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戈尔巴乔夫之后的俄罗斯

戈尔巴乔夫之后的俄罗斯

财经

 

 文 | 清和  智本社社长

编者按:俄罗斯当地时间8月30日晚上,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1岁。

戈尔巴乔夫曾是苏联最高领导人,也是苏联最后一个掌舵人。作为“年轻和进取的改革者”,他实施了激进的经济和政治改革,而他的改革被认为加剧了苏联的分离主义。在外交方面,他还与美国总统里根达成削减核武器共识,并且从阿富汗撤军。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乌克兰领导人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克维奇在别洛韦日森林秘密签署了关于解散苏联和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别洛韦日协定》。

同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发表讲话,宣告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既是原有政权的瓦解,也是苏联体的国家解散。

戈尔巴乔夫注定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历史替罪羊”,有人同情他,也有人视他为国家罪人。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当下,戈尔巴乔夫的离去,也无法带走被意识形态和现实利益裹挟的历史争议。

俄乌危机爆发后,戈尔巴乔夫在基金会网站上发布声明,他呼吁双方停火,“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宝贵。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谈判和对话,才能解决最尖锐的矛盾和问题”。

本文将复盘俄罗斯三十年经济,分析俄罗斯的经济困境,以及制裁对其影响。

本文逻辑

一、 帝国的遗产

二、 强人的意志

三、 制裁的后果

【正文7500字,阅读时间25',感谢分享】



01

帝国的遗产

1991年,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五年前的改革愿景并没发生,相反,一切朝着分崩离析的方向发展。

8月份,一场突然的政变,让戈尔巴乔夫陡然被架空。苏维埃中央共产党的权力荡然无存,政权随之被最大的俄罗斯联盟共和国接管。12月31日,世界意外见证了苏联这个庞然大物以和平的方式崩塌。

苏维埃共和国本就是由多民族的不同国家组成,苏联瓦解后,15个联盟共和国各自独立。俄罗斯是苏联废墟上最大的国家,继承了苏联最多的工业遗产。在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授意下,拖着苏联残躯的俄罗斯向更加激进的经济改革发起冲刺。

在当时,同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部分国家,它们采用了一种快速切换方式,这种方式因其特征被称为“休克疗法”。事实上,“休克疗法”这种说法最先被一个记者启用,而后创始者杰弗里·萨克斯也默认这种说法。

杰弗里·萨克斯是美国经济学家,在80年代末帮助多个国家控制通货膨胀。萨克斯认为,休克疗法包括稳定性、自由化、私有化三个内容。“当高通货膨胀时,稳定化应尽快在1年2年内完成,也是前提。自由化与私有化其实是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过程过渡中制度变革的一部分。”

顾名思义,休克疗法与渐进式的转型相对。实施休克疗法的国家,大多数在初期必然伴随经济衰退,而后经济逐渐恢复。

担任俄罗斯财政部长的叶戈尔·盖达尔也采取了萨克斯的“休克疗法”,宣布俄罗斯放开物价;实施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开启私有化。

1992年1月,俄罗斯放开了全国90%商品的零售价格管制;放开对出口的限制。同时,盖达尔任名阿纳托利·丘拜斯作为私有化的负责人。俄罗斯的寡头经济由此埋下隐患。

1992年10月起,俄罗斯的中大型企业开始了股份制改革。政府向每个居民发放面值为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而居民可以持有证券来拍卖企业股票。然而,当时俄罗斯连年高通胀,私有化证券迅速贬值,许多居民转手就以低廉的价格卖出以换取货币。

1994年后开启“债转股”计划,政府以国有企业股份为抵押向银行家申请贷款。虽然债转股计划以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但是拍卖过程无实际竞争性。

在缺乏有效规则与监管的情况下,私有化,成为了官僚权贵们的狂欢。俄罗斯的私有化进程很快,到1996年,90%的工业产值属于私人部门。“1997年底,俄罗斯全部非国有企业的估值为73070亿卢布,而国家从私有化过程中得到的总收益当时为348亿卢布。到1997年底的私有化收益还不到资产价值的0.5%。”【1】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过去的官僚精英中就诞生了部分商人和银行家,此刻他们更伺机而上,借此攫取了中大型企业的股权。

