愿望。他们的心愿也许很朴素,要创造的东西好像看上去都很容易做到,但其实他们作品真正所表达的,是希望科技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真正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程序员也逐渐萌生出一种使命感,这不仅是一个项目,而是“我要帮助爷爷奶奶实现他们的心愿,这是我们的约定!!”
滑动查看更多
程序员们为银发一族创作的AI作品
“Hello,world”是程序员和世界打招呼、开启新天地的密码,而现在,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科技产品的大门也向老人们敞开。银发长辈们由此感受到了无限可能性和好奇心,想对这个世界说声“Hello,world”,以此作为重新认识生活、拥抱热爱的开端。
而这些,也正是京东电脑本次1024程序员节活动的愿景。科技不仅是上天揽月,更是满足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对全球十几亿老年人而言,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它缩短了一部分老年人与世界的距离,但另一方面又割裂了另一部分老人和世界的联系,日益弱化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对外界的变化开始失控。
所以,京东也一直不断地在扩增适老型3C数码产品的种类的数量,探索方便银发一族使用的电脑、手机、智能手表、健康检测家居产品,并且一直在产品的设计者、程序员与银发群体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今年的10.23重阳节、10.24程序员节恰好相连,京东电脑以“爸妈的第一个AI作品”活动,让两个看似距离遥远的群体走到了一起。(京东电脑1024程序员节,选AI装备逛京东;京东电脑11.11 正式开启)
重阳节&程序员节,不仅是节日的相遇,更是两代人的相遇,也是对两个群体的“双重看见”:看见老年群体的需求,也看见程序员——这群闷声做事的“数字码农”内心的温度,在属于他们的节日做有意义的事。
这也让本次活动更加温情而美好,因为:当我在靠近你的时候,发现你也正在向我靠近。
参考资料:
《数字时代的“慢”人群——中国银发群体数字生活洞察》,中国移动研究院,2023年3月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林翠羽
作者丨内德
图片来源丨京东电脑 敏慈奶奶 王博、李冬梅夫妇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