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戈尔巴乔夫,大多数人直到死也都无法获得价值共识
文丨将爷
大家好,我是老将!今天是8月最后一天,这会很晚了,来和大家随便说些感想吧。
今天,最值得说的,就是戈尔巴乔夫的去世。当然,对这个人的评议,跟谈俄乌战争一样,不止有争议,而且有风险,我也只能说点浅表性感想。
1991年12月25日发生的事,其实会永远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记忆里。
那一天,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位,红场上苏联国旗被象征俄罗斯的三色旗取代,这是美苏冷战时代落幕的最大意象,也曾经给我带来太多的怅思和迷茫。
中国人素来有盖棺定论之说,但很多人即便到死后,得到的是非、利害、价值的判断,都会永远凌乱下去。
戈尔巴乔夫肯定是这样的极致代表,这个获得诺奖和平奖的政治人物,在今天中文自媒体上,有人礼敬,有人泼粪,这都不意外。
不论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也不可能真正抵达戈尔巴乔夫本身的历史错失或价值贡献。
有人说他是国家的罪人,有人说他是国家的救星。
这一切,说到底, 得取决于评议者自己的价值观。
很显然,不论是着眼于帝国瓦解的断魂失落,还是着眼于戈氏改革在光明与黑暗之间的轮回颠覆,找哪一个点都不会是全面的。
当然,有一些价值点还是会永恒的。
比如,伯林墙的倒掉,核扩张的止缩,窃听风暴的停息,还有一个更为宽松的言论环境,这背后都可以找到戈氏的影子。
曾经有人无限扩大戈氏那一年转身退出的民主价值,后来又失落于苏联倒下并没有崛起一个强大俄罗斯。对此,我认为大可不必。
历史改革的某个拐点是特别重要,但任何一个拐点,也绝不是完成某种终极价值闭环的终极因素。
我只能说:苏联解体的锅,戈尔巴乔夫一个人背不起;俄罗斯没能走向更加民主文明的强大国家,就更不是离场的戈尔巴乔夫所能决定的。
世界各国,包括俄罗斯国内,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也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在俄罗斯,恨他骂他的多,爱他赞他的也众。
这里,我只想给大分享俄国论坛上这句关于戈尔巴乔夫的评论:
至少他试图用民主取代集中营。这种尝试埋葬了垄断的真理报,打开了我们的世界。档案,回忆录,成千上万本最好的书都在那里,改变了人们的想法。
我绝对是经历过改革的人,如果没有改革,我根本就不会作为有独立思想的人存在。能喝一口自由对俄罗斯人来说都是一种独特的体验。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谢谢你来过。
古今中外,饱受争议、尝尽荣辱,这就是改革者的共同宿命。
何况像戈尔巴乔夫这样极致的改革风云人物呢?而我们眼下的现实场景,确实很难给这个人提供一个真正界定价值的判断空间。
这不是戈尔巴乔夫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问题。就像对眼下这场决定俄罗斯命运的战争,同样无法给出共识的价值判断,这是时代本身的尴尬。
抛弃历史宏大的命题叙事,回到现实生活之中,不要说历史上各种改历人物,即便是像我们普通人身处多元社会,又何尝不是过着一个被人指手画脚无限诟病的人生呢?