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就是其中典型。他的第一桶金赚取于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通过权力之便倒卖物资,成立了一家合作社。1990年,霍多尔科夫斯基率先成立了一家私人银行。就在债转股交易中,霍多尔科夫斯基趁机获得了尤科斯石油公司的多数股权。

包括霍多尔科夫斯基在内,当时有七位富豪在这场私有化的交易中轻而易举实现了财富的飞跃,成为了国内七大寡头。过去的俄语词汇“七贵族统治”,也化生出新的名词:“七银行家统治”。这七位寡头旗下的产业集团分别都拥有银行、能源企业、媒体企业。譬如七大寡头之一的别列佐夫斯基集团,旗下拥有西伯利亚石油公司、俄罗斯航空公司、两个电视频道,两家纸质媒体;霍多尔科夫斯基集团拥有梅纳特普银行、尤科斯石油公司和其它金属、食品企业。

2000年后,石油市场的旺盛给尤科斯公司带来了高速的扩张,尤科斯变为俄罗斯第一大、世界第四大私人石油公司。霍多尔科夫斯基由此成为俄罗斯首富。

然而,俄罗斯企业所有制的改革并没有带来效率提升。相反,在寡头经济的垄断下,缺乏市场竞争,俄罗斯企业死气沉沉。

伴随着价格管制放开,俄罗斯商品价格立即反弹。1992年的通胀增长最为迅猛,价格指数月平均增长率达到31%。然而,这种通胀并没有如预期般衰退。实施休克疗法的第四年,到1995年价格指数每月平均增长达到7%,民众的实际收入被通胀削减。

在紧缩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下,1992年到1995年,俄罗斯政府支出和收入都逐年下降,平衡的财政预算似乎实现了,1995年俄罗斯政府赤字占GDP比重下降到3%。但是在高通胀、高利率和紧缩的财政下,国内的消费、投资活动长期萧条。

总体来说,独立后,俄罗斯经济陷入了漫长的衰退。从1991年到1995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超过40%,在1997年才略微缓和。这是不是休克疗法的问题?

或许是俄式休克疗法的问题。萨克斯的本意是,在过渡的过程中,创造稳定环境、市场制度,然后在“经济自由环境中让市场力量去实行结构调整”。显然,俄罗斯拖着庞大的遗产包袱,在激进改革中“放毒”,却并没有恢复,反而是一蹶不振。这是苏联计划经济试验失败的代价,也是长期制度不张的后果

另一方面,国外的资本倒是涌入见长,只不过大部分并非投入生产制造,而是充实了俄罗斯的金融市场,并且大量国外投资多购入俄罗斯的短期国债,到1997年10月间,外资完成了60%~70%的股市交易量,30%~40%的国债交易额。

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迅速抽空了俄罗斯金融市场。韩国紧急撤走在俄罗斯的资本,引发俄罗斯股票市场大跌,而后波及债券和外汇市场。两个周内,100多亿美元流出。

1998年,俄罗斯国内再次发生金融崩溃,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俄罗斯政府的债务违约。俄政府宣布无力偿还2000亿美债,偿还日期将推迟90天。俄政府真实赤字率被迫揭露。事实上,在休克疗法的冲击下,苏联长期经济衰退,政府财政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中央政府将大额税收划归自身,地方政府税收来源锐减,财政困难从而频繁借债,一些地方政府直接向欧洲国家借债,但是却由此进入债务螺旋。外资的逃离和外汇市场崩溃,让俄政府还债付息成本日益升高。

政府扩大卢布汇率浮动空间,调低上限到9.5:1,到期外债延期90天偿还,将短期国债至少展期为3年期国债。这更是打击市场信心,促使资本加快逃离,卢布汇率和股票价格加速下跌。8月28日,俄国际文传电讯社综合指数所包括的100种股票的市价已跌至159.2亿美元,比年初的1033.56亿美元,下跌85%,后来干脆停业,变成一文不值。【2】

这一次,政府债务违约的消息不仅引发国内金融市场的崩溃,也引发经济混乱,国内消费物价上升了40%,居民存款损失近一半,俄国商业银行中有一半濒临破产。

怎么理解俄罗斯90年代的经济萧条及崩溃?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整个国家的资产,在国际市场上重新估值。结果是泡沫破灭,价值回归。

世纪之交,俄罗斯与西方展开了新的债务重组谈判,国内经济则以一种烂摊子的局面走向千禧年。这极大地打击了俄罗斯人仅存的“强国荣光”幻想和自尊心——不到十年,帝国梦碎。普京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突然接手了俄罗斯政权。


02

强人的意志

1999年8月,国家安全局局长弗拉基米尔·普京成为俄罗斯的新总理。事实上,被任命为总理之初,普京在俄罗斯民众面前是一个木讷、默默无闻、毫无魅力的特工形象。

在一次指向车臣的恐怖袭击爆炸案中,普京的铁腕风格斩获了巨大威望。爆炸案发生半个月后,俄罗斯军队成功占领了车臣首府,而后,普京的民调迅速上升。他塑造的这种对外强悍、崇尚国家主义的领导人形象获得了俄罗斯人的认可。

1999年底,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反复提及,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我想强调,必须尽快快速发展,因为俄罗斯已经没有时间晃来晃去了。”他要用“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这三种思想重新团结俄罗斯,“对俄罗斯人来说,一个强大的国家是秩序的源头和保障,是任何变革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 

1998年,俄罗斯因债务违约而爆发危机后,经济似乎触底反弹。神奇的是,俄罗斯的经济在普京任期开始好转,并且持续增长。

普京的两任总统任职期间,2000年到2007年,俄罗斯经济总量增加了72%,商品进出口总额增加了4倍。到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万亿美元期间,外债余额仅占GDP的5%。 

卢布升值,外资流入,外债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俄罗斯给世界一种全新的面貌。

然而,俄罗斯的经济奇迹来自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从1999年每桶15.9美元上涨到2007年64.28美元,随着石油价格上升,依托于能源出口的俄罗斯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但随着石油价格高涨,俄罗斯掉入了“资源陷阱”——高度依赖石油等原材料出口创汇的经济模式。2007年俄罗斯原油出口2.59亿吨,成品油出口1.11亿吨,天然气出口1910亿立方米,全年油气出口创汇达到2084亿美元,占俄罗斯全年出口收入的59%。就俄罗斯的工业部门来说,2008年,俄罗斯能源部门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

能源密集型工业对技术提升和工艺创新的拉动能力很弱。这期间,俄罗斯的生产技术仍然处于世界较低水平。2005年,对俄罗斯固定投资中,对机器设备制造的投资比重仅有0.9%,2006年为1.0%。

生产技术低下,设备落后,这导致俄罗斯工业产能、效率以及工业品的竞争力都无法与国际竞争。与1991年相比,2007年俄罗斯的运输工具及设备、机器设备等工业生产量还减少了40%。本国工业产值中,2005-2006年,俄罗斯工业品进口增长25%,2007年增长了40%。

因此,普京的头两个任期间经济增速虽然好看,但拿掉能源因素,俄罗斯的经济依旧十分薄弱。俄罗斯经济在1998年暴力去杠杆后,内生性的市场经济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主要原因是,打击了叶利钦时代的寡头经济,俄罗斯国家资本主义又崛起了。

2001年,《俄罗斯联邦国有资产和市政资产私有化法》出炉,明确国有资产和市政资产私有化的方式,意图整治过去“混乱的私有化”。然而, 这无疑是对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政策的回缩。

谁也没想到,2003年,上任三年的普京直接拿霍多尔科夫斯开刀。2003年,俄罗斯政府发起了对尤科斯公司的搜查,霍多尔科夫斯基随后被指控诈骗和大规模偷税,被予逮捕。

2004年,尤科斯公司资产被冻结。11月,俄联邦资产管理局宣布将对尤科斯最大子公司尤甘斯克股权76.79%进行拍卖。到12月10日,公开宣称竞标的只有俄罗斯国有企业俄罗斯国家天然气公司。尤科斯的CEO史蒂文·希瑞公开宣称,这是“政府组织下的一种偷窃行动”,并向美国休斯顿破产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休斯顿破产法院批准了这一请求,并就拍卖行动及竞拍方下达了临时禁令。