不同文明层级的人,不论价值观念的人,不同文化素养的人,看待问题注定是不同的。
我追求一种独立思想与自由表达的个性人生,体现在写作上,一直以来,我都不愿实施所谓的降维打击,把文字和观点下沉到中文互联网“得屌丝者得天下”的地步。
所以,很多人会抱怨我的文章看不懂,不通俗,不直白,然后愤愤而去。
对此,我特别理解,因为我也想聚笼更多具有理性思维和学术素养的同道,至少,我希望通过写作,与自己灵魂对话,提升自己的思想,而不是降格降维。
就像我在昨天写的那篇《承德制止“株连”三代启示:正义等同于法律乘以时代潮流》,其实,文章主体是在说“闭关锁国”,我是从那篇论文的假设前提、变量选择、设程议置、文化符号等要素上,揭示那种歌颂“闭关锁国”在某个历史阶段贡献是多么不学无术,不讲逻辑,可笑之极。
当时,我还举了个形象的例子——就像人们一提到贾浅浅,基本面的普适性判断就是认为这是一个“屎尿屁”类型的文人。而有人非要拱着头伸进去,拼命抠出其中一些诗歌意象特征,我这样形容这类人:
抬起头,一脸都是屎在大声喊:“浅浅的屎好香耶”。而所有人只能这样回复他:“那你就赶紧喝了吧”。
恰好今天有朋友发给我一篇文章,我扫了一眼,标题大意好像是“批评贾浅浅的人是草包”,其中主要就是骂我。
我也不想找这个号具体说了,主要是我翻看了一下文章,写得太垃圾了,既无理论框架,也没观点逻辑,更没文本风格,肯定不能替这种丑货做广告,事实上,留言中也一大堆人在骂他。
我特别理解这种人,说白了,这种货也就是喜欢在一堆屎里抠一块没腐坏的烂肉,品尝之后然后拼命替屎去证明香的人。
这类低级文明观的写作者,无非还是走“至道学宫”的老路,其实,活得真的很可怜。这种思维其实就决定着,他不但自己把自己摁在阴沟里,还在误导着更多的人跟他一起不知道看天。然而,从他们身上割肉。
以中国文学为例,其实我在公号里推介过太多,女性作家我曾数次推荐迟子建,也许你领悟不了她作品背后的价值高度,但是,你一定可以看到一颗悲悯之心在渡着众生走过人性暗河。
还有像严歌苓的作品,对历史和现实的批评与反思,都是有极高厚度的。
亲爱的朋友,原谅我永远都不会推荐贾浅浅这号伪文人给你们。那是害你们。
我写作,一直特别强调思维模式的固化,比如,不论是阅读、写作,还是生活、工作,我强调一个基本选择就是抓主要矛盾,抓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向和主要要素。
这实际上是很好理解的,比如,看待戈尔巴乔夫,你汲取的是有益于你价值观的价值元素,这对你已经足够了。戈尔巴乔夫复杂的一生,肯定不是你的价值取向能完全覆盖的。
回到生活层面,过去一年多,我苦苦地在公号上说,躺平是不能躺平的,抢占一切时间为自己积蓄过冬的食粮,才是根本。
在这个极不确定的年代,不要掉进虚妄争议的陷阱,而要把时间用在一切的实务上,同时在价值情绪上,不断地和自己形成“和解”。
换句话说,我们已经处于一个必须抬高自己痛苦值,降低自己快乐值的地步了。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有一种论调,说是现在体制内如何安稳,在市场上搏命如何艰难,我个人认为,仍要一分为二地看,也许这一轮不确定的风险承担,体制内那种铁饭碗的人,未必就会低。
“卷”到深处,根本就不再是经济的“阀值”,而是心灵的平衡。
长期看我文章的人,会说老将经常显得有些“苦哈哈”的。我确实是一个极度悲悯的人,但是,从个体而言,我从来不愿卖惨,也不会哭穷,我只会恨自己怀才不够,没有在市场中完全实力征服。
所以,今天我特别想给大家说的是,眼下疫情再次收紧,就业形势严峻,人生机遇稀缺,这个阶段其实更是实现自我的极佳机会。只要你不把美好的时光花在贾浅浅这种低层级文化选择中,你一定可以看到真正的光,在照亮你前行的路。
这是8月的最后一天,我还想特别总结一下这个月的写作。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在写作中刻意拉开与大家的距离,其实我是在追逐史铁生的那种“零度写作”——想站在天外,把自己也审视进去,故而这段时间很多人觉得我没那么热切。
与此同时,我每篇文章,都极费心力地接入一定的学术理论概念。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疏远和理性,文章的流量降了下来,朋友的打赏也渐然稀薄了。
我想,越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候,包括我们自己的生活更需要悲悯的目光垂怜,我们通往有长度的人生,也更需要理性的引导。
我感谢各位陪伴,如果在这里您真的能既有快意恩仇敌的爽劲,又得到了智识,拥有了温暖,还看到光,等过了这段艰难岁月,我们依然彼此守望,双向奔赴,那才是我最开心的事。
还有一个诚恳的请求,未来两个月,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文章的锐度可能会降一些。就像今天写戈尔巴乔夫,可能在价值共情的连接上,要远一点,慢一点。
但是,我也希望,我写出一份静气,你也在静气中读到,老将终究没有辜负自己的价值期待。不论如何,老将都与你们一直同在!
是的,不止戈尔巴乔夫,这世间很多人直到死都无法获得价值共识。关键是,要活出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守护自己笃定的理性价值。
每天文章,我都是一口气打完的,每篇都有很多错别字,我根本查不出来。对此,请你们一定要原谅。但这么多年,我也自信,从来没有一次写作,是以口水来敷衍的,我整体文章的质量也还是靠谱的。如果大家觉得我没说错,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