然而,12月19日的拍卖依然如期举行,竞拍方只有两名,一是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另一名是贝加尔金融集团。仅仅用了15分钟,贝加尔金融集团以93亿美元的价格买入了资产。这在当时成为了一桩大新闻,因为贝加尔金融集团犹如凭空冒出。几天后,俄罗斯石油公司购买贝加尔金融集团股份,但是拒绝公开收购价格。

显然,探究贝加尔金融集团的神秘背景已经没有意义,这是一场终点明确的列车。在普京随后的治理中,对大中型企业国有化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2004年8月,普京签署命令确定1063家俄罗斯大中型企业为国有战略企业,并明确规定政府无权对这些战略企业实行私有化;这些企业资产的出售或股份化必须经过总统特批。这些企业涉及国防、石油、天然气、运输、电力、银行、钢铁、渔业等领域。

调整私有化政策是否改变了俄罗斯的寡头经济?是否让资源分配、经济生产更有效率了?普京治下对大型工业企业国有化的手段,其实也依然没有改变过去在寡头垄断下带来的低效、滞后和市场激励的空白。相反,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挫伤了国外投资商和国内企业的投资营商信心。

苏联时期继承下来的依赖重工业的“瘸腿”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反而使新兴的俄罗斯陷入了“资源陷阱”和“垄断陷阱”。1999年,原油、石油产品与天然气产品占出口比重为39.4%,而2014年,这一比重上升为69.5%,2020年,这一比重为44%。从2005年开始(除去2015-2016年),油气收入占俄罗斯财政收入长期超过40%。1986年,苏联的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出口在出口总量中的比重为15%,2014年,这一比重只有5%。这两种陷阱一直持续至今。

普京的经济改革态度是:“需要国家调控的地方,就要有国家调控;需要自由的地方,就要有自由。”但是,谁来判断这个尺度?

总体上,普京治下,总统和中央政府的权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了。俄罗斯州长直选的制度被废除,被总统提名、各州立法机关审批的制度取代。公开言论方面,政府控制了绝大多数媒体。雷霆手腕下,权力集中的过程似乎没有什么阻碍。到2004年大选之时,普京得票率牢牢领先。很难想象,在苏联时代的末尾,戈尔巴乔夫改革之时,自由化改革远比现在的俄罗斯走得更远。

2008年,普京结束了两届任期,随即扶植了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从此,“梅普组合”上马,普京的意志继续控制俄罗斯国家。

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和信心对体制发起改革,这两种“陷阱”将持续伴随着俄罗斯的内在经济肌理,同时加剧俄罗斯在国际政治上的不稳定性。这一点,2014年与现如今的危机中都得到了证实。


03

制裁的后果

从历史经验的角度,八九十年代的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给了许多发展中国家一张船票,基础的加工业吸引外资积累原始资本,随后升级技术、创造新价值,开启发达转型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加入全球化的产业链。

俄罗斯在90年代并没能与全球经济衔接上,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便在欣欣向荣的八年间,如上文提及,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始终与能源市场息息相关,工业生产能力鲜有提升。

经过漫长的谈判后,在2012年,俄罗斯终于加入世贸。入世后,俄罗斯关税从10%降至7.8%,根据入世协议,到2015年,俄罗斯总体关税将降到6%。

然而,至今很难看到俄罗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合作或者被全球化分工带来的效益提升与改变。全球工程机械、汽车、半导体、家电等企业20强见不到俄罗斯企业的名字。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到2018年,进出口额提升9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俄罗斯在2012年加入世贸后,对外贸易额大幅提升,2014年同比提升35%,环比提升21%。然而,2015年下滑了33%。

这种对外贸易增长趋势与俄罗斯21世纪第二个10年经济走势相符。

2008年金融危机恢复后,俄罗斯迎来了一个不错的开头。2010-2012年,俄罗斯年GDP增速保持在4%上下,2013年俄罗斯的经济总量达到最高峰,当年GDP为2.29万亿美元,但增速下滑到2%。在2014年,俄罗斯经济坠入谷底。

2014年3月,普京派军队进入克里米亚,触发了克里米亚危机。克里米亚自治区宣布成为主权国家并申请加入俄罗斯联邦。此役过后,俄罗斯民调机构结果显示,俄总统普京8月份的支持率达到84%,总理梅德韦杰夫的支持率为67%,对总统不满者从1月份的34%降至15%。俄罗斯《生意人报》表述,二人的支持率大幅提高,首先归功于“克里米亚效应”。

我在《“强人”普京》中曾提到,俄罗斯的强人崇拜基因推动政治强人以战争确立权威。安邦定国,就此成为了政治强人捍卫政权的秘密武器。“总体来说,俄罗斯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发展起来的。这时它的遗传密码,它的传统,是它的人民的灵魂。”尽管在一次次“强人欢呼”中,俄罗斯的经济屡屡被抛掷谷底。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欧美国家开启了对俄罗斯的集体制裁。7月,美国和欧盟开启了对俄罗斯的金融和技术制裁,包括限制国有金融机构、大型银行以及国有石油企业在美国与欧盟的融资活动;限制敏感技术的出口及与俄罗斯企业合作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惠普”将俄罗斯前景下调至“负面”。

种种制裁让俄罗斯国内融资市场降至冰点,外资纷纷逃离。根据联合国《2015年世界投资报告》,2013年俄罗斯的外资直接投资流入额为690亿美元,2014年这一数据降为210亿美元,同比减少了69%;2015年更是降到了120亿美元。

然而,2012年以来美国原油产量一路猛涨,影响了国际油价局势。供需失衡下,2014年7月开始,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滑。布伦特原油从7月的110美元/桶跌为12月的60美元/桶。这轮油价的下跌持续了一年多,到2016年初迎来了最低点,27美元/桶。

在长期依赖能源出口的经济结构下,俄罗斯的卢布、财政收入等都越发受能源波动影响。国际油价下跌和经济制裁直接影响就是卢布币值的下跌和急剧波动。到2014年底,卢布已跌去50%。国内危机发生后,俄罗斯央行试图加息以遏制卢布下跌,但是都没有成功。2014年12月16日,卢布下跌13%,当晚俄罗斯央行宣布利率从10.5%提升至17%,但是第二天卢布继续下跌不止。俄罗斯国内居民见到卢布的剧烈波动,涌向银行取款以换取耐用品与生活用品。2014年,俄罗斯糖类产品价格上涨40%,米类别作物上涨34.6%,肉类上升20.1%。

在这轮危机影响下,2015年俄罗斯经济出现了千禧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下滑了2%,第二年经济缓慢爬升,到2017年经济总量也才恢复至2010年的水平,2017年GDP为1.57万亿美元。

2018年后,俄罗斯经济增速恢复到3%左右,2019年增速为2%。到2020年,疫情又给俄罗斯经济重创,俄罗斯经济下滑了2.9%,当年GDP回落到1.48万亿美元。俄罗斯能源开采业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比重最大的产业,但这一年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甚至低于克里米亚危机辐射下的2014与2015年,仅为10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68%。

事实上,从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额再未能回升至2013年,最高点2019年的320亿美元也能恢复至一半。可以说,强人政治下虽然加强了民众的家国凝聚,但是这样的手段却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

十年间,俄罗斯工业制造仍然没有起色;人均国民收入略高于2010年的水平,国内投资、消费波动深受经济外的因素影响;民营经济、创新活力、技术升级上很难看到有高光。2018年,国有经济在俄罗斯的比重超过50%;2021年俄罗斯年GDP1.7万亿美元,净出口额占据GDP比重达到11%。

缺乏全球资金运转,俄罗斯仅仅能维持现有能源创汇收入,难谈技术升级、模式创新这些需要长期资本投入以支撑的突破。切断全球分工合作,仅仅依靠国内经济,实则连自给自足都无法维持。

2022年,俄乌危机导致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升级。这次制裁是全方位的历史罕见的,包括商品、航运、能源与金融。对俄罗斯部分银行禁用SWIFT系统,这将阻碍俄进出口跨境支付清算;同时对俄央行的外汇储备实施制裁,俄罗斯外汇储备被冻结,这将导致短期内俄罗斯出现技术性债务违约。

这一次,在社交媒体的全球见证催化下,国际品牌企业、民间协会组织等对俄罗斯的各种花式制裁也如潮水般涌现。某种程度上,俄罗斯在西方世界已经出现了“社会性死亡”。

欧盟计划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目前,欧盟27个成员国已经达成共识,不再从俄罗斯进口煤炭;美国国会也通过了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及煤炭的法案。然而,俄罗斯约占世界原油供应量的12%,德国、意大利对俄天然气依存度达到50%(开战前)。这场战争以及对俄制裁也引发了全球供应链紧张和通胀预期上升,全球金属、原油及粮食价格上涨。

此外,俄军在战事上的表现,让世界对俄罗斯的“军事大国”重新定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俄罗斯将自身置入了极其不利的位置,可以预料未来几年内,这些因素将会叠加冲击俄罗斯的经济。

曾经,“苏联体制”的基因过于强大,它不止包括经济、政治,更是一种与当前、与全球化截然不同的世界观。苏联时期的各城镇,就像一个个工业城,大家长式的管理涵括了人从生老病死的所有需求。俄罗斯本就需要长期克服这种基因包袱,融入新的全球开放秩序,但这三十二年来,俄罗斯先是经历一场经济衰退与混乱,随后却向统制经济回退。2014年后,俄罗斯错失了融入全球化时机,克里米亚效应催生了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国家怨恨情结。俄乌战争后,俄罗斯的“国家困境”最终走向“国际死结”。

是否要解开、如何解开俄罗斯的“国际死结”,将成为未来国际政治关系的重要难题。  


参考文献:

【1】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大卫·M·科兹、弗雷德·威尔,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俄罗斯金融危机,张康琴,1999年,东欧中亚研究。


写下你的高见


  • 关于俄罗斯,请在下方留下你的高见;


  • 关于经济及经济学相关问题,可在下方留言,清和社长在“社友提问”栏目中为你解答。





加入智社终身会员

学习

100门音频课程 + 100本经典解读

苹果用户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购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写在戈尔巴乔夫死后:高科技产业是如何影响苏联国运的?戈尔巴乔夫与我 29年前戈尔巴乔夫,一九九一~二〇二二前苏联末代领导戈尔巴乔夫逝世!回顾里根总统给他讲的段子说说戈尔巴乔夫与苏联的灭亡张维为评价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逝世:被遗忘的最后三十年戈尔巴乔夫走的正当其时王羲之《诸贤帖》《诸贤子帖》邓小平VS戈尔巴乔夫,三大不同决定中国命运再见,戈尔巴乔夫苏联危楼最后的推墙手,戈尔巴乔夫死了华府消息|戈尔巴乔夫逝世独立节愉快 甲鱼戈尔巴乔夫,用搞垮祖国苏联赢得了西方称颂1812年以后的俄罗斯简史(简史,但却是重磅长文)不止戈尔巴乔夫,大多数人直到死也都无法获得价值共识长期肾透析,91岁的戈尔巴乔夫因何种病去世?BBC的最后专访和为必胜客拍的广告,完整展示戈尔巴乔夫本色安倍、戈尔巴乔夫、英女王接连去世,中国舆论不同调精读丨戈尔巴乔夫:他如何影响了今天的普京和我们戈尔巴乔夫是个好演员戈尔巴乔夫去世后,普京很不寻常的两个举动!解决光速悖论的具体方案建议。。。逐梦演艺圈:戈尔巴乔夫的“幸福”晚年周小平:再见,戈尔巴乔盛和夫~那个剪包抵制香奈儿的俄罗斯网红... 自己偷偷买了个新香奈儿.....被“驱逐”的俄罗斯华人,手持红码,流浪地球微档-美国入境档案--张大千关于戈尔巴乔夫的三大误解马克谈天下(306) 美国为什么会缺油?戈尔巴乔夫死了,讲几段鲜有人知、发人深思的历史刚刚!苏联末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世!亲手葬送“超级大国”,晚年拍快餐广告挣钱,一生被“敌人”赞美...戈尔巴乔夫逝世,一个时代的最终落幕